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织注释
1、是指知道的意思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宋代)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注释萧萧:风声。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挑弄、引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
2、医师加百毒,熏灌②无停机;
3、部编版新教材教学系列(必修下册)
4、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作者如此安排,让成名的命运(独是成氏子以蠹贫(操童子业,久不售),以促织富。)随着促织的得失而起伏不定,意在揭示封建社会中百姓的命运行同草芥一般任人宰割,让读者在惊心动魄的陡转中体会到统治阶级的残酷。
5、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6、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7、贾慧敏名师工作室成员:段小飞
8、教学重点:曲折跌宕的情节、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写。
9、②看,环视,如“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促织》)
10、促织的悲喜(一种改编)
11、成名听说儿子误毙蟋蟀则(),得子尸于井则转而为(),见儿子气息惙然则转为(),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而为()。忽闻门外虫鸣则既()且(),然见蟋蟀短小则认为它();视之,意似良,则又转为()。将献公堂,不知能否合官老爷意,心中又()。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类型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3、据姜夔《齐天乐》咏蟋蟀的小序,张鎡这首词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在张达可家与姜夔会饮时,听到屋壁间蟋蟀声,两人同时写来交给歌者演唱的。
14、超忽:形容跳得轻快而高。
15、“月洗”五句,蟋蟀声发出的地方。词人首先刻画庭院秋夜的幽美环境。夜空澄明,高大的梧桐沐浴在月光之中。“洗”字传出秋月明净之美用字传神。
16、B.“闱”,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科举时代的考场。会试叫“春闱”,乡试叫“秋闱”。
17、皇帝看我的眼神逐渐冷淡了,我明白他有了新宠,暗自高兴。终于有一天我睁开眼睛,眼前又重现了我怀念已久的那个家。皇恩浩荡,我家被免征促织,还因我的优良而兴耀了门楣。大团圆的喜事,我把我经历的这几年全部告诉了父亲,却不在乎他相不相信了。我只知道日后只要我们踏实本分,就再没有温饱之忧性命之祸;四邻前来道贺,他们同样“一人升天,仙及鸡犬”,跟着受了福荫。这般安逸美好的结局,却时常有梦魇来张牙舞爪。
18、2课时(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19、A.秀才童生举人进士贡士B.童生举人贡士进士秀才
20、教学难点:“神示佳虫”和“魂化促织”的理解和评价。
二、促织注释ppt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虚语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
2、得佳者笼养之:名作状,用笼子
3、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
4、未几,成归。未几:没多久。
5、A.“生”,读书人的通称。古代称呼他人时既可以直接称其名,也可以称其字、号等,还可以称籍贯、官职。
6、A.故不我若也B.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7、指名一学生讲故事,(提示:围绕标题“促织”展开复述,只简述故事梗概,不细叙具体细节,所谓梗概,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他同学边听,边紧扣线索给每段加一个标题。
8、B.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9、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10、C.疟鬼恬不知耻,在病人呕吐物中求食,不避污秽,侧面描写疟疾病症之严重。
11、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12、大喜,笼归:名作动,用笼子装
13、面向上海初高中同学、家长分享学习资料。
14、高考古诗、古文课内补充与课外练习
15、C.“异史氏”,即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聊斋志异》中的自称。
16、《十二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17、此词是叙写蟠蟀的咏物之作。淳熙十四年(1187年),张链从直秘阁、临安通判称疾离职,在家闲居,“畅怀林泉”,“安恬嗜静”(见《武林旧事》卷十所载《约斋桂隐百咏自序》),该词正好反映了当时他深微曲折的心境。
18、作者将论述的起承转合拿捏得恰到好处,整体思路与局部解读都理据充分、条理清晰。值得一提的是,他从自己学习的实际问题出发,得出了区分小说和非小说的有效方法,为同学们阅读小说提供了示范性的一例。(文学社特评·3Y)
19、《论语》阅读题之仁者爱人专题练习
20、C.不辞而还裂其衣而束之
三、促织注释抄写
1、讨论分析法:重点分析课文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A.申言/始忆之/履而出/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
3、必修上侧《赤壁赋》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4、D.申言/始忆之/履而出/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
5、B.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不终岁,薄产累尽
6、文章第六段成名时悲时喜的变化最为典型,围绕一只小虫成名感情由悲到喜、由喜到悲、悲喜交加,成名的心理变化极其复杂,真可谓是肠一日而九断,阅读第六段找出体现成名心理变化的单音节词填入下边的括号:
7、①打开,如“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
8、C.儿涕而去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9、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第9段,再对照朗读第1段。读后提问:“每责一头,辄尽数家家产。”造成这种后果的罪魁祸首是谁?请从第1段和第9段中找出证据。
10、虫集冠上:蟋蟀落在鸡冠上。集,止。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益奇之(认为…奇特)
11、(1)无毫发爽(2)蹑迹披求
12、漙(tuán):露水多。宝钗楼:唐宋时咸阳酒楼名。土花:青苔,苔藓。劝:催促。机心:原指机巧功利之心。这里是说蟋蟀为“劝织”而煞费苦心。灌穴:古时抓蟋蟀的一种方法,将水灌进蟋蟀穴,逼迫蟋蟀出来。敛步:脚步很轻。华堂:精美的厅堂。亭台:指盛蟋蟀的笼子笼巧妆金:因笼子小巧而涂金色。渠:它。
13、“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14、何以定义“小说”?词典上如此解释:“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让我们抓住几个关键词:“叙事性”、“人物塑造”、“情节环境”、“社会生活”。
15、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16、数年无耗。他岁大饥,杨困甚,无所为计。妻漫劝诣丁,从之。至诸,通姓名于门者。丁茫不忆;申言始忆之履而出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明日,为制冠服,表里温暖。杨义之;而内顾增忧,褊心不能无少望。居数日,殊不言赠别。杨意甚亟,告丁曰:“顾不敢隐:仆来时,米不满升。今过蒙推解,固乐;妻子如何矣!”丁曰:“是无烦虑,已代经纪矣。幸舒意少留,当助资斧。”走伻招诸博徒,使杨坐而乞头,终夜得百金,乃送之还。归见室人,衣履鲜整,小婢侍焉。惊问之。妻言:“自若去后,次日即有车徒赍送布帛菽粟,堆积满屋,云是丁客所赠。又婢十指,为妾驱使。”杨感不自已。由此小康,不屑旧业矣。
17、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18、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9、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注释萧萧:风声。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挑弄、引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鉴赏《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20、B.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四、促织注释蒲松龄
1、屑屑水帝魂,谢谢无馀辉。
2、C.无何,宰以卓异闻D.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A.王诗前两句说《聊斋志异》这部书是在瓜棚豆架之下谈狐说鬼,内容是“姑妄言之姑听之”的荒诞离奇的故事。
4、下列加点字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5、而高其直:形容使动,使……高
6、B.疟鬼是水帝不肖之子,喜欢耀武扬威,趁秋季到来,为害人间,被百姓咒骂。
7、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8、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译:只有这个成家的人,因为胥吏侵耗而贫穷,又因献上蟋蟀而富有,他穿皮衣,骑骏马,意气扬扬。
11、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12、(1)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
13、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14、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15、(3)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16、指出下列加点字意思。
17、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注释:萧萧:风声。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挑弄、引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18、我是只蟋蟀,可我更是个人。无论我是谁,是风光无限的促织王还是贫农家最卑微的孩子,苦涩的生活都是一般苦涩。踮起脚张望,那片苦河,就像父亲曾经的长叹与母亲悄悄抹的泪珠,蜿蜒向北,贯穿一生。(孙子荃)
19、D.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20、C.又起,高于楼阁。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五、促织注释整理
1、喜剧的结局,虫,是逐级献上去,奖,是逐级赏下去,似乎从上到下皆大欢喜。点出成子“自言身化促织”,真是挥洒出一把辛酸的眼泪。而逐级的赏赐乃至政绩的考核,竟然都是因为献虫有功,而不是国计民生的政绩,朝廷的荒唐无道就显得可悲可叹。
2、詹丹:“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怎么读?
3、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被狐涂鸦;甚者,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甚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4、(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5、(3)李初不言。固诘之,乃以僧告。
6、学生在预习基础上讲故事,最后明确:
7、取儿稿葬:名作状,用草席
8、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9、郭沫若题联(话聊斋)
10、征促织——捕促织——卜促织——得促织——失促织——化促织——斗促织——进促织——议促织
11、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脚下。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终没有成功。即使捉到三只,也是又弱又小,款式上不符合。县官定了限期,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12、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13、无何,宰以卓异闻。无何:没多久。
14、原来,促织的由来出自一条谚语:“促织鸣,懒妇惊。”(见三国吴人陆玑(陆元恪)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那时,楚人称蟋蟀谓之“王孙幽人”,谓之“趣(促)织”,督促之言也。俚语曰:趋织鸣,懒妇惊。风紧秋寒,过冬的服装不可再迟缓,促织鸣唱即是节气已到,仿佛催促懒情的妇人该做针线女红,织布成衣。
15、旋见鸡伸颈摆扑。旋:随即,跟着就。
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7、裘马扬扬:名作动,穿着皮衣、骑着高头骏马
18、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适:到……去
19、按小说情节发展来分析,明确《促织》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让学生体会故事一波三折的特点。
20、《促织》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册的一篇课文。作为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言文短篇小说,《促织》揭露社会的黑暗,锋芒所向,谴责了整个统治阶级和各级行政官员,是一篇血泪的控诉,却编写成一出悲喜剧,以喜写悲,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更让人觉得沉痛。它的情节离奇曲折,描写生动细腻,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很值得高中生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