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达积极入世的诗句
1、借苦笋赞美像魏征那样的正直有节操的人。
2、对于孔子来讲,春秋时期各诸侯连年征战,讨伐不断,导致社会陷入一片混乱,春秋五霸“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诸侯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称王称霸,对以德教兴国兴趣不大,也意识不到德教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孔子的治国之策自然不是最受欢迎的那一个。
3、草木蓝蔘夏气蒸,炎风暑日正腾腾。农夫锄耰何时息?犹唱田歌不住声。
4、需要指出的,曾灿毕竟不是陶渊明,他并不甘于守在他的六松山庄,以老死于水边林下。相反,他更愿意去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借此排遣他内心的孤寂,去丰富自己忧愁与悲恨之外的生活。
5、看来,想做一个贤德的人,要“辟”的内容可真不少。但是,无论是“辟世”、“辟地”还是“辟色”、“辟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在不得已、不可为的时候再选择“辟”。
6、出身官宦家庭的白居易,祖、父两代都是明经出身的低品级地方官。他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也比较接近社会下层的生活,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兵荒马乱的时代、颠沛流离的经历,使得白居易能写出《新乐府》等反映民生疾苦的好诗。曾经任左拾遗、充翰林学士的从政生涯,更让他始终以勇于进言为己任、以天下兴亡为己责,满怀热情地为朝廷献计献策。他的一系列奏状,充分体现了其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和舍身成仁的政治风范。
7、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8、译文: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9、本文原载于《俄罗斯文艺》2020年01期。
10、如: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20全国Ⅰ卷)
11、RichContentsembodiedintheLittlePoem:
12、译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13、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4、(12)КривоносВ.Ш.Сюжетипространствов«Бэле»Лермонтова(J)//ИзвестияРАН.Сериялитературыиязыка.20Т,No
15、偶然移步出,不觉上高峰。溪上分寒畎,人烟起暮钟。石缘萝径没,山被墓门封。欲问青天去,天高未可从。寒为登高重,人因作客闲。村村皆是水,面面更多山。风急鸦相失,林昏犊未还。归心真似汝,何处是乡关?
16、这两种人生态度,是盛唐诗题材取向的基础,并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首的边塞诗派。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写自己醉中写草书,仿佛看见山河万里清平气象。
19、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20、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二、表达积极入世的名句
1、(4)СиротинВ.И.Лермонтовихристианство(М)Изд.М.:Издательскийдом«Сказочнаядорога».20
2、与鹭鸶对话,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认为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有差距,读史时要有批判精神。
4、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5、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6、其次,诗歌题型要做到“一门清”。做诗歌鉴赏主观题,首先不要忽视审题,答题有要点意识。题干的作用明确答题指向,一般是问什么答什么。下面我们结合诗歌鉴赏的十大题型具体说明:
7、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
8、此诗应写在《阁中遇雨》之后,往贵州进发溯沅江而上经桃源之时。《湖南通志》载:“东禅寺在县东。(旧志)明王守仁东禅寺诗(下录原诗)。”王阳明在急雨泥泞之中攀登去东禅寺的山坡,路途的艰难使他联想到一年多来所经历的人生坎坷,不禁发出了“惭愧沙鸥尽日闲”的感慨。其情绪和思想同《阁中遇雨》三首是一致的。查《全集》卷此诗被收入“赣州诗”内,署为“正德丙子年九月升南赣佥都御史以后作”,题为《栖禅寺雨中与惟乾同登》。但诗中流露的情绪,不像是解除贬谪之后在江西所写。据诗中“江草远连云梦泽,楚云长断九疑山”的情景,及“年来出处浑无定,惭愧沙鸥尽日闲”的心情,此诗应是写在赴谪龙场的途中。
9、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10、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1、(SchoolofHumanities,LingnanNormalCollege,Lingnan,Guangdong524048,China)
12、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
13、拜伦“被誉为时代浪漫主义的预言家”(7)(156),在他的诗歌总是蔓延一种“世界忧伤”,这种忧伤促使整个欧洲都在“热切的倾听他那黑暗、阴郁和雷鸣般的呐喊”(7)(270)其实,拜伦在这些英文浪漫诗歌上所体现的精神实际上与12月党人、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精神又何其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别林斯基指出:“英格兰的生活灵感类似于俄罗斯精神”(7)(第二卷,381),这种灵感和精神的类似深刻体现在拜伦和莱蒙托夫的作品中,尤其是“对生命周期的不满,心中产生对未来理想的一种预感(7)(第一卷,230)”上,两位诗人终其一生都是在不停地探索、追求,甚至试图在自己的诗歌作品中预知自己未来的命运。
14、释义: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15、江西省景德镇第十六中学何有湖黄燕梅
16、更多视频内请关注我们视频号
17、(分析)此类题要求直接分析诗人写景所描写的意象或意境的特点,概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题干一般用“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景色、画面、图)”“什么样的意境”等语句进行设问。答题时或采用“诗人用哪些意象+组成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什么感情”的形式作答,或采用“发挥想象,概译相关诗句,营造什么意境+表达什么感情”的形式作答。
18、烟鬟雾髻动清波,野老传闻似普陀。那识其中真色相,一轮明月照青螺。
19、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20、请大家牢记多种情感的答题思路:
三、杜甫积极入世的诗句
1、写自己困顿中仍不失豪迈气概,对未来仍充满希望。
2、德山本名枉山,隋刺史樊子盖因尧曾让天下于善卷,善卷避之于此而改善德山,为道书第五十三福地,后来佛教也很发达。从贬所归来的王守仁到这里“乘兴看山”,自然是风光满眼,热情满腔。他得到山僧的热枕欢迎之后便纵目游观,既远望到雨昏碧草中的春申墓,又近观到云雾缭绕中的善卷台。春申墓在十多里外的武陵城内,实际上是看不见的。这是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揭示武陵这块神奇土地上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颈联从寺外转到寺内,写出修行山僧的志趣和作为文化胜地的德山受到世人景仰题诗留名的情景。尾联则通过对修行老衲的反诘,表现出自己积极入世的思想。
3、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4、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5、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6、四十年前事,都成一梦中。乱烟迷故垒,细雨饮残红。鼠窜高楼瓦,马嘶古庙风。至今余战血,犹染夕波红。
7、此诗名为《桃花源》,录自《湖南通志》,《嘉靖常德府志》题为《桃源洞》。从现有资料看,桃花源的形成当在南朝宋、齐间,徐陵和庾信都有咏桃源的诗句。唐、宋之后,桃花源多数时候都是风姿绰约、兴旺发达的,她成了人们心目中理想境界的象征。王阳明说“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渔人本是桃花源的知情者,然而作者不屑去问他,也就是不愿意蹈袭前人,坚信自己跟着感觉走,能够到达理想境界。这是他经过贬谪后,主观唯心主义观念逐步形成的见证。
8、韩派诗人善于表现平凡、苦涩的生活和雄奇险怪的景象,艺术特征是语言戛戛独造,风格或雄奇,或幽艳,或怪诞。就诗歌风格的多样性和诗人艺术个性的独特性而言,中唐诗坛有如百花齐放,比之盛唐诗有过之而无不及。
9、《论语》子路篇中孔子这样说“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10、译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11、从欧洲文学史发展的轨迹来看,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的文学主流。就“环境与人”这个问题而言,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更强调恶劣环境对人的扼杀,以此对专制的黑暗社会进行批判。然而,虽然身处19世纪上半叶,莱蒙托夫却在诗歌叙事化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轨迹,即更关注和表现人对环境的抗争,凸显了作为人的自我。无论是毕巧林、恶魔还是童僧,都是作家自画像的某种变形或者延伸,并在不断地对抗整个社会环境,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与其说作家无论是作品里,还是作品外的死亡是环境导致的,倒不如说,这是主人公们自我反抗社会得到的一种灵魂安息。在整个世界眼中看似悲惨的死亡,对作家自身来说,却是一种对环境的抗争后的解脱与释然。
12、使它露出了本应藏在地下的根子
13、“都成一梦中”,往事皆梦,虚空却又历历在目。当年厮杀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战火与战血将天际染红,血腥之外更是无穷的哀思——“故国音书云水隔,阶下叶,落纷纷”(《江城子》)。这不禁要让读者想起南唐李后主那首痛绝人寰的《虞美人》中的“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14、这首小诗的主题更干脆利索,它直接告诉人们,“土”只有跟“水”结合,才能摆脱“沦为尘埃”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的主题还有《瀑布》。这首小诗的构思巧妙,开头漂亮,而且颇有新意:
15、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16、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17、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圣”杜甫,年轻时也曾受到盛唐诗坛浪漫氛围的深刻影响,但很快就从那个浪漫主义群体中游离出来了。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转而深刻而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杜诗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那个时代留下了真实而生动的历史画卷,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露和批判,因而被后人誉为“诗史”。当然杜诗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记录历史,更在于刻画了动荡时代的急风骤雨在诗人心中激起的复杂思绪和情感波澜。杜诗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
18、万里长江、一叶舟传递出羁旅的寂寞萧索,廖廓江天激发慷慨昂扬的少年壮志,未忍沧江下钓钩。用渔父的典故,以不愿垂钓沧江、归隐江湖表达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志向。
19、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20、如何在自我感觉完全读不懂诗歌的情况下准确解读诗歌的多种情感
四、积极入世的句子
1、唐诗在盛唐时期即唐玄宗开元、天宝朝的50年,达到了全面繁荣的高潮。由于国家繁荣、社会安定,诗人可由多种途径实现人生的追求。有的以侠士面目出现,成为热情的进取者,希望通过从军立功等途径施展抱负;有的则以隐士面目出现,成为恬静的退守者,希望幽居山林以获得生活与心境的宁静。当然,也有诗人身兼上述两种身份,因时而变。
2、AnalysisofSongWeifu’sverse
3、床枕上弥漫着云气,使我恍若睡在千峰之上;阵阵松涛从万壑传来,似乎就在我床底下轰响。
4、中唐诗坛有两个主要流派,第一个流派以白居易为首,包括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他们主要继承了杜甫正视现实、抨击黑暗的精神,强化了诗歌的讽谏美刺功能,在艺术上则以语言通俗流畅、风格平易近人为特征;第二个流派以韩愈为首,包括孟郊、贾岛、卢全、李贺等,他们主要继承了杜甫在艺术上刻意求新、勇于创造的精神,特别致力于拓展在杜诗中稍露端倪、尚未成熟的艺术新境界。
5、常德,在王阳明的人生旅途中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驿站,研究者也没有多加注意,然而对于自古以来就以寓贤纳圣闻名的常德而言,却成了永久的荣耀。自从他在这里讲学之后,常德的办学授徒之风大盛,文风为之一变。他的这些融汇着地方风情而又饱含着自身特殊感受的优美诗篇,被载入各种地方典籍,为世世代代常德人民所传诵。重新审视这些精美之作,会发现它们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就像一坛埋藏了近五百年的老酒,不减当年真味,且日久弥香。
6、来源:湖南省常德市湖湘文化交流协会
7、浮躁的年代,王阳明的三句话就会让你的心静下来~
8、初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及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陈子昂。这个时期的唐诗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的宫体诗中逐渐走出来,开辟了新的天地,进入了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
9、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10、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1、可以看出,身经乱世,曾灿依然在追求理想的自我。他不像有些同样饱腹诗书的明遗民那样,隐居于山林,真正过起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他忙于奔波,不辞劳苦。事实上,在游历江南江北的同时,曾灿致力于交友事业。为什么说是事业呢?其实,不仅是曾灿,“交友造士也是易堂诸子所苦心经营的事业”,他们广交天下名士,而其坚守的遗民情怀又使得他们在交友时倾向于遗民,如曾灿结交的魏禧、徐枋、顾云美、方文、钱澄之、徐柯、张自烈、顾祖禹等,都是享誉宇内的遗民典范。应该说,交友促进了其自身素养的提高,使其精神世界日益充实,得以慰藉那颗愁苦孤寂的心,同时亦坚定了其于家国矢志不渝的坚贞,而这一切都从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12、译文: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1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14、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5、岑参是个热衷于进取功名的诗人,有着强烈的入世精神。在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的盛唐诗人里,岑参是留存作品最多的。他前后两次出塞创作的边塞诗多达70余首。尤其是后一次出塞,他写出了同类题材中最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充分表现了岑参长于写感觉印象的艺术才能和好奇的个性,他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示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6、描绘热闹欢快的农家劳动场景。
17、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18、如: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4分)(20全国大纲卷)
19、赏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20、要求子孙读书躬耕,心怀国家。
五、关于入世的诗句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2、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3、“少陵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与李白不同,杜甫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儒学。
4、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活!
5、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6、第随着龙场贬谪生活的结束,他又在归途中产生了一种韬晦得时、潜龙将飞的愉快心情,对前途充满了希望,充满了信心。如在赴庐陵途中的《潮音阁》诗里,便在“江天云鸟自东去,楚泽风烟无古今。山色渐疑衡岳近,花源欲问武陵深”的描写中,流露出一股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激动。这种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也是只有在结束贬谪生活之后才有的。
7、从思想内容和心理情绪来看,王阳明在常德的诗歌多数还是写在调任江西庐陵之后的归途中,较有把握定在去龙场途中所作的除了前面几首外,还有一首《桃源东禅寺》:
8、李白诗的最大意义有三点:
9、家住苎萝村头,椅阑凝望,知是愁多少。可惜少年人去也,回首空余芳草。平岸烟波,画桥流水,见乱峰斜照。归来梦,但只怕,巫山晓。
10、此诗名为《晚泊沅江》,作者晚泊沅江,听野老谈起桃花源仙境的来历,不禁诗情如涌,吟成此篇。古洞即桃源洞,七仙是传说曾在这里修炼过的黄道真、黄洞源、瞿童、沈羲、王质等七位得道成仙的人。这些人在桃花源中每人都有一段迷人的经历,但要去一一实地考察,却又让人茫然。只有那洞口沿溪两岸的桃花树,年年岁岁,在春风中绽开笑脸。
11、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12、释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13、花阴千倾,绿杨里,莺燕声声弄巧。泛水新荷香十里,曲迳偏深窈窕。疏影横斜,翠罗深处,人在临邛道。风卷半帘,问君何处来。
14、叙述自己的教书生活,期待与友人相聚。
15、唐诗成就的最显著标志,是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杰出诗人。他们不但是唐诗中的最高峰,而且是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16、有的诗词所有诗句都围绕某句子或某个字而展开,那么这个句子或字,就是全诗的诗眼或线索,起着统领全诗的作用。答题思路:①某句或某字的作用;②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具体是怎样表现该句子或该字的;③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17、孔子说“贤者辟世”,就是讲在天下无道,不能与之言的时候,贤人就选择了“辟世”,既然不能改变现实但也绝不迷失自我,放弃原则更不会同流合污,陷于泥沼,改变不了现实但可以做好自己。此一国不能与我同道相谋,就转而寻找与自己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国家。不能安天下就先安一隅。虽然孔子讲的是“辟世”,归隐,但儒家积极有为、刚健奋进的思想本色依然浓厚。
18、每经过一次赤壁矶就引发一次怀古心绪。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万骑临江,鼓声震天;在千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因为受到战火的影响都变得怒不可遏。水面上卷起了长长的火龙,在鼓角声中,孙刘联军围困住了曹操。现在又怎样呢?
19、曾灿也曾因生计艰难被迫做过幕僚,甚至也因此被人视为气节丧尽。大体而言,寄人篱下之感使他深感不适,于是他为求得生存与自由之间的平衡几经辗转。在《雨后自城入六松》中,诗人感慨“鸟倦欲归云”;当其触目于真实平静的六松山庄时,却未曾忘却自己喜爱的耕作事务,不忘记录下“新田正未耕”的火热场面。
20、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示乘风破浪,乐观进取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