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西湖景色的古诗
1、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2、“峰峦或再有飞秋,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张载阳,题于西湖灵隐寺。
3、孤峰出天外,客到亦稽留。不觉月华晚,涧猿啼更愁。
4、峻极分南北,见湖仍见江。游人倦登陟,飞鸟自双双。
5、白居易应该同意我的观点,他的《春题湖上》不正是这样写的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喜欢西湖,才喜欢上了杭州?
6、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7、欲问庵中事,人驯虎亦驯。杨梅几番熟,谁为惜余春。
8、赏析: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9、新白娘子传奇中,我们还欣赏到了这样的歌曲:“啊……啊……西湖美景,三月天哎!春雨如酒,柳如烟哎!十年修得共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10、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11、白话释义:到底是西湖六月的时节,风光与别的时候确实不同。一片碧绿莲叶无边无际,阳光映照荷花格外艳红。
12、唐代即有如此说法:“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要我说,西湖在哪儿,那儿就是天堂。
1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4、宝叔存遗塔,影摇湖水光。层层仙露湿,苔藓自生香。
15、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16、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17、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18、其他文学形式世人都称赞西湖美景,偏是有人要对着干的,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论雷峰塔的倒掉》,也是曾经被编入教材的:“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鉴于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不爱唱赞歌的人,姑且迁就他。
19、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20、北宋靖康元年(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二、描写西湖景色的古诗四句
1、〔宋〕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2、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3、有灵何所隐,深浦老蒹葭。渔父一舟泊,却疑秋汉槎。
4、“春来愁杀侬”句,因景生情。点出“春”说出“愁”。“春”是所写景物的时节,“愁”是景物触发的感情。联系前面三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西湖的水光山色,美丽动人,但这却只能引起我的愁思而已。此句十分关键,着此句而以上三句的意思始有着落,着此句而上片的感情意绪始全托出。结拍如此,可谓善始善终。
5、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6、苏轼在杭州为官时,写了非常多关于西湖的诗词,粗略估计不下于三十首,这是最耳熟能详的一首。前两句分别描述了西湖晴天和下雨时不同的风光,晴天有晴天的美,下雨有下雨的妙。然后苏轼用了一个比喻,将西湖比喻成西施,西施之美众人皆知,不管是浓妆淡抹总是非常的宜人,言外之意即是,西湖不管是晴也好,雨也罢,都美的恰到好处,这个比喻空灵巧妙,令人拍案叫绝,成千古名句。
7、篁竹无人洗,烟云暗不开。网罗无人处。豺虎莫惊猜。
8、酒家莲叶上,鸥鹭往来飞。
9、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
10、《题临安邸》(作者)林升(朝代)宋
11、讲尽华严偈,摄衣辞世尘。泉淙死前语,玉凝自注。
12、在冬雪飘落的时节,张岱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天地苍茫,却不感觉悲凉。即使只有两个客居此地的南京人,也有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天光湖色,白雪皑皑,这样的西湖纯净又高贵。
13、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4、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15、西湖环岸皆招堤,楼阁晦明如卧披;
16、周立勋《西湖》诗: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犹有当时歌舞地,西泠烟雨丽人船。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濛)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18、过片转入回忆,交待愁思的缘故。“郎意浓,妾意浓”者,郎情妾意都一样的深厚浓郁也;在短促的句子中,连用两个“意”字,两个“浓”字,给人予深刻印象。叠句在词中所具有的积极功能,在此得到了高度的发挥。
19、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20、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三、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有
1、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
2、深堂待游客,老木竞留春。花发多临水,云开始见人。
3、许多细致的表情、诚挚的面孔
4、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5、《鹧鸪天·桃李漫山过眼空》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桃李漫山过眼空。也宜恼损杜陵翁。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寻驿使,寄芳容。垅头休放马蹄松。吾家离落黄昏後,剩有西湖处士风。
6、岁老枝叶简,春深香气新。可怜湖上桧,曾识井中人。
7、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8、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9、过片表现出环境之清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笙歌散尽游人去,”乃指“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游春盛况已过去,花谢柳老,“笙歌处处随”的游人也意兴阑珊,无人欣赏残红飞絮之景;“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10、扬眉眺望雷峰塔,秋梦清幽伴客船。
11、一篇关于描写西湖的诗句简短分享,西湖美丽的是无法形容的,丝丝阳光照在湖面,湖底好似有金子的,那一刹那间,我仿佛进了一片金碧辉煌,令人仿佛觉得进入仙境一般!描写西湖景色的名句整理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12、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
13、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南有高峰,北也高峰,两峰之间,一片湖光锁在烟霭迷蒙之中。春天来了,面对美好的湖光山色,愁绪万千种。
14、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1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南宋的杨万里也有朗朗上口的佳句流传于世。
16、唯独张岱,不爱西湖的盛景,只爱西湖冬雪飘落的幽静。私以为张岱之爱,在于爱西湖美景之深刻,一篇《湖心亭看雪》,以不流于俗的观赏角度,把西湖雪景之幽静深远和古代文人之闲情雅致,推向了高峰。
17、去过西湖游玩的人很多,对里面景点也了如指掌,但你了解西湖的历史文化吗?根据《汉书》记载,西湖最早的名字叫武林水,另外还有十几个曾用名,比如明圣湖、西子湖和美人湖。虽然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用过“西湖”二字,但以正式名字出现在史料中,要感谢大文豪苏轼。
18、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19、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
20、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四、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大全
1、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2、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
3、长松标古翠,疏竹动微薰。
4、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5、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真山返如假,叠径入云屏。不借湖光洗,朝朝泼黛青。
7、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9、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不及杏繁时,林间有仙虎。
10、长相思·游西湖宋代:康与之
11、这首诗描绘的景象非常明快轻松,读起来好像我们在陪着白居易散步一样。一起看到了“早莺”在争暖树,“新燕在啄春泥”。“满眼满眼的乱花”、“遍地生长的浅草”,还有“平静的湖面”,漂浮的白云以及绿树成荫的白沙堤,怎么这么多的美景都在西湖呀。
12、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1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
14、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南游吟草郁达夫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晓出净慈寺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饮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冷泉亭林稹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15、望江南温庭筠梳流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州.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何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6、“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晚清重臣左宗棠。
17、“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宋代书法家赵孟頫。
18、世人都称赞西湖美景,偏是有人要对着干的,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论雷峰塔的倒掉》,也是曾经被编入教材的:“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鉴于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不爱唱赞歌的人,姑且迁就他。
19、古人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杭州自古都是文人墨客所热衷的地方。而杭州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西湖,有无数才子佳人趋之若鹜,西湖十景深入人心,苏堤春晓,断桥残雪,平湖秋月等等,西湖有三步一景,五步一诗的美称。
20、〔元〕赵孟《岳鄂王墓》: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五、哪些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
1、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2、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3、崒堵藏真骨,东冈气象殊。烟云扫不尽,苔藓一痕无。
4、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5、译文:游人在日暮时分相随归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哗不已。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沿途都是开放的鲜花。
6、(明)万达甫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
7、崔嵬辟支塔,舒卷半腰云。知是藏真骨,灵光五色纷。
8、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
9、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10、(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1、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空。
12、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13、柳三变如何肯不来凑热闹:“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望海潮》
14、轩压冰壶上,风生玉宇间。客来清彻骨,不待看湖山。
15、泉脉应通海,沙痕漾细金。成仙吾未必,一酌洗烦心。
16、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17、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
18、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
19、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宋)苏轼天欲雪,去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园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这是苏东坡腊日游孤山(在西湖边,现有孤山公园)时所作。
20、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