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三个通感的诗句
1、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2、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3、网络发达的今天,查资料十分方便。遇到不知道的东西,往往我们会上“百度”搜索。
4、二是传递给他人的相同感受,说白了就是“感同身受”。写作用语时,不仅自己本身可通感(如一是里说的),还须传递给读者,让读者也感受到相同效果。这种情况有个约定俗成的问题,不能仅以个人感觉强加于他人,并非让他人同你“感同身受”不可。如“笑的甜,苦笑”等等,大家约定俗成中都认可,都能“通感”。但如非要弄出个“笑得黑”,他人是不会产生通感的,甚至费解。
5、(20浙江卷)(唐诗,白居易《采地黄者》)
6、对通感有了个大体的了解,在阅读和创作中,遇到这样的例子,我们应该可以大致辨别了。识得通感,也就不会觉得奇怪,更不会提出不合理之说了。
7、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8、鉴赏:一首对教师工作现状的描绘和对教师工作精神的赞美诗!
9、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类。
10、还是一个诗人吗?而医生
11、炼句题的答题步骤和参考句式
1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13、是不是那只精致的烟灰缸中
14、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开篇点题、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总之,要关注句子位置,联系全篇赏析。
15、隔不多久,我又停下回头等他
16、0黑龙江双鸭山孙福奎
17、这个队形保持到园明园的
18、数量词: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诗中被夸张使用的数量词值得注意,如“白发三千丈”中的“三千”,“横扫千军如卷席”中的“千军”等,气势磅礴,撼人心魄。而连用的数词,则可造成一种错落有致的结构美,如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9、她好像也累了,说:“下山遇到漫天的霞,你猜我想到了啥?”
20、放在你的手心,是一竿风月
二、通感的古诗句子
1、(藏头诗)一名藏头格。杂体诗名。有三义:《冰川诗式》卷七:“藏头格,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具言所寓之景与情,而不言题意,至结联方说题之意,是谓藏头。”《诗体明辨》:藏头诗,每句头字皆藏于每句尾字也。”将所言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字,如《水浒传》吴用题卢俊义宅中诗,即于四句首字中暗藏“卢俊义反”四字。
2、(16)阮学永:《审美通感的神经机制初探》,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7月,第41卷第4期。
3、律诗中间两联须对仗的规则,古代诗人有时并不严格遵守。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三联对仗或四联都对仗;另一种是只有一联对仗,或者完全不对仗。
4、慢闻果笑,静看花香,五官通融,多了画面感和音韵感。
5、让夜空,璀璨了东方的眼
6、几家烧烤架凉棚,叫嚣声,客纷呈。酒醉金迷,消费令心惊。即使相逢多不识,尤是夜,为何情?
7、④(清)谭献:《复堂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87页。
8、所谓意象组合,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组合成意象群,赋予其新的含义。意象组合,可以也应该多样化。意象组合多样化,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意象组合本身方式多样,二是指在写作一首诗时可以综合运用意象组合方式,三是指多首作品意象组合多样。
9、雪粒和水有多大的差别?
10、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11、个人觉得,通感就是将形象及抽象思维,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以后,能让人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12、晓风吹绽一池荷。绿裙罗。粉颜酡。拂柳纤腰、盈水送秋波。时见蜻虰枝上舞,花左右,影婆娑。
13、此五律,对仗工整,抒情豪放,不亚于李白的浪漫主义色彩。大有《梦留天姆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之豪爽。借助于苏轼,李白的被贬自娱。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短短的四十个字,就把诗人的表面之豪放和内心的失落表达的淋漓尽致。好诗,特赞之。(李世忠评)
14、阳羡春歌李郢石亭梅花落如积,玉藓斓班竹姑赤。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鱼作寒食。长桥新晴好天气,两市儿郎棹船戏。溪头铙鼓狂杀侬,青盖红裙偶相值。风光何处最可怜,邵家高楼白日边。楼下游人颜色喜,溪南黄帽应羞死。三月未有二月残,灵龟可信淹水干。葑草青青促归去,短箫横笛说明年。
15、父亲,你已八十多了,怕老,怕孤独
16、空间的时间化认知,让诗人完成了语言对生命的拯救。同时时间成为治疗仪,对于生命的疗养同时诞生了诗意的朗朗乾坤。毫不客气地说,因为时间像镜子一样放在了诗人的心眼上,诗人的心智才如流水一般有了波澜和可以期待的河床。
17、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18、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
19、此外,毕赣钟爱在诗歌中使用大量超现实手法,实现对逻辑和有序经验记忆的反叛,自由地穿梭于时空之间,打通虚实之壁(这一点与他的电影如出一辙):
20、没有降临大地之前,我们
三、有关通感的诗句
1、一起垦荒,留下良田数顷
2、A.“梅心惊破”句,是拟人法。词人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词人着一“惊”字,就将梅花开放的形状和神情都活现出来了。
3、《风人松(题酒肆)》(宋)俞国宝
4、我从来不信:爬得越高与摔得越伤
5、A.“雁怯重云不肯啼”首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
6、风来浪去,闪烁着她的光芒
7、欢迎加入得然书画名家艺术品收藏沙龙
8、“盏内有清香”,清香来自盏内。
9、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10、听着琴弦断了,断掉那痴情悱恻的缠绵。落花如往事消逝,散入流水,随风不见。若这落花能够怜惜,它又会停留在谁的指尖上呢?表达的是一个痴情的人,意思是说:一段感情已经结束了,好像落花一样流失回不来了,如果还有少许同情的话,这情感又能寄托在谁身上呢?
11、(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12、只带走几点不耐寂寞的光
13、望穿。却看不透指缝里的夜
14、下山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其实她还不想走,还要多待一会,青山太让人迷恋了,是我一遍遍催她。上山容易下山难,山太陡,下山要慢,需要牵着藤扯着蔓,抻着树枝,一不小心就会坐滑梯。
15、陇原戈壁起苍黄。暴尘扬。铲蛮荒。地窨沙埋,汗水泡干粮。寒暑多磨炉耸立,钢锭艳,铁花香。
16、黑夜幽长暗淡了眼神里的远
17、关于想象与虚构,舒宪先生评述法国哲学家兼诗学大师加斯顿.巴什拉对想象的现象学分析时说:“巴什拉强调诗歌的意象不能当成物质的客体去对待,而必须用生命的、体验的、再想象的方式去把握它们。想象之经验——不论在梦幻、诗歌或神话中具有主体性转换的力量。”(同上,第110页)而关于“虚构”与“想象”的关系,在纽约州立大学人类学教授詹姆斯.普雷斯顿看来,“虚构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力量之想象则是虚构能力的直接体现,因而也是人与文化创造的深层能动之所在。”(同上,第112页)
18、听声类声,即以听觉写听觉
19、(11)胡范铸:《钱钟书的〈通感〉与陈望道的〈官能底交错〉》,同注
20、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四、关于通感的诗句
1、一个老者。用手轻轻一画
2、既然人们认识世界需要多种感官,那么多种感官的挪移、协作一定会增强人们的认知能力。当我们认识小河流水的时候,视觉看到了它的形状、色彩;听觉感受到了它的流水声响,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的音乐感;触觉还可以感受到水的柔性;嗅觉能够感受到水的清新气息。当我们没有机会去听、去触摸、去嗅水的时候,由于通感的作用,凭借视觉也可以感觉到水的音乐感、水的柔性、水的清新。这就是通感帮助视觉认识了视觉以外的世界。所以说,摄影艺术通感包括摄影主体感受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包括摄影主体表达审美情感和艺术创意的方法。
3、赏析“诗眼”的关注点
4、婉南豪北聚临屛,吐心声,寄衷情。字字珠玑,炉火待纯青。缘遇何须曾识面,山海叹,鬼神惊。
5、注:以静绘声.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抒情状物。如古代诗人朱唏颜的《贺新郎》:燕泥香、繁红坠雨,半帘花落。
6、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3页。
7、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诗话)⑴评论诗歌、诗人、诗派以及纪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述,是我国古代诗歌评论的一种特有的形式。以“诗话”名篇者起于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其后司马光、张戒、杨万里、严羽等不下百余家诗话相继问世,元、明、清各代,亦颇多此作。传世的诗话大部分被收入《历代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等。⑵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其体制是韵文与散文相同使用,韵文多是通俗的七言诗赞。宋元间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现存最早的一部作品。
9、意象组合方式多种多样。意象组合方式常见的有通感式组合、并列式组合、叠加式组合、集聚式组合、散发式组合等。限于篇幅,这里选谈三种:
10、总体来说,毕赣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个人气质,显示出感性和直觉的统摄(与此相对的是智性的缺位)。他的诗歌朦胧晦涩,长于遣词造句、拼贴意象,像一座梦幻的迷宫,漂浮在黔东南潮湿的景物中。
11、时间就是行动,时间就是拼命地用文字堆磊真理和良知。
12、微诗贵在“微中见大”。作者能够跳出“小我”的狭小圈子,拓展思维空间,读后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好的表达的中国共产党就是我们前行的明灯,共产党人就是提灯领路人这样一个主题。
13、意象是诗的构成要素之意象的独创性与其组合多样化是写诗成功的重要秘密。
14、在这首诗中,毕赣重新创造了一种替代现实:外套搭乘电梯、租客和狮子聊天、衣服需要喂养的梦幻场景,离开五环、越过北京不再遵循物理上所需的距离,“只要闻到凯里发香的方言”,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归来”:重返故地,回到过去。
15、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韦庄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16、《词综偶评》说:“白石此词今古摹声之绝篇也。”请问本词作者摹写了哪些声音,有怎样的作用?
17、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18、清冷幽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19、黑龙江哈尔滨李士权
20、文/王金辉(河南开封)
五、带有通感手法的诗句
1、语义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一语两义,它可以增强语言的容量,造成语言的含蓄美。如李商隐《落花》诗中的“芳心”,便是语义双关(详见后)。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对仗)
3、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
4、江城子·荷塘夜色泛轻舟
5、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6、E.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7、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8、我愿你接手那盏,快速划开夜
9、⑥参见王国维:《人间词话》,《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191~193页。
10、E.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11、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12、密密地缝补着破碎的心……
13、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构成双重意义,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达效果,这就是双关。双关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谐音双关,一是语义双关。
14、有着扯不清的关系。我观察树叶
15、没有谁能知道我们的秘密
16、E.全诗一唱三叹,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哲思,文笔深沉悲壮。
17、E.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18、质子,核子也不说,因为没有诗意
19、其次,毕赣惯用复杂的修辞来增强语言的陌生化。他的诗歌文本中通感、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浓度极高、比比皆是,呈现出一种华丽而独特的语言质地,体现出他在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上的天赋:
20、(6)“时间的形状”是他诗歌的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