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鸿章诗句秋风宝剑孤臣泪
1、第李鸿章与郭子仪。李鸿章中兴朝政、平定祸乱的功劳,和郭子仪非常相像,而且他们所享有的福气和运气也不相上下。然而郭子仪在平定祸乱之外,就再没有做过其他更有影响的事,但戎马生涯对于李鸿章来说,却不过是他终身事业当中的一部分而已。假如让他们俩的位置互换一下的话,郭子仪未必会比李鸿章做得更好。
2、这是李鸿章在临终前写的一首绝命诗,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在对外战争失败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几乎都是由李鸿章出面商谈的。李鸿章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遭人唾弃,但是他又何尝不希望国土完整呢?
3、落日旌旗大将坛:日落的那点阳光,此刻定孤寂悲凉的照耀着城外曾经辉煌、荣耀的旌旗 和豪壮的大将坛罢。
4、相较之下,史学界对这首“李鸿章绝命诗”的真伪,始终多少存有一些疑虑。原因是由李鸿章的后人与好友编纂的李鸿章文集中,从未收录此诗。事实上,李鸿章去世时并不孤独,相反,“缠绵病榻,死前那些日子时刻都有亲人和部属陪侍左右,乃至他在弥留之际的具体情态细节、片言只语都有人做了详细记录”④,所以他给清廷留下了一封遗折,也给远在上海的友人盛宣怀写了一封诀别的遗书。如果李鸿章临终写有“秋风宝剑孤臣泪”一诗,不被亲友收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5、做不了力挽狂澜的孤臣大将
6、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7、诸君莫做等闲看:万望同仁同胞不可心存妄想,狼子野心并不是投之以食就能抚其胃欲。临死唯此憾事忧心,恳求国民切莫要等闲视之啊!
8、(赏析)这首诗思乡之情写得很优美动人。
9、十六个月后,李鸿章被安葬于安徽合肥东乡夏小影。夏小影就是现在的大兴集。这一带安葬着宋代名臣包拯和朱元璋部下大将张得胜。待到李家墓地落成,当地就有了“一里三公”的说法,三座墓地处在一平方华里之内。这是李鸿章生前认可的墓地。1892年,李鸿章夫人赵小莲去世后,他在给儿子李经方的家信中,曾谈到对身后丧事的安排: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1、八千里外吊民残。就算在很远的地方也想着自己的子民困苦的生活。
12、落日旌旗大将坛。落日,旗帜(比喻战争),大将的祭祀(指战死的将军)
13、概而言之,谓李鸿章人物之伟大,事功之崇隆,不如谓其福命之过人也。彼早岁得科第,入词馆,占清贵名誉之地位,际长发之乱,为曾国藩幕僚,任淮军统帅,赖戈登之力以平定江苏,及其平捻也,亦实承曾国藩之遗策,遂成大功,及为直隶总督,分天津教案,正当要挟狼狈之际,忽遇普法战起,法英俄美,皆奔走喘息于西欧大事,而此教案遂销沉于无声无形之间。迩来二十有五年,彼统制北洋,开府天津,综支那之大政,立世界之舞台,此实彼之全盛时代也。
14、半生失计从军易,四海为家行路难。
15、秋风宝剑孤臣泪:秋风吹着未出鞘的宝剑,倒影壮志未酬寂廖落泪。
16、在中国的大门逐渐向世界打开的时候,中国社会也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使得他成为极具争议的人物,直至一百多年后,人们依然在反思李鸿章当年的种种往事。
17、老生由衷地佩服,佩服……
18、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19、心欲奋飞随塞雁,力难返哺恋慈乌。
20、1901年,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在辛丑条约上签字。国人舆情汹汹,大骂他为国贼仇雠:“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而逼迫合约落实的诸国列强,亦是步步紧逼。
二、秋风宝剑孤臣泪全诗
1、晚清名臣,政治家,军事家
2、不过,也并非毫无线索可查。前文提到,李鸿章临终前夕,写过一封遗书,给远在上海的好友盛宣怀。内中附有这样一首诗:
3、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4、历来文武兼备的士人少,清末乱世则为这种人才提供了土壤。李鸿章平生以“书剑”自喻,这“一书一剑”相得益彰的魅力在其后来的仕途进取中大放光辉。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李鸿章意识到洋枪洋炮的利害。1864年,他写下长达三千字的奏折,详述西洋子弹枪炮的制造之法及其原理,精细到对子弹、枪炮的材质、尺寸、结构、引线以及工匠多少,铸炉多少等细节描述,并以“理事相通”的理学精义从学问道德层面反驳了顽固派的挞伐,伸张了自己洋务御侮的主张。
5、“临事方知一死难”可以看出李鸿章心里的痛苦与心酸。第二句诗感叹国家的痛苦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国家不思进取,闭关锁国造成的。第三句话直接把李鸿章内心的悲苦表现地淋漓尽致。最后一句,是李鸿章对国家的担忧,从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可以看到海外列强想入侵的想法从未平息。希望国人能够引以为戒,不要再让悲痛再延续。
6、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7、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8、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9、彼时,洋务名为自强,实为御侮,外交则看似礼仪国书往来,实则刀光剑影。李鸿章将他那“一书一剑”运用自如。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朝廷令李鸿章取代直隶总督曾国藩,安抚列强,平复民情。李鸿章当仁不让,在老师跌倒的地方爬起,遂取代曾国藩,走进帝国权力的中心。
10、李鸿章离开时留下了一首凄凉的人生诗它蕴含着老人的辛酸和无奈!“如果你必须努力使你的马匹和战车脱离马鞍,你将处于危险之中三百年来,他在八千里之外伤害了国家,伤害了人民。秋剑,孤臣,泪,落日,旗和一般祭坛海外沙尘的气氛依然存在请不要等着看。”看到这首诗后,慈溪心情复杂,痛哭流涕,呕血不止一次!什么能让老慈溪如此伤心?
11、李鸿章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2、深通义理之学,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13、为臣难,为乱世之臣的尤其如此。不过是在沼泽里行步,不留神就会晚节不保,万夫所指。不知道这时候李鸿章有没有想起自己在天津教案中被世人诟骂的师傅曾国藩,想到年轻时候那个意气风发,要激浊扬清的自己!
14、 据说李鸿章在临终之际,感念一生中的万事种种,曾口述七律一首,诗云:
15、三开间的享堂正门,只有柱子和山墙,南北侧既无墙垣,更无门窗,一片凄凉的景象。享堂所在的四合院,正房和东西厢房,因为前些年做过钢厂幼儿园,侥幸地保留下建筑的基本轮廓。享堂院子里,栽有两株广玉兰。广玉兰是南方树种,在安徽本不多见。但在1884年中法战争之后,慈禧太后向淮军参战有功大员赏赐了一批广玉兰,受赏者又把树木送回老家栽种,使得合肥一带保存了好些百余年树龄的广玉兰。眼前的广玉兰,一株略小,是后来补种的;另一株长得高大参天,正是当年御赐的原物。院子里,荒芜的杂草中,横卧着两块截断的李鸿章的神道碑。
16、李鸿章为签订和约竭尽了全力,1900年12月底,李鸿章开始生病,一个月后高烧不退。1901年7月,李鸿章病情加剧,不能视事。9月,又患上伤风,“鼻塞声重,精神困倦”。《辛丑条约》签字后,李鸿章的病情急转直下,饮食不进。
17、海外干戈犹未息,英雄莫作等闲看。
18、西下的落日静静的洒落在昔日出征的旌旗和大将坛上,国家和民族何时可以重整旗鼓,收复这风雨飘摇的万里河山!海外列强们对我国的欺凌和侵略还在继续!
19、⑩仙籟氏選《古詩錄》,《申报》1919年11月7日。
20、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三、李鸿章 诗句
1、几百年来为国家的发展缓慢而悲伤,在几百里之外为民残哀悼。
2、冬日的上午,阴霾的天空没有阳光,我的心也像灰色的天空,沉甸甸的。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李鸿章临终的场景。
3、转眼间,他已白发苍苍,衰朽不堪。虽然登顶了大清官场的顶峰,实现了年少时候万里封侯的梦想,却也是孤独凄凉,心中苦闷。在凄风惨雨的老大帝国里,当一个缝缝补补的裱糊匠。誉漫天下,谤满天下。可怎么说,也没有年少时候笑指芦沟月的欢快心情了。
4、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的悲剧人物。作为政治家,他在各个方面都遭到了“惨败”。
5、李鸿章做官,家人鸡犬升天,都成了暴发户。为建成北洋海军,他公开卖官鬻爵来筹款。虽说这在当时那种主政腐败、朝廷无能的环境下情有可谅,但毕竟为天下清流所不齿。李鸿章的淮军也都是李家军,拉山头,认大王,在镇压农民军方面打了漂亮仗,却在外国兵面前多作鸟兽散。它的腐朽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统帅放养式带兵的作风。
6、 1900年8月15日,清朝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病倒了,他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一病不起,故作拖延以“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住气了,他们唯恐朝廷再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一个耗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在“议和大纲”上签字。国人声讨又起:“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7、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8、李鸿章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乱, 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 诸君莫做等闲看。
9、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到的不仅是一个名为李鸿章的个体起伏波折的人生曲线,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没落王朝的苦苦挣扎,从而引发对近代中国的深入思考。
10、出品:诗兮|策划:蔓草如刀
11、梁启超又说:“我不能说李鸿章不是英雄,但他是时势所造的英雄,不是造时势的英雄。至于因中法、中日战争而把李骂成秦桧,只能算是狂吠。”他的结论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12、未料想少年时候许下宏愿,写下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的年轻人现在却拖着老朽的身躯为买国条约签字。那是五十多年前,奉父命入京师的皖乡人还是一个慷慨激昂的黄金青年。
13、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14、李鸿章是晚清时期重要的军政大臣,他一生都在为振兴大清而努力,他也曾经做过各种努力来挽救当时岌岌可危的大清朝。不管李鸿章一生中做过多少不利于国也不利于民的事情,但是他对于当时大清朝的统治者来说,他确实是一位忠心爱国的臣子。可惜他生在晚清这个乱世之中,当时大清朝已经从内到外腐败得不成样子,而且还有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在夹缝中谋生的大清朝岌岌可危。
15、李鸿章何尝不明白此中艰难,在签署《辛丑条约》之后,李鸿章曾给朝廷写了一个奏折。他说:“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猝,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譬诸多病之人,善自医调,犹恐或伤元气,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忧矣。”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李鸿章早就认识到中国国力及技术装备不如外国,认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极力主张变法改新,以求“自强”,让大清跟上世界文明前进的步伐。
16、配图:蔓草如刀|选曲:李荷衣
17、老人记得,当时被称为“汉奸卖国贼”的李鸿章穿着黄马褂的遗体保存完好,狂热的人们用绳子拴着遗体,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到尸骨散尽。陪绑游街、同时粉身碎骨的另一具遗骸,是他挚爱的赵夫人。同年,全民大炼钢铁,合肥钢厂兴建起来了。钢厂就把挖掘一空的李鸿章墓地划进厂区。
18、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在《中国的巨大损失》中讲到:“李鸿章对于中国的意义,就如同格拉斯顿之于英国、俾斯麦之于德国、迪亚斯之于墨西哥、麦金利之于美国。从孔夫子的年代直到如今,这是一场漫长的哭泣,而在世纪之交的当下,人们依然充满疑惑:中国及其4亿人民,果然诞生了如此一个伟大的人物了吗?……对李鸿章公务生涯的回顾,将得出一个令人悲伤的结论:他无数次地将中国人从无知而导致的麻烦中拯救出来,却每次都被指责受贿及不忠。”梁启超也曾在李鸿章离世后敬献挽联一副:“太息斯人去,萧条得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19、(背景)这首诗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正月作于上海城南草堂。这一年李鸿章虚岁二十。
20、“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天耶?人耶?恶得知其故耶?”
四、评李鸿章的诗
1、(赏析)读罢掩卷,感慨万千。大概只有像李鸿章这样叱诧风云于乱世,文治武功震惊世界的老臣,才能饱蘸一生的血泪,在生命临终之时,写出如此恢弘而又苍凉感人的诗篇!
2、临终之时,他让人代写遗嘱,鼓励慈禧奋发图强:“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3、后戴逸、顾廷龙主编《李鸿章全集》,收录李鸿章的奏折、电报、公函、私人信件、诗文等,内容较前书更为丰富。
4、其实不仅慈禧,以前看《李鸿章》,看到最后我也不禁落泪,“少年不懂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5、李鸿章在临终前写下一首诗,内容是这样的: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6、简装版:原价:98/套,上下册;
7、 李鸿章开始咳血了,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李鸿章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
8、第李鸿章与秦桧。中国那些迂腐的儒士骂李鸿章是秦桧的最多。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两场战役爆发的那段时间,这样的言论尤其盛行。这种话语若是出自于市井小人的嘴里也就罢了,士君子说出这样的话,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他们,只能说他们是在像狗一样狂吠吧。
9、四年牛马走风尘,浩劫茫茫剩此身。
10、三百年来伤国步:几百年来为国家的发展缓慢而悲伤。
11、↓下图是兄弟栏目友情推广↓
12、寰海尘氛犹未已:哎,现今环视海外,外强虎视耽耽,想要入侵我朝的心思从未平息间 断。
13、其实,李鸿章骨子里仍是个书生!
14、尽一分心酬圣主,收方寸效作贤臣。
15、他死后,各路大腕给他写的挽联如下:
16、图:甲午年前后的李鸿章,引自小川一真《日清战争写真图》。
17、的确,千百年来,似乎唯独曾氏“内圣”与“外王”两全其美,唯独曾氏可以在纷繁错杂,变幻莫测的朝局中永葆周全。然而任公云,“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誉满天下的曾国藩固然令人向往,但谤满天下李鸿章同样耐人寻味,甚至我们可以说,我们可能更需要后者这样的人。
18、公元1898年隆冬,桀骜不驯的黄河又一次洗劫生灵。一时浮尸蔽水。太后和天下清流认为,被人唾弃的李鸿章应该去抗洪救灾。这个75岁的老头,终于冒严寒、涉险阻,颠沛数千里,辚辚车马、滚滚风沙,从下游到上游一路勘察。他真是把这差当起来了。
19、比如,《流放紫禁城:庚子国变》一书说,“知道自己要死了,李鸿章留下了遗折……他还老泪纵横地吟成一诗:劳劳车马未离鞍……”①《李鸿章画传》一书说,“临终前,李鸿章口述遗诗一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劳劳车马未离鞍……”②《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则说,“李鸿章……积劳成疾,死在工作岗位上,留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的凄凉自挽”③……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20、向制造美好事物的他们致以真挚谢意
五、赞李鸿章的诗
1、(赏析)此诗道尽李鸿章对从军之路,饱受困苦之态。对亲人离别思念跃然纸上,读之世人怆然。
2、世界之人,殆知有李鸿章,不复知有北京朝廷。虽然,北京朝廷之于彼,必非深亲信者。不宁惟是,且常以猜疑憎嫉之眼待之,不过因外部之压迫,排难解纷,非彼莫能,故不得已而用之耳。况各省督抚,满廷群僚,其不释然于彼者,所在皆是。盖虽其全盛时代,而其在内之势力,固已甚微薄,而非如对外之有无限权力无限光荣也。
3、再来看“海外干戈犹未息,英雄莫作等闲看”(申报版)这两句,抑或“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流行版)这两句,它们恰与李鸿章这封遗书中“谏”的内容,构成了一种非常直接的呼应。说后者是前者的用典所在,当不算过度解读。
4、晚清重臣除却曾国藩不说,一个晚年逢人便谈西征事只活在过去的左宗棠,一个沽名钓誉好大喜功的张之洞,还有一个因个人恩怨处处刁难李鸿章做事的翁同龢,看来看去也就李鸿章有些作为,搞洋务,建铁路,外派留学生,修电报线,甚至出使国外也念念不忘打广告,让人来中国投资。只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牢牢扣在他的头顶,盖住了他所有的一切,那些靠他折冲樽俎才苟全性命之人,因其作为所受益之人,因其屈辱所能挺直腰背之人,从来都不屑多看他一眼。似乎他生来便是奴颜媚骨,十恶不赦之人。这不由让我想我想起李鸿章临终前之遗作:
5、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路吊民残。
6、劳劳车马未离鞍,一生在车马上东奔西走(为国家操劳),也没有离开过马鞍(也是说在车马上度过)
7、并且耗费最后的心血说出了自己的最后的遗言:
8、第李鸿章与诸葛亮。李鸿章是一个忠臣、儒臣、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国自尧、舜、禹三代以来,同时具有这五大身份而被百世所钦佩的,莫过于诸葛亮。李鸿章手中所能依靠的资本,超过了诸葛亮,但在取得君主的信任上不如诸葛亮。李鸿章最开始在上海的时候,仅仅依靠着区区三座城市,就能在江南建立大功,他们创业的艰难,也都比较相似。
9、海内尘氛犹未靖,中国的战乱还没有完
10、诸君莫做等闲看。请大家一定不要把这些事看轻了(指大家一定要继续努力)
11、中文知识界长期流传一种说法,称李鸿章1901年去世前夕,留有“绝命诗”一首,内容如下:
12、二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内吊民残。
13、嚴複的挽聯是:使當時盡用其謀,知成效必不止此;設晚節無以自現,則士論又當何如?袁世凱的挽聯是:受知蚤歲,代將中年,一生低首拜汾陽,敢翊臨淮壁壘;事變方殷,斯人不作,萬古大名配諸葛,長留丞相祠堂。曾國荃的孫子曾廣銓的挽聯是:先太傅以後事累公,萬國輸誠,宏濟遠謀今絕響;予小生游歐洲就學,片長自效,追隨多難為酬恩。陳夔龍的挽聯是:帝命諡文忠,千秋論定;天生為社稷,曠世才難。慶親王奕劻的挽聯是:手挽乾坤,即今生榮死哀,公應瞑目;身騎箕尾,際此遺艱投钜,我更傷心。
14、经营庶富羞言我,纽握机权耻授人。
15、信中提到的大伯,为李鸿章大哥,时任两广总督的李瀚章。而从信的内容看出,李鸿章不太迷信风水,这同他请西医看病一样,在当时的官场,是很罕见的脾气。
16、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17、静如兰兮素如雪,只把朱衣当荷衣。
18、但这已不是“陆机入洛才名振”的光景了,风烛残年,千夫所指。不过他还是那么狂妄,他说要“以国计民生为怀,作一劳永逸之想”。不久他就上了勘河折子。这折子较之以往更长、更细,长的令人厌烦,细到无法下咽,简直就是一篇以现代水利科学为根底撰写成的研究报告。据说这是洋人水利专家日夜伴他勘察,后来二三子灯下舞文弄墨的结果。显然这是在与尧舜宪章作对。不过,像这样作对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19、(背景)1851年起,李鸿章累充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他利用职务之便,潜心经史,曾写成《通鉴》一书。然而正当正当他踌躇满志之时,太平军兴,1853年,太平军已经打到了安徽地区,为了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李鸿章被咸丰帝派回老家办理团练。开始了他书生带兵的战争经历。战争开始时,由于既无兵权又无实战经验,除起初在舒城得手外,其它各地均因太平军顽强抵抗而受挫。到处碰壁,颇不得志
20、回顾李鸿章四十年宦海浮沉,从军械、轮船、铁路、电报、新式教育、现代公司乃至后来的政教维新之论,哪一样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哪一类不开风气之先,哪一次不会激起惊涛巨浪而博得不忠不孝、大逆不道之名。甚至有学者认为,整个甲午战争,不是中国人和日本大在打仗,而是满朝文武与李鸿章一人之较量。此说真是耐人琢磨!然而人们已厌倦了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