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表成都的经典诗句
1、节目中,两位老师将带有巴蜀韵律的古风与现代摇滚相融合,古朴且高雅地畅抒了一回天府之国,让身为成都人的廖昌永听后意犹未尽:“我觉得够四川的,你的歌里边,我可以看见宽窄巷子,可以看见巷子里的茶铺,看见层恋叠嶂的青城山。”
2、云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省诗书画院专职书法篆刻家王道义
5、《全唐诗》中,最早直接写到成都的作品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手的《秋日二首》,这是一首五言古体,最后一联是“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6、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7、见说近来多咨跖,夜深战鼓不停挝。
8、诗中提到成都风光最多的是“锦江”
9、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10、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怀锦水居止》 唐·杜甫
12、释义:成都和维扬两个地方距离万里地。
13、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14、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15、《文翁讲堂》唐·卢照邻锦里淹中馆,岷山稷下亭。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
16、《落雪千山等归人》融入了唐朝诗圣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了西岭雪山一幅千里冰雪,林木霜白的美景。雪山犹如一名绝色佳人,自有万种风情,独自站在千年之巅,只为等待那个千年的承诺。白雪皑皑的世界,雪花执笔浪漫,与雪相识,与她相遇,与他相知,与人世相恋,在每一片雪花中,等一个人,等一场情真,等一世情深的唯美雪景。
1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8、几乎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背诵过
19、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20、白话文释义: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的滋润着春天万物。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二、关于成都的经典诗句
1、很多历代名作,其他答题者已搬来,我就放上几首自己写的小诗吧,希望大家斧正。七绝 蓉城杂记(八选三)望江楼远望薛校书墓了罢风尘了世尘 。
2、杜鹃积恨花如血,诸葛遗灵柏半烧。才似文园何足道,一生琴意祇成痟。
3、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4、金沙遗址、杜甫草堂的历史积淀
5、下午,很多社区文艺歌舞团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
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7、释义:雪岭边界天白白的,而锦城被照耀地日益辉煌。
8、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唐·温庭筠《锦城曲》
9、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唐·白居易《玩半开花赠皇甫郎中》
10、四川书法家网编者按:古老的书法艺术与优美的古典诗词原本就是一对最佳的搭档,饱醮浓墨,瀟洒挥毫,在洁白的宣纸书写下诗词名句,而精美的书法作品还能成为提升人们精神品位和和生活品质的载体。由成都商报发起的“成都诗词大会”大型城市公益活动在近几周以来引起成都市民的极大关注和参与,由市民们推选的“最美成都诗词”也已新鲜出炉。与此同时,以四川省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戴跃为代表的10余位著名书法家,带头书写“最美成都诗词”,并倡仪成都市民们拿起毛笔,以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形式,书写自己心目中的最美成都诗词,一场全民书法的浪潮正在天府之国激荡开来。
11、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
12、风物繁雄古奥区,十年伧父巧论都。
13、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14、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唐·张籍《成都曲》
15、诵读会上,四川“金话筒奖”人物奖第一人、成都市全民阅读公益大使周东领衔与多名语言艺术家共同诵读。大咖云集为市民奉献了一场声音的饕餮盛宴。
16、成都画院专职书画家文永生
17、《说扬雄》是一首弘扬郫都区扬雄文化的说唱歌曲,结合唐代刘禹锡的古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唱出了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扬雄的生平和成就,并表达了现代人对扬雄文化的传承和学习。
18、你心中最美的诗词是哪首?
19、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20、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三、形容成都的经典诗词
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2、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万里桥》 唐·岑参
3、成都年人均纸质阅读量306本,数字阅读量920本,人均每日读书时间94分钟。
4、月晓已开花市合,江平偏见竹簰多。
5、传递给你身边的朋友还有爱的人
6、《听竹》是一首描写国家AAAA级景区蜀南竹海的歌曲。歌曲巧妙地通过独特的视角,从听的角度来描写竹的魅力,赞扬竹子品格高洁。通过在竹海中寻找古今的各种声音,来表达中国人有竹的品格,拔节的决心,坚韧不拔,改革创新,取得巨大成就。
7、初来乍到,杜甫看到的是一座大都会
8、关于成都慢生活的诗句有:;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
9、2021年2月3日是中国的传统立春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音悦中国MusicTalks》的官方英文ChinaPlus栏目,对黄天信和邓堃蓉两位老师进行了两期主题为“sing!Chengdu”(唱,成都!)的音乐专访报道。
10、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林峤
11、能够证明成都是一座诗城的
12、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13、徐德松:通过自己的书写再现诗文的意境美
14、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15、除了有专业人士献声,诵读会还邀请到了全市范围内的道德模范以及学生代表共同诵读,“全民阅读”的理念继续得以深化和扩大。
16、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7、报道中说道“对于不熟悉成都的人来说,这里是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省会。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有着4500年的城市文明历史。世界上第一张纸叫做交子,就是在那里创造出来的。成都还以其刺绣、大熊猫和美味又辣的川菜而闻名,这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两位老师通过音乐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向全世界展示大美成都,讲好美丽成都的故事。
18、 游武侯祠后茶馆小息 合指能知三国事 ,
19、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20、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四、有关成都的诗
1、在《全唐诗》49400多首作品中,“蜀”字一共出现987次。从唐初开始,“入蜀”“之蜀”“赴蜀”等主题的诗歌开始出现,经过盛唐,到中晚唐时期,出现频率大大增加。这也可以看出来,巴蜀地区虽然位居大唐西南隅,但是安定富庶,尤其在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唐代中后期,文人热衷来到蜀地。
2、首先解释一下花卿,即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曾平定段子璋之乱。卿,当时对地位、年辈较低的人一种客气的称呼。
3、白话文释义: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城南万里桥边有许多酒家,来游的人喜欢向谁家投宿?
4、若教更近天街种,马上多逢醉五侯。
5、杜甫描写了成都花团锦簇的明艳色调
6、之前,我们欣赏了他们的一些歌曲,并让他们谈论他们是如何受到启发的。他们的许多歌曲,与当地音乐元素组成,甚至用四川方言演唱,使他们的作品与众不同,今天,让我们继续通过他们的歌声来了解这个壮观的地方。
7、巴妇自饶丹穴富,汉庭还责碧砮征。
8、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9、黄天信老师为同学讲解在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
10、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何开鑫
11、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符合天府之国的美称
12、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出自宋代陆游的《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钜野受黄河倾。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13、记者谢礼恒摄影记者刘海韵
14、“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15、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6、《观山》是一首蕴涵道家精神的蜀风歌曲,展示了蜀山“地到天边天作界,山登绝顶人为峰”的壮观和雄伟,并将观山所看到的景融入道家思想,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
17、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府杜甫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成都隶属四川省,简称“蓉”,别称“蓉城”,副省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31°26′之间,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享有“西部之心”美誉。(
18、●简评:景色美,荔枝熟,酒家多,成都是不是一个旅游之城?
19、责编:成都市关工委融媒体中心
20、现场还有很多参与的小伙伴在笔走龙蛇撰写最美诗词
五、赞美成都的诗句有哪些
1、经历蜀道艰险到达成都的杜甫,立即写了这首《成都府》,抒发了他对成都繁华的赞美和惊喜之情。成都很大,不仅有秦时所建的大城、少城,还有隋代建的州城,真可谓“曾城”。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3、有了诗词当然不能少了书法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晋?陶渊明?移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本次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将最美的诗词和幸福的成都记忆留在大家的心里,成都记忆·最美成都诗词之旅还将继续前行,西西也会继续传递最美成都诗词的文化力量,书写这座城市的美好故事。
6、坐看浮云横玉垒,行观流水汤金沙。
7、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成都的名诗名句?
8、释义:蜀郡一定那么远,在城以南走万里桥。
9、芼羹笋似稽山美,斫脍鱼如笠泽肥。
10、“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11、释义:喧闹哗然的成都,乐器省四起。
1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释义: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释义: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释义: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释义:我乘着华丽的船就要出发,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白居易《种荔枝》释义:十年荔枝结果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在这儿任职太守。但是他还是愿意在园中种下一颗颗荔枝树。
13、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兴堤平。
14、小微带你解码唐诗中的天府文化密码
15、古典诗词和书法创作有紧密联系。书法家书写的内容主要是古典诗词,也有部分书家也写当代诗歌。书法主要为表达情感,抒发内心情愫,这和诗人完全一致:都要有诗情画意,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也要有浪漫情怀。一首好诗词,其内涵、意境可以反映诗词作者强烈的情感。我们书法家如果不懂得诗词的内涵,一味抄写,就不能准确表达诗词之美意。书法家拿到一首好诗词,能产生共鸣,创作时就能抓住诗词精髓和意境,书法和诗词相得益彰。书法家可以不是诗人,但必须得懂得鉴赏诗词。成都诗词大会对我们书法家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重读、回望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16、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通过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了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17、与以往的诵读会不同,这次的诵读会在时间选择、直播方式和后续报道上做了改进,首先选在晚上进行,希望大家放下白天的忙碌,在夜晚平静、愉悦地欣赏,同时通过灯光配合增加节目感染力;其次是采取新媒体直播的方式,扩大影响力和传播力;最后是再拍摄完成后进行精心剪辑,作为成都精品节目报送至“学习强国”APP,让天府文化和书香成都飘满全国。
18、诗圣杜甫经典名篇《春夜喜雨》
19、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唐·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
20、在成都3522家书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