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绝·观潮
1、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2、“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
3、“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4、千里波涛滚滚来,下句是雪花飞向钓鱼台。不是苏轼写的,是毛泽东写的《七绝·观潮》中的诗句。
5、译文:潮水方起仅如银线,被江岸约束渐渐隆起。这好像是天神倾翻了玉杯,所以造成了这样气势浩大的潮水。天空在水中的倒影颠簸起伏,西落的太阳忽上忽下。
6、千qiān里lǐ波bō涛tāo滚gǔn滚gǔn来lái,雪xuě花huā飞fēi向xiàng钓diào鱼yú台tái。人rén山shān纷fēn赞zàn阵zhèn容róng阔kuò,铁tiě马mǎ从cóng容róng杀shā敌dí回huí。
7、容阔:指江潮像千军万马排列成的阵容,非常壮阔。
8、是写景抒情的诗。诗人写的这首《七绝·观潮》中,从头至尾,气势如虹,这不仅写出了钱塘潮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一贯的气势。内气与外景同时耦合,可谓真正的天成。江山的大气碰上了一个真正能理解它的知音,当然这个知音(即是诗人)胸中的风云也只有万里江山才能容纳。诗人眼中的钱塘潮阵容壮阔,来回奔腾,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势。如此气壮山河的气魄的确也只有毛主席这样的大诗人才能胜任愉悦,一气呵成。
9、译文:江水突然凝固了不敢往东流了,海也突然把水往西涌。
10、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出自宋代: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11、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12、明朝开锁放观潮,豪气正与潮争怒。
13、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借喻雄师劲旅。 赏析
14、铁马从容杀敌回。扩展资料“千里”,写波涛水域的面积;“滚滚来”,写波涛的速度和气势。实现了多角度、多侧面地壮写涌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5、钱塘江,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16、满江红 次韵耶律舜中樟亭观潮 张翥
17、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18、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自宋代: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19、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曹溶《满江红·钱塘观潮》
20、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
二、七绝·观潮背景
1、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2、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翦,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3、别来聚散如宿昔,城郭空存鹤飞去。
4、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5、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是《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的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6、回瞻魏阙路,无复子牟心。
7、嗟余往来不知数,惯见买符官发渡。
8、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远自三山起,高连两岸平。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释文珦《钱塘江潮》
9、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10、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11、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2、毛泽东凝神沉思,直到江面渐渐地平静,他又才回到椅子上,问警卫员潮水是怎样形成的,又将月球潮汐的理论向他们讲了一遍,并且说:“南宋的时候,钱塘江可直到杭州,那时我们可以站在吴山上观看了。
13、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14、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宋.李觏《忆钱塘江》
15、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16、观潮(词典)WatchingtheTide;(例句)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17、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18、译文:大海的景色在雨中蒙蒙展开,滚滚波涛飞溅到江上将被大潮倾倒颠覆,轻舟却故意顶风迎浪向上开。“鸱夷子皮”里,伍子胥的尸首犹有遗恨,钱塘江的怒潮永远使人感到悲哀。
19、七绝·观潮 毛泽东
20、“千里波涛滚滚来 雪花飞向钓鱼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时,江水奔涌而来的景象。
三、观潮七言绝句
1、《七绝·观潮》这首诗,从头至尾,气势如虹,不仅写出了钱塘潮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一贯的气势。
2、白话文释义:群山脚下钱塘江水滚滚,绵延远去的江水仿有说不尽的凄凉。江流满载古今愁绪,山中的雨犹如为国家的衰亡流的泪。江面的沙鸥仿似在嘲笑世人碌碌不得闲。
3、上千里的波涛滚滚而来,浪花腾起飞向钓台。
4、这个问题问了主席的两首不同的诗,七绝·观潮
5、《七绝·观潮》注释:雪花:浪花钓;鱼台:即钓台,在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边,相传为东汉严光隐居垂钓处;
6、课文描写了钱塘江潮来前、潮来后、潮来时的景象,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观潮时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全文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7、人山纷赞:聚集观潮的人很多,大家一边观潮一边赞叹阵。容阔:指江潮像千军万马排列成的阵容,非常壮阔;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借喻雄师劲旅。
8、《七绝·观潮》是毛泽东所写的诗体裁文学,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1996年第6期。观潮指观赏浙江省钱塘江口的涌潮。钱塘潮以每年阴历8月18日在海宁所见最为壮观。诗人在曾乘车去海宁七星庙观潮。
9、只见那些弄潮的儿童,还有乘画舫观潮的男女游客,都笑着以手指我,说我是乘坐一叶扁舟的渔翁。他们有谁能知道?我其实是观潮的枚乘,也是论水的庄生。
10、观潮 陆游
11、毛泽东〔近现代〕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12、诗人大胆地运用夸张手法,用“千里”修饰“波涛”,言涌潮波及百里之遥。钱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气势与诗人包举天下之胸怀,交相汇合,外景与内在的互会,主观与客观的交融,便产生了《观潮》的雄浑豪壮、磅礴冲天之气势。
13、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4、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出自元代:任昱《清江引·钱塘怀古》
15、只见涌潮汹涌,海塘相撞,层层浪花,仿佛千堆雪。毛泽东凝神沉思,直到江面渐渐地平静,他又才回到椅子上,问警卫员潮水是怎样形成的,又将月球潮汐的理论向他们讲了一遍,并且说:“南宋的时候,钱塘江可直到杭州,那时我们可以站在吴山上观看了。
16、现在钱塘喇叭口因为泥沙堆积变小了,所以就要跑到海宁,再过几百年,海宁也要看不到潮了。”后来,他又面对钱塘江凝视、思考,吟成了这首《七绝·观潮》。
17、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18、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19、《和运使舍人观潮》年代:宋作者:范仲淹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20、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四、七绝·观潮歌唱
1、《七绝·观潮》是毛泽东所写的诗体裁文学,创作于1957年9月7月,出自《党的文献》,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1996年第6期。
2、释义:千里钱塘的波涛滚滚而来,雪浪飞花的潮水涌向钓鱼台。
3、白话文释义: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4、《七绝·观潮》是毛泽东所写的诗体裁文学,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1996年第6期。观潮指观赏浙江省钱塘江口的涌潮。钱塘潮以每年阴历8月18日在海宁所见最为壮观。诗人在曾乘车去海宁七星庙观潮。
5、白话文释义:当年乘醉登上归家的帆船,看那两岸隐隐的青山前太阳已落下一半。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
6、前来观看大潮的人非常多,潮水阵容壮阔,来回奔腾,宛如千军万马杀敌而归。
7、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
8、诗人写的这首《七绝·观潮》中,从头至尾,气势如虹,这不仅写出了钱塘潮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一贯的气势。内气与外景同时耦合,可谓真正的天成。江山的大气碰上了一个真正能理解它的知音,当然这个知音(即是诗人)胸中的风云也只有万里江山才能容纳。
9、译文:钱塘江的潮水风光很有吸引力,让人看到须发皆白,也觉得没有看够。
10、“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
1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12、《十七日观潮》年代:宋作者:陈师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13、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14、名词解释:涌潮,亦称潮汐,白天的涌潮成为潮,夜间的涌潮成为汐。涌潮是世界上少有的自然现象之在国外仅有英国赛汶河、法国塞纳河等少数河口发生,但都及不上我国的钱塘江涌潮来得典型和壮观。钱江潮的成因:它的形成与日月引力有关,而钱江潮之所以这么壮观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将会出现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来,层层相叠的现象。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着阻拦和摩擦租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形成后浪赶前浪的涌潮。根据测算,巨大的涌潮可以有每平米7吨的压力。最佳观潮点:海宁盐官、萧山赭山等地。
15、⑴雪花:浪花钓。⑵鱼台:即钓台,在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边,相传为东汉严光(子陵)隐居垂钓处。⑶人山纷赞:聚集观潮的人很多,大家一边观潮一边赞叹阵。容阔:指江潮像千军万马排列成的阵容,非常壮阔⑷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借喻雄师劲旅。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钱塘江涌潮袭来时,波涛汹涌,如闻(十万军声)。千里钱塘的波涛滚滚而来,雪浪飞花的潮水涌向钓鱼台。人山人海大赞江潮阵容壮阔,犹如铁甲战马从容杀敌后回返。
16、送刘寺丞赴余姚 苏轼
17、钱塘江的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溅起的浪花拍打向钓鱼台。
18、千里钱塘的波涛滚滚而来,雪浪飞花的潮水涌向钓鱼台。
19、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
20、到处人山人海,大家一边观潮一边赞叹江潮阵容壮阔,犹如铁甲战马从容杀敌后回返
五、
1、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2、这首《七绝·观潮》中,从头至尾,气势如虹,这不仅写出了钱塘潮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一贯的气势。
3、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4、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李觏《忆钱塘江》
5、“铁马从容杀敌回”的诗句,是由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化出的,是毛泽东观潮的总体感受和想象。
6、鱼台:即钓台,在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边,相传为东汉严光(子陵)隐居垂钓处。
7、讴吟思归出无计,坐想蟋蟀空房语。
8、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9、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10、首两句描写了观赏浙江省钱塘江口的涌潮。
11、我回到孤舟在清风前吹响铁笛,多么想乘坐木筏,浮游万里,当个天河问话的客星。唉,可叹凶猛的鲸鲵尚未剪除。那可怕的战船排满了江岸,但海上明月正吐着光辉,歌声音乐声充满了杭州城。
12、相同:同样都表达了诗人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不同:李煜的这首词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温庭筠则运用反衬手法来表达内心的寂寞与空虚。
13、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
14、人山纷赞:聚集观潮的人很多,大家一边观潮一边赞叹阵。
15、答:七绝《观潮》是四年级课程。
16、八月的钱塘江浪涛奔腾,潮头千尺犹如高大的山峰,潮声砉然使人魄动心惊。浪涛中仿佛灵妃在看着我笑,神鱼一边飞舞,一边逐浪前行,那河伯冯夷擂响了大鼓,浪潮如素车白马前来相迎。
17、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18、 1957年9月11日,毛泽东在杭州视察工作时适逢是钱塘江传统的观潮节,毛泽东及其随从人员轻装便服,到最佳的观潮地盐官镇。这里人山人海,他们只得改到镇郊七里庙附近观潮。他面对钱塘江凝视、思考,吟成了这首《七绝·观潮》。
19、涛头汹汹雷山倾,江流却作镜面平。
20、原文:千里波涛滚蛋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雨阔,铁马从容杀敌回。译文:钱塘江的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溅起的浪花拍打向钓鱼台。到处人山人海,大家一边观潮一边赞叹江潮阵容壮阔,犹如铁甲战马从容杀敌后回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