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菱角的文言文
1、②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菱角生长在水中,而不是生长在土里,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4、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5、注释: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6、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7、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于刻舟求剑这样的故事,请你举出两个事例来。
8、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错译“欺”、两个“子”字每个扣0.5分;后一句的“是”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判断句的特点未译出要扣1分。)
9、编辑|传承与开创青少年悦读汇
10、(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11、(3)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4)袖而观之
12、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3、食菱须去壳。北京去上海千里。
14、三四担忧劳累赶去放弃(1)天下不想帮助秧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2)(这样做)不只是毫无益处的,还会害了秧苗啊。拔苗助长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略)
15、D.韩信最后的自圆其说,一方面是无可奈何的承认自己确实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刘邦,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随机应变的机智,避免了刘邦对自己的不满和猜忌。
1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①为人处世,应该有长远的打算,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的利益;②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侵害别人的人,也往往被他人算计。
17、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乃:
18、(1)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19、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0、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
二、北人食菱文言文
1、上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并解释。
2、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①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4、食:食用,此可指吃。
5、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
6、绿蚁杯香嫩,红丝脍缕肥。
7、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8、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9、①辞以军中多务②以丛草为林
10、(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11、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12、(1)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13、不识菱角的人译文: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他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道:“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4、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在上文横线上填入一个字。
15、用菱角的壳1斤,熬成汤,用以代茶喝,对胃出血患者,亦有好处。经常饮用水煮菱叶汁,能增强视力,对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菱角肉和莲子、山药、芡实、藕、百合等煮食或磨粉蒸食,可治慢性肠炎等症。菱角肉100克,加薏米30克,煮成粥后,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
16、(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17、从探究的角度上看,你是如何评价这位“忧天”的杞人的?
18、③主人嘿然不应“”通“”④不弗牛酒,终无火患“”通“”
1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0、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
三、关于菱角的文言文
1、十四(1)这样(2)轻视(3)少(4)害处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2)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敝帚自珍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③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5、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6、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
7、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里,孔融只是说了个前提,省略了结论。请你把它补写出来。
8、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9、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0、①助词,无义②它,代狐狸③它,代缺点或错误④到⑤它,代学过的知识⑥的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从正反两面评价都可以)
11、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12、(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13、A.如我,能将几何带兵B.多多而益善耳更加
14、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5、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16、指出下面两句中的通假字。
17、(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
18、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9、(3)侄罔然而止()(4)执所书问曰()
20、(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四、北方人吃菱角的文言文
1、B.韩信的内心深处,其实是认为自己的统兵才能要高过刘邦。
2、A、吾欲之南海B、水陆草木之花
3、(1)乃掘之,遂得水。(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1)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6、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7、②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10、①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②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供参考)时间就如海绵力的水,要挤总是会有的;读书不一定求精,广泛阅读对丰富一个人的见识总会有好处的;读书能够改变人。
11、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了,可是自身却被宋国人耻笑。守株待兔既讽刺了懒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这告诉我们,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12、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3、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14、译文: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兵进攻郡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让我舍弃正义来保全性命,这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胡兵进城后,对荀巨伯说:“我们的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我宁愿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代替朋友的性命。”胡兵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重道义的郡城!”于是撤回大军。整个郡城都得以保全。
15、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6、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译文: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17、(2)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18、注释: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19、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20、A老马之智可用也。译文: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五、角的文言文意思
1、A.曾子妻之市之:往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2、(1)刚才(你)许诺给(我)一百两银子的,可是,现在却只给我十两银子,这大概不可以吧!(2)你是一个渔夫,一天能得到多少(银子)呢?(3)为什么不去救他呢?(4)这就是那个许诺给银子又不愿偿付的人啊!许金不偿(略)
3、二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4、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5、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
6、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用成语来评价这位“攫金者”是比较恰当的。
8、①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邻居家的光亮照过来,拿着书映着灯光来读书。②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9、〈3〉其不善者而改之()〈4〉曾子之妻之市()
10、⑤yuè通“悦”,高兴,愉快⑥yùn恼恨,怨恨B惘①善于学习的人不会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学习,是希望听到真理啊!
11、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2、(3)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3、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14、②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15、译文: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并没有因为向老马、老蚁学习而感到羞耻的。
16、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17、(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2)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18、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的话)”,反而不会有人笑你,应实事求是,才能弄懂问题。
19、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20、滥竽充数管理混乱,职责不明;领导昏庸,优劣不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