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晏殊名篇
1、⑥凋:衰落。碧树:绿树。
2、《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红笺:一种精美的小幅红色信纸。
3、(唐诗三百首56)王昌龄《春宫曲》
4、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离恨:一作“离别”。
5、“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6、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7、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8、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9、(唐诗三百首55)王昌龄《闺怨》
10、悦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经典)
11、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12、(唐诗三百首*)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3、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14、此词写暮春的闲愁,正是晏殊这位太平宰相常常抒发的感慨,但晏殊这里,却写得清新,写得“若即若离”。词人看到,小路上的红花渐渐稀少了,但是原野上、高树上的绿意却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春风吹拂着杨柳花絮,沾染在所有的行人身上,犹如闲愁一样无处不在、难以挥去。
15、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16、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17、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18、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1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20、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二、晏殊名句赏析
1、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2、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3、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4、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5、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6、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8、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9、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10、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11、试题答案:小题1:①窈窕淑女;②不求闻达于诸侯;③似曾相识燕归来。小题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13、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14、晏殊(991或993—1055年)宋代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从小就以文学才能扬名,其词擅长小令,文辞华丽,音调和婉,闲雅有情思。又善于熔铸佳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等,脍炙人口。原有集240卷,已佚,仅存《珠玉词》1卷。
15、易中天:贵族干不过流氓
16、(唐诗三百首52)祖咏《望蓟门》
1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8、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19、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20、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三、晏殊的代表作
1、单从上片来看,似乎词人只是要抒发离愁别绪而已,然而,下片却突然一笔,写出了极大的境界,词人登高远眺,满目山河尽收眼里,但眼中所见,再广阔也是枉然,因为风雨落花,春还是要离开了,于是词人有了深刻的感悟,“不如怜取眼前人”!
2、这首词是作者伤春之作。上阕主要写早春三月景色,具有很强的色彩感和活泼的气氛。下阕陡然一转,情绪一落千丈,本是满眼的春日生机,却会很快地消逝。全词语言灵动明丽,让人观之眼前一亮,意蕴含蓄绵长。
3、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4、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5、(唐诗三百首6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7、《木兰花》(晏殊)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赏析)这是一首暮春抒怀之词。上片写浮生如梦,梦破云散之悲。下片写爱侣之逝,旷达之解。词人运用多种典故感叹时光易逝,聚散无常,人生短暂多苦,要随波逐流,及时行乐。表面看很消极,骨子里却有深深的隐忧和炽热的感情。这是词人对人生的一时感悟,尽管格调不高,但感情真挚深沉,含蓄深厚。全词用比兴手法抒情达意,用典娴熟贴切,艺术风格在晏殊词中实不多见。欣赏这首千古名篇
8、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
9、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0、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11、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12、楼上已有原文,楼主结合一下吧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13、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14、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江南按抚张知白闻知,极力举荐进京。次年,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
15、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6、(唐诗三百首74)王维《老将行》
1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1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9、试题答案:小题1: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小题2: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小题3:我言秋日胜春朝衡阳雁去无留意小题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0、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四、晏殊的名作
1、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抚州人。十四岁即被赐为进士,先后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王府记室参军、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等职,官至宰相。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范仲淹、欧阳修等均得其推荐。精于诗、词、散文,生平著述丰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继承并发展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已的典雅流丽,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语言清丽,声调和谐,独具特色。据说他一生创作了万余首词,大多散佚,现存一百三十余首,辑录于《珠玉词》。
2、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3、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4、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5、本首《浣溪沙》中,词人表达了春去花落、物是人非的感叹,隐含对年华逝去,聚散无常的遗憾。这首词语言清丽自然、委婉含蓄,晏殊从司空见惯的场景中引申出对人生的思考,将情、景、理完美融合,既有审美价值,又有警策意义。
6、(唐诗三百首51)祖咏《终南望余雪》
7、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8、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
9、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10、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11、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2、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1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是花红柳绿的美丽时节,可是美丽总是短暂的,无数人想留住春天,但春天却从未驻足,因此诗人们常常在春天引发丰富的情感,为之写下了许多撩人心扉的诗篇。
14、晏殊是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十三岁就因才华洋溢,以“神童”的名誉被朝廷赐为进士。他善于提拔推荐人才,范仲淹、欧阳修均出自他的门下。
15、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16、紧扣住一“愤”字,利用前半部分叙述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后半则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
17、(宋) 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全词以女子口吻诉说人生的离别相思苦,实则寄托了词人的感慨。
18、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9、这真是极富哲理的一句了。即便抛开此词,也是颇有意义的一句,既然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如春天一样都要离开,那又何必想那么多?倘若离别总是难免的,那对眼前人的怜惜,不是更加有意义吗?
20、苏轼: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五、晏殊著名词句
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2、因为尝到了相思的苦楚,所以词人感悟到“无情不似多情苦”,无情就可以看开一切,有情却只得将一寸相思化作千万缕,挥之不去,无穷无尽,要知道天涯地角尚有穷尽的时候,可相思却没有尽头啊!相信每一个经历过相思的人,都会对晏殊的这一句,信服之极吧!
3、“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摇曳不尽的情致。
4、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宛丽。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5、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6、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7、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8、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9、“夕阳西下几时回?”从人们视而不见的自然现象进行设问,以有限的生命来体察无穷的宇宙,给作品增添了厚重的哲理意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季节变幻,年复一年中周而复始。
10、这是作者即景诗中的力作之将暴雨写的气势磅礴,雄伟壮大。
11、(唐诗三百首92)王维《赠郭给事》
12、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3、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1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15、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16、(现代诗)余光中:寻李白
17、两句,以“斜阳”、“遥山”等意象,通过“独倚”、“恰对”相映衬,暗示内心的凄凉孤苦。晏殊词中多有以登楼远眺抒发离愁别绪者,如“画阁魂消,高楼目断”(《踏莎行》),“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踏莎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结尾两句化用崔护诗意,将深深的思念、怀想、牵挂和感伤融在一起,把全词的情感推向高潮。“人面不知何处”在意蕴的丰富、深沉、熨帖等方面均恰到好处。而“绿波依旧东流”既与“人面不知何处”句意相承,又有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可谓蕴藉悠远。
18、“一曲新词酒一杯”在把酒听歌中淡淡道来,蕴含着对时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深长叹惋。“去年天气旧亭台”是对物是人非,人生几何的深思。
19、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
20、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