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子吟唐孟郊
1、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2、吟: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属于歌行体,有长有短。
3、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4、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
5、离家远行人身上的衣服。
6、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7、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8、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深。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爱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9、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10、慈祥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一针缝得严实,是担心孩子回来的晚衣服破了。谁能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一样的慈母恩情?
11、(作者)孟郊(朝代)唐
1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释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13、孟郊虽然生活清贫,但是他在文学诗歌方面是很有成就的,他在诗歌中的地位还是有一席之地的。因为他生活清贫,他也知道和体验民间之苦,也看到了一定的世态炎凉,所以他的诗多说是围绕着这些来写的,因此他也有诗囚之称。当然孟郊除了这方面的诗,还有其他方面的诗歌。
14、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15、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故友人时称“平昌孟东野”。生性孤直,一生潦倒,友人私谥贞曜先生。诗名甚籍,尤长五古,愤世嫉俗,但情绪低沉,语多苦涩,苏轼将其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有《孟东野诗集》。
16、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17、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18、♬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朗读音频
19、《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
20、赏析: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二、游子吟唐孟郊古诗
1、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2、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所作。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颠沛流淳,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此诗写的正是这样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都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3、今天给大家朗读孟郊的《游子吟》。
4、《柳亭诗话》:孟东野“慈母手中线”一首,言有尽而意无穷,足与李公垂“锄禾日当午”并传。
5、《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
6、迟迟归:迟迟不回家。
7、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8、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
9、表达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白话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整体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10、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11、孟郊(公元751~814年),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早年隐居嵩山,与韩愈结为至交。贞元进士,任溧阳县尉。终生穷困潦倒。诗多倾诉个人孤愁寒苦,间有不平于贫富悬殊,感情真挚。
12、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是小草,母爱是春日暖阳;多么形象的比喻,多么悬绝的对比;这种超越时空超越功利的伟大母爱,怎能回报?
13、《唐风定》:仁孝蔼蔼,万古如新。
14、让我们一起对抗惰性,遇见更好的自己。
15、《游子吟》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16、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
17、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
18、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子吟
20、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三、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缝意恐迟迟归
1、诗人以其亲身体验和感受,把游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浓缩和“转嫁”,让人细味和借人传达,如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实况,赋予了诗的社会意义,表明了自己对生活的评价。
2、孟郊的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见。陆心源所藏汲古阁影宋精本,今归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阁本,闵刻朱墨本。
3、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4、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5、今天是2022年4月29日,星期五。
6、诗词|成语|文化|亲子
7、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8、《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游子吟》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9、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唐代湖州武康人,祖籍平昌,先世居洛阳。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他作诗的态度极为严谨,往往苦思力锤,入深履险,甚至含着涩味,如《游子吟》。孟郊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因病去世。
10、《寒瘦集》:此诗从苦吟中得来,故辞不烦而意尽,务外者观之,翻似不经意。
11、《游子吟》是孟郊歌颂母亲的诗。
1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3、“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14、母亲对子女的爱,无处不在。在这首诗中,诗人选取母亲为游子缝制衣衫这一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孩子“迟迟”难归。慈母对孩子的一片深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这一细节自然流露出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强烈地表达出了子女对母亲永远有着报答不完的恩情。本诗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
15、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16、欢迎大家收听一诺日常打卡,我是一诺。
17、慈祥的母亲正坐在昏黄的油灯下穿针引线,为将要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新衣衫。在儿子临行前母亲把每一个针脚都那样细细密密地缝制,就是担心儿子不能按时回家衣服破损。
18、三春晖: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比喻母爱。
19、寸草心指儿子的孝心,三春晖指母亲的恩情。意思是,母亲的恩情极大,像春天的阳光之于小草,是怎么也回报不完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注释两个词:寸草:比喻非常微小。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整句翻译: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20、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四、游子吟唐孟郊古诗带拼音
1、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
2、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3、《游子吟》写在溧阳,为唐代诗人孟郊所作。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孟郊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赞美母亲的诗。
4、《唐诗归》:钟云:仁孝之言,自然风雅。
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唐诗别裁》: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与昌黎之“臣罪当诛,天王圣明”同有千古。
7、《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亲在远游者难读。顾璘曰:所谓雅音,此等是也。
8、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9、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
10、这是一首写母爱的名作,特别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二句成为千古绝句。慈爱的母亲为即将远行的游子缝制衣服,千针万线,万针千线,缝得那样细密,她是怕儿子在外迟迟难归,衣破无人缝补呀。其实母亲的内心何尝不是深切企盼儿子早日平安归来呢!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儿离母处处愁。作为子女,是无论如何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的。全诗用纯白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慈母爱子的深情,母亲把这种深情细细密密地缝制在游子的衣服里,诗人则把这种深情细细密密地“缝制”在全诗的字里行间。
11、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1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游子吟》
13、原诗: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习,报得三春晖。
1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5、《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孟郊,算得上是大器晚成的代表。四十一岁,他才通过考试在故乡湖州脱颖而出,拿到了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的通行证。和同学们参加高考一样,这次考试是孟郊改变命运的好机会。
16、释两个词:寸草:比喻非常微小。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整句翻译: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希望帮助到你
17、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18、内容:《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19、“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我们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先导,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每周推出24节气或重要节日的古诗词,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品质。
20、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郊早年家境贫寒,生活困窘,且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得中进士,五十岁被任命为溧阳尉。孟郊擅写古诗,五百多首存诗中以短篇五言古诗最多,无一首律诗。孟诗题材多样,有表达关心人民疾苦的作品,有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也有表现骨肉亲情或描画自然山水的。孟郊的诗作或明白淡素,工于白描,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他以苦吟著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是苦吟诗人的代表。其作品集录于《孟东野诗集》。。
五、游子吟唐孟郊的诗意
1、末尾二句,从意义上说,是从“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化出,但较之原诗句,比拟切当,对比强烈,形象更为鲜明;而且“游子不言苦,家书但云安”,要解脱和抛却的是悲苦和哀愁,知难而前,锐意进取,冀报恩于万给人以奋发和鼓舞,因此,诗句的思想意义也更深刻和积极。
2、也许慈母意想到了游子的奔走之劳,风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诗一开头,就似笼著一层淡淡的哀愁。另外,就唐诗看,“游子”也可指离乡远游的举子。有唐以来,开科取士,游子不绝于途,辗转流徙,饥寒相侵,倍受艰辛,“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
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4、本诗通过母亲为游子缝衣这个看似平常的家庭生活场景,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
5、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6、游子吟⑴慈母手中线,游子⑵身上衣。临⑶行密密缝,意恐⑷迟迟归⑸。谁言⑹寸草心⑺,报得三春晖⑻!作品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7、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8、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
9、“游子无寒衣”,“游子暮何之”,也许就是慈母系情的“意恐迟迟归”的内涵。“短章蕴藉”(《白石道人诗说》),是诗意的生发,更是意境的升华。
10、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11、创作背景:《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12、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班主任
13、临行前这么密密地缝,担心儿子迟迟不归。
14、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15、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啊缝,
16、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文中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吟:诗体名称。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临:将要。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1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千古传诵不迭的《游子吟》的名气之盛远远超过它的作者孟郊。然而,却少有人知孟郊于这首久负盛名的《游子吟》之外还有一首姐妹篇《游子》。说《游子》是《游子吟》的姐妹篇,这不仅是因为两者都以“游子”为题,也不仅是因为两者都吟颂人世间一种最普遍而又最伟大的亲情——母爱,还因为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各有其妙。
18、此诗将游子对母亲多年积攒的思念和愧疚一并而发,感慨之深,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19、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