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广将军简介
1、搞的乌孙西部近千里空无人烟,部属牧民大量投奔小昆弥乌就屠。从郅支单于西迁康居,到陈汤假传圣旨调集西域各国军队远征讨伐剿灭郅支单于,可谓乌孙历史上的浩劫。
2、心胸不够宽广,战略意识不足
3、武帝二十年(前121)夏天,李广、张骞出右北平,李广率四千骑遇上左贤王的四万骑兵,差一点全军覆没,亏得张骞赶来才得以逃脱,那一战他虽然勇猛无敌、杀敌甚众,却因为汉军死伤惨重而没有任何封赏;
4、汉武帝给予李广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可是李广偏没有任何重大战功,屡战屡败。这致使武帝最终对李广失去兴趣,启用卫青、霍去病等年轻将领,从而李广有了“不遇时”的悲剧命运。因此,从李广自身来看,他对天命的迷信所导致的心理层面的负面影响应是对他的“数奇”命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5、最后一个问题,有人说李广不得封侯的原因,是漠北之战卫青将其从前锋的位置调开。
6、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享受文化生活的欲望也越来越浓,当地人迫切希望重建将军庙。
7、这时李广发话了:我手下的人没有罪,是我迷了路,我自己写就是。
8、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
9、在俄罗斯作家贝德勒·普耶洛夫斯基所编写的《日落共青城》(编译肖云)一书当中,有这么一个章节《撑起希望的翅膀——中国空军第二次现代化之父》,本章的主人公正是林虎将军。
10、今天莫井李广将军庙在开庙会,一大早便从衡东驱车前往。被昨晚雨水洗涮过后的道路格外干净,空气也格外清新。县城到莫井大概二十二公里,需要二十多分钟(因为这段路弯多,建议车速不能太快)。
11、柴荣虽然未能实现为君30年、扫平天下的愿望,但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经决定了他必将成为结束中唐以来200多年割据动荡的决定性人物。
12、元昊与庞籍较量多年,最后,不得不向宋朝称臣。元昊称臣后,庞籍即提出:将矮小老弱兵士进行裁减,安置务农,以减少费用,解决军饷。得到了朝野的一片赞许。
13、(匈奴单于形象)公元前104年,李广利被封为贰师将军,率兵征讨大宛,为汉武帝夺取汗血宝马
14、我问,卫青和霍去病算是草根出身吧?
15、毕竟从内心来讲,司马迁还是十分鄙夷卫霍二人,凭借外戚的身份而一步登天的。
16、第二处,汉景帝年间,他当上郡太守,与三名匈奴神箭手(射雕者)对决,大获全胜后,却发现自己和手下的百余名士兵已经来到了数千匈奴骑兵的附近,当时李广不退反进,在数千匈奴人面前耀武扬威,吓得匈奴人以为李广身后有大部队罩着,没有对李广下手,最终撤去。
17、我不比别人差,但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我的骨相不该封侯吗?还是本命如此呢?”王朔说:“将军回想一下,曾有过悔恨的事吗?”
18、李广“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后来他还以庶人身份重新起用当救火队员,接替战败的名臣韩安国出任右北平太守。显然李广前期战功显赫,不可能都靠侥幸。
19、有一次在射虎的时候,一只凶狠的老虎伤害了李广,李广受了伤仍然把这只老虎给射死了。
20、比如,司马迁在评价李广时,所用的表达方式就十分有意思。
二、李广将军资料
1、李暠在世时,实行休生养息的政策,治国安民。虽不能开疆拓土,但自保无忧。417年李暠去世,享年67岁。李暠死后,其子李歆、李恂先后继位,在位时间都不长,他的大儿子抛弃了李暠的保守路线,意欲积极进取,开疆拓土。但是,不自量力导致了西凉国的迅速灭亡。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他的弟弟李恂据敦煌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421年,沮渠蒙逊又率兵来攻,李恂乞降不成,部下投降,李恂自杀,敦煌失陷,西凉灭亡。西凉政权历两代三王,22年。
2、而使几万乞活军分离出了闵冉的军队,关中有汉人武装不下五万人筑垒自守,对抗胡人。辽东也有近十万汉军义军响应。闵冉也都没有任用合适的人加以联络。反而在这时称帝,不仅没得到东晋王朝的支持,反而使的东晋五朝与鲜卑人对他来了个南北夹击。
3、李广突然跳上匈奴骑兵的马,驱策着马向南跑了数十里,与汉军相会。数百名匈奴骑兵追击李广,李广用夺来的匈奴骑兵的弓箭射杀追兵,终于逃脱了。
4、他的死党公孙敖刚刚丢了侯爵,卫青自然更想让公孙敖立功。于是,李广最终的悲剧命运,就在此时种下了。
5、汉朝这个时代以武功闻名于世界,出现的名将数不胜数。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还有李广、成汤、冯异、窦固、班勇、耿弇、邓禹等,数不胜数。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之列举其中最出色的10位。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可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名将数量能够与汉朝相抗衡。
6、2020年,出版《王莽:我理想中的天下》。
7、这固然体现了李广智勇双全,但作为全军统帅直接带人出击,没有做好后续的安排就贸然行事,万一遭遇不测,会给大军带来重大的损失。过于冒险对于统帅来讲是个致命伤。
8、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王朔说:“能使人受祸的事,没有比杀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也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9、史书记载:李广去世以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老壮皆为垂泣”。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考语为李广的一生划上了句号,也许,这就是所谓无言的丰碑吧!
10、但是钦差终于没有来,战战兢兢的族人好久都在恐惧中过着日子。后来,族人终于也没有再改回姓“蔡”,而以“李”姓相承至当代。只是为了纪念蔡相爷,就把那座寺观称之为“蔡家寺”。
11、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年轻的中国空军开赴战场,同世界头号空军强国展开了较量,这种较量从头到尾都充满了血腥。1952年12月15日,林虎将军在激烈的空战当中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的战绩,但随即林虎将军的座机也被两架敌机围攻,坠落在清川江附近,跳伞后的林虎将军遭到了两架F86战机的扫射!
12、我们不得不感慨,假如后周世宗实现为君三十年,扫平天下的愿望,历史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13、李广射石一事于史有载,非诗人夸饰也。《史记·李将军列传》记: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14、这是典型的公报私仇,这成为影响李广一生的又一件大事。
15、“李蔡,成纪人也,为李将军广之从弟。与广事孝文帝、景帝、武帝。孝文时,广与蔡俱为郎。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出朔方击匈奴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按,今属山东高青县境)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
16、我说,能在地方上当个父母官,也不算失败。
17、李广的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李广家族世代接受仆射这一官职。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18、一个名将,能做到沉着应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如韩信、周亚夫;能准确掌控战争之节奏,敏锐把握战场之机遇,如项羽、卫青。如果没有这些关键本领,其他的能力如机智、胆色、勇猛及个人的武力,这些再强,可能都难以成为名将。
19、本文节选自《权力的构建与传袭:汉武群雄》(上、下),目前似乎已不太好买。
20、那么,李陵直捣单于王庭的计划成功了吗?
三、李广将军简介50字
1、元狩四年(前119年),汉军大举出击匈奴,李广偏师分进,却因迷路没有及时赶到战场,大将军追究贻误战机责任,李广愤而自杀。
2、李广具有一些名将的素质,却没有名将应该具备的最关键素质。
3、在半空中的战友时,一度哽咽,
4、李广的悲剧究竟缘于何因
5、如果居说于深宫之中的统治阶级对李广“数奇”深信不移,那么民间对李广的宿命的认可程度也可见一般。这也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李广每次出兵时军队人数少,质量差也可能不仅仅原于武帝的刻意设碍,还原于将领士兵因李广“数奇”领兵伤亡之惨重所致的抵触情绪。
6、李广第一次闪亮登场是在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以“良家子”从军抗击匈奴。因擅长射箭,一出手就表现出非凡才能。他杀敌捕虏众多,很快便擢升为郎,后来又担任职位更高的武骑常侍,跟随皇帝出行,冲锋陷阵破关斩将,并有过徒手格杀猛兽的壮举,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勇猛和忠诚。到后元七年(前157)汉文帝驾崩时,李广已经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搏杀了9年,这期间,曾亲手俘获一名官职为“当户”的匈奴将领,为此他还特意给自己刚出生的长子取名“李当户”。
7、坦白地说,李广死得有些窝囊,但这与卫青并无太大关系,错误是李广犯的,并且他还是自杀的,无论如何,也怪罪不到卫青头上。
8、作为《史记》中的名篇,司马迁以诗一般的语言,在《李将军列传》中倾注了满腔热情与思考,使《李将军列传》成为了历代学者研究李广最为直接与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9、祖国不会忘记,蓝天不会忘记
10、一点也不辉煌,一共五次大战役,他三次无功,两次都差一点全军覆没,他一次都没赢过,这能算名将吗?
11、赵充国,是陇西人,为人有勇略,熟悉游牧民族的习性,因而在对匈奴和羌的战争中是游刃有余,多次立功。当匈奴人听到赵充国担任将领时,单于也只能退兵,不敢与之交战。后来赵充国用屯田、恩威并施的手段平定了西羌之乱,占据了河湟谷地。赵充国坚持“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并且将之发挥到极致。他的平定西羌也成为了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斗争的经典案例。
12、▲指挥飞机作战的林虎将军
13、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
14、这几句话,则把一个不务正业,不管士兵死活的将领形象,鲜活地表现了出来,当然,霍去病身上确实有一些毛病,但待人谦和的卫青,同样被描述成了另一番模样。
15、这一性格弱点不仅直接影响到李广难以封侯,也直接影响到了这个武将世家的命运。
16、李广之死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李广被任命为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征伐匈奴。大军出塞后,卫青命李广所部与右将军的部队合并,从东边走。东路绕道、路远,肯定不能按时与中军汇合,李广深知这一点,便向卫青请求道:“我是前将军,自然该打先锋,您却让我走东路。我好不容易才有了面对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机会,我愿意冲在前面,先死于单于之手。”
17、然而,李广曾先后五次率精兵参加反击匈奴的作战,应该说杀敌立功、晋爵封侯的机遇多多,可是他不是无功而返,就是损师折将,没有表现出“飞将军”的风采。
18、但程子华的坏运气又来了。在陕北肃反中,程子华是陕北肃反的决策者之一。程子华、戴季英等共同主张逮捕了刘志丹。后来中央红军到了陕北,主席借钱的时候他又出去办事去了,所以徐海东在没请示他的情况下将钱送给了中央,同时也错失了程子华当大将的机会。而后,主席得知他们还在执行张国焘的左倾肃反路线,大怒,你就可以想到程子华的后果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以红25军与陕北红军组成的红15军团,改编为115师344旅,但军团政委程子华却被派到地方工作去了。
19、武帝给了李广多次建功机会,是李广自己不能把握。尤其是元狩四年那次,刘彻本来不愿让李广出征;但在李广一再请求下,还是同意由他担任前将军。皇帝金口玉言令出旨从,哪来那么多唧唧歪歪,他肯改变主意,体现了对老将军的体恤优容。
20、早在《诗经》中就有对“命”记载:“有命自天,命此文王”,“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四、李广将军简介介绍
1、冉闵从异族豪强和统治者哪解放二十多万汉人妇女,并帮助自己的士兵找到失散的家人.
2、王朔于是找到了原因:这就对了。世间最大的祸患,莫过于杀降,这就是将军不得封侯的原因啊!
3、元光二年(西元前133年),李广率部随汉军主力于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设伏,不料消息走漏,匈奴察觉退走,全军无功而返。
4、499020910@qq.com
5、吴焕先虽然把25军军长让给了程子华,但是吴焕先在红25军有绝对的权威,他即是红25军创建者,也是鄂豫皖的创建者、红四的创建者,红四的总政治部主任,资历深,职务高,深得25军拥护。所以程子华尽管身为一军之长,地位资历很高,但和吴比党内地位,还差的远,程子华在长征中的贡献,在吴焕先牺牲前,并不很重要的。而且如果没有吴焕先否定他们主张入川追随红而是决策前往陕北,否则就没有红25军以后的一切了。这次程子华运气也不好,在庚家河战斗期间,徐海东头部中弹,程子华被子弹贯穿双手,所以指挥部队长征的重担完全压在政委吴焕先一个人身上。
6、况且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
7、本名:李广。别名:字少卿、飞将军、怀柔伯。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西汉。所处时代:西汉时期。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时间:公元前9年。成就:参与平定七国之乱,率领汉军与匈奴作战。简介:李广,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8、李恂,李暠六子,初为敦煌太守。李歆死后,被宋承等人推为西凉之主。
9、回观程子华的战斗的一生,功勋累累,大将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如果机会把握的好,元帅也有可能。但他每一次都完美的避过去了。虽然先烈们闹革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和多高的地位,但作为军人,军衔的认可,也是对他们个人的认可表彰和一生征战的纪念。因此,一辈子没有军衔,虽然后官至副国级,但恐怕也是程子华将军最大的遗憾了。但他为国为民谋求独立幸福的一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也是给他树立的最好的丰碑!
10、黠戛斯是唐代西北民族,地处回纥西北三千里,约当今叶尼塞河上游,也叫做坚昆。这个部落首领自称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后代。
11、最著名的还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了。
12、李广回到汉朝,朝廷将李广交给官吏处置。官吏认为李广损失重大,又被敌人活捉,应当斩首,后来李广赎为庶人。
13、李广因为惊讶,过一会儿再射这个石头,射了好几箭都射不到石头里面去了。后来李广一听说哪儿有出现老虎,他就常常的去涉猎。
14、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5、正是由于命理文化对李广的主观自身心理的制约,以及客观外部环境的或直接、或间接,或浅层次、或深层次影响,李广离他的悲剧命运愈来愈近。这也引发了后人无限的同情憾慨和感同身受的共鸣。
16、蒙恬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
17、他说,每个时代都是一个簸箕,簸箕的作用就是确保优质基因上移、劣质基因下移。颠簸箕的过程中可能的确有米留在了沙里,但是属于小比例,你假设了卫子夫没有进宫,那我能否假设,卫青发动了农民起义,势如破竹呢?包括农民起义也是历史发动了簸箕,就是台上的基因不行了,重新颠出更优质的基因,确保时代有序发展。
18、但他又不会直接骂汉武帝,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对汉武帝宠爱的卫、霍二人“恨屋及乌”,因此,下笔时有意无意地黑上几句,也就十分正常了。
19、读《史记》已经一年有余,其纵横捭阖、经天纬地之帝王将相的故事,看后总是记忆犹新,临近卷末,看到飞将军李广列传,不禁扼腕叹息,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20、几年后,李广和退隐前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到蓝田南山中打猎。一天夜里,带着一个骑兵跟人在田间饮酒。回到了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呵斥阻止李广。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夜间就是现任将军也不能通过,何况是前任的呢”! 就扣留李广露宿在霸陵亭下。不久,匈奴入侵,杀了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将军。韩将军转移到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去世了。汉武帝任命李广作右北平太守。李广请求霸陵尉与他一起赴任,霸陵尉来到后李广就杀了他,然后上书自行谢罪,这件事可见李广心胸并不宽,睚眦必报。李广在右北平郡,匈奴称他为“飞将军”,躲着李广,好几年不敢进入边界。
五、李广将军简介30字
1、卫青得知进退,懂礼节,被司马迁说成了“和柔媚於上”,且不说卫青冤不冤,单是后世任何一个对卫青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觉得言过其实。
2、李广于汉文帝十四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3、二是他的性格顽固导致了武帝对他丧失了信心。“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武帝最初对李广是颇为器重的。然而,李广是适应汉初防御战略思想而成长起的将领,长期以来实践的是守边,堵击,禁止远出的战术,但武帝朝战略大变,实行进攻的战略思想。
4、这确实很好,可单单有这几项素质,还不一定就是名将。
5、混世魔王张宗昌张宗昌无知无识,人称“狗肉将军,他有三不知:一不知兵有多少,二不知钱有多少,三不知姨太太有多少
6、李广担任陇西太守的时候,羌族人经常反叛朝廷,李广采用计谋诱降八百人,李广使用诡计把这八百人一天内杀了。
7、我说,我读了李广传记,我觉得他主要是缺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8、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9、马援是东汉初期的名将,曾经帮助刘秀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东汉建立后,他又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被封为伏波将军,世称“马伏波”。49年,他南征五溪蛮,不幸去世。他一生南征北战,死后却受人构陷,直到汉章帝时才平反。马援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留下了虮虱无依、善鉴名马、马革裹尸、马援铜柱等历史典故。
10、我真怀疑庞籍是不是和民间说书的有仇,不然这位抗击西夏的大英雄怎么在《包公案》里,倒成了人见人恨的反面太师?要知道宋朝防御西夏的战略思想是他设计的。
11、汉代李广,可谓中国史上被人议论最多的名将之君主希望有这样的将军为自己守卫边陲,士卒希望在这样的将军率领下出生入死,失意士人则借他一生遭际来舒解不得志的愤懑。这样的人物,他究竟有哪些动人心弦的故事呢?
12、在战术上灵活机智,有勇有谋,敢于打硬仗,打恶仗,射术之精堪称一绝,威震匈奴各部,被匈奴畏誉为“飞将军”。
13、政协副主席时的程子华,注意,他的左手是打不开的就是在长征中负的伤
14、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高原的过程中,征服了乃蛮等多个部落。那么,乃蛮部来自哪里?是不是蒙古族?
15、对此,主席发了他历史上唯二的指名道姓的批评二杨的电报,第一个是林彪,当然人家林总不怕,还让主席头脑清醒之呢。杨成武杨得志可不是林总,吓的半死,后来才知道是程子华坏了事,主席就批评了程子华,程子华还不服气,还和主席争论了几句。我军军纪,和国军是不一样的,令行禁止,没有余地。林总和主席争的是战略层面的,战术层面的,他也不敢。连主席最喜欢的上将许将军,济南战役不听军令都被雪藏转入地方预备部队,何况程子华。他最终被调去山西当省委书记,丧失了最后评大将的机会!
16、但卫青却对此十分愧疚,认为李广之死,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
17、给你问问链接.很长http://baike.soso.com/ShowLemma.e?sp=l51703&ch=w.search.baike希望能帮到你,谢谢采纳
18、卫青的人急了,但没有对李广发脾气,而是责令李广手下的人,让赶快写报告,说明情况。
19、答案是没有,不仅如此,他几乎是全军覆没,最终,陷入匈奴重围的李陵,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投敌于匈奴。
20、(本文来自嗣汉天师府,作者康子梁、梁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