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爱国的古诗及诗意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3、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6、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8、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9、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10、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11、排版编辑:傅雷小学乔慧杰
12、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13、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4、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15、常怀报国之志为民为中华,常思武备兵事强军强国家!
16、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7、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18、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9、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二、有关于爱国的诗句古诗
1、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4、郡县发丁役,丈夫各征行。
5、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7、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8、端午唐代: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译文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烟泼浩淼,空空荡荡,我轻蔑地笑了,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赏析相传端午节为我国第一位伟大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诗人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即这首古诗的寓意):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
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0、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2、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1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15、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16、文天祥画像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17、编写制作:逸夫小学李爱萍
18、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1课《古诗三首》。板书课题。
19、回文章顶部,点击标题下方的“杭州教育发布”进行关注
20、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三、爱国的古诗和诗意
1、(部编版/苏教版/人教版)
2、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5、图/民族英雄袁崇焕雕塑
6、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7、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8、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9、团结起来,我们是一家人!
10、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11、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12、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1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4、遇见是缘,恳请点个在看
15、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诗歌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6、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17、(6)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触。
18、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
19、>>>>若虹妈妈为您读语文书
20、⑶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⑷直:简直。汴州:即汴京,北宋的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四、关于爱国诗句古诗大全
1、点击蓝色文字收听若虹妈妈古诗讲解
2、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3、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4、(5)岳:指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5、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6、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7、龚自珍己亥杂诗己亥杂诗年代:(清)作者:(龚自珍)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一川星斗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高歌岁月休狂傲,长啸风尘莫隐忧。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0、弥留之际,陆游悲的不是个人得失,而是国家和民族的统留下了这传诵千古的名诗《示儿》。谁能给我们读读整首诗?
11、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12、感悟第二句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3、⑵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⑶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14、引导:你是从哪里读出的?读一读整行诗(整句诗)。
15、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16、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17、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18、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20、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山河沦丧的痛苦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五、关于爱国古诗的诗句
1、起一经:起,起用;一经,一种经书。这里指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2、译文:州桥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伫足南望,他们年年盼望王师返回。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3、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4、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5、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南宋末,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死伤惨重,一家被俘。他经惶恐滩退回福建。
6、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雪山。
7、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
8、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9、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10、(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1)
11、嗟我五陵间,农者罢耘耕。
12、《白鹭》朗读+知识精讲
1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4、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15、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
16、交流,相机指导关键字词,读出古诗的节奏。
17、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爱国诗人。
18、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9、情景交融: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有景。
20、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