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家训名言(李鸿章家训最经典四句)

时间:2023-07-2700:33:29 李鸿章家训名言(李鸿章家训最经典四句)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李鸿章家训名言

1、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2、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短短一句话便可以解释清楚。但这个传统风尚包括哪些方面,就是一个颇不简单的问题了。

3、曾国藩一生的成就还体现在他的治家方略上,他的家训名言代代流传。曾国藩非常看重读书。他其实小时候天份并不高,甚至还比较笨,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晚上,他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于是他就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的读。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一个人。原来,他家里来了一个小偷,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檐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后才行窃。可是小偷听他读了一遍又一遍,等啊等还是没等到他睡觉。小偷实在受不了了,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小偷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4、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5、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http://wenwen.sogou.com/z/q7671117htm?si=1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6、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7、他在给几个弟弟的家书中说,如果弟弟们不能看透这层道理,即便在科举考试中高中了,仕宦显赫,最后也不能算是祖父的贤肖子孙,也不能算是曾家的有功之人。若能看透这层道理,不觉得自己在朝中将来做大官就了不得,那才是他这个兄长佩服的地方。

8、大家好,我是闲人宇,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文章题目叫曾国藩家训。

9、中国人最重家,从来都把家庭教育当作人生安身立命的根本。

10、鬼子经常和日本人联系在一起,并成为“日本鬼子”。

11、李鸿章(1823年一1901年),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清朝末期权臣,淮军的创始人及统领,洋务运动的倡导中国名人者之一。李鸿章曾多次率兵与太平军作战,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等职,他大力发展洋务,统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下令北洋舰队避战,致使中国丧失了关键的制海权,旅顺、威海等海军基地相继失守,北洋舰队覆灭。

12、曾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为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掩盖。曾国藩对于书法理论的阐述见其《日记》、《家书》及一此文章中。他首先对当时阮元抛出的南北书派论有独到的认识,他既赞成又提出批评,主张南北兼而有之。他对书法的本源,提出乾坤大源之说。

13、我们说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是和他以儒学作为毕生的信仰和信念是分不开的。一个字改变曾国藩的一生,道光年间曾国藩做了京官,其父亲给他的家书写了三戒“节欲、节劳、节饮食”反映了他当时身上存在的缺点,之后他励志改掉自身缺点,在日记家训里常勉励自己,抒发自己的胸怀大志和人生的道理。

14、后来在冯子材领导的镇南关大胜时,李鸿章居然提出主动与法国议和。气得左宗棠大骂李鸿章卖国贼。并说: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都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可怕,李鸿章误国误民,定将落个千古骂名。不过后来左宗棠这句话还真说准了。李鸿章确实被后人不耻。

15、正是因为心中有定见,让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所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洋务运动积极的倡导者。除此之外,曾国藩之所以能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晚清重臣;从一介书生,到一等勇毅侯,成就一番事业,都和他“内持定见”的处世方法密不可分。那么曾国藩心中的定见到底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他又是如何教导他的儿子做到胸中有定见的呢?

16、“教子孙两条正路”,两条正路是什么呢?“宜耕宜读”。“耕”是种地,种地是为了吃饭,这里泛指靠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果实。“读”,当然是读书,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让子孙不愚。这就是耕读传家,耕地的同时,不忘读书,保证后来不会种一辈子地。

17、李鸿章名言五:办天下大事,贵实心,尤贵虚心。

18、诗人在孩子年幼时专为他所写。可想而知,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人会把这首诗当做他的名言警句。小孙子时时背诵起伟大的外公给他写的这首诗歌,又怎么会不热爱读书?而外公这个高大的形象,也将会成为他最终可以理解的榜样,诗里的训导思想将陪伴他虽一步一蹒跚,却向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地健康成长。

19、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20、著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之父”华生(Watson,1931)的行为主义基本假设中,认为儿童是由环境塑造的,父母对儿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负有很大责任。他说:“把他们看做是年轻的成年人……你的行为要保持客观而坚决。”而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可以通过学校教学实现,也可以通过孩子的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

二、李鸿章家训最经典四句

1、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栗,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世上最难写的字,莫过于自己的名字。王爷,你的路还长着呢,让老臣替你签!

2、非真知灼见不能办事,亦不能论事,贵耳贱目,最足误事。

3、传递正能量分享人生智慧请分享到朋友圈

4、这样一来,古代家训典籍中所包含的教育内容一下子变得极其丰富起来。狭义地看,囊括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治家,如何共处,如何规范,如何发展;

5、如果您喜欢,请把(富琪国学智慧)传播给更多人,让自己的小爱变成世间的大爱。给生活多点精彩多点奇迹!

6、其实,日本人最早的称呼叫倭寇,当时的一代名将戚继光抗倭的故事传为佳话。在朝鲜历史上也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壬辰倭乱,这里的倭指日本人也是很好的证明。

7、其中之精华,便是家风。

8、邮箱:3053426405@qq.com/1623663913@qq.com

9、四戒:利可共而无法言,谋可寡而无法众。

10、而晚清的李鸿章却也佩戴了三眼花翎。

11、其后安徽巡抚翁同书(同治帝、光绪帝之师翁同龢长兄)对太平天国战争时弃城逃跑,曾国藩起草《参翁同书片》时采用李鸿章之草稿:“臣职份所在,例应纠参,不敢以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当时翁同书之父翁心存正处高位),并因此更欣赏李鸿章的才华

12、“读经传则根祇深”,在这句家训的影响之下,钱氏后人钱玄同,三岁开始就在父亲的教导下阅读《诗经》。其父钱振常,擢进士,湛深经学并精于考据。在这么一位饱学之士的督导与引导之下,钱玄同幼年时期每日站立在书架前读《乐雅》,得其父亲授,逐条诵读,掌灯之时,仆人方抱其入室休息。在这样的教养之下,钱玄同成为了著名现代思想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后来,钱玄同每思“庭训”,均会感慨道:“由今思之,不肖放荡数年,至今犹能稍归正路,何莫非细时先子义方这教耶。”而后,钱玄同在就读大成中学时,仅仅听老师章太炎讲授的《说文解字》一书,就记录了十六册笔记。

13、02人生有用之岁月,半消磨于妻子

14、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15、曾国藩在政治实践和军事斗争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程朱理学“指示之语,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

16、曾国藩的曾孙曾绍杰是著名的篆刻书法家,曾孙女曾昭燏是著名的文博专家,玄孙曾宪杰是著名画家……除此之外,曾家子孙在书法上都颇有造诣,如曾国荃、曾纪泽、曾纪鸿等人更被后世以书法家视之。

17、————节录自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18、曾国藩治军时有个特意形成的规矩,就是吃完饭跟幕僚们在一起聊天说笑话,每个人都可以说个有趣的段子或好玩的事儿。

19、有人称《曾国藩家训》为“千古家训之首”,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的。因为若从狭义的角度看,《曾国藩家训》于家规礼法所涉并不为深,甚至《曾国藩家训》一书的成书也尚存不为人知的悬疑。

20、长大后,他就要熟读五车书须行万里路。

三、李鸿章家训名言名句

1、《曾国藩家训》被称为“千古家训之首”,但其实并不是曾国藩所著,是曾国藩去世后,李翰章、李鸿章兄弟为其整理编撰,再后有人不断的重新选编、出版,创作出民间广为流传的家训典范。书中从是识己、识人、识事、识道四个方面入手,把曾国藩一生教育子女、指点子弟,甚至培养后人的教育思想与智慧,力图做一个全景式的评述。

2、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3、关于勤教,曾国藩不管公务多忙,晚上一定留出时间灯下课子读书,跟家人在一起讨论诗书及学问,教给他们自己几十年来人生的大起大伏所积累的见识和智慧。特别令人钦佩的是,曾国藩在生命的尽头,仍然不遗余力关注子弟们走正路,亲自为儿子曾纪泽、曾纪鸿讲授《孟子正义》一书。曾纪泽的日记中记载得非常清楚,说大人今天讲《孟子》的哪一篇哪一篇。曾国藩的勤教在这里体现得最为明显。

4、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5、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6、经典安徽名菜,采用鸡肉、海参、火腿等多种食材混合烹饪,因为李鸿章而得名。相传有一次招待外宾,李鸿章命厨师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厨师只好将所剩海鲜等余料混合下锅,烧好上桌,没想到老外尝后赞不绝口,并询问菜名,李鸿章用合肥话说:“杂碎(即杂烩谐音)。”此后,“大杂烩”便在国外传开,合肥城乡也仿而效之,此后风靡全国。

7、李鸿章(1823~1901),纵观其一生是得善终的,享年78岁。李鸿章死时的情况:901年11月7日,这位大清重臣已处在油尽灯枯之际,他“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忧郁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头逼迫他签字的俄国公使走了之后,身边的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李鸿章的眼睛又睁开了,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再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目乃瞑”,享年78岁。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给我好评好吗谢谢。

8、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

9、《左传·昭公十八年》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意思是说,天道远离人间,人道则存在于身边的社会人事之中,可以就近掌握。对于人所难及的事物,那就难料了。所以还是敬祖宗靠谱些。“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敬祖宗的时候就好像祖宗就在那里一样,要怀有恭敬之心。

10、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恨岂人大福。

11、从乾道——阳刚美——着力——雄奇——大气,从坤道——阴柔美——不着力——淡远——韵胜,形成了他一个系统的书法理论观。曾国藩一生勤勉于书法创作,走过了一条由泛而专,由继承古典到创新时尚的曲折探索道路。

12、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3、左宗棠,湖南省湘阳县人。他自幼随祖父和父亲学习儒家经传,十九岁求学于湖南名儒贺熙龄,一年后乡试中榜,后投身仕途,官居兵部郎中、闽浙总督、两江总督等职。他严守御“外患”与除“内忧”的忠君爱民思想,精心求学,积极探求“上慰宸辰,下安百姓,振刷纲纪,济时匡世”的途径,先后参与和指挥了围剿太平军、陕甘捻军及收复新疆等一系列战役,并推动了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在他的一生中,既有精忠报国、抵御外侮的积极一面,又有镇压农民运动的消极一面。但无论如何,他都应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

14、为人、处世、做官、求学

15、我们知道在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中,“自省”占了很大的篇幅,对于自己的缺点,曾国藩向来都是毫不隐讳直接记录。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就有幸看到了曾国藩从一个有着很多缺点的普通人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儒的心路历程。曾国藩曾在他的家书中说“人旦有恒,事无不成”,就是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虽然这句话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要做到却也并非易事。在曾国藩青年时期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是折磨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时间,曾国藩费尽心思和它苦苦斗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期节目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为大家讲述曾国藩通过坚持不懈战胜自我的故事。

16、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在看

17、又如东汉名将马援,以“叛将”身份投奔于刘秀麾下,长期在外征战,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不太被重视。经过作者对其家训书信所引发的一连串悲剧故事之剖析,终于看明白了这其中的缘故,同时又为马援本意不坏写法却很“坏”的那封家训书信扼腕叹息,更对东汉王朝从立国之始就复杂的权力格局感到几分胆寒。当读到马援后裔一改先辈在这方面的失误,修正了家风,平安长存于黑暗宫廷中时,又感觉他们总算是学到了那封家训书信中真正的东西。

18、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事实上,他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宋明理学实际上分为气学、理学和心学三个学术派别。

19、曾氏家族是典型的耕读传家。在曾氏家族历史中。五六百年都是寂寂无闻,虽有读书人,却无人考取过功名,连秀才都没有。但是,这个家族能够长期延续,自然有一种家族传统在维系,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有一副对联就是答案——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

20、有趣才有生机,有趣才有活力,有趣更生智慧。

四、李鸿章传名言名句

1、一是曾国藩认为要遍览经史子集,尽可能多地掌握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及学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后,才可以写这本他命名为《曾氏家训》的大成之作:二是即使读尽了经史子集,掌握了那么多的材料,自己也要做到烂熟于心,可以融会贯通后,才可以写这本大成之作,这就叫“胸中道理愈多,议论愈贯穿,仍当为之。”

2、曾国藩在政治实践和军事斗争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程朱理学“指示之语,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在这种情形下,曾国藩对心学表现出了宽容的学术姿态。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学术争辩,他认为对于两家之争应取其同,避其异,扬其长,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推进儒学的发展。

3、曾国藩曾以《易经》举例说明家教要严的好处,他说:“故《易》曰“如吉”!欲严而有威,必本于庄敬,不苟言,不苟笑,故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4、李鸿章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为此,他积极筹备组建了北洋水师,但战败后,所有的罪责都得由他一人扛。从下面这件轶事中就可以看出李鸿章的真实与无奈。

5、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6、结果曾麟书听完这个落榜儿子的汇报之后,什么埋怨的话都没说,只说了一句话:“借钱买书不是坏事,我乐于替你还清所有欠款。但希望你能用心研读,不忘记买书的初衷,这借的钱也就不算白费了。”

7、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8、李鸿章是个才学渊博之人,他很快明白这幅对联的寓意,战败签下羞国条约本来令他气愤,于是马上回怼了这样一个下联:“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9、李鸿章的才华有目共睹,清廷对李鸿章当然是器重有加,从其佩戴的官帽就可见端倪。

10、1901年李鸿章病亡以后,李经述心里苦不堪言,感觉是自身不可以帮着爸爸分摊工作中为其解愁而心里内疚,此后每天默默流泪,积郁成疾,人体情况江河日下,到了1902年的情况下,他就写出遗嘱,随自身的爸爸而来到。三子李经迈李经迈出生于1876年,李鸿章去世后,李经迈逐渐遭受清廷器重,在1905年的情况下,李经迈就被任命为起兵奥地利重臣,是那时候清廷里最年轻漂亮的外交人员。但李经迈的自身的工作能力却并不高,在职人员期内没有过多成就。

11、左宗棠和李鸿章虽然都身为晚清的重臣,却是一对公开的仇人。两人主要结仇在海防和塞防的争论上。当时因为西北疆防比较贫穷,李鸿章建议放弃西北,让给沙俄和英国。而左宗棠则不然,他认为西北边防很重要,只有稳定了西北才能巩固蒙古,进而北京才能安全。

12、家庭中建立榜样的力量,可以让儿女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让他们在注重自我修养的同时,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和内在的道德需要结合起来。家庭中成为榜样的家长,能够赋予儿女们成长的自主性与自为性,引导着他们去反躬和比类自身的生活,为儿女成人成才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13、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人的欲望没有尽头,懂得知足才能快乐。

14、实心实力,廉政为本,精核为用,先自立于不败之地,始终不移,庶几可大可久。

15、这种复杂决定了家风不会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而是与家庭的功能息息相关。

16、在曾国藩一步步从普通京官成长为掌管东南四省军务的地方大员时,他用自己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理念来管理自己的学生、幕僚、手下将领以及亲手创立的湘军集团。

17、曾国藩简介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18、就算颜之推后“家训”之说盛行于世,但像著名的司马光《家范》、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帝范》等,还是不以“家训”为名,却也都是标准的家训作品。甚至像成册成卷的家书、家信,只要有教育的内容与意义,在古时也一概被称之为“家训”。

19、展厅地址4:东莞茶山石大路上元美康居建材市场第一排东鹏陶瓷旗舰店

20、所谓家训,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说过一句名言:“他日渠庭,叨陪鲤对。”说的正是早期的家训。

五、李鸿章家训名言16字

1、至此,《曾国藩家训》声誉日隆,同名图书大行其道,成为百多年来坊间不断流传的家训名作。

2、中国人最重家,从来都把家庭教育当作人生安身立命的根本。《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这就是中国人所笃信的教育理念,也是家训在中国古代得以昌盛的最关键原因。

3、曾国藩曾经多次与其弟曾国潢提及“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老家安徽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信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4、晚清名臣李鸿章,也是一个家训书信不少的人物,按照惯常的思维,他要么讲训诫子孙处世之道,要么讲训诫子孙做官之道,可作者却选取了他在养生方面的家训思想,颇为新颖。须知中华家风家训文化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与养生有关的家庭健康思想,这是城市发展、人口增多、医学进步的一种反映。到了晚清时期,这方面的内容,更是大量出现在家训领域。再联系李鸿章年近八十的高寿,那么他在养生方面的家训,就格外值得注意了。

5、家训是家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历代名人在这方面留下了大量的遗产,一眼望去,浩若烟海。体裁同样繁多,包括书籍、散文、书信、遗言、对联、政令,等等。仅仅要将它们系统地整理出来,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6、陈国瑞一看就眼馋了,像他这种心狠手辣的家伙,羡慕的后果自然就是嫉妒和恨。

7、而张志沂尽管遭受了李菊藕的谆谆教导,可是一生并无很大成就。他这一生最高的造就,便是长出了一个着名作家,恰好是写下了着名小说集《倾城之恋》的张爱玲,变成了刘家最终的余晖。

8、事实证明,曾国藩对于家族子弟的教导是正确的,后世子弟无一人是“逆子”,世代皆为有志之士就是最好的证明。

9、不过,曾国藩同时认为,虽太和絪緼之气流行不止,天地万物最初所得之气“均耳”,但人与物、圣人与常人实所禀有之气并不相同。就人与物相对而言,人得气之全,物却仅得气之偏;故人有知性,而物仅得物性。就人类而言,圣人所禀之气清且厚,常人所禀之气却浊而薄。

10、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11、曾国藩后来一直记得这个事,一直都说这是他一生酷爱读史书的一个最重要的起点。

12、潘光旦先生在《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说:“祖宗,尤其是中国的祖宗代表着两种力量:一是遗传,一是教育。祖宗贤明端正,能行善事,表示他自己就有一个比较健全的生理与心理组织。……他的种种长处也往往给予子孙以一些很好的榜样,一些力图上进的刺激。”家族中出现的榜样,让子孙后辈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家庭的信仰和积极的精神,让整个家族不断地发展与壮大。

13、曾国藩家训里有一句名言,“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就是说人的心中要有一种生机,要有一种向上的、积极的、愉悦的快感。如果人生只有苦难,没有趣味,又哪能有这种“春意思”呢?

14、曾国藩抱着害怕、惭愧的心情向父亲汇报了两年来的经历,不仅两次落榜,花光了所有积蓄不说,还外借了一百两银子!

15、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6、曾国藩治家,最讲究“家和万事兴”,除了家庭成员之间要有“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这些儒家的伦理观念之外,家人之间也要有情趣。

17、广义地看,则囊括人生智慧的方方面面:如何启智,如何成就人生,如何忠孝两全。学习之道、立身之道、家庭之道、事业之道,都成为中国古代家训的关注点,这正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所在。

18、又是一年新春到,万千游子归家切,为各自梦想而奋斗了许久的许多中国人,再次踏上“春运”之路,越过千山万水,回到他们的故乡,回到他们的生长之地,回到他们的亲人身边……

19、说起来是两个原因,其实也就一个,也就是曾国藩认为火候还不到,要待自己阅历极丰富,知识极丰富,自己的功夫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后,才可以写这本《曾国藩家训》。

20、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点击展开全文
李鸿章写的诗句以及诗的 个性说说

李鸿章写的诗句以及诗的

一、李鸿章写的诗句以及诗的背景 1、书面意思是:这一万年来都是谁书写了历史,即使是八千里外,也要不远千里,浴血杀敌,立功封侯,表达了李鸿章青年时期的远大志向。 2、正如...
对李鸿章传的评价诗句 个性说说

对李鸿章传的评价诗句

一、对李鸿章传的评价诗句 1、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 2、据载,...
李鸿章说的最经典的一句 个性说说

李鸿章说的最经典的一句

一、李鸿章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 1、普丹战争发生于1864年,1864年2月开战,丹麦很快战败。根据当年10月签定的《维也纳和约》,普鲁士占有石勒苏益格,奥地利帝国则得到了荷尔斯泰因...
李鸿章诗词解析(李鸿章 个性说说

李鸿章诗词解析(李鸿章

一、李鸿章诗词解析 1、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诗人敏锐地预见到台湾前景堪忧,遂变卖家产,创建义军,并亲任全台义军统领。 2、C.美苏争霸的重点在亚洲 3、(钟振振汉诗新解...
人生不得志压抑的文言文 个性说说

人生不得志压抑的文言文

一、人生不得志压抑的文言文 1、蚀骨的冷,热爱朗读与歌唱,我声音的世界,无限的乾坤。录制、编辑、也是一直以来的乐趣。 2、蔺相如料定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
关于礼貌的诗句和名言 个性说说

关于礼貌的诗句和名言

一、关于礼貌的诗句和名言 1、骨曰切,象曰蹉,玉曰琢,石曰磨;切蹉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2、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
关于知音难觅的名言名句 个性说说

关于知音难觅的名言名句

一、关于知音难觅的名言名句 1、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 2、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王沂孙 3、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