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端午节的美文佳句
1、林海音:最富童趣的“缠粽子”
2、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3、林海音:最富童趣的“缠粽子”女作家林海音在《我的童玩》中描述了她童年时由各种玩意儿带来的快乐,其中包括端午节前的“缠粽子”,“用丝线缠粽子,是旧时北方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有季节性的玩具。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然后用各色丝绒线缠绕下去。配色最使我快乐,我随心所欲地配各种颜色。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也许穿上几颗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缠粽子是在端午节前很多天就开始了,到了端午节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同时做的还有香包,用小块红布剪成葫芦形、菱形、方形,缝成小包,里面装些香料。穿起来加一个小小的粽子,挂在右襟纽襻上,走来走去,美不唧唧的。除了缠粽子以外,也还把丝绒线缠在卫生球(樟脑丸)上。总之,都成了艺术品了。”
4、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5、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6、龙舟竞渡屈志从俗食古不化粽子飘香五月端阳风雨端阳重五山村重五恶日艾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欢歌笑语
7、☞寒假预习|2020年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全)
8、小学二年级语文(偏旁、量词、形近字、仿写、造句)汇总,替孩子收藏一份!
9、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10、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劝阻楚怀王,但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果然楚怀王上当被囚。
11、(宋)苏轼《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2、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今天一大早,爸爸买菜回来时,手里拿着两把草。我问:“爸爸,这是什么呀?”
13、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
14、(龙舟竞渡)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汉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15、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
16、重午节、天中节、五月节、菖节
17、端午节到了,一说到端午节我们就会想到粽子。是的,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很热闹,都在包粽子,今年我也要学包粽子。今天上午,我和弟弟一起在家里学包粽子,之前的准备是;一碗调好料的糯米,一些粽叶,兰草和调好料的肉。
18、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19、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20、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对方的头上青筋暴露,黄豆般的汗珠一颗颗地在额上陈列出来,或哭丧着脸作惨笑,或咕嘟着嘴作吃屎状,或抓耳挠腮,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或自怨自艾口中念念有词,或一串串地噎嗝打个不休,或红头涨脸如关公,种种现象,不一而足,这时节你“行有余力”便可以点起一支烟,或啜一碗茶,静静地欣赏对方的苦闷的象征。这一句就很好很形象。
二、端午节的经典美文
1、1)谩说:犹休说。2)木居士:木雕神像的戏称。3)艾人:端午节,有的用艾束为人形,称为“艾人”。4)沉死:沉江而死。5)星斗罗:星星一样永垂不朽。6)风兼雨:下雨刮风。7)陈昔冤:喊冤陈情。8)舍:房屋。
2、你的在看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3、中午,小孩子们玩得正起劲,妈妈却忙得不亦乐乎,她又是洗粽叶、洗糯米、剥栗子。妈妈把剥好的栗子放进煮好的糯米,里然后用粽叶包好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桌子上的粽子堆积如山,粽子包完后,妈妈把一个个粽子放入锅中用水煮,水“吱吱”地唱着歌,犹如老鼠的叫声。一个小时后,锅里洋溢出了一阵阵异香,但粽子心还没有完全熟透……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香喷喷的粽子已经摆在了桌子上,令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拿起一个粽子,剥开粽叶,咬了一大口,糯米是香的,栗子是甜的,香和甜混在一起,十分爽口,我吃着吃着,突然想起了一个关与端午节的故事……
4、绚丽 色彩 崇拜 齐鸣 风采
5、◆(中考必考)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初中生一定要背下来!
6、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我怀念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7、(衙官屈宋)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8、☞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考知识点+答题模板
9、二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竖式计算+混合运算练习题,让孩子做一做!
10、端午节流行的民族地区很广,有汉、壮、布衣、侗、土家、仡佬等。
11、端午节到了,王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关于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还有孩子们需要的节日手抄报、端午节范文,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12、(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13、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14、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15、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6、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17、除了赛船,还有其他娱乐项目。沈从文笔下是这样描写的:“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翠翠,就是在端午节赛龙舟与水中抢鸭子时,无意邂逅了勇敢英俊的心上人。
18、端午节本来是一个热闹的日子,可是我们回到了老家,就不热闹了。
19、(屈艳班香)屈:指屈原;班:指班固。像《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形容诗文优美。
20、☞统编七下八下九下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三、端午节作文佳句
1、来源丨山西大同红门画馆、网络
2、比赛的是黄队和绿队。那激动人心的比赛开始了!两队都不示干落后,当然,速度也是一样的。我发现,一艘龙舟上的人他们划船的速度是和鼓声的速度一致。渐渐地,渐渐地黄队临先了,但是绿队的队员们也没有灰心,慢慢地,慢慢地绿队又追上来了!就是听那鼓声,都让人觉得紧张,更何况那些划船的人呢?他们的心情一定比我们更紧张吧。就这样,两队像在你追我打,一会儿黄队临先,一会儿绿队临先,一会儿……
3、二年级数学重点内容:九九乘法口诀表汇总+填空练习表(附背诵技巧)!
4、奶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
5、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6、◆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容易写错的字整理汇总,建议收藏!
7、3)锦标:竞渡(赛龙舟)的取胜标志。
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9、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10、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1、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12、“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欢呼雀跃 热情洋溢 盛况空前
14、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15、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16、老家过端午节,会像过年一样地隆重。除了包粽子外,还要蒸糖三角煮咸鸭蛋……记忆中,那时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到集市上称几斤肉,买上几条鱼,做上几个下酒菜,犒劳一下刚刚忙碌完麦收的自己。
17、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18、我家就是不一样在,没有欢聚一堂的感觉,没有粽子的清香,没有关心的话,也没有吵闹的笑骂。
19、满山青翠绿,涧水潺潺流
20、家乡的节日丰富多彩,而我非常喜欢过端午节。
四、端午节的美文短句
1、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2、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它向世人所阐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两千多年以来,端午节所特有的这种情怀和精神,从来未曾改变……
3、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
4、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6、临近端午节,人们开始忙着采摘新鲜的芦叶,他们在芦苇丛中边采芦叶边唱歌。清清的河水缓缓地流着,欢快的歌声在河面上荡漾。
7、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8、(元)贝琼的《己酉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9、端午,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10、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1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12、——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13、每年的端午节,都会举行赛龙舟的比赛。”预备,开始“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每只龙舟都像一支离弦的箭,一个劲的向前冲,队员们齐心协力,拿着浆奋力向前划着。每一只龙舟下面都都绑着不少粽子,每向前一步,龙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粽子斩下扔进水里。观众们一直在为自己心目中的冠军加油,呐喊,比赛十分激烈和精彩。
14、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15、◆(逢考必有)初中语文700组易错字,胜过无数高价资料,赶紧收藏!
16、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7、(敲锣打鼓)指欢庆祝贺。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18、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19、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20、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五、端午节的美文佳作
1、龙舟竞渡屈志从俗食古不化
2、◆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精编课课练,基础知识同步巩固!
3、☞最全初中语文思维导图,22张图涵盖所有知识点!
4、☆★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可能碰上,想发泄一番的冲动谁都会有,但这是你个人的事,若以你的坏情绪影响到他人,你将失去许多结交朋友的机会。劝你删除昨天烦恼,选择今天快乐,设置明天幸福,储存永远爱心,取消世间仇恨,粘贴美丽心情,复制醉人风景,打印迷人笑脸!
5、一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着孩子们从天更上,水沟里扯回来的菖蒲、艾草,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淡淡的粽子的幽香里。
6、1)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替榴花,还称“女儿节”2)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3)艾束著危悉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屈原《涉江》一诗云:“带长铁之陆离分,冠切云之崔鬼。”4)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
7、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8、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9、妈妈拿起两张粽叶把叶子圈起来变成一个漏斗形,但一个小洞也不能有,接着把糯米装进去,把肉埋进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后用兰草把它紧紧地绑好就行了。
10、教学干货|各类板书模板,适用于所有学科、学段~
11、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2、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13、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14、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
15、(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河。比喻在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
16、(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17、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18、◆(中考必考)古诗词文言文达标检测118题,必考高分原题公布!
19、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
20、(宋)文天祥的《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