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精辟的佛语网名
1、经典佛语的语录集合76条
2、2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3、2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4、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5、有病不要怕,机会来了。有病是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机会。有病时发大愿,发大心,观想和我一样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担,很快就会好的。什么病都能好。
6、5观心得悟,一切俱了。
7、5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真佛如如。
8、1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9、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0、你真正从内心发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变命运,冤亲债主不会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会找麻烦,会喜欢你、保护你、帮助你,成为你的护法,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方法。
11、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12、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3、1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14、3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15、二十一世纪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把你的名字变成钱。
16、一百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7、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18、3佛性本来是真如,不须再求真。
19、1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20、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二、最精辟的佛语网名三个字
1、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如果你借太多的钱给一个人,你会令此人变成坏人。
3、40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
4、1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有智慧的人,在独处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不是独处时则会管好自己的口。与他人相处时,是谦虚学习的好机会;在个人独处时,是反思自省的好机会。
6、3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帘。
7、一百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8、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9、4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10、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11、1随处不失正念,自然脱体现成。
12、1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3、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14、证严法师说:“才华横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很快就获得了世俗的满足;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圆满,才华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
15、4天地在乎,万化由心。
16、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一次的邂逅,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17、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8、修行之道就是寻求通往最终的道路,而悟出最终的真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极大痛苦之中顿悟;另一种则是在愉快中体会出生命的意义。
19、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20、一百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三、佛语经典网名
1、4诸法如梦,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
2、燃灯法师说:“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着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3、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4、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5、2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6、5心体即定即圣,即真即正。非业非忄与(烦恼),非邪非恶,即断三障,即成三学。
7、仅仅是躺在床上,想"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还没有付出任何行动,单单这样的想法,只要出自真诚,就能速消无边业障,积聚广大福德。
8、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9、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10、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1、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12、3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13、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14、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数字。
15、3住着于法,斯为动念,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16、舍弃不是失掉幸福,而是成就完美这是经过淘洗的完美。人生不能追求绝对的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经过舍弃的完美。就像背上包袱太多,我们须舍弃一些轻松上路一样。放弃自我,真我就出现了;放弃有限,就会赢得无限;放弃偏执,就可得到内心的安详。如果能够保持一颗平实不乱的真心,佛性当下就会开显。
1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18、一百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9、没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没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没有自我和丧失自我是悲哀的。所以,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20、心是所有行为及其成果的根源;由一个充满仇恨及贪欲的心所引发出的言语、行为及念头只会带来痛苦;相反地,一个慈善的心所引导的身、语、意运作皆会带来福乐。
四、好听的法语名字
1、与愚同住苦,如与敌同居。与智者同住,乐如亲族。贤者智者多闻者,持戒虔诚与圣者,从斯善人贤慧游,犹如月从于星道。
2、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3、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3嗔心暴烈,不发则已,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亦不暇顾及。
5、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6、一生一世,没有谁是在孤独前行,总有许多相伴相逢,相聚在不同路口,别离在不同的行程,如果有能力去关怀,请不要错过,如果有误解需要化解,请及时原谅,这一场风雨中的善缘,品味着那些无奈,珍惜着那些欣慰,一次次握手,一次次松手,经历着岁月,历练着心地,一声珍重。
7、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
8、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9、很多时候,跟自己过不去的,是我们自己。旅途中,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的人很难有心情观看沿途的风景,更会落后于别人的步伐。包袱沉重必将心情沉重,双重重压下怎能去感受到一路上的鸟语花香?又怎能让自己自由自在,尽情挥洒?何不主动放下,抛弃你心中的一切沉重,让自己轻装上阵。
10、1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11、愚人的心攀缘外在,随外在的变化而起伏,怎能称自己为自己的主?智者保有自己,不因为别人的评断而改变自己的心,因此他是自己的主。
12、5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
13、4虽业识纷动,而性净自若,犹之虚空中万相森罗,而虚空仍自若也。
14、3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
15、2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16、2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7、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18、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快乐的生命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两种材料: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和一颗满足感恩的心。过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快乐的秘密不过如此而已。与其对不能得到的欲求耿耿于怀,倒不如对你已经拥有的满足感恩。
19、无儿无女者,私下认为,留财无益。有这种心思,送人钱物,是不净布施。
20、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五、带佛语的网名
1、乐听赞美,不喜他人的批评;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们;这些心态就像锁链一样,把我们与恒久的内心痛苦连在一起。只有在超越它们时,我们才可能体验到自在与快乐。
2、一百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3、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4、一个人要努力自求解脱,如来只是提供了修行的方法。就从禅定开始着手,真切地去做。最后终将解脱一切外在的束缚,心便得到了自由。
5、3证此(本性)之时,万象俱绝,恒沙妄念,一时顿尽,无边功德应时俱备。
6、2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
7、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8、1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9、0贤妙、圣寻、通莲、远真、莲尘
10、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11、4种种形貌,喻如屋舍。舍驴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屋,皆是汝取舍处,所以有别。本源之性,无取无舍,何得有别。
12、3真性空寂,本自不生,今则不灭。
13、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4、4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15、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6、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7、佛经的本质就是安详,我们可以在佛经中找到“安详”的真正意义和追求安详的途径,无论是谁要追求,要达到愉快、美满、充实、潇洒的人生境界,都绝对不能缺少一颗安详的心。
18、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19、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20、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