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三次贬谪所写的名诗
1、湖州城南有四大溪流,北有千顷太湖,水网交错,泊荡星布,于是他又吟出“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因此,湖州之前被称为“水晶宫”,苏轼来了之后便又多了一个名字——水云乡。
2、酒并非好酒,常因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3、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4、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5、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6、这些都说明贬谪生涯对苏轼创作的影响。
7、在乌台诗案中,苏轼入狱。
8、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
9、苏轼为杭州带来了生气和诗意,过年的时候人们都担猪抬酒给苏轼送去。这两样都是苏轼的心头好,但这酒好办,喝不了就留着,可猪肉时间长了就要发臭。苏轼已钻研厨艺多年,这点事还是难不倒他的。
10、若说王润之让苏轼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那么王朝云便给了苏轼精神上的慰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释义: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就是苏轼和王朝云游西湖写的。
11、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宋代:苏轼
12、我作为一千年后的吃瓜群众,说不上来。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两个同为“唐宋八大家”这个当红组合里的天王巨星,私底下彼此尊敬又彼此钦佩的人,因为对变法意见不统在政治上,成为了对头。
13、第一句是“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苏轼这个人,善于读书,善于用书,成为天王巨星是迟早的事。
14、人生最悲惨之事,并非生来本就平庸,而是拥有过人的天赋,也比别人更努力,却郁郁不得志。两个多月后,苏轼病死在常州,距离汴京还有一大段距离。闭眼之前,苏轼想起初入汴京之时,为他算命的老头,反复念道:“一双学士眼,半颗被贬头。”
15、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6、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17、皇帝宋仁宗读过苏轼兄弟的文章后欣喜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18、自从茶圣陆羽创立煎茶之法后,茶在整个唐代风行不衰,开启了全新的时代。而宋朝,不但传承和发展了唐朝的诗词,也同样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到了宋朝,茶道发展出多种多样的手法,如点茶、斗茶、茶百戏,茶与艺术的结合达到了巅峰。
19、苏轼抚了抚心绪,笑着对朋友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0、这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
二、苏轼的几次贬谪
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然举凡世上之人事,多崎岖少坦途。
3、我认为苏轼就是这种人。他在没有任何实质性错误的情况下,一再被贬,半生漂泊,却从未把内心里的怨与恨施加给这个世界。
4、公元1069年,北宋的版图上突然光芒四射,一个自认为是大宋江山救星的人——王安石,开始变法了。
5、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6、今天,窗外大雪纷飞。不由得想起,最冷的时候,苏东坡写的一首词《浣溪沙》
7、苏东坡想办法把钱塘江的水先引入人口稀少的茅山运河,经过茅山运河流了四里地,淤泥沉淀下来,再流到市中心的运河里的水就是干净的了。
8、范祖禹: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敢言。如轼者,岂宜使之久去朝廷?
9、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0、苏东坡在58岁的时候,再次被皇帝贬官,贬到了沿海城市,也就是如今的广东惠州,据说当年苏东坡被贬到惠州的时候,那里的集市上每天只屠杀一头羊供人们购买,而猪肉在那里也是不多见,这对于喜欢吃肉的苏东坡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而苏东坡还是贬官的身份,也不好意思去购买羊肉吃,所以为了解馋,苏东坡就把当时人们不喜欢的羊脊骨给买回来,苏东坡用自己的一双巧手,把羊脊骨烤着吃,这道美食也就是现在非常出名的烤羊蝎子。
1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2、初到黄州(北宋)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13、少年的苏轼过的还是比较顺畅的,他从小就受到父亲文化气息的熏陶,他的文学天赋异禀,在苏轼21岁的时候,他随父亲,弟弟进京赶考,兄弟二人一举获得进士的头衔,同时,苏轼还得到了大文豪欧阳修的器重。
1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15、他又在哪里?所以像我们这样的沧海一粟,又能留下来什么呢?”
16、苏轼一生被流放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偏远。苏轼62岁时,乘着一叶扁舟,来到了他此生到过的最远的地方——海南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经历过那么多的大风大浪,这样的事情在别人看来或许是难以承受,但在苏轼眼里,却早已算不得什么了。“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仅仅十个字,既有人生无常的心酸,又有随遇而安的云淡风轻。
17、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18、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整整26年,我比你住得还长,到现在已经是38年了。”
19、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20、阳台山上春雨忽至,胡乱地洒在歌楼打湿了美人的粉腮。忽然一阵东风卷地而来,吹散了云雨,落日的余晖从乌云缝隙中斜射出来,染红了半边天。
三、苏轼三次贬谪后古诗
1、元丰七年(1084)年十二月,苏东坡途径安徽泗州,在泗州,苏东坡一家人是最艰难的时候,他们一家人都在船上待着,因为没有钱上岸。
2、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3、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4、苏轼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我杜撰的。尧帝有圣德,能说出这样的话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5、古代与茶叶结缘的诗人不胜枚举,但是没有一位能像宋代的大文豪、美食家苏轼那样,对于品茶、烹茶、种茶均在行,对茶史、茶功都颇有研究。苏轼嗜茶,他认为,茶,助诗思、战睡魔,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他还创作了众多的咏茶诗词,流传下来的茶诗就有百余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苏轼的这首《和蒋夔寄茶》。
6、写西湖,历来是和风细柳,碧水红莲的。只有苏轼这一首,“黑云”与“白雨”的对比是那样的强烈,“卷地风”与“水如天”又是那样的磅礴。不愧是“醉书”,他到底是醉倒在这一方湖水里了。
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8、时间来到了三年后,61岁的苏东坡再次被贬,这次被贬的地方有些远,在哪里呢?被贬到了有着“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岛,这次被贬,也是苏东坡经历的最苦的地方,基本上什么都要自己动手,据说由于和当地官员的关系不好,苏东坡住的地方也是自己动手建造的,其实这些对苏东坡来说都无所谓,因为就像开篇说的那样,宋朝的文人始终都有一种高雅,他们能真正的做到随遇而安。
9、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10、这玩笑里,有他对政治的苦叹,也有对仕途的不甘。“恐”是朝廷纷争的让人产生的畏惧,“谋”是那群小人机关算尽的嘴脸,“分”是利益熏黑了心之后的不择手段,“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短短九个字,道尽沧桑。
11、因为朝廷有小人作祟,苏轼就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苏轼又一次成了被打击的对象,这一次,苏轼被贬谪到了惠州,后来,又因为苏轼字字瞻,于是,苏轼被贬谪到了儋州。
12、果然,四年后苏轼如愿还朝,但伴随着这个喜讯而来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以二十六岁的年龄病逝了。苏轼与王弗伉俪情深。苏轼少年读诗时,妻子红袖添香;进京赶考时,妻子照料家园;
13、吴曾《能改斋漫录》:“其属意盖为王氏女子也,读者不能解。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闻得其祥,题诗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夜冷月堕幽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14、谢邀。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诗词豪放,一生共有诗文3600余篇,留下许多千古名句,美得让人心醉也心碎!苏轼一直想做一个政治家,但仕途却很坎坷,曾三次被贬,真让人唏嘘不已,感到惋惜和不平。主要原因是才情太盛遭人妒忌陷害,加之耿直、单纯屡生祸端,与革新变法派和保守派思想观点不一致,把两派都得罪了。苏轼一生活了64岁,“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爱妻英年早逝又丧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遭遇过政敌的非难,也承受过刻骨的背叛,才华横溢却官场失意,三起三落终生不得志,尽显苏轼的豁达与无奈。千古悠悠,洗尽铅华,时代变迁,社会进步,不掩苏轼诗情的卓越及伟大,他的诗品和人格魅力仍光彩照人。
15、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16、其还要了解相关的常识。
17、颠沛流离的苦涩人生不仅没有让苏轼意志消沉,相反让他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18、这首诗描写作者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的复杂矛盾的心绪。有自嘲自伤,有对权势者的嘲笑,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发现美,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一贯的豁达、乐观。
19、几经辗转,在距上一次任职杭州的十六年后,苏轼又来到了这片土地上。命运就是喜欢开他的玩笑,苏轼在密州、徐州时,都曾有过抗洪的经历,算是宋朝的“大禹”了。可当他再次来到这个江南水乡时,面临的却不是发水,而是干涸。
20、我们下面来说说作者的推断。
四、苏轼被贬谪的诗
1、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2、苏轼与欧阳修之间的缘分就在于:主管大宋文化教育工作欧阳修正要在“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来寻找一个豪迈的、进取的、有见地的、有才情的年轻人,喏,苏轼就出现了。
3、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4、养成这些小习惯,你会更……
5、表现了东坡其人其诗特有的风格。
6、在儋州,他劝耕种、推中医,兴教育。在《雪堂记》中,苏轼写道:“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他
7、联系我们生活的当下,出嫁的女儿在过年时,一定要回娘家送节礼的,这不就是“馈岁”吗?而相聚饮酒、打麻将,看着春晚等待新年钟声敲响,于是在《难忘今宵》的歌声里四面鞭炮响起,这不就是“别岁”与“守岁”吗?
8、可密州在当时,却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县城而已。苏轼的仕途又走了下坡路。密州不仅小,而且自从苏轼来到这个小城的那年开始,蝗灾、大旱、洪水,像相互比着谁更会为难苏轼一样,轮番出现。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两位老师觉得读来甚妙,可他们俩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此话的出处。这就为难了。如果按引用失真来处理,万一是这考试生引用对了,岂不是贻笑大方。
11、王朝云是苏轼于杭州买回来的艺伎,当时她才12岁,作为艺伎的她虽小却也懂不少琴棋书画,很受苏轼喜爱,18岁时就被苏轼纳为侍妾了。
12、下雨了,苏轼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13、刘克庄评价他的诗:有汗漫者,有典丽者,有丽缛者,有简淡者翕张开阖,千变万化。
14、好了,既然是“以寄子由”,当然作者就不能是“子由”而是其兄“子瞻”了。
15、“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诗人说,我的一生事事都随缘;遍布全国各地,不管是乘船还是坐车徒步,没有什么不方便的。乘着小船渡过吴越;三年的富足生活,让我尝尽了天下美食。
16、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7、刘辰翁: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较工拙?(《辛稼轩词序》)
18、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一题为“黄州临皋亭作”。苏轼因为写诗揭露新法的弊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成为失去自由的罪人。
19、思念、牵挂、担心的滋味萦绕在苏轼的心头,使这个中秋节也显得越发悲凉,苏轼要用眼泪来应这个景吗?不!他告诉自己,也告诉天下人:人不能长欢,月不能长圆,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又何苦囿于这一时的分别呢?你和我都好好的,今晚的月亮也好好的,夫复何求。这样一句话放在今天,大概就是“你若安好,便是月圆”吧。
20、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曰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五、苏轼贬谪的诗作
1、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2、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3、苏轼初出茅庐即一鸣惊人,时人和他自己的期许并不是一介书生或一百里之才。
4、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
5、对于有政治抱负的人来说,贬谪流放无疑是痛苦的,尤其是被贬岭南,已经彻底终结了他的政治生命。
6、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7、到黄州后,他开始住在定惠院,以后又迁到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元丰四年春天的一个傍晚,词人在临皋亭上倚栏观江,见落日斜照、春意盎然,又逢短暂的春雨令水天生出奇妙的景致,心神激荡,便将这美好的景色记录了下来,即成此篇。
8、苏轼的茶诗,描写细腻生动,将江水、烧火、大瓢、小勺等日常生活的俗物,与江雪、明月、松风这些高雅风物相比;将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等普普通通的动作,并做到与梦境、情景和友情相融合,让俗物俗事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旷达的胸襟和豪放的境界。
9、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自従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厨中蒸粟埋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吟哦烹噍两奇绝,只恐偷乞烦封缠。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
1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甚至连高丽、辽国、西夏这些国家
12、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3、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14、他不能像在杭州那样建苏公堤,也不能像在密州那样灭蝗救灾。
15、仕途不顺也就算了,他的三位爱人也都红颜薄命先他而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释义: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单从这一句就足以看出苏轼心中对亡妻的想念之情。
16、难得的是苏轼做到了得意时心怀天下、积极有为,不如意时也能旷达乐观、心系百姓,无论境遇如何都能随缘自适、穷达如一。
17、我们都熟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词前也有个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不难看出,苏轼过中秋时也落单了,于是醉酒作诗,寄给弟弟看。
18、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19、这样不堪的岁月,往往会把一个人的诗意给消磨没了,但苏轼不然,内心的忧伤和生活的困苦,他要用诗来记录。
20、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