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池塘菱角的诗句
1、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
2、被这密如蛛网的水系所分割,江南绿野就变成许多色块组成的锦绣。“抱城斜”是指环城的干流与城墙有一定走向上的斜度,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势态,大大小小的水流都是活水,它们给江南原野带来了生机。
3、柳外轻雷,催几阵、雨丝飞急。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宋。范成大《满江红(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4、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5、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④。
7、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8、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不可回避,我们必须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认真体会,才能真正将它们区分开来,并娴熟地运用。
9、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
10、随心安处即吾乡。闲把清茗浊酒、对斜阳。
11、闲出乘轻屐,徐行蹋软沙。观鱼傍湓浦,看竹入杨家。林迸穿篱笋,藤飘落水花。雨埋钓舟小,风飏酒旗斜。嫩剥青菱角,浓煎白茗芽。淹留不知夕,城树欲栖鸦。柳影繁初合,莺声涩渐稀。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飞。西日韶光尽,南风暑气微。展张新小簟,熨帖旧生衣。绿蚁杯香嫩,红丝脍缕肥。故园无此味,何必苦思归。
12、“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人,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13、答: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景物依旧而人的心情却不一样,从而体现了眼前的苦闷伤感。
14、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5、“以小见大”就是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主旨的
16、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17、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1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设置开放性答案,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张力。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对一些古诗的解读是可以多元的,此题可以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因此凡是能够言之成理的答案都可视为正确。这里介绍两种观点:
19、“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将这遍及千家万户的溪水分三类,即“深”处。“浅”处和“不深不浅”处,并且分别为它们做了科学的安排,即“深”处种“菱”,“浅”处种“稻”,“不深不浅”处种“荷花”。
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二、关于菱角的诗句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答案:上片以描述为主,主要描写了一幅热烈、豪壮的出猎场面;下片重在抒情,尤其后三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自己杀敌报国的愿望。上片的记叙为下片的抒情做了充分地铺垫。
3、(答案)①托物言志。②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其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③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4、(解析)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涉及鉴赏形象、语言、技巧、感情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而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外在形式、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所以这类题,应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去作答。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6、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7、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
8、种菱角的池塘养鱼方法:菱茎可作饲料、肥料。池塘等水体实行菱鱼结合,效益更佳;种菱养鱼要选用水源充足,水质优良,进排水方便,水深2米左右,池底淤泥稍厚,光照时间较长的池塘;鱼种放养在种菱池塘里,可采取菱鱼结合的种养模式;经常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做好防泛塘、防病、防盗等工作。
9、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0、(问题)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11、动静结合。(明技巧)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释运用)②寓情于景。(明技巧)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释运用)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析作用)
12、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1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4、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5、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回答诗后问题。
16、E.融情于景(有景无情)
17、鱼藻宫中锁翠娥,先皇行处不曾过。如今池底休铺锦,菱角鸡头积渐多。
18、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9、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20、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杜甫《夏夜叹》
三、描写菱角的古诗
1、在古典诗词中,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2、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我完全被他摸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话搞糊涂了。
4、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5、注:这首词为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
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7、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看上去都很相似,城与城之间能被用来区分的似乎只有饮食习惯和弥漫在半空的粥饭之香。简单食材背后折射出的是人的故事、历史的故事、时间的故事、生命的故事。小巧可人的菱角不仅是西溪人餐桌上的回忆,更展现出一个不在媒体的镜头中,不在GDP冰冷数字里的中国。
8、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9、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
10、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11、白洋淀内水生作物资源充足,生长着莲藕、菱角、芡实、慈姑等30多种珍贵野生水生作物。
12、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13、她瞥了那人一眼,嘴撇得像个菱角。
14、踪迹:本文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15、“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7、一场大雨过后,花朵被雨水洗洒而褪去鲜艳之色,柳絮飘落于泥中,被沾住而无法扬起。赏花的女子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一步也没有移动。两个、三个游人结伴乘着船儿回去了,春天的脚步声也渐渐远去了。
18、吴越楚三地是菱角种植的故里。百余载前包罗万象的《山阴志》就曾记:“菱产莫盛于江阴,每岁七八月,菱舟环集鉴湖中”,其中提到的正是今日浙江绍兴。
19、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20、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四、描写池塘的古文
1、五月芰荷花,七月芰荷叶。花叶不相依,云水不相接。——清。邵晋涵《秋夜作》
2、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
3、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4、这份勇气,会随着成长,被成熟的菱角磨灭。
5、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6、如:《雨霖铃》上片描写送别的环境,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7、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8、张惠言评价温庭筠《菩萨蛮》时,说其有”《离骚》初服之意”。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10、(2)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11、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2、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1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4、作者抓住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诗一开头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不待回话,即自报家门。通过这种不平凡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刻画了热情中蕴柔美,大胆中含羞怯,率直中寓婉曲的性格特征,在读者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可爱动人的舟女形象。可以说,细节描写达到了既凝练集中又鲜明饱满的艺术高度。
15、墨蓝色的碎发被风吹乱,却添了几分不羁。菱角分明的轮廓、深邃绝美的眼、粉红的薄唇、肤如凝脂、外加黄金比例的模特身材,天吖,那是人么?
16、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7、间接抒情,借人、事、景、物抒情。
18、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9、c乐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20、衬托(烘托与反衬,属侧面描写)
五、描述菱角的诗句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2、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4、锦绣千堆,繁华一片,是西湖六月天。扣舷,采莲,怕什么鸳鸯见。——元。刘时中《中吕·朝天子》
5、菱角比较好处理,多放一些草食性鱼类,不到一年就可以吃得干干净净。常见品种如草鱼、鳊鱼、罗非等,以草鱼食量大,见效快,最好放半斤以上的。
6、能与南湖菱不相上下、不分伯仲的,只有苏州水红菱——因通身呈淡紫红色,故而又叫“苏州红”。早在唐代,山明水秀、风光绮丽的苏州吴县已普遍种植水红菱。晚唐诗人杜荀鹤立誓用双足丈量他所热爱的每一寸土地,恰逢这日行至勾吴故土,在惊叹“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之余,也沉醉于江南夜景的万家灯火、流连在水乡人家的寻常巷陌——尤其是那夜市上贩卖的新鲜红菱与秉烛夜游的绮罗小舟。
7、(20全国卷Ⅰ,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8、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宋·朱淑真《新荷》
9、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10、后四句表露想入仕,希望张丞相引荐之意。
11、采菱莫采根,菱根随水长。郎行不弃妾,妾愿随郎往。
12、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3、兴亡旧事笑谈中,沙鸥数点翩翩去。
14、(1)这首诗的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15、1刚沾上的果汁,可以用食盐抹在污渍上(让果汁吸附在其上)——蘸水润湿——用肥皂清洗。2已经干了的果汁,用醋搓——放5分钟——再用水清洗。3衣领净无敌!。4小苏打用水化开——搓洗。5有色织物依次用浓食盐水揉洗→水洗→10%氨水揉洗→洗涤剂洗;白色织物可在漂白液(3%~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l~2小时后用清水漂洗。桃汁污渍可用草酸溶液浸泡数分钟后用水洗去。
16、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沈约《咏新荷应诏》
17、答:①写景的角度: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来写景;远近结合(由远而近);仰看俯察。②描写了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既开阔深邃,又清幽淡雅,充满野趣。
18、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气势,增强感染力
19、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20、提问方式: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有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