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酒的唐诗三百首
1、(唐诗三百首37)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2、酒星:古星名。也称酒旗星。
3、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4、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5、那么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
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7、《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说《唐诗三百首》大概是个约略的说法,是三百左右的意思。就像所谓的“诗三百”(《诗经》)一样。《诗经》共收集311首诗歌,也约略而称,称为“诗三百”。《论语·为政》中就曾这样用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8、“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便是事件的结局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离别之宴终归要散的,此时把手相送,心中的感伤便不能自已,诗人借水言情,寓情于物,表达了惜别之情——我和友人的离别的情义与东流之水相比哪个更长呢?其气魄体现了诗人浪漫豪放的一贯风格,也不能不让人想起诗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句。”
9、(唐诗三百首*)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0、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11、《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12、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13、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5、►这款风靡400多年的成长启蒙游戏,很多家长现在还没给娃玩过~
16、⑸欲行:将要走的人,指诗人自己。不行:不走的人,即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尽觞(shāng):喝尽杯中的酒。觞,酒杯。
17、醉后失去了天和地,一头扎向了孤枕。
18、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19、(唐诗三百首19)王之涣《凉州词/出塞》
20、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二、唐诗三百首中关于酒的诗
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2、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
5、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6、(唐诗三百首45)李白《长干行》
7、二年级上册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
9、《唐诗三百首》以其篇幅的简易适中、编法的成功务实、观点的通俗大众以及人选诗歌的精美,深深地打动着古今中外的众多读者,更是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以及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众多的唐诗读本中,《唐诗三百首》堪称经典。
10、(唐诗三百首55)王昌龄《闺怨》
11、在《中国诗词大会》中有这样一句开场词:“人生自有诗意。”主持人董卿在节目中对各种诗词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从吟诵诗词中透露出来的文雅气质,更是对这句话做出了美的诠释。而这些信手拈来的古诗,正是来自董卿多年来的修养,这绝不是一朝一夕能“背”出来的。
12、(唐诗三百首103)李白《将进酒》
13、它不露花纹彩理使世人震惊,它不辞砍伐又有谁能够采送?
14、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15、⑵风吹:一作“白门”。
16、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17、月既⑷不解饮,影徒⑸随我身。
18、这首诗不仅意蕴深远,边塞风光也如在眼前,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音乐高度发达的李唐王朝,不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诗中有乐,乐中有诗。
19、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20、“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三、有关酒的唐诗
1、此下四句宕开,以成都古柏作陪。杜甫是前一年才离开成都的,所以说忆昨。杜甫成都草堂紧靠锦江(《杜鹃》诗:“结庐锦水边。”),草堂中有亭(《寄题江外草堂》诗:“台亭随高下,敞熬当清川。”),所以说锦享(严武有《寄题杜二锦江野亭》诗)。武侯祠在亭东,所以说路绕锦享东。享,一作“城”。
2、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3、(唐诗三百首112)李白《清平调三首》
4、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5、(唐诗三百首3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唐诗三百首53)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8、金陵一行,诗人是快乐的。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诗人却要走了。面对美丽的江南风物和朋友们的盛情挽留,诗人依依不舍,他在想: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无限惜别之情呢?也许饯别的酒店正面对大江,诗人顺手一指,以水为喻:“请你们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9、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味道,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此时,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动起来了。
10、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11、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唐诗三百首*)杜牧《清明》
13、唐诗三百首|070《石鼓歌》(唐)韩愈
14、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15、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6、唐诗三百首|050《琴歌》(唐)李颀
17、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双鳃呀呷鳍鬣张,拨剌银盘欲飞去。
18、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19、唐诗三百首|016《渭川田家》(唐)王维
20、唐诗三百首|《长相思·其二》李白
四、唐诗三百首有关酒的诗
1、唐诗三百首|036《塞上曲·其一》(唐)王昌龄
2、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3、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4、徒:徒然,白白的。
5、《唐诗别裁》:语不必深,写情已足。
6、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7、(唐诗三百首102)李白《月下独酌》
8、唐诗三百首|028《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韦应物
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10、⑷子弟:指李白的朋友。
11、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12、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1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15、(唐诗三百首48)崔颢《行经华阴》
16、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17、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18、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19、(唐诗三百首88)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0、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五、关于酒的诗句唐诗三百首
1、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2、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3、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4、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5、面对这样的千古难题,我们就有必要回头去看两样东西:一是我在前此解读诗歌时反复提到的诗词的四种解决方法,古人最常用的是训诂解读法,正是因为对这个催字的训诂不同解读,才造成了到底是出征前的诗作,还是战罢归来将士宴饮时的诗作这种长饮上理解的差别;以及到底是豪放之作、还是伤悲之作、还是反战之作这种风格与主题上的理解差异。我们讲过,训诂虽然非常重要,小学更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重要基础。但我个人一直主张,知人论事解读法才是最根本的解读方式。要知人论诗、知人论事就要回头去看第二个关键之处,就是那个一般解读此诗一开始就要提及我们却要特意放在后面才提及的诗题——《凉州词》。
6、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秦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7、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8、唐诗三百首|069《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唐)韩愈
9、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0、李商隐,晚唐的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11、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2、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伟力,它正直伟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13、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14、《将进酒》(乐府古题,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乐府诗集》卷十六引《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九曰《将进酒》。铙歌,军中乐歌。传说黄帝﹑岐伯所作。汉乐府中属鼓吹曲。马上奏之﹐用以激励士气。也用于大驾出行和宴享功臣以及奏凯班师。)本来是汉乐府中的鼓吹曲,意思就是劝酒歌,内容当然是劝人喝酒,但谈不上有多豪放,比方说南朝刘宋的文学家何承天也写过一首《将进酒》,“将进酒,庆三朝。备繁礼,荐嘉肴。”,是不是非常质朴呢?但是啊,到了李白笔下,《将进酒》一下子就有如蛟龙得水,一飞冲天了,那他怎么写呢?
15、这两句是插叙。张上若云:“补出孔明生前德北一层,方有原委。”按意谓由于刘备和孔明君臣二人有功德在民,人民不加剪伐,故柏树才长得这般高大;柏树的高大,正说明孔明的遗爱。际会,犹遇合。
16、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17、⑹试问:一作“问取”。
18、(唐诗三百首6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9、(唐诗三百首*)王维《使至塞上》
20、(唐诗三百首110)李白《玉阶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