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鸿章诗句一万年来著史
1、李鸿章微微摆手说:“天下最难写的是自己的名字,庆王以后的路还长,没必要把自己搭进去,这卖国条约还是让我来签吧!”
2、此诗系七律,四联八句。首联写实,上句写奔忙,下句写困苦,李鸿章是不怕事的人,然而义和团乱后的危局,连他都为之头疼不已,“一死难”三字,道尽胸中郁积的悲愤;颔联写虚,上句写国运(“国步”即国运之意),下句写民生,“三百年”“八千里”云云,都是虚数,不必深究;颈联叹息,孤臣是他的自况,作为晚清第一人,他的命运早已与大清的国运牢牢捆绑,不得解脱;尾联叮咛,然而与他这辈子的大多时刻一样,一士谔谔,不敌千夫诺诺,那一番苦心,终被时代的雨打风吹去。
3、在跟洋人打交道方面,曾国藩还算当时诸大员中比较开明的一位,但传统士大夫的那一套,高超的儒学修养,却无法支撑他与洋人的周旋了。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来自西方的侮辱,惊涛拍岸一般一遍遍撞击着庞大而又虚弱的大清王朝,曾国藩已灯枯油干,已无法代表朝廷却承受这侮辱。
4、不以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人,让我们用理性来看李鸿章的事业。关于清廷的外交,李鸿章提出“以夷制夷”和我”的主张,以今天的眼界来看,未免不是与狼共舞,是治标不治本,但在当时的处境中,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很快解决清政府面临的困境,也许有其他方法,但只有李鸿章站出来了。
5、淮军应运而生,在曾国藩得扶持下日益强大,开始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李鸿章自此真正踏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平定内乱,期间争论最多的是他造就了太多杀孽。其中受押击最大的是诱杀降将。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平定,苏州常州回到清政府手中。因为这些功绩,李鸿章获封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翔,这是自清立国以来给予汉人臣子的莫大的荣耀。
6、此诗叙入都之目的为出群,为图新;入都之首要当交结求益。
7、“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8、不妨看李鸿章的几件轶事,感受李鸿章扑面而来的人格魅力,还有他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9、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21岁,其年入选优贡,奉父亲李文安之命,自老家安徽入京,以应翌年顺天乡试。李鸿章入京时作《入都》诗十首。
10、入都之途自须越黄河,登泰山,其势与天相连,可俯瞰中土,开扩眼界。言己离乡远行亦半为此也。晋陆机与弟陆云于太康末由吴郡入洛,造司空张华,华一见而奇之,遂为延誉,荐之诸公,名溢京华,声流四表。宋苏辙与兄苏轼嘉佑元年由川赴京,翌年皆中进士,嘉佑六年同中制举科。辙中进士后尚有《上枢密韩太尉书》,欲干谒太尉以养浩然。“入洛”、“来游”,俱为入都,诗引此,谓己之入都亦当如之也。“多谢”,殷切问候之谓也。“吚唔”,读书之声也。句意之表似为对皓首穷经、于世无闻者寄予同情,而实则谓己自此将永别此途矣。
11、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12、李鸿章挨的最大一记耳光,来自日本人。他一手缔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耻辱的是,日军舰队,居然一艘未沉。他被这记耳光打得从此缓不过劲来,但他的政敌,包括赞誉他“再造玄黄”的慈禧太后,又会有多少遗憾呢?或许他们还在暗中庆幸:外人终于帮我们抽了他一记大耳光,这个掌握太多兵权的汉人!
13、此诗言追逐功名之甘苦,申言入都之目的乃欲过乡试,达龙门耳。
14、第三写一个争议人物,但有人认为他是汉奸。这里只代表我个人观点,诗是写得真好。
15、1909年,张之洞油尽灯枯,临终前,给子孙留下遗嘱:“人总有一死,你们无须悲痛……我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无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辩,勿争财产,勿入下流。”
16、本诗于自信之余,特充溢豪气,大有天下侯爵舍我其谁,晚清历史唯我是著之意。十诗中,此诗最为世人称道。前两联说尽诗人一生。运转晚清机枢,捭阖欧美交际,尽李公“只手”而已。尾联为诗眼,尽得诗家韵味,意蕴尤长。“笑指”二字,含而不露;“几人”云云,自信而无张扬。
17、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18、莫冬梅是赵氏的丫鬟,晚年的李鸿章需要人照顾,所以就让莫冬梅和他在一起了,
19、应该说,“悲其遇”是梁任公对李鸿章的最高评价。为什么这样说呢?
20、李鸿章在奏折里叮嘱最高统治者要“举行新政,力图自强”的同时,也表白了自己的心迹,说自己“服官四十年,未尝因病请假”,“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
二、李鸿章作诗
1、六年宦海持清节,千里家书促远行;直到明春花放日,人间乌鸟慰私情。
2、《入都》作者李鸿章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徧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入都》是清朝大臣李鸿章的组诗作品,共十首。这十首诗是作者奉父命入京应试时所作的借以立志抒怀的作品,充分显示了李鸿章的胸魄气略。此诗于自信之余,特充溢豪气,大有天下公爵舍我其谁,晚清历史唯我是著之意。十诗中,此诗最为世人称道。前两联说尽诗人一生。运转晚清机枢,捭阖欧美交际,尽李公“只手”而已。尾联为诗眼,尽得诗家韵味,意蕴尤长。“笑指”二字,含而不露;“有人”云云,自信而无张扬。
3、从数量来看8首。已经很不错。
4、阅读、转发、点赞都是赞赏
5、今天的大贪官们面对李鸿章,岂不愧杀?
6、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
7、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石玉昆
8、在中国历史上最没落的时期,李鸿章只有自己扛起责任,其佝偻的身影背后就是大清朝的日落紫禁城。
9、先说他的诗《悯农》写得很好,无论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还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起来都感受到诗人的忧民情怀。不看他的事迹还以为是跟范仲淹一样。
10、看了他晚年很多照片,是个精神翼铄的老人,面对着镜头,眼里盛满了半生的风霜。他生前签订的最后是一个条约是《辛丑条约》,一次又一次写下自己的名字,手中的笔重似千斤啊!这之后,他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内忧外患不断的国家,需要他来掌舵,他不甘心也不放心啊,带着遗憾就这么闭上了眼。
11、从历史事实来看,严复林则徐等人是睁眼看世界,李鸿章则是亲手学西方,大胆实行洋务运动,非大胆识、大智慧不能为。
12、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13、但书人间善与恶,哪管湮没与流传
14、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15、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16、桑干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平;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
17、《入都》是清朝大臣李鸿章的组诗作品,共十首。这十首诗是作者奉父命入京应试时所作的借以立志抒怀的作品,充分显示了李鸿章的胸魄气略。其中的名句为: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18、怀酒藉浇胸磊块,枕戈试放胆轮囷。
19、第一首诗于自信之余,特充溢豪气,大有天下侯爵舍我其谁,晚清历史唯我是著之意。十诗中,此诗最为世人称道。前两联说尽诗人一生。运转晚清机枢,捭阖欧美交际,尽李公“只手”而已。尾联为诗眼,尽得诗家韵味,意蕴尤长。“笑指”二字,含而不露;“几人”云云,自信而无张扬。
20、这时候的大清已经走上了没落之途,自鸦片战争开始,过往的平静就再也回不去了,而李鸿章,就来到了这样一个乱世。很想做一个假设,若他生的早些,恰好是在康乾盛世,国家强盛政治开明,又会成就怎样一番事业?也许他会是一个很有作为的重臣,也许只是庸碌臣子中的一个,不论是怎样的结局,总好过背负千古的骂名。又或者,他生的晚些,看看这个全新的世界,以他的才华与卓识,必然能成就属于他的事业。
三、李鸿章传名句
1、“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徧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清·李鸿章上述各句表达的是作者渴望参与国事的雄心壮志(一二句总起)。他认为历史是王侯将相写的,他就要做王侯这样的人(三四句)。他决意出深山、入朝廷,不达目的,誓不回家(五至八句)。而现在正是他出山奋斗的最好时机,不能再等待(九十句)。作者还用马和燕做比方,证明离开本家故地出外找到引荐的人才有出头之日(最后四句)。。
2、在《辛丑条约》的签字仪式上,李鸿章最后一次为大清出场。
3、在著名的“宁予外人,不予家奴”的价值取向中,一个颟顸自私的满族女人,可以一手遮天,但无论是曾国藩还是李鸿章,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汉族男子,又如何能够一手撑天?
4、李鸿章与曾国藩一样,都是大战略家,他在上海很快风生水起,因为上海不但有大量金钱,还有大量洋人。他的淮军很快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步枪,战斗力可想而知。
5、所以李鸿章励精图治,冷眼向洋看世界,推动洋务运动,没有哪个人像李鸿章一样渴望这个国家强大。14年锲而不舍,建造中国第一条铁路,然后建造中国第一支海军。李鸿章之所以这样做的唯一原因,就是感觉国家太贫弱了,需要变革图强。可惜最终军费被挪用,北洋海军甲午海战全军覆没。
6、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曹雪芹
7、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8、历史如此令人感慨,又让人迷醉。
9、出自:李鸿章(清)《入都》其一。
10、这是一首悼念诗,悼念他的妾莫冬梅。
11、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12、故人共赠王祥剑,荆女同持陆贾装;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13、这十首诗是作者奉父命入京应试时所作的借以立志抒怀的作品,充分显示了李鸿章的胸魄气略。
14、河山破碎新军纪,书剑飘零旧酒徒。
15、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16、李鸿章(1823年一1901年),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清朝末期权臣,淮军的创始人及统领,洋务运动的倡导中国名人者之一。李鸿章曾多次率兵与太平军作战,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等职,他大力发展洋务,统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下令北洋舰队避战,致使中国丧失了关键的制海权,旅顺、威海等海军基地相继失守,北洋舰队覆灭。
17、“三河镇十字路开了门面,东边卖的是瓜子;西边卖的是香烟;中间卖的酒和面,针脑线头样样全。到春天,茶叶子六安瓜片;到夏天,绸缎客州乌眉;到秋天,骡马客湖广福建;到冬天,皮货客西口北边……”
18、“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徧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清·李鸿章上述各句表达的是作者渴望参与国事的雄心壮志(一二句总起)。他认为历史是王侯将相写的,他就要做王侯这样的人(三四句)。他决意出深山、入朝廷,不达目的,誓不回家(五至八句)。而现在正是他出山奋斗的最好时机,不能再等待(九十句)。作者还用马和燕做比方,证明离开本家故地出外找到引荐的人才有出头之日(最后四句)。
19、绿鬓渐凋旄节落,关河徒倚独伤神。
20、在这一点上李鸿章和张之洞境界不能同日而语。但在外交上,张之洞则未免幼稚。
四、李鸿章的古诗
1、此诗言志,自信冥冥有助,仕途腾达,扶摇青云也。
2、1896年5月,李鸿章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
3、四年牛马走风尘,浩劫茫茫剩此身。
4、李鸿章的人生转折,在于曾国藩帮助他组建了自己的武装——淮军。
5、前两联说尽诗人一生。运转晚清机枢,捭阖欧美交际,尽李公“只手”而已。尾联为诗眼,尽得诗家韵味,意蕴尤长。“笑指”二字,含而不露;“几人”云云,自信而无张扬。
6、该句出自清代李鸿章的《入都》。
7、好诗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
9、签完字的李鸿章老泪纵横,再一次大口吐血。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1、等念到清国的时候,司仪宣布奏国歌,现场一片死寂。所有目光都盯着轮骑上73岁老人李鸿章。
12、奕劻虽然手在抖,却对李鸿章说:“这个字由我来签吧。”
13、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14、(赏析)李鸿章这首诗是在他人生最低谷时有感而发的。那种国破家亡,书剑飘零,惆怅徘徊的复杂心情刻画得很生动。
15、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野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16、这首诗叫《入都》,原诗如下: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须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野鸥!笑指芦沟桥畔路,有人从此到瀛洲
17、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18、1901年某日,李鸿章自知不起,给慈禧和光绪皇帝上了最后一道奏折,这实际上也是他的遗嘱。
19、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
20、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
五、关于李鸿章的诗
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2、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李鸿章传世诗作不多。
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4、应该说,这是比较公允的评价。曾国藩资质中等,但自己刻苦,更擅长用人,且以德服人,当年麾下,一时多少豪杰?可以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相比之下,李鸿章要聪明得多,也简单粗暴得多,不跟属下讲什么理想信念、人生修养,“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至少在凝聚优秀人才方面,学生要输老师一筹。
5、浑身是血的李鸿章激动得浑身发抖,大喜过望,长叹说:此血可以报国矣!
6、国难未除家未复,此身虽去也踟躇。
7、机遇是突然降临的:1860年,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猛攻江南豪绅地主避难之地上海,后者向湘军求援,曾国藩想派弟弟曾国荃去,但曾国荃一心要攻下天京,建立首功,而不愿往。随后,曾国藩又函请湘军宿将陈士杰出山,但陈亦以“母老”力辞,曾国藩最后转商于李鸿章,李鸿章高兴坏了。于是曾国藩让他招募淮勇七千人,并为他配齐班子,然后在安庆租了洋轮运兵,“穿贼道二千余里,抵上海,特起一军,是为淮军。”
8、在他四处平定战乱的时期,实际上也是飞速成长的过程,这时他开始着眼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创建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北洋水师……让我们抛开结果去看这些举动,李鸿章推动这些的诞生已经是一项创举,尽管最后的结果并不如人意,种种努力并不能挽回清政府的衰颓。
9、胡雪岩经营的是生意,李鸿章经营的是官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李鸿章的表现越来越像一个在官场上的商人。他始终保持着自己在动荡时局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得自己难以被替代。
10、曾国藩第一次见李鸿章,时为道光25年,公元1845年,在北京碾儿胡同。可以想象,当时曾国藩的三角眼中,发散何等喜悦的光芒。李鸿章是个美男人,身高一米在当时中国,可谓鹤立鸡群了。后来李鸿章带领他的淮军进入上海、开始人生重大转折时,很快得到一个“云中鹤”的绰号。著名摄影家约翰·汤姆逊曾给李鸿章拍照,他回忆说:“他有6英尺高,举止稳健而高贵,相貌极为英俊,眼睛乌黑而又具洞察力,嘴唇上有两撇深棕色的胡子,显示出坚定的决心。”
11、文学顾问:周子远润玲温馨古塬刘顺平
1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1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4、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雪芹
15、李鸿章一代枭雄,天赋秉异,才华卓著,“敬其才”理所当然,自不必言。
16、这首诗是21岁李鸿章从老家安徽去京都,
17、莲房坠粉梦京华,戎马飘零何处家。
18、这是诗到底是不是李鸿章的手笔,素来有些争议。我倾向于断定其真。李鸿章一生,虽也是“少年科第”,不过“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更多时间忙于军事和政治,无暇吟风弄月;加之性情豪迈,缺乏文人气,所以并未留下多少诗作。就有限的几首而论,他的诗风,胜于气魄,拙于辞藻。须知他人代笔,恰恰是辞藻可学,气魄不可学。我的高中语文老师Y先生,教到李后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称此词固然悲凉,开头两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却属帝王气概,凡夫俗子断然写不出来,这便涉及气魄问题。此理正适用于李鸿章诗。
19、姓名:李云鹤,她还有一个更著名的别名——江青。
20、与曾国藩不同的是,李鸿章把军队、权力抓得更紧,一方面牢牢树立了自己的地位,一方面也在官场树敌许多。这是李鸿章的胜利,也是李鸿章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