个性好听的龙凤胎网名
1、子涵(取自`子部京涵`寓意: 拥有光明的前途与博大的胸怀。)
2、茶。续了一遍,又一遍
3、我是鱼,你是水,水总是鱼儿幸福的因子
4、面对生活的登机牌,你总是替我选择靠近窗口
5、抒情地吹着口哨
6、抵 达
7、张后:据说十二岁写诗代替作文,十四岁时候就开始写小说,如果不太长,能不能将你那篇《宝葫芦的秘密》展示,给我们阅读一下。以便对你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当年为什么写那么一篇?灵感从何而来?听说你与文字结缘是一件阴差阳错的事情?
8、——《牛黄诗歌集外集:自选诗》(个性好听的龙凤胎网名)。
9、悼卧夫之死
10、抵达是很难的。经常像风遇到山岗;
11、1992年和1994年分别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我的两本小册子。前一本《乡风温柔》是诗和散文诗的结集。后一本《相思林》是我第一本散文诗结集,是田景丰君历时五年,将全国99人散文诗作品分别出版,《相思林》是中国散文诗丛林中一棵小树,小灌木丛而已,书名《相思林》是帽子太大了。所选都是散写发表在厂报、市报基层报刊的豆腐干。这一时间内的作品是奉命文学,因为是各级通讯员不得不写。
12、牛黄同时是一剂中成药。
13、牛黄:很多人分析我的笔名很有意思。但他们说的都不对。有人说我用牛黄做笔名,是以牛黄这味中药材自喻,牛黄气味芬芳,味微苦而后甜,清凉,解毒。倘若文章人品能如牛黄,那自然不失一种境界。也有人说了,他是以牛为姓,以姓为名,并隐身于后,实为“黄牛”。鲁迅开始学医,试图以医救治“东亚病夫”,后来才明白医可救人而不可以救世,于是弃医从文,“俯首甘为孺子牛”。牛黄是从鲁迅那里受到启发……等等,不一而足。
14、到邻村黄家放牛
15、我给小花小草粉饰命运
16、现在我要给自己掴一个嘴巴:
17、也是大写的人的大大号
18、在异乡。我凝望奔流的瓯江
19、明白的或不明白——
20、九月,九月!是—只诗莺领唱,引百名诗莺应合,因爱欧州,更爱祖国,更爱龙城!
21、坐在时光里
22、涟漪是老了的标记。岸上竹叶
23、我们壮族风俗习惯,是欢迎入赘的。也许是为了传宗接代,也许是为了多增加劳动力。目的就是一个,活下去!将家族一代一代地接力,血脉相传。我曾经戏谑写了一首诗:
24、醉心赌博的一行行背影
25、——《牛黄写诗与品诗》
26、——《牛黄诗歌集外集:自选诗》
27、冬妮娅,你青春亮丽让我着迷
28、岁月的模具打造的一颦一笑,你我十分相像:
29、我和保尔爱上不同的你
30、谁在暗地里偷偷窃笑
31、来自词语:光洁名字寓意:此词语代表着非常的光滑而洁净的意思,采用光洁这个词与松字搭配,寓意着孩子能够拥有像松树一样的顽强的精神,也代表着坚忍不拔,持之以恒,意志坚强的意思。
32、——《牛黄诗歌集外集:自选诗》
33、公自有志,不甘白丁终老。牧牛有暇,听书村塾。铢积锱累,虽未就学,亦能执笔。三子之名,未假村宿。逮公之世,肇业传家,笃实坚毅。披荆十载乃思嗣续。公自奉菲薄,素有俭名。劳作修造,皆存章法。虽经乱世犹能自足,历灾年而奉有余。故好交乐施,称于乡党。公亦纯孝,为诸遗亲寻龙问穴费力尽心。公甚爱子,长男不喜课业,弱冠离公作赘林氏。公虽怒终听任之。旬年,彼举家归宗,又求析居。公亦不以为忤,乃拆祖宅之檩助彼自立。彼终晓公之衷曲,遂奉祀家祠不改。
34、高小作文,写不出那么多句子,将一篇《植树》的作文分行,老师居然在班上当范文念了。激发一个农村小孩对于诗歌的关注和爱好,以为短和分行就是诗。再后来是为了好玩而写诗,为了解闷而写诗,到为了心灵释怀而写诗,到最后是为了完成一个终极目标:为快乐而写诗。为什么写,是经历几个阶段的嬗变。
35、我从来也没有离开过你
36、爷爷就走了桃花运
37、0(心照不宣)
38、还围在小卖部是那一枚不省人事糗棋子
39、好景不长。1966年的“文革”,那场“风暴”把学校图书馆的门封住了。在那“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月里,想找一本想看的书真难啊!听说明天学校就要把查封的书全烧了。那夜,我们几个同学,从图书馆后窗爬了进去,在禁书堆里“偷”书,每人都揣回几本书。我胆子小,怕人看见,只拿出两本,一本厚一本薄,爬出窗玻璃时,一不小心,手掌被窗玻璃刮伤,血淋淋的皮肉翻起来,后来到医院缝了七八针。回到宿舍,才看清楚:薄的书是一本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书名已经记不得了。唯有那本染上血的厚书本,我记得是郭沫若的集子,里面有《女神》、《炉中煤》,有的诗句至今不忘。
40、是时光过客的闪电,用他的银手杖
41、改革开放,自己下海,因胆大包天,竟在香港银行借贷近千万元。还贷款的压力,头发一根根往下落。上网写博写诗(包括品诗),其实是为了不让自己发疯的减压行为。调整心态,麻痹神经,放松和解压是写诗的目的,这一时期的作品结集为60万字的《牛黄写诗与品诗》。《写在前面》文字代表我的心声:在这一年的深秋里,我躲在龙城的一个临河面西的小楼上,看到浩浩的一江秋水,耳畔一边是朗朗书声,另一边是沉沉钟鸣。原来我公司所在地的右边是一所中学,而左边是香火不绝的西来寺。学校只有假期才会给人片刻的宁静,而寺庙每逢初一或十五便热闹非常,远近的信男善女们会蜂拥而至,要求神佛赐予他们想要的幸福。我却在俗世的喧嚣中,无所事事,编辑这一选本。这是我从2009年5月17日开博以来,在自己的博客上遴选出来的文本。
42、都是我钟情的模特
43、开始将成长的记录染黄
44、冬妮娅,你青春亮丽让我着迷
45、黄吉韬(1951~)1958上学.1967毕业于来宾初中。1970年参加三线建设,1971年返乡后任大队团支书.1972年三月招工进柳钢,当年八月被抽调柳钢宣传科工作075年因上工农大学政审不合格,到白云石车间当电工.85年因是少数民族又有点小改革成果而提干担任副工段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脱产进柳钢职大就读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调炼钢车间.90年10月调总厂宣传科任副科长,主持编辑《金瀑》文学杂志,后调柳钢印刷厂任厂长.1998年,内退后自办公司,现任柳州太奇高新印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学颇有建树,著有诗和散文诗文集《乡风温柔》、散文诗集《相思林》等文学专著。在各级报刊发表有诗、散文诗、文学评论、小说等作品近百万字。后来一发不可收拾,一共公开出版十多部新书。曾是柳钢文联副秘书长、柳州散文学会理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柳州印刷业协会副会长等。此人生性善良、刚强正直,有包容心、有恒心、较有前瞻性、事业心强。在柳钢当电工时,曾经自行设计、规划、组织施工家乡周村10万伏配电工程,架设从上塘到周村近五华里的高压输配电,使家乡周村父老提前十几年享受“电灯及电力之便利”。此番自办电力工程义举,为村民造福,在家乡传为佳话。
46、公有隐疾。或早年劳悴,体气益衰所致。众皆无所知。浩劫至,农事废弛,公遭小人构陷为富农。公之子亦为所累,公心力交瘁,抑郁积哀。动乱毕,适公幼子之长男初诞,往视之。犹言黄氏有后。不意旬日,隐疾猝发弃而长逝。
47、二哥的在县城念高中,寒假带回几本书,像宝贝一样放进箱子锁起来。有一天,我趁他不在,想法儿打开箱子。哦!那小木箱是一片多么迷人的世界!我把头埋进去。火塘里的火熄了,我不知道,冷得我直打颤,还拖着两条青虫似的鼻涕,继续看着。高尔基的《母亲》,厚厚的一本,还是孩子的我第一次接触到的第一本小说。为了翻看这么几本书,晚上挨了一顿打,原因是我把箱子的铜锁头撬烂了。我知道家穷,年年超支,买不起书。哥哥那几本书是他寒假前借公家的。从此,也使我知道山外的县城,是块好大的地方,学校里有图书馆,里面有好多好多的书。我做梦都想上县城去念书。1964年,我如愿考上县中。开学的第一天,就跑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烈火金刚》《青春之歌》《叶尔绍夫兄弟》《静静的顿河》,像砖头一样厚薄的书,都是翻译的苏联文学,很多字不认识,俄罗斯人名字符号,译过的一长串汉字,记也记不住,看了也似懂非懂,小说只看故事情节梗概,一天换一本。每当我还书又赶紧借书,图书管理员的陈老师便推了推眼镜,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我似乎看见他的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他还是把书借给我。
48、听说我那位女同桌因为家庭成份不好,考初中没被录取,我很为她惋惜。后来,我也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了,再也不知道她的消息。也许是普通平凡的朴实的青少年生活,养成我奋斗的品格,山村清苦,读好书,考个好学校,是走出那片红土地唯一途径。那时在乡下读高小,只有十多岁的我,寒暑假,回村参加生产队劳动。与牛轭犁耙打交道的同时,也整天痴痴地捧那书本。队里壮劳力一天工分只值一张八分邮票,我一个放牛娃娃,队里只记壮劳动力的工分的一半。中午,旁人上山割草、砍柴、找金银花,弄几个油盐钱。而我常是悠哉游哉在树阴下啃书本,被村里人称为“懒鬼”、“书虫”。我装着听不见,你说你的,我行我素。可是,穷乡僻壤,哪来的好书读,什么《农家历》、《幼学琼林》之类,抓在手上就读。书中有“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的句子,就像空旷的原野贫瘠的红壤长起的桐子树那简简单单的枝丫,深刻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49、爱好:无事时爱躺在床上看书。
50、《大上海》甜嗓依然销魂
51、快乐在小顽童中间行走
52、你文静,你读书的样子让我想你
53、把江水弄得很疼
54、后来也能识文断字和知书达理的人
55、不能抽出涅磐的五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