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参考答案)①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的耕作图长久地吸引了作者,他认为托尔斯泰与土地须叟不可分离的关系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②揭示文学创作与体验生活的关系,批判当下纤弱、虚假、远离生活的创作风气.③耕作能给予我们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④高度礼赞了托尔斯泰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的创造精神.对他的写作态度和方式表示赞美.
2、3作者感情的触发点(背影)
3、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4、《钟点工的三千元晚宴》:小说的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5、“外公会不高兴的,他最讨厌别人乱闯他的私人空间了。”我走进房间,记忆如潮水般涌上来。记不清有多少个折磨人的星期天,我们围坐在外公一碰就吱呀作响的木桌边,不耐烦地听着他喋喋不休的抱怨。在他眼里,战争过后,道德败坏,女人放荡,偷情泛滥,整个社会简直就是一个污秽堕落的泥沼。但因为外婆,我们从不跟他计较。
6、第二天、第三天,连续两个晚上,等儿子做完作业,她领着孩子,挨家挨户登门道歉。她要求,门铃都由儿子自己来摁。这是让儿子面对错误的第一步。儿子在课余折叠了很多张纸船,上面都醒目地写着“对不起”三个大字,他要将这只船作为礼物,送给车主们。每到一家,孩子一进门就说:“对不起,我不知道划车的后果这么严重,请你们原谅我。”所有的车主都表示,原谅孩子。
7、以事件为标题: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8、拟写标题(形式:修饰语+中心词)
9、(1)许久,她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
10、高考例析现代文(主要散文、说传记)阅读标题含义及作用类试题近高考考查较种题型,并较难度,复习应引起重视,归类总结,便握答题基本思路.类题目三种题型:理解标题含义,理解标题作用,理解标题含义及作用.
11、第一类题目一般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浅层含义,二是深层含义。浅层含义往往是具体可感的事物,而深层含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则是爸爸去世,也预示着我长大了。
12、B.文中写“他”仔细端详自己昔日住处的一段文字,既交代了“他”六年前的生活情况,又暗示了六年前“他”被捕的原因。
13、“咔!”魏鸣之一只手继续捏着烟枪,另一只手变魔术般举着一把手枪,子弹也被推上了膛,枪口对准我爷爷的眉心:“张老板,别和我耍心眼儿。”
14、别看老高没文化,却给这个孩子起了个很有文化的名字——高兴。
15、品味标题精妙之处
16、作为一名旁观者,我一直通过媒体,关注着这件就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从这位母亲身上,我深深体会到,要想我们的孩子学会担当,有责任心,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自己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这,你能够做到吗?
17、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18、⑦牧草长深了。滩上或山坡上的草已经没过了足踝,偶尔有些地方裸露出小块未被草植遮盖的地皮,好像是大自然的随意和疏忽;山冈顶上的牧场正透着阴凉之气,草长得更深厚,已经可以陷没人的膝盖。
19、要能点明中心,概括大致内容。
20、探究“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方法
二、散文标题含义及作用
1、探究小说最后“补记”的作用。
2、《痴心石》:作者为什么用“痴心石”作为文章的题目?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解析)多层含义的探究,需要把握住作者写了哪几个侧面,文章重点的第⑤⑨段中透露出了相关的信息,结合着作者的写作目的,我们可以从都江堰本身、建造者以及历史上为都江堰尽力的人身上概括出相应的层义来.
4、(提示)解释题目中关键词的含义、表明人物的感情及文章的主旨。
5、以问题为标题: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6、《微笑的可乐》:请说说题目“微笑的可乐”有什么含义?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精彩句:绘景写人、抒情说理时,有独到功力,它浸透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包含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用意。
8、最后,从文章主旨分析,文章以“外婆的红玫瑰”为题,以“血红色的玫瑰”收尾,“红玫瑰”、外婆的遭遇是让人们反思战争的罪恶。
9、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如果后文围绕中间某点写,作用是总领后文;如与前文中间某点呼应,其作用是照应前文。
10、⑰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我站在风中,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有些爱很微小,微小到只能用毫升衡量。即便十毫升的瓶子,里面装的也是满满的母爱——是我从未靠近却真实存在的亲情。
11、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隐隐觉得刚才不该让这个人进来,他此时能从城外进入城内,说明绝非一般人物。他的到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我爷爷不由地害怕。
12、(2)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喂,出来》《地下森林断想》
13、⑭她才知道,他是个癌症患者,而且是晚期。她一下子愣怔在那里,不禁为自己刚才的话深深愧疚起来。一个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的人,尚有一颗悲悯的心,而自己呢,一张僵硬的脸,眼里总是射出冷漠的寒光,每天冷漠地走过那座桥,仇恨地面对那些乞讨者,却让自己成了真正充满仇恨又冷漠的人。这样的自己,又何尝没有病呢?被骗的次数多了,就可以让一颗心被冷漠捆缚了吗?
14、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
15、他觉得自己的话仿佛是从远方传来的另一个人的声音。
16、“成长的桥”是指父母温厚的爱。画线句子运用比喻,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地强调了父母之爱对于孩子成材所起的重要作用。要点:①“我”因意外事故受伤,重度昏迷。(起因)②父母亲一声声的呼唤,把“我”拉回鸟语花香的世界。(经过)③“我”从此刻苦读书,并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结果)突出了父母温厚的爱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这一中心。
17、分析标题字词。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18、④出发的那天下着雨,女孩子没有带伞,只好和别的同学挤在一把伞下,为了不因为自己而使同学淋湿,女孩子不住地把伞往同学那边移,等赶到目的地时,女孩子的一半身子湿漉漉的,身上的背包也湿漉漉的。大家纷纷冲向饭馆吃饭去了,女孩子一个人呆在招待所里,从背包里取出馒头。可是,由于塑料袋子破了一个洞,湿透背包的雨水将馒头泡透了。女孩子一边流泪一边嚼着被雨水浸泡过的馒头。
19、压缩与概括标题中可有可无的内容;
20、答案:①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独特意义。
三、散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微课初中语文
1、解答标题意蕴理解题“3步骤”
2、(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3、根据资料内容和报道意图确定标题的长短和结构;
4、⑧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只是房阶下三米以外的地方醒目地画了一条白线。那棵高高挺立的油桐树首当其冲,白线就画在它的根部。
5、(4)线索:(线索贯穿全文/)
6、(3)线索,贯穿全文,结构完整,前后照应;
7、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8、“十毫升母爱”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分析标题作用)
9、警策句:文字十分简练,内容异常丰富,含意尤为深刻。
10、贯穿全文线索/总括全文/提纲挈领
11、第①段的景语中蕴含了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情感?这样开篇,对全文起了什么作用?(6分)(《纸上故乡》)
12、(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人物)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人物)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1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⑨段中划线的句子。
14、反映独特的思想感受,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
15、从内容主旨上来分析标题的妙处
16、⑦我赶紧把母亲迎进门,母亲顾不上自己身体不适,一个劲盯着我看,说:“就你逞能,都累成这样了!”语气一如既往的不中听。我已经习惯了,无声地笑了笑。
17、“你来了,我的孩子。”
18、“走廊半明半暗”“这个住处曾是他眼泪和秘密的见证人。一切如故”“餐室里还是那些椅子。这个是母亲的座位,那个是父亲的,而他自己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的”,客厅中“到处都像是一些往日生活的布景,它们保持着死亡的凄凉情景。这里仿佛是一座早就被演员们遗弃的舞台”,渲染了物是人非和压抑的浓烈氛围。
19、但从最后谜底的揭开可看出,第二而悬念是依附于第一个悬念之上,所以第一个悬念,也就是客户为什么要购买白云山5点的空气是小说主要悬念。
20、(2)修辞——①运用了比喻、拟人、双关、化用诗词、象征等手法,……
四、散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例题
1、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俗话叫做菜怀胎.
2、老高心里通通直跳,有点不知所措了。他偷偷看了一眼张大嫂,忽然间发现,路灯下,张大嫂的脸蛋是那样的红润,那样的美丽。(有改动)
3、语带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4、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5、②照应上文。上文集中写震柳,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点面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
6、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7、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8、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9、⑥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10、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11、(11)在故乡的冬天,雪花靠着寒流,一开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树上,树就成了花树了;雪花落在林地上,红脑门的山雀就充当画师,在雪地留下妖娆的图画了;而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就戴上一顶白绒帽了!
12、《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
13、在解答散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时,要整体阅读文章,而且阅读时,应该抓住下面四个问题:
14、一指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一指与母亲享受的美好时光
15、写出感动的地方给1分,写出理由,且合乎情理.3分。
16、体会深层含义:在理解标题本义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等。
17、⑨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18、把标题里最重要的、最能吸引眼球的、反映最新或本质的变动的关键词放在标题的前一部分,最好是标题的第一个字,这可以叫标题的“倒金字塔”。例如:原标题《让困难群体有房住建设部回应廉租房焦点问题》可改为《如何租廉租房建设部回应焦点问题》
19、C(解析)C.“本文运用第三人称和有限视角”分析错误,第三人称是全知视角,第一人称才是有限视角。
20、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品,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很可能就是该文章的行文线索。
五、散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教案
1、穿着旗袍的奶奶很精神,也很好看。我很喜欢她穿着旗袍的样子。也很喜欢她挂着旗袍的大衣橱。高兴的时候,我喜欢躲进里面,嗅着樟脑丸淡淡的芬香;受委屈的时候,我喜欢躲进里面,一个人偷偷地哭。
2、张大嫂是和平小区的保洁工,丈夫出车祸走了,儿子在外上学,现在也是孤身一人。也许是同病相怜,她关心老高多一些,说是关心,无非是把丈夫之前的衣服送给了老高,有时拉呱几句闲话而已。就这样,老高已经感激不尽了。她问老高,说你不知道这孩子有缺陷?老高说,好歹是一条命啊。张大嫂叹口气,说你这是图啥哩?老高吭哧半天,才蹦出一句,说,家里边有了哭闹声,有了屎尿味,才像个家的样子。
3、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4、6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陶公柳》
5、⑨“知道,可是给了他们几个零钱,我们也没损失什么,不是吗?”那男人说。
6、这篇文章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4分)
7、分析形式上的作用:
8、奶奶说得一点没错,每天目送她穿着旗袍离去的身影,我的心情也逐渐不再像从前那样悲伤。而阿白也渐渐有了生气。我们一起在废墟上走来走去,还采来野花,放在窝棚里,放在衣橱上。不远处传来小鸟的叫声,空气中有栀子花的味道在弥漫。我开始明白某些东西已永远失去,但某些东西却留了下来。
9、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取题的艺术正是你文章作品的艺术,正是别人是否打开你文章内容的关键,也是你文章思维上的某种效果,这与你取材安排,结构技巧等等都是连惯性的,也是你取题的艺术手法的个性。
10、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的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11、第⑤段中“其实还是学校的馒头好吃”一句表明了同学们怎样的用意?(3分)
12、他看到油漆布上熟悉的图案,心一下子抽紧了。房子里的气味依然如故:一股类似水果的香味儿。过去,他多次回味过这种气味,可如今,闻到了,甚至并不感到愉快。
13、一九四六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幅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
14、那一天中午,我们全家坐在院外的丁香树下,正议论镇东的大叔家来了一只野猫。突然,丁香树剧烈地晃动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晃动起来。站立不住的我们晃趴在了地上。
15、(5)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什么。
16、“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17、小林也忍不住笑了,我还以为你真的那么神呢!小林从身后拿出一袋空气,说,我今早特意跑去装的,保证是5点钟的,免费赠送。
18、《父亲的斧头》:题目“父亲的斧头”有什么含义?
19、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天倒了许多的房,死了许多的人。而小芊也永远看不到我穿旗袍的模样了。
20、这篇散文“父亲的鞋子”为题,用意何在?(6分)(高三开年摸底大联考替换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