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现作者童趣的诗句
1、每当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我就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的童年有许多趣事,自然也就出了很多笑话,不信,我说两件你们听听。
2、《星星》作者/陈启梦朗诵/陈烁
3、阿弥陀佛15×95cm2019
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5、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
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7、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8、师:一起诵读吧!(全班齐读)同学们读得真好听,可是,老师不知道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这样吧,男女同学分别读一读,看看到底谁读得更好。女士优先,女同学先读吧。(分男女生朗读。)
9、《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本书编排系统完整,语言流畅,内容丰富,相信小读者们必将从中获益匪浅。
10、(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师讲解,以及听《静夜思》的诵读录音,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中的平仄音,了解理解古诗最好的方式就是诵读古诗,了解只有在诵读中才能体会诗中的情感。)
11、赏析: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12、译文: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13、古代诗歌中,有不少是描写“童趣”的,这些诗歌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读来,不由让人忆起童年各种景象。
14、可以加入写的环节,王安石想对家人说些什么呢?
1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6、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7、我们先来重温一下,大家都熟悉的几首古诗词:
18、一节好课,首先要了解学情,制定好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环节要敢于取舍,敢于留下最有必要的环节,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更高效。反复的打磨方能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实用;扎实地学习、勇敢的尝试方能使我不断的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前进的道路还很长,我愿意砥砺前行,愿将我所学所长,以课堂为平台,以知识为载体,传授给学生。
19、背诵全文。试着背诵,请全班背诵,同桌互背。
20、激发兴趣,儿歌导入
二、描写童趣的诗句摘录
1、师:小朋友们,古代的人读诗,跟我们现在的读法不太一样,其中有一种读法,称为诵读。
2、译文: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3、童年是一幅画,童年是一首歌,童年也是一首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趣诗》
4、师出示儿歌“小小的船”,引导学生朗读后,讲解在古代也有很多诗人写了关于月亮的诗歌和诗词,因为月亮在中国代表了“家人团聚”的意义。
5、另一方面,在安逸中成长起来的主流青年国画家,竟千军万马趋之若鹜般沉浸于细腻的工笔或小写意。在此大写意的低谷里,申伟光这类简约风格的水墨画,也自然成为可贵了。八大山人将八方风物,简约成一派苍凉落寞、孤寂荒寒,申伟光的水墨辄如齐白石,体现为孩童般的简略而富有天趣。
6、赏析: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
7、下面的十二首诗词,可以带你坐上时光机,追忆孩童时期的那些趣事。
8、释义: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9、“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还没有念。”“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这些句子都体现了作者自己“迷迷糊糊的童年。同时也体现了体现了以前没有好好珍惜时间,感觉到后悔和童年美好时光容易消逝的惋惜;
10、载诗:“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绝句》)
11、全班齐背诵。师:我们一起试一试。师:所见清袁枚
12、译文: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13、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袁枚。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他的一些简介,我们一起看看吧。
14、练习读古诗,要求:正确流利。
15、如果让你将这四句诗画下来,你会怎么画呢?我可以用()的画笔,画出()。
16、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17、师:孩子们,在中国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也不便,很多人都是多年在外回不了家,所以,好多诗人在明月夜写下了无数的思乡诗。我们来看看这一首。(出示诗望月怀远)一样的情感,来,我们来诵读一下。(生齐诵读)挺有感觉。(出示月夜忆舍弟),还是一样的情感,来,我们再我们来诵读一下。(生齐诵读)棒极了。还有,出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有谁发现了这几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秘密呢?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
18、(继续出示“色”字的字形演变)后来东西越来越多了字和偏旁都不够用了,聪明的老祖宗就想到了用一个字或者偏旁表示更多的意思,于是斜刀头的字,跟动物有关了。(投影显示“鱼”龟“象”等字)
19、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2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你还知道哪些体现童趣的诗句
1、白菜图68×63cm2015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金波|成长需要诗歌的滋养
4、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5、出示整首古诗,师和学生一起诵读,不必太过于追求“平”、“仄”音。
6、齐读笔顺;学习新笔画横撇;教师示范写水字;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上写字;教师巡视画五角星;投影反馈。
7、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是写夫妻双方的思念之情。)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弟》这首诗充满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家愁与国愁互为联系,因国恨使家愁愈显深重,从而更增加了作者对弟弟的牵挂。
8、笑问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9、《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10、赏析: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11、《远方》作者/姚嘉怡朗诵/潘牧雨
12、赞颂了项羽不屈不挠的精神,借此诗句讽刺了那些贪生怕死的人,企盼着有忠勇之士横刀立马,抵御强掳,收复失地,重整山河。
13、《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初稿)
14、(1)带拼音拼读:男女分别拼读两行、推荐读、生成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15、(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先介绍吟诵,然后让学生听吟诵的录音,到学生自己加上动作,层层深入,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中的思乡情。)
16、学会吟唱古诗,在吟唱中感受诗歌意境。
17、文艺报|用诗歌点亮童年的星空
18、绿,是个动态,需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点播——动画演绎“染绿”,配动画诵读此句。
19、轮到我上场了,我的心砰砰直跳,好象要飞起来似的。简单地介绍了曲目,我就伴着音乐唱了起来。一段过后,我的感觉越来越好,完全投入到了音乐之中,之前的紧张一扫而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状态。当最后一句歌词唱完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获得了三等奖。
20、晚上,我们全家人一同看少儿频道的节目,观看了一场“六一”文艺晚会,晚会的节目真是太精彩了!
四、诗句中的童趣
1、最后,老师们齐聚坂田小学五楼生态园会议室,在浓浓绿意的环绕中对两个课例进行研讨。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听课获益匪浅,对于古诗的识字吟诵教学有了更深的想法。老师们就如何进行古诗的识字和吟诵教学进行研讨,尤其是对于聂敏老师提出的“低年级古诗如何无痕教学”这一点,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陈碧云老师做了的总结发言,她提出:在一年级的课上,一定要将教学语言儿童化,才能更好地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诗意的世界;同时,化繁为简,将教学内容提炼萃取,落到“孩子够得着”的教学点上,才能让课堂变得简洁流畅;同时,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营造开放、幽默的课堂氛围。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小鸟唱起了动听的歌谣,蝴蝶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白云露出了笑容,风儿也带来了亲切的问候。
4、对比我们刚学过的《所见》,你认为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5、先后入选百道好书月度榜单、《出版人》好书推荐月度榜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月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总榜。
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7、伴随着原野中的春夏秋冬,播撒下诗歌的种子,畅想着乡村的满园春色,等待孩子们在秋天收获。
8、古代的小孩儿,没有玩具房,游乐场,动画片,电子游戏,兴趣班……但他们的童年却那么快乐,因为有那些伴随他们成长的中国传统游戏。
9、我五岁那年,大姨家的母鸡孵小鸡了,看着母鸡一天到晚就蹲在窝里,想到小鸡还要有好长时间才能出生,我觉得小鸡太可怜了,就想找个机会,帮一下小鸡。终于,机会来了……
10、配乐,和学生一起诵读《静夜思》。
11、草又称斗百草,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属于端午民俗。其最初的源起已无处可寻,最早见于文献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用草作比赛对象;唐朝后斗百草愈渐成为妇女和孩童的玩意儿。斗草是古代流行在女孩子中的一种游戏。斗草,又称“斗百草”斗草分为文斗和武斗两种。宋代的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这样描绘的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童斗草来。
12、师:小朋友们,古代的人还有一种读诗的方法,叫做吟诵,就像唱歌一样的读法。它们的快慢长短跟诵读基本相同,有些地方不太相同。一起来听听吧!
13、墨梅75×54cm2017
14、童年,是欢乐的海洋,在回忆的海边有无数的贝壳,有灰暗的,勾起一段伤心的事;有灿烂的,使人想起一桩开心的事。我在那回忆的海岸,寻觅着最美丽的贝壳,啊,找到了……
15、不识衣冠:“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唐·王维《田园乐》)
16、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学习古诗,最终的程度要达到熟读成诵,孩子们跟着音乐背诵,能更加入诗境中,再加上最后你读我诵的引导,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正浓,刚好进入下一首。
17、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诵读有两级,第一级读准格律,第二级读得有感情,你们都做到了。古人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的意境里,把自己所有的感情用声音传递出来,那就需要吟唱了。想学吗?(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跟着吟诵的声音,走进诗歌的境界里去。(录音吟唱)师:老师看到好多同学都陶醉在诗境里了,我们一起来吟唱吧,带上你的体会,老师吟唱一句,你们吟唱一句。(逐句教吟唱两遍,然后与学生一起吟唱三遍。)
18、师:这个偏旁的名字叫做,它是从“走”字变化而来的,副板书“走”,小朋友们想想,走之底的字都跟什么有关呢?(预设:走之底的字都跟走路有关)投影出示“远、近、还、过、边”等。
19、此诗凭借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这是作者一组(60首)大型的田家诗中的一首。
20、读了这么多遍,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熟读成诵了吧!
五、表达童趣的诗句
1、纸鸢即风筝,因为风筝最早的造型是用绢或纸做成鹰,而鸢是鹰类猛禽的意思,故风筝又作纸鸢。
2、把《画》背诵(或诵读)给爸爸妈妈听。
3、赏析:前半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后半句描述的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4、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儿童的字句俯拾皆是,每每读来,总让人忍俊不禁。可见人们对无忧无虑、轻松惬意的童年时光的向往之情,从古至今都是相同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就古诗词中的童年、童真、童趣。
5、学生写字本,展示评价。
6、赏析: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
7、这首宋代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的促织,就是蟋蟀,也叫“蛐蛐儿”“趋织”、“吟蛩”斗蟋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斗蟋蟀亦称"秋兴"、"斗促织"、"斗蛐蛐"。用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每年秋末举行。斗蟋的寿命仅为百日左右,这就将斗蟋蟀的季节限定在了秋季。而在古代汉字中,"秋"这个字正是蟋蟀的象形。
8、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9、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晨的烟雾之中。守院的童子还没有清扫树上吹落的花朵,山间树林中莺啼声声,进山的客人却睡得酣恬安稳。
10、加上动作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11、“童心里的诗篇”主题诗
12、申伟光,1959年生于河北邯郸市。1988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1991年笃信佛教,修学佛法。1994年入住北京圆明园画家村。1997年定居北京上苑艺术家村。2007年,课徒授艺。2009年,受三皈五戒。2015年,受菩萨戒。
13、《草孩子》作者/刘菲晨朗诵/小苏哥哥
14、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
15、其中《春天经过的路口》一书中的《一支铅笔的梦想》被收录在教育部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中。
16、师:除了同学们读的这种方法,其实还有有一种更有趣的读法(出示含平仄符号的诗句)你们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吗?学习平仄。(分别指平、仄、入,相机小结,平长仄短入促高。)
17、《弱水》作者/李冠宇朗诵/魏凌志
18、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9、师生共读师:弯弯的月儿生接
20、简评:儿童步履蹒跚地追逐黄蝶,还有比这更憨态可掬的经典画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