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维的画是一首什么诗
1、最深情的送别诗:《渭城曲》
2、他喜欢一个人出行,这一天,他来到了竹里馆,这里竹林密布,青青可人,他席地而坐,拂琴而歌,从白天弹到晚上。
3、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4、“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其中的千古名句,更是道尽中国人在节令时思乡的共通情绪,所以,受到无数人的喜爱。
5、从诗中来看,画中有山、有水、有花、也有鸟,这都是典型的国画题材。至于画作怎样?通过王维的描述,可见它肯定是一幅逼真至极,极为传神的佳作。无论是画中青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以及那欢快的鸟,这样一派生动愉悦的景象,足以让我们为之无限的遐想。
6、全诗多用对偶句式,对于七古长篇来说,尤为难得。
7、诗人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哪怕是寻常之景,在诗人的笔下,也有了灵气和生机。
8、人rén来lái鸟niǎo不bù惊jīnɡ。
9、“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10、中国古代10篇最美的古文,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11、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12、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13、十副经典对联,说不尽的妙趣故事
14、(出处)《画》——唐代:王维
15、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16、“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17、在山水田园中栖居,也是幸福的事。
18、这首诗是唐代王维的《画》。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把画景于实景对照描述,显示了画的形神兼备。
19、写下这首诗时,王维才十七岁,当时,他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恰逢重阳节,他思念故乡亲友,于是写下此诗。
20、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二、王维诗中有画的一句诗是什么
1、前两句,为我们表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大自然无声之图,虽然是在观画,但却构建了一个画中的自然之美,虽然是无声,却让读者更接近山水。
2、《画》是宋代佚名诗人(一说唐代王维或南宋川禅师)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全诗对仗工整,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使其节奏清晰,平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
3、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4、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注释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惊:吃惊,害怕。
6、|古典文学|诗词|古文|国学|
7、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8、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9、这两句讲的是画上的山和水。远处看山,常常是模糊不清的,看不出是什么颜色;画上的山的颜色却很清楚。近处听流水,应当能听到声音的;但画面上的流水,人在近处也听不到声音。
10、不到东山已经一年,归来时正好赶上春耕。濛濛细雨里草绿如染,水波上的桃花艳丽似火。诗人的好友们,有道高僧与年老乡贤,纷纷来相见,披着衣服,鞋子都顾不上穿好,大家在柴门前有说有笑,好不快乐。
11、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扩展资料:赏析:
1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3、李白最“狂”的9句诗,只想跪下唱《征服》
14、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15、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还有人说,这是一首友情诗,是王维写给李龟年的。
1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画(唐代王维诗作)
17、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天过去花仍在争奇斗艳,人走近鸟却没有被惊动。
18、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9、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扩展资料这是一首画作欣赏诗,从诗中的描述来看,画中有山、水、花、鸟都是典型的中国画题材,而且肯定是一幅画得相当逼真、传神的作品。
20、诗词君分享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词,句句如诗如画,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三、画是王维的诗吗
1、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2、“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两句讲的是画面上的花和鸟。
3、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4、清·吴烶《唐诗选胜直解》:应制诗庄重典雅,斯为绝唱。
5、世外桃源,人人向往。若有一颗新知的世外之心,则人生处即桃源。
6、画这首诗是王维写的诗,但是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目前被人们所广泛的认为,这首诗是由诗人王维所创作的。王维的诗歌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感悟,他描述了很多的山水画,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能够身临其境,特别有画面感,让人陶醉其中。
7、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8、边烽再起,他又不计恩怨,请缨报国。作品揭露了统治者的赏罚蒙昧,冷酷无情,歌颂了老将的高尚节操和爱国热忱。
9、送梓州李使君作者: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10、古诗《画》描写了山,水,花,鸟这四个景。 《画》为盛唐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全诗原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白话文释义: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11、这两句,讲的是画面上的花和鸟。花儿在春天里盛开,春天过去,花儿就凋谢了;但是画上的花儿,不管在什么季节,也照样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的鸟儿,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人走近了,它也不会受惊,不会飞走。这都表现出一幅山水画的特点。
12、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3、这是一首和诗,中书舍人贾至写了一首诗,歌颂新朝新气象。
14、田园风光使人忘忧,使人沉醉,怪不得诗人总是流连。
15、下面两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更是奇思妙想的佳句,花开了花落,人来了鸟惊,但是作者却一反常态,写出了别样风情。因为是在画中,所以花儿是不会凋谢的,永远只留存着美好;人来了鸟也不会惊走,如此,一种永恒的美,仿佛永远留在了人间。
16、《画》是王维的一首经典五言绝句,和这首诗的名字一样,这首诗美如画。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本身还是一首画作鉴赏诗。王维的山水画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诗和画的有机结合。绘画史一般把他看作是诗画结合的创始者。
17、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山水花鸟画,虽然画是静止的,但是笔法却是活的,虽然作者处处凸显画中之景的“静止”,但却为我们带来了一幅活灵活现的图景。诗中文字浅显,每句诗的第三个字,依次为“山”、“水”、“花”、“鸟”,可以说巧妙之极,这四者组合起来,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优美绝伦的山水花鸟图。
18、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
19、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20、蒲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四、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诗
1、没有人知道他在这里,只有明月来照耀着他。
2、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3、这首诗出自清·孙星衍:一窗美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重回江南乐天梦,千里乡思李白知。孙星衍(1753年~1818年)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字渊如,号伯渊,别署芳茂山人、微隐。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后迁居金陵。少年时与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以文学见长,袁枚称他为“天下奇才”。于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皆通其义。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堪称善本。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录内外篇》、《芳茂山人诗录》等多种文集。
4、《画》是宋代佚名诗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
5、《作家美文》小作家学生专栏征稿
6、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7、分享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词,句句如诗如画,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8、古文|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古代风俗
9、品一首诗词,与古人邂逅
10、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11、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12、单车问居边,属国过居延。
13、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5、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
16、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17、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9、“远看山有色”,山景何为美?有色便是佳。王维笔下的山色,是唯有静心者才能品出的。山色这一静景,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更因其或青翠、或殷红、或寒色苍苍,而让人觉得画中的山色,是有着无限的风光。
20、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五、王维写的画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1、一窗美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重回江南乐天梦,千里乡思李白知。这首诗出自清朝的·孙星衍。
2、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3、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回村。
4、他,是盛唐最“佛系”的诗人;
5、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6、白话文释义: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7、曾经听许多人说过沙漠的壮美。当我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我突然懂了他们说的所有赞美。
8、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把画景于实景对照描述,显示了画的形神兼备。
11、全诗读起来,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人又来,鸟不惊,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12、最宁静美好的诗:《鹿柴》
13、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14、红豆盛产于明媚的南方,春天到来时,又生出了多少枝?诗人见到,忍不住感慨道,希望你多多地采摘,小小而鲜红的红豆,最适宜相思啊!看到红豆,想起朋友,虽然不能相见,但相思不会停止啊!
15、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16、《画》是宋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全诗对仗工整,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
17、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18、当然,关于这首诗的作者究竟是不是王维,是存在争议的,因为在王维的集子和《全唐诗》中,并没有这首诗,所以有人便提出了其他的说法,一说是南宋僧人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宋代佚名诗人所作,但究竟如何,尚无定论。我记得上学时,课本上便写着作者是“王维”,所以此处默认为王维的作品。
19、这句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20、“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两句讲的是画上的山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