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西湖的小诗
1、游尽西湖赏尽莲,玉壶落日泊楼船。莫嫌当处荷花少,剩展湖光几镜天。
2、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群芳过后”本有衰残之味,常人对此或惋惜,或伤感,或留恋,而作者却赞美说“好”,并以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人心情舒畅则观景物莫不美丽,心情忧伤则反之。这就是所谓的移情。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
3、作者将读者的思绪从景色引导到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相比。
4、“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于是,那湖面似天空般开阔明媚,碧波如镜。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7、《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8、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9、《七绝•杭州初冬》时节超然已入冬,知寒乔木易颜容。经霜树叶依希落,迎雪丹枫赤艳彤。
10、望湖楼: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
11、这首词,以西湖景物为背景,上片写现实,下片写回忆;通过叙述回忆中的欢乐以反衬现实中的忧愁,思妇情怀,宛然如见。据词谱,《长相思》为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是最短的词牌之要写好实不易。必须有隽永的意味,给读者提供充分的想象余地,实仍属佳作。但它的每句押韵和前后各重叠一个三字句的特点,给人的印象就特别深刻;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首,林和靖的“吴山青,越山青”首,正是如此。这首词在这方面工力也不弱,详见上文论述。词的风格自然朴素,毫无斧凿痕迹,似民歌的天籁,如西子的淡妆,实仍佳作。
1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3、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14、明未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为杭州籍诗人王晫的诗集作序说:“地有为诗助者,宜莫若杭之西湖。西潮当吴越之交,山水清妙,比户读书,天下贤俊所毕集,士得相唱咏为工。”他指出,西湖的秀丽山水景致、丰富人文内涵,使得自古及今游赏此中的文人雅士诗思泉涌,多有吟咏,留下大量诗歌华章。西湖是“诗助”的典范。
15、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16、《七律•杭州控烟会》钱塘江畔筑高台,烟控之花八度开。吐雾纳薰滋百病,洁行自爱减贻灾。浙杭学子求精艺,南北郎中炫技来,迷瘴瘟魔无避处,平安大树万家栽。注:第八届中国控烟与心血管疾病预防学术大会(2011杭州)
17、诗的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继续描写诗人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怎么看都看不够,令人流连忘返,尤其是那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的一条白沙堤的景致,更加迷人。
18、看不见的,是你昔日的美貌。
19、“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20、过片转入回忆,交待愁思的缘故。“郎意浓,妾意浓”者,郎情妾意都一样的深厚浓郁也;在短促的句子中,连用两个“意”字,两个“浓”字,给人予深刻印象。叠句在词中所具有的积极功能,在此得到了高度的发挥。
二、关于西湖的诗句有
1、敏感的泰戈尔早早体察了眼前的一切。离开前,他送给林徽因一首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2、西湖本就是美的,如白居易、苏轼、范仲淹一般曾在杭州任职的文豪们因为喜爱杭州喜爱西湖,创作了一首又一首陈博绝丽的西湖诗词,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为西湖添上了一件绝美的文学外衣,使得这样美的西湖被更多人知晓。若追溯西湖长盛不衰的根源,是西湖本身的迷人风采,是明官的治理疏通,更是一首首诗词、一篇篇美文为西湖积累下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深厚文学底蕴的西湖,在今天显示出更加独特的魅力,吸引八方游客一睹芳容。
3、题临安邸宋代:林升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5、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6、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由天竺僧持辟支佛颔骨舍利建塔开山创建,亦名永福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名广化寺。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7、冯兰婷,小行小学音乐老师,2015年参加工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直以“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根据孩子们不同特点,琢磨出适合不同年段学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积极思考。
8、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白居易《杭州回舫》
9、《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代 欧阳修
10、雪与梅花两逼真,不知谁好复谁新。无端更入吴融手,剪取西湖半遐春。
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12、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13、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
14、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更罗浮。东坡元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
15、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16、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首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17、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1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19、《西湖十景》诗: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两峰插云)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三潭印月)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断桥残雪)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南屏晚钟)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苏堤春晓)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曲院风荷)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柳浪闻莺)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雷峰夕照)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平湖秋月)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花港观鱼)
20、步绕西湖,兴余东阁,可奈诗肠。
三、写一首关于西湖的诗
1、乡村诗忆正午的阳光,耀亮了树上的绿叶。和煦的风,拂动树下女孩的裙角。一头高大的山羊,披着雪花似的毛,在跳动的光斑里神气活现。古老的墓穴被重新发掘,琉璃灯的光在围观的人群里逡巡,沾满铜臭的青石板被孩子们无意地刻划。夕阳的背后是黄昏。黄昏时,卖油郎的铃声消失在村口。村口,那棵永远的老槐树下,溢满了鸟的鸣叫和人的欢唱。白胡子老爷爷的烟锅里冒出的青烟,熏出一段段凄怆的传说来。记得多年前的夜晚,穿着月白小衫的你,就是从这儿走向远方,后来,就再没有回来。断肠的人儿哟,当真断了肠。远方的天呀,已不再很蓝。放牛的孩子,折一朵雨后的蝴蝶花,带回家。
2、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七律•走白堤》西湖冬日醉苏乡,杏叶梧桐赤亦黄。岁晚清光晖白浪,天遥寥廓暮山苍。江枫染媚飞红杈,松柳凌霜秀绿飏。自有宇新生不息,依然雪后又繁昌。注:己亥冬参加杭州心血管会议。
5、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6、《七律•深秋杭州湿地公园》深入公园享静幽,争鸣鸟雀阵喧啾。云来解雨寒鸦哑,却得飘珠湿白头。漾漾霜溪摇橹动,飘飖黄叶汇清流。微茫小草随风摆,硬骨骚翁逐浪舟。
7、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郎的情意浓浓,妾也情意浓浓,妾坐油壁香车,郎骑青骢宝马,记得,在九里松初次相逢。
8、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9、过片表现出环境之清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笙歌散尽游人去,”乃指“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游春盛况已过去,花谢柳老,“笙歌处处随”的游人也意兴阑珊,无人欣赏残红飞絮之景;“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10、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11、此诗中,作者的一句"东瞻海似杯"就足以衬托出泰山的独尊之势。
12、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13、最后二句,“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14、《临江仙•望钱唐江有思》滚滚钱唐奔浙北,惊涛颖育才雄。联防紧握卫防弓。忘怀医学子,荡气控烟风。鼎鼎江南多才子,蝉联荣献钦崇。欣陶旧友约相逢。弘康明夙志,济世喜和融。注:北宋贺铸版;谢王年夫主任之邀连续参加杭州全国控烟心血管会讲课。
15、落日澹芳草,烟际一鸥浮。西湖好处,君去千里为谁留。
16、这3天,徐志摩全程作陪,连日记都来不及写。话说,这位在杭高读初中的诗人,当时可是连踢球这么件小事也要感慨半天的。八卦一句,泰戈尔来杭州的行程,为讲学社安排,创办人是梁启超和林长民——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老爸,徐志摩倒像个电灯泡。
17、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18、林徽因怎么没来?作为杭州姑娘,她若相陪,再好不过。可是,直到泰戈尔到了北京,她才出现。
19、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20、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四、描写西湖的古诗
1、这两句写景,又是不同时空下的西湖之景,让我们对西湖有了大体印象。但我们只看这两句的话,发现它不仅适用于西湖,也适用于我们身边任何有山有水的美景。
2、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扩展资料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3、《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宋代 晏几道
4、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5、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6、我们根据这首诗想象一下西湖画面:
7、《七绝•狮峰徒步》竹林问道上狮峰,山路通幽画景彤。片片风飘红艳叶,姗姗网答槭栌逢。注:当时不知红叶枫树佳名,随上网查阅,回答是槭栌枫。
8、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柳枝词(清)田庶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欧阳修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夜泛西湖苏轼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苏轼《夜泛西湖五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12、1924年4月14日早上8点,泰戈尔在上海北站搭早班快车来杭州,一共要呆3天。中午12点,他从杭州城站火车站走出来时,已经有人在月台上等候多时。文化界人士张君劢、张东荪、郭秉文、朱经农等,还有几个记者,一共10多个人。
13、常清君还记得有首黑鸭子组合唱的歌曲叫《两地书,母子情》的,其中就有这样的歌词:“孩子呀孩子,春天我想你,小燕做窝衔春泥……”
1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15、东晋至五代,是西湖诗的发轫萌生、成长成型时期,也是西湖的成长期。
16、红白山花开谢,半醉半醒时节,春去子规愁。梦绕水西寺,回首谢公楼。
17、“潋滟”、“空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通过“晴方好”和“雨亦奇”两个词语,既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洒脱的性格和开阔的胸怀。
18、净慈寺对面原本有个庄园,隐居着一位诗人:陈三立。他就是陈寅恪的父亲,“维新四公子”之一。运动失败后,陈三立不问世事,自称“神州袖手人”。那天,泰戈尔把自己的诗集送给他,并求对方诗集一部。但是,陈三立谦谢了。他说,不敢以中国诗坛代表自居。
19、乌云翻滚,像打翻的墨汁,还未遮住不远处的青山,便大雨倾盆。白亮亮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乱窜入船。地面上忽然吹起一阵狂风,一下子把乌云全都吹散,望湖楼下顿时波平如镜,好似一碧如洗的青天。
20、前两句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在苏轼眼里都是美好的。
五、关于西湖的诗两首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濛)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3、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
4、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6、那个春天,泰戈尔在杭州
7、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那时的他们,发生了什么?
9、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10、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11、《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2、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13、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4、其实,这是一次即兴演讲,原本并没安排。作为翻译,徐志摩先暖了下场。他说,泰戈尔爱好清静,不大愿意在公共场合演讲,但大家如此热情,盛情难却。然后,他透露了诗翁写给西湖的一首小诗。
15、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16、诗中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可以看做是作者从自己的旅游路线的起始点开始写起走,但又不完全局限拘泥于实际的沿途行走路线,因为还有双眼目光所远望之处。诗人游乐观光行至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边的时候,看到的景色是春天的湖水初涨,已经和同堤岸齐平了,极目远眺,只见天空中的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就如同浮云的高度已经很低很低一般。这其实就是“水天一色”的美景。
17、唐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四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8、回答您好,我是您的答主小胡,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两分钟。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回舫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以上诗歌都是有关西湖美景,您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更多8条
19、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看到下大雨的时候有什么感想?
20、赏析:上片从西湖景物写起。“南高峰,北高峰”二句写山。南北两高峰是西湖诸山中两个风景点。南高峰旧称“高一千六百丈”(今实测为海拔29米),风景葱倩,登临远眺,可以把西湖和钱塘江景物尽收眼底。北高峰在南高峰西北,遥遥相对,海拔314米,比南高峰略高。景观与南高峰不相上下。因为两峰景别致,故作者特别拈出,以概括西湖诸山之胜。—这样措词,也是词调格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