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人古诗词七言
1、“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2、A.词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3、菡萏藏深处,清香诱客来。
4、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5、颔联两句,上句用问话的语气写出行程的孤单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6、B.在诗人心目中,边地苦寒,这种苦痛是很难让人忍受的。
7、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9、A.渔家傲,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在戍守西北边疆期间的感怀之作。
10、若无四库书名录,常有孤舟楚水漂。
11、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
1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3、B.“亲射虎,看孙郎。”作者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14、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出猎的壮阔场面。
15、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16、⑴鸿山:在无锡梅村东北五里外,东汉高士梁鸿在此山隐居⑵灯影:物体在灯光下的投影⑶凄迷:形容景物凄凉迷茫⑷客怀:身处异乡的情怀⑸牢落:孤寂;无聊⑹三秋: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⑺白雪:比喻高雅的诗词⑻莫愁:古乐府中传说的女子,貌美如仙,能歌善舞。⑼吴歌:吴地之歌。亦指江南民歌。⑽星流:如流星飞逝。形容迅速
17、田园入韵诗千首,水碧山青景象新。
18、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意对即可)
19、(1)“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20、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二、
1、梁鸿山下放归舟,细雨微风晚不收。
2、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我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山坡羊·骊山怀古》与《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比较阅读,见前文。
6、B.这两首散曲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骊山怀古》以荒凉的“草”“树”烘托了阿房遗址的破败,《未央怀古》则借雄壮的“山河”表达了对汉世的咏叹。
7、A.起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气势飞动。作者纵笔酣写山川的壮美,赋于它以强烈的感情。沉郁的声调,产生闷雷滚动般的效果,使人心灵震撼。
8、示例一:角声满天秋色里示例二:巴山夜雨涨秋池示例三:枯藤老树昏鸦
9、专栏作者的作品,所有赞赏将全部都属于原作者。
10、D.“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将士们对戍边生活的怨恨之情。
11、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12、该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封建兵役制度的怨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3、B.希望君王能重新启用他,赋予大任。
14、白云翻滚天蓝蓝浪恶涛啸海蓝蓝战士一身海军蓝早已凯旋回故乡日思海上升日出夜思船舷明月光解甲归田终难忘戎马生涯梦中她
15、天惊石破是谁雕,国宝曾经主席描。
16、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17、“沙场秋点兵”与“可怜白发生”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18、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19、B.“怒”字不仅概括黄河波翻浪涌的咆哮的气势,且赋予它以生命和感情,给读者以想象的天地。
20、结尾说赢、输“都变做了土”,指什么而言?诗人的议论又是针对什么而发?
三、
1、首联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凉袭上了他的心头。
2、白话文释义: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3、试问故乡何最好,杜康一盏似村民。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意对即可)
6、“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
7、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中国古代诗词里有一部分传世的战争题材的诗,边塞诗人,他们歌颂士兵,将军英雄气概,也有批判战争的无情。中国军人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有利于提高情商,点燃人文激情,铁血柔情中加强爱国情怀。《篆书七言联》(黄矢射虎出又车,大罟载鱼硕而鲜),纸本,作于1917年,长15厘米,宽32厘米。款识:星源仁兄大雅属集猎碣存字。时丁已夏七十四跛叟吴昌硕。钤印:俊卿之印仓硕归仁里民。
8、C.长烟落日D.孤城紧闭
9、④因为。例:停车坐爱枫林晚。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1、站兴我荣,站衰我耻。
12、徐玲敏周玉梅廖艳雷马福海
13、B.“望西都,意踌蹰”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可作者眼前只剩下一片凄凉。
14、(阅读小语)《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15、“卷”字突出了气势的宏大,和速度的快。(围绕“神速;声势浩大”答出一点即可)
16、坐:①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例:坐下、请坐。
17、A.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所见所思。
18、D.《未央怀古》的尾句“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表现了作者对如画江山的赞美,还抒发了他作为汉族官员追慕前贤,渴求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19、①都写作者登临帝王宫殿遗址之后所抒发的感慨,但前者抒情较为直露,后者抒情较为含蓄。
20、阅读以下两首诗词,完成第11~12题。
四、
1、在词中作者运用冯唐的典故,用意是()
2、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3、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
4、全词围绕“闲”的心绪,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6、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7、B.上片中“千骑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8、BBCB
9、一二句,“卷”和“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一个“即”字,表明这里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惊异,“飞”字勾画出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画面。
10、有人评价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11、C.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2、“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中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
13、(红于):比……还红。于,比。
14、①逐层递进,声情激荡;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
1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分别从①和②两个角度形象地描绘岀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16、首联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了出来。
17、作者,字,号,人,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的佳作,有《》。
18、本诗选自《》,“乐府”原是的名称,后人把也称作“乐府”。
19、苏敏/专栏作者/文学学术期刊撰稿人/格律诗倡导者
20、刻苦练精兵,一切为打赢!
五、
1、D(选项中说“还抒发他作为汉族官员追慕前贤、渴求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这与词的感情不符。实质上,这是一首借古伤今之作,表达了诗人的遗憾、痛苦的心情,而无“建功立业的豪情”。)
2、浪尖抢险安危处,筑起人墙做爱舟。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4、这首词通过对沙场场景的回忆,抒发了词人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5、一个将军不可缺少的品质是刚毅。——拿破仑
6、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世人心理而不画伤心图而已。
7、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8、且与良宵常共舞,明朝谁把梦寻回。
9、16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
10、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
11、D.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个性,是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12、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13、词中“太守”指,“孙郎”这里借指。
14、阅读下面词曲,完成9~10题。
15、D.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
16、上阕对景抒情,凭吊千古兴亡,更加引起对沦陷国土的怀念。其中的“悠悠”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的无穷。下阕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孙权的赞扬和肯定,表现出词人收复中原、统一中原的强烈愿望。
17、依依杨柳舞翩跹,碧水泓泓荡画船。
18、上阕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词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嫦娥和桂树,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19、《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20、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