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的雅称桑榆
1、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2、龆龀:(tiáochèn)儿童换齿年龄。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3、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4、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5、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6、6老宿(lǎosù)年老而在学艺上有造诣的人。如文坛老宿。汪启淑《鹿菲子小传》:“黄景仁著有《浮相斌》,老宿咸称之。”
7、男子一百零八岁。茶字的草头代表下面有八和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加在一起就是一百零八岁。
8、有的患重大疾病的村民,到外地医院就医确诊以后,为了节省开支,后期治疗总是将药品带回来,请樊素珍给打针、输液。其实,这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是医生很忌讳的事情,但她替乡亲们着想,每次都有求必应,而且输液所使用的针管等材料全部免费。
9、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10、艰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11、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12、司马青衫:司马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形容十分悲伤
13、60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耆(qí)艾: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
14、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15、正大光明: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16、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17、幼儿时期,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
18、葛藤永断情都快,烦恼全消气也雄。
19、男子九十岁,卆zú字可拆成九十。
20、栖鸦控地林莽逋,电光的烁开金铺。
二、桑榆老的意思
1、男子六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2、志学(zhìxué)
3、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得了鱼,就忘了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4、焰夺虹霓惊过客,暖回天地破春雷。
5、钟鸣漏尽: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漏:滴漏,古代计时器。
6、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掌握技巧或窍门
7、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非常困难
8、“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9、斜风细雨归樵客,箬笠轻蓑对水鸥。
10、 桑榆 即为傍晚的意思,就代称日暮或者“晚年”。
11、附件2:润城古诗词参考内容
12、黄口(huángkǒu)
13、人在说话时是富有韵味和内涵的,尤其是在书面用语的时候,不会将老年人的年龄直接叫老年,会将年龄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取上几个优雅有深意的别称,比如50多岁的年龄叫作知命之年,60所对的年龄叫作耳顺之年等等,或者将所有老年人都叫桑榆之年,白首之年等等。
14、不惑:指40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15、花甲重开(huājiǎzhòngkāi)
16、浅尝辄止:只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17、少长咸集: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选手参赛必须穿着整洁,使用普通话,倡导脱稿朗诵,语速适中,轻重缓急合理,并富有感情色彩及丰富的肢体语言。
19、垂髫: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儿童或童年。
20、休戚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三、桑榆有没有老人的意思
1、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2、桑榆之年是指所有50岁以上年龄的老人,包括80岁的年龄等等。
3、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即指古代女子十二岁开始戴钗梳妆。
4、主题:美丽家园激情放歌
5、桑榆之年的来历出处源于于《魏书·游明根传》,全文是“(明根对曰)臣桑榆之时,钟鸣漏尽,蒙皇上之泽,头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皇上大恩,臣之愿也。”
6、暮景桑榆: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7、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8、喜来细雨鱼儿出,笑对壶觞曲水间。
9、一年令节已寥寥,渐次残冬看雪飘。
10、7老父(lǎofù)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11、中秋此会能多少,有酒何妨竟夜欢。
12、愿关注我们的人都能找到
13、别墅小松五株,移于紫台岭,诗以送之
14、“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如:
1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桑榆,喻日暮。意思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6、瓮牖绳枢: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17、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8、人笑贫仍原宪似,自怜年与老泉同。
19、人生日之时在古时称为“初度”。《离骚》曾语“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后也称生日为“初度”。
20、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少女,唐代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就是对十三四岁少女时代的称谓。
四、老人的雅称叫什么
1、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在《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老宿:年老而在学艺上有造诣的人。如文坛老宿。
4、坚如磐石: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5、女子十六岁,称碧玉年华。出自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6、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7、植巨杆,系花炮爆于上,名曰“放烟火”
8、男子八十八岁。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中间是可读作故名。
9、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10、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11、接陇翠流看欲眩,连畴青涌望无垠。
12、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3、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14、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15、男子三十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16、忐忑(tǎntè)不安:心神极为不安
17、玉宇无尘兔魄寒,月升东海献冰盘。
18、于是小花便搜集了一些资料,
19、古代女子到了12岁,要开始戴金钗,称为“金钗之年”。南朝梁武帝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曰:“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大意是说,这些女子头上的钗饰非常多,脚下踩的是五色纹彩织成的鞋子。
20、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五、桑榆可以代指老人吗
1、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2、在有的小伙伴的投稿中,
3、倘能再鼓并州铁,敢道余生尽死灰。
4、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角,小髻;总,束发上分,故称“总角”。
5、舞勺之年(wǔsháozhīnián)
6、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7、老夫是老年男子的自我谦称,通常是指年龄超过七十岁的男子。
8、因利乘便:凭藉有利的形势
9、楚楚可怜;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10、男子九十九岁。“百”字去掉上边的一是“白”,“百”数去一为故雅称九十九岁为“白寿”。
11、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2、包举宇内: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13、桑榆的意思是桑树与榆树。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以喻事之后阶段。比喻晚年;垂老之年。喻指隐居田园。
14、喜寿(xǐshòu)
15、吾乡风俗,每秋月摘豆叶,缕切贮瓮,压以石。久之,其酸震齿。于九月间携向清溪淘净,名曰“渗菜”,所以储冬食也。作《渗菜行》
16、老汉是老年男人的自称。
17、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18、父母称高堂、椿萱;称别人父母为令尊、令堂。
19、朗诵时间限定在3—5分钟,如果超时或不足,评委将适当扣分,集体朗诵可适当延时。个人朗诵必须是现场朗诵,集体朗诵可前期录制。
2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