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筷子蕴含的中国文化
1、筷子不能倒着吃,有“颠转乾坤”的说法;
2、筷子是反映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是中国文化的代表ChopsticksareanimportantpartofChinesefoodculture,whichcanberegardedastherepresentativeofChineseculture
3、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
4、筷子的发明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5、对于中国人而言,筷子不仅仅是饮食用具,而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筷子体现了中国人以简化繁的智慧。华人餐桌上,引人注目的是精美菜肴,不是餐具———筷子;而在西方人的餐桌上,蹭光发亮的是刀叉而不是美食。这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者说,在餐桌上有一方“繁”,另一方就会趋于“简”。华人“繁”了各式菜肴,西方人则张罗出一套套餐具。而且筷子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使用简单,对丁、块、条、丸、团、线、粥等类型的食品,均可以夹、挑、扒、拌、插等,自如应付。
6、建议看看《春秋》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最我者其惟春秋”,要了解他,这本书自然跳不过的。要研究这本书,恐怕还得结合春秋三传一起看,及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其他的诸如三礼、论语、还有史记中的孔子世家艘是必要的。后人对他的评价也要看看。
7、考古学家发现的这些古老面条保存完好,长而细,呈黄色,盛在一个倒扣的密封的碗中。科学家确定这种面条是用小米和高粱两种谷物制成的,小米是中国的本土谷物,在7000年前便被广泛种植。而现代北美和欧洲的面条则通常是用小麦面粉制作。
8、筷子两根为一双,两根筷子相互配合、协调使用方可取舍自如,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根筷子如何也不好夹起菜肴来,可见互助、协作是筷子的精神之一。
9、然而,东亚地区之外的外国人见到筷子的第一感觉多半是新奇并且惊讶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时来到中国,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录了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的习俗:“他们吃东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长约一个半手掌,他们用它很容易把任何种类的食物放入口内,而不必借助于手指。食物在送到桌上时已切成小块,那些是用筷子很容易夹开的。”
10、传统统上方下圆中式筷子。寓意:天圆地方,天长地久。
11、为什么明明是两根筷子,却叫一双筷子呢?这里面有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阴阳是二;一就是二就是一;一中含合二为一。这是中国人的哲学。
12、吃饭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不能用筷子敲碗(只有乞丐才敲碗);
13、筷子是吉祥的象征,中国北方迎亲有一习俗,叫偷筷子,男方到女方娶妻要偷双筷子回来,象征快生贵子之意。总之筷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筷子是智慧的象征:筷子分两根,称为一双。
14、这个广告想必大家都看过,“在中国人都是要用筷子吃饭”的背后,有哪些中国文化呢?
15、送筷子给老人。寓意:长长久久,快乐安康,福寿无疆。
16、而今,西方人对筷子并不陌生,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建有筷子的博物馆。筷子代表着中国,代表着中国悠久的五千年文化,更代表着祖祖辈辈对下一代的教诲。
17、送筷子给好朋友。寓意:双木成林,同甘共苦,好事成双,和睦相处,贴心地关怀对方的生活。
18、令美国人欣喜的是,中国人却在同一时期对老祖宗留下的所有东西大加鞭笞。这就给了他们赶超的机会。
19、这“八珍”可是厨师事先对食物精加工的,工序很复杂。事先就把食材加工成适合入口的大小块,端出来的菜品已经切好做好了,所以,吃饭时当然不再用刀叉进行分割了,只要用筷子夹住送入口中就行了。因为“周代八珍”是中国各地方菜系的鼻祖,所以筷子成为了古代中国饮食的主流餐具。
20、关键是,筷子是两根,称呼却是一双。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
二、筷子包含的中国文化
1、地址:云南瑞丽/广东平洲玉器街
2、我们来说说筷子的功能,除了夹,还有搅拌挑扎分截引划刮等等,说到夹就是夹东西,所以最初的时候筷子也叫夹。搅是一个很常见的功能例如搅鸡蛋来,搅做圆周运动。拌,来回掀翻,我们生活中拌菜。再有筷子扎,过去我们试生熟的时候,我们就用到扎。这也是一个功能。分,是指把一个菜彻底的分开,也是一个功能,从这可以看出筷子的功能多种多样。
3、中国的筷子文化中,对筷子的使用行为也有诸多讲究,有人因此总结出十二种禁忌。有朋友认为是迷信,其实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礼仪积淀。在必要场合,还是别犯为好。
4、厚重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积淀和蕴涵着中国人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遗产。它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其厚重程度是其他民族文化望尘莫及的,在经历了历代的社会变革后已经千锤百炼,炉火纯青,是非一般外力所能渗透和破坏的。
5、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经济政治都相当的发达。而民间也多一片繁荣景象,故人们生活安逸,幸福。而生活中的安逸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更多享受,其中就包括饮食文化的享受。
6、送新人,寓意“天长地久”、“筷子筷子,快生贵子”;送恋人,寓意“成双成对,永不分离”;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送老师,则寓意“耿直而不弯曲、奉献而不求回报”;送老人,祝他“快乐永久,福寿无疆”;送孩子,愿他“筷长筷长,快长快长”;送老外,则很好的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送商业伙伴,蕴涵着“互相依存的协作关系,不可缺合作不会争功”之意;送给搬家的人,寓意“快快发家,乔迁快乐”。
7、筷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产物,在先秦时,人们将筷子称为“挟”,在商朝时,筷子多被称为“箸”,此后“箸”便成了筷子的统称。直到明代,由于“箸”和“住”谐音,人们便将“箸”改为“快儿”,由此可见筷子的文化贯穿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
8、鱼的图案。寓意:平步青云,前程大好;年年有余、富贵有余;金玉满堂,吉庆有余。
9、这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北京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10、筷子送师长,寓意“耿直正直桃李回报”;
11、8世纪后,箸在日本逐渐普及,那时的箸在日本被称为“唐箸”,也就是来源于唐朝的意思。20世纪70年代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曾对周恩来说:“总理阁下,日本的用箸习俗是由中国传入的,中国的筷箸给我国带来了既文明又方便的理想餐具,我要敬您一杯,感谢你们给我国输入了良好的饮食文化。”日本还对筷子进行了改良,并且发明了“割箸”,也就是今天我们使用的一次性筷子。
12、筷子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从手抓到借助于工具进食,筷子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索引。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影响下产生的,加上各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光辉灿烂的中国饮食文化才得以在世界舞台上散发出独有的中国传统气韵。
13、中国传统文化太多了,要具体说哪一项中国书法、国画、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比如彩陶是先民们在满足于物品功用的同时,因巫术、图腾、游戏等需要或用来美化陶时装饰的,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国画历史悠远,在文字诞生之前就有图画了,它伴随着文字一起演变发展而来。展子虔(隋)的《游春图》是目前存世最早的一幅古代山水画卷了。
14、六三崇尚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才坚持制作中国传统甜点,并且制作的方式秉持最健康,口感最好的纯手工制作,吃过六三甜点的人都觉得六三的口感特别好,酥软不腻,正是因为六三始终有一份自己的坚持,才能在慢工出细活中做出最好的甜点。
15、中国筷子有着3000年历史,蕴含的文化哲理,你又知道多少?筷子是中国人饮食最常用的一种工具,也是世界上常用的餐具之它发明于中国,后来才传至于世界各地。与中国人不同的是,在非洲、中东、印度等地区,他们习惯在吃饭的时候用手去直接抓。那么中国人吃饭为何要用筷子呢?
16、中国人讲究“阴阳两和”、合二为一”,意求圆满;这种暗含“灵与肉”、“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观念,在筷子上得以显现,才有了“一双筷子”的说法。
17、关于筷子的起源,民间各种传说层出不穷,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也有人因此提出筷子的发明应在商周时期的说法。
18、中国最早的筷子是安阳殷墟1005号墓发现的6支铜箸头。这就是为进餐准备的。所以,学界认为筷子当作餐具使用是在商代。
19、3000年前,筷子已经出现在我们祖先的餐桌上,用以辅助进食,“筯”、“箸”、“梜”这些词便是“筷子”说法的原型。
20、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也如此记载:“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早在上古的商王朝,纣王就用象牙筷子了,这便说明了古代筷子种类的多样性。
三、中国筷子的文化底蕴
1、分享每个品类中全球最极致的东西
2、五福临门。寓意:福、禄、寿、喜、财。
3、其中国是礼仪之邦,用筷子吃饭比用手吃饭文明一些。
4、筷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东方文明的象征,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
5、在商周时期,中国的烹饪技术摆脱了原始的状态,进入到饮食的文明时期。让我们来看看西周的王室和贵族的标准饮食。这时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周代八珍”。
6、在古代的时候,筷子不叫“筷子”,而叫“箸”。从这字就很容易理解,上面一个竹,下面一个者。在明朝时期,苏州上海等一些地方,为了避讳,便把箸改名叫做”快儿者“。直到近代才将名字慢慢演变成“筷子”一词。
7、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对这一源头思想的肯定与发扬。
8、不过并没有什么依据,筷子雏形的出现应该比这早很多。当远古的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生活后,他们开始食用烧熟的食物,因此各种炊具也被发明出来,同时,为了不烫伤自己,勺子、叉子、筷子等也纷纷的出现了。
9、随社会发展,先民由采集狩猎转向固定农耕,人们将植物的种子、蔬菜或者肉食加水做成“饭食”或“羹汤”,而羹汤中的菜肴必须要借助工具“夹起来”,于是筷子便逐步成为必备的餐具。我看过有一个说法,筷子的形状是跟中国的“天圆地方”相呼应的,所以一般筷子一头是方的,一头是圆的。也时刻提醒国人,为人处世要讲究平衡,顺应天道。筷子在中国的意义是:
10、中国人为何用筷子取代刀叉
11、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方的在上,圆的在下,直接接触食物,代表“民以食为天”。
12、作为中国传统饮食器具之一的筷子,从古至今在不断地传承着,其中不仅蕴含器具进化的道理和中国古人的设计智慧,同时也展现了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自然融合方式。这种融合并不仅仅是元素、造型、工艺、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文化、理念、智慧的融合。本文通过探讨文化传承的本质来研究筷子,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物质表现形式的规律,启迪现代创新思维,设计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产品。
13、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北京人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
14、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方的在上,圆的在下,直接接触食物,代表“民以食为天”。
15、当我们使用筷子吃饭的时候,要求我们拿筷子的手一定要姿势正确。做到两根筷子协调配合,一致运动,这样才能夹住菜,也就是暗示只有“团结,正直”才能最终达到目标。因此古人也多用箸来赞赏人的正直,刚正不阿。
16、《说文解字》云:“筷,饭敧也。”
17、在筷子的方法中有很多禁忌,首先筷子切记拿得偏下,老人们认为这么拿是一副穷相。筷子拿的位置应该过了中线,大约三分之二处。其次,筷子永远是平行的。如果筷子头部齐严禁掇,这是一个很粗俗的做法,只能用手调整,也不允许还没开始吃饭的时候就把筷子方最终撮,在古代这叫一副穷酸样。如果这样会非常不雅,忌讳乱敲。严禁把筷子插到馒头中,这都是规矩,如果我们养成一个良好的餐桌上的规矩,这是一种修养。
18、题目太大,可以定一本书。简要言之,有如下建议:深入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自己要深入了解,经典熟悉。深入了解当代社会发展情况,尤其是了解民众心理,这样你说出来的中国文化才能对机,容易接受。熟练掌握讲课答疑技巧。因材施教,不愤不启。
19、中国筷子的历史文化包括:真正的中国筷子必须一头圆、一头方,中国人讲究“阴阳两和”,才有了“一双筷子”的说法,一双筷不能长短不一。
20、为您提供翡翠第一手货源,朋友圈相册看货,空运邮寄送货上门!
四、筷子的中国文化内涵
1、刀叉是冶金术成熟以后才有的用具。而冶金术是十五世纪才发明的,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实是用手吃饭。
2、 筷子,这个我们一日三餐的美伴,看似朴素平常,运用它却是要点智慧的哟,叉、夹,刨、撮、搅、撇……不是一两天能学会的,更不用说运用娴熟了。老外的刀叉,简直是小儿科,我们一顿饭功夫就会,让他来使用筷子,恐怕十天半月都弄不熟练的?。《儒林外史》有段话:“待末一道大菜清蒸鲈鱼上桌,张乡绅举箸一个请字,余音未落,众人已下箸,风卷残云,片刻一桌美味尽落肚中……"这群穷饿学子运筷之神妙可见一般。
3、都是一次对生命和食物的敬意。
4、筷子是历史不断演变发展的产物,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种类,也被赋予了餐具之外的文艺价值
5、筷子和叉子两者相比,前者是智慧的产物,后者是原始的延续。筷子——使用起来快捷方便,随心所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随时随地就地取材,是一次饮食方面思维上的实用工具的变革成功范例,比那些拿着叉子刀子往嘴里送吃的安全得多,灵活得多。你看看,老外吃东西的那个嘴就知道被割了多少回,吓得张大嘴吃东西,往嘴里送东西的时候,连后面的口腔都露出来了。中国的筷子——是无可比似的盖世无双的无可替代的典范的饮食文化之一。
6、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筷子在方与圆上已有体现,在使用时方端放置可以稳定而不至于滚动,圆端进食时没有明显的棱线,方便夹取:“方头圆身的筷子,两头代表了天与地,天圆地方,天长地久,历来就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而筷子若能与筷架有正方与正圆的搭配,或相切或相交的结合,一定能在统一中体现变化,既突出了传统文化中方与圆的关系,又可以迎来不凡的视觉效果与人文体验。
7、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中国热”到“西学东渐”,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由盛而衰,西欧资本主义由弱到强的反映。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发展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从“中国热”到“西学东渐”,是中西文化不断交流、传播、共享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8、送筷子给搬新家的人。寓意:快快发家,乔迁快乐。
9、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10、筷子应该没有什么寓意吧,只是中国人传统的吃饭工具。就像吃饭还需要碗一样。
11、随着时代的发展,筷子逐渐传入世界各地。最早时,筷子是经意大利人利玛窦传入到西方国家的,当华人走出国门时,筷子被更加广泛的传入国外。
12、直到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制品的出现,箸又有了新的制作材料,而这一时间箸的作用已不仅仅是是为了便于食用,
13、今天我从日常使用的筷子说起,你知道最早使用筷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14、传承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字典中“传”是传递、接续;“承”是承接的意思。与继承不同的是:继承是指完整的承接过来,不做改变;而传承中最重要的内涵就是把先进的理念、符合时代要求的元素流传下来,在继承中寻求发展。筷子,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从中发掘文化表现规律,找寻传统文化中可以继续发扬的智慧,力求将传统文化思想、概念特征与现代化的经济、技术、材料等时代要素完美融合,创造出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产品。
15、《周易》中有明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暗八卦: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筷子有两根就是对应到八卦就是“兑”卦,是“口”的意思。筷子本身直,长对应八卦的“巽”卦,是“入”的意思。
16、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在吃饭时作出这种举动,无异于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不行的。
17、不管这个味道是苦辣还是酸
18、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古人同时使用匕和箸进餐,但箸的地位渐渐取代匕,却是在汉代开始的。而以汤饼为前身的面条,也是在汉代开始普遍流行的,到了宋代,面条已经发展出炒鸡面、笋辣面、卷鱼面等不同品种。或许,正是面条走入寻常百姓家,才让筷子成为人们的主要进食工具。
19、真正的中国筷子必须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20、有专家认为,筷子的发明与面条有关。2005年,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实物——距今4000年的面条,或许让筷子的出现变得顺理成章。
五、筷子文化体现了中国什么文化
1、一双筷子分为两根,代表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阴阳是一分为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
2、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礼记》郑玄注“梜,犹箸也”。《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
3、筷子起源于中国,古代叫箸(箸者,助也,意思是帮助吃饭的工具),也叫筯。因“箸”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4、 这就是筷子的含义吧、其它微末之义就没必要细说了。
5、夹菜时,不要用筷子在一盘菜中来回挑拣,只挑自己爱吃的菜。夹菜时尽量不要让菜掉下来。
6、银筷子的保养完全可以参考银饰品的保养方法,银餐具一般不宜作电镀处理,一是失去银的本色,二是考虑饮食卫生。长期使用银餐具对身体不会有不利的影响,不必有中毒的顾虑。银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7、箸,就是筷子。以象牙为筷,可见纣王生活的奢侈。
8、除了这些禁忌外,关于使用筷子的礼仪也有不少,比如不要用筷子指着别人,筷子勺子不能一起使用,拿起勺子,必须放下筷子,否则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9、《礼记.曲礼》中记载:“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
10、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筷子?
11、中国传统文化筷子Chopsticks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
12、中国人发明“筷子”来吃饭,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古时筷子是很有讲究的,它粗7寸长6尺,代表人的“七情六欲”;筷子一头为圆型,一头为方形,代表古人的宇宙观“天圆地方”;人手指拿着筷子用餐,代表“天地人和”。
13、先秦的时候,这个“匕”其实就是从刀演变而来的,后来,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两个功能就分开了,形成了刀和勺。“匕”后来只代表勺子,这个字在古代也引申成美食、美味。我们曾把去世的母亲称为“妣”,甲骨文中“妣”就是“匕”,代表做饭的母亲。
14、筷子的发展贯穿历史的发展,作为一种文化,筷子也渐渐与政治产生联系。在商纣时期,纣王曾经命人为他私自打造了一双象牙做的筷子,这件事被大臣箕子知道后,箕子便开始担忧纣王有生活腐化奢侈的苗头,因为纣王已经有了象牙筷子,而为了更好的配套使用,就会想要拥有犀玉酒杯;现在用象牙制作筷子,那么不久便不满足于普通的食物,进而想要吃大象和豹的胎;这样天天想着吃奇珍异品,用品华贵奢侈,便会只想着自己享乐,会荒废朝政,不知进取。
15、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她璀璨的文化光辉耀眼夺目。其中,筷子文化以其不朽的品格,独特的魅力,成为华夏文化大花园里的一只奇葩。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筷子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筷子的出现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革命,更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象征。经过岁月的磨练和时间的洗礼,筷子不但没有被历史淘汰,而是越发的散发出历久弥香的气息,并慢慢演化成以一种实用与文化相结合的形式而存在。今天的筷子,已经不单作为一种就餐工具,而是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代表着一种文明气息,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为研究、使用、欣赏、馈赠、收藏相结合的艺术品。
16、据说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多食生肉,以手抓食,直到后来有了火,有了石器,食物就出现了很多新的食用方法,从而出现了匕匙这种餐具。
17、列表得:AC2AC2BC2BC2CC2AC1AC1BC1BC1CC1AB2AB2BB2CB2CB2AB1AB1BB1CB1CB1AA2BA2BA2CA2CA2AA1BA1BA1CA1CA1(1)∴一共有30种情况,任取两根筷子是同一人使用的一双筷子的有6种情况;∴任取两根筷子是同一人使用的一双筷子的概率为630=15;(2)小明一次抽的两根筷子恰好是自己使用的一双筷子的概率为1
18、筷子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19、因为关于餐叉的资料主要可以见于战国以前,而在战国之后则鲜有记载,因此有人认为战国时期结束后筷子便取代了餐叉的地位,也令餐叉从中华民族主要餐具的地位上滑落。
20、餐具刀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餐具,接着出现的就是餐具的叉子。在我国西北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骨制餐叉,距今至少4000年了。它们出土的时候是在一起的,说明当时是成套使用的。到了商代,餐叉变为两齿,也小巧了。它和勺子和骨刀同在,表明当时餐叉、勺、刀是三件配套的。在我国商代的一些遗址、墓葬中也有出土餐具,这表明商代时刀叉是人们使用的主要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