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笔入题的诗句有哪些
1、焰火腾空耀九天,龙灯溢彩映婵娟。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白居易《琵琶行》
3、欲问新年何所愿,登高赏景学风流。
4、莫使东风脸上匀,愁丝万缕涨三春。
5、出门逢信使,伫盼早团圆。
6、次韵璐瑶老师(西江月)寄方舟文友
7、捧日人和诗梦寄,饮霞天放菊花酬。
8、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整体考查)
9、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11、拨动诗情存爽籁,惊飞画意解烦愁。
12、卜算子·咏北京冬奥会(步中华诗词学会周文彰先生《新春贺词》韵)
13、村头犬斗相嬉闹,树顶莺鸣入耳欣。
14、①“重”“复”二字突出了山水的曲折幽深,“暗”“明”二字突出了柳树的繁茂和花朵的艳丽,形象描绘出了山环水绕、柳绿花艳的山村风光;“疑”字表明景色的变化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15、别后池塘涨秋草,常为挚友採茱萸。
16、赏析“双袖龙钟泪不干”。
17、半窗明月,滴檐清露。肝胆同倾诉。
18、万户楼台看过客,千村阡陌望归人。
19、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 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20、阶前绿柳风神写,欄外红荷逸韵摹。
二、什么是曲笔入题
1、有负苍天酬节令,返春农稼不当时。
2、归牛携节至,逸虎驭春风。
3、雨过方知花正艳,酒酣期许意同真。
4、怡情去岁成功酒,畅想今朝励志篇。
5、最喜迓人风色好,沉烟翠霭竟相偎。
6、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9、白话文释义:放榜的时候,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榜上三十三位及第者都骑马向长安进发。关中的少年朋友们,你们多准备美酒吧,很快就会把春色带进关内来。
10、③颈联使用细节描写,以云低鸟小反衬泰山的高峻;
11、欣逢佳节梦相牵,暖意融融喜事连。
12、佳朋助力入方舟,幸会良师益友。
13、①替父从军,说明她深明大义、忠孝两全;
14、龙湾日出牙樯动,燕渚风生翠浪开。
15、(幽州台即蓟北楼,也叫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16、五环献彩苍穹绘,四海粼波朗月回。
17、玉宇五环飞,情赋春芳句。夺冠强身展梦妍,一起融和驻。
18、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19、依依不舍远航舟。此意难忘怀旧。
20、《清溪中荡起的一泓涟漪——赵师秀赏析》.范垂新.《课外语文》(初中).2011年4月
三、诗歌中的曲笔入题
1、(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2、漫吟寅虎驰心志,喜约佳朋醉醴泉。
3、“千寻”使用夸张的修辞,从正面极言塔高;“见日升”虚写旭日东升,从侧面衬托塔高。这句诗暗示作者立足点高,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4、有梦此生独有,堪怜吾事谁知。
5、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1)全诗的诗眼是某某字,请作简要分析。
7、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8、微刊精彩立潮头,诗友热情照旧。
9、纵览朝霞入画,尽书漆夜随心。
10、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1、西风拽柳春还。庆奥运、斜阳生紫烟。盼国歌高奏,激情震宇,赛台奋搏,壮志冲天。曼妙身姿,恢弘场馆,世界人民瞩目喧。增友谊,振复兴大业,盛况空前。
12、千世词坛寻旧迹,一江春水亦东流。
13、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4、“夜”字表明军帖传达的时间特殊,“十二”虚写军书数量多,表明了军情紧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15、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16、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
17、唯忆当年携手处,花开朵朵伴君同。
18、月上频思寒地事,云飞恰似白天鹅。
19、使用细节描写,描绘了层云升起、归鸟入巢的画面,以云低鸟小反衬泰山的高大,表现了作者激荡的心胸和开阔的眼界。
20、长江诗苑2022《新春寄语》同题作业
四、诗句妙处题答题要点
1、远处松青初叶茂,依栏仰赞笑春风。
2、而判断诗人的情怀也可以结合诗人的生平,和所处的朝代展开联想。以及诗人的作品大多数都表达什么的情怀。比如,陶渊明一般都是表达闲适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3、燕莺疏柳寻春信,会约冠清最相宜。
4、说到侧写,《红楼梦》里有一段刻画王熙凤形象的文字。当时王熙凤并不在场,而是借用众人之口来烘托,荣宁二府的女主人们对这位泼辣的晚辈媳妇各抒己见,让读者未曾谋其面,已然识其人。《红楼梦》是小说,但它借鉴了诗词的侧写手法。侧写者,就是曲笔。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开始了侧面烘托主题的写法。
5、在整个上阙中,只有“小园先炽”一句,是正面描绘梅花,其余都是曲笔。至此,我们看到的寒风、晓光、白云、飞雪、霜禽其实都是实写,一无虚写。
6、喜庆佳节到,祥瑞福临门。万民同乐,锣鼓喧闹迎新春。红纸窗花巧剪,霓彩流光争炫。共度美良辰。辉煌耀华夏,美德传龙人。
7、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句诗有何作用?)
8、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9、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10、今生有幸会方舟,提笔吟诗韵海游。
11、春池泛水荡兰舟,旖旎风光毓秀。
12、析效果:说明这种关系的作用(营造的意境、表达的内容、抒发的情感)
13、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4、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15、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
16、古诗词在结构上往往讲究“起、承、转、合”。起句就是开头的句子,其作用是总领全文,一般有渲染气氛、埋下伏笔、提示下文、奠定基调、点明题旨等方面的作用;中间的句子往往是承句,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铺垫和蓄势;意思发生转折的句子就是转句,它是文本的思路和作者的情路转换的明显的语言标志,通常是诗歌的关键处;结尾句就是合句,通常有总结全诗、点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17、迎春瑞雪兆丰年,万象更新燕舞天。
18、京城迎健将,友谊见尧天。
19、梦里偕归牵旧念,心中期待沐晴曦。
20、③表达效果(情感、主旨)。
五、曲笔入题的古诗
1、曲笔入题――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运用的好,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2、②“开篇特点”、“脉络”、“几个阶段(时期)”;
3、长青十五位诗友集体点评曾凡荣绝句
4、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中的“浮云”和“最高层”有何含义?这句诗蕴含着什么哲理?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这两句实际是作者在变法革新中对保守派的战斗宣言。)
6、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7、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8、②眷恋亲人又不愿亲人牵挂的复杂情感。
9、怎棹新舟环瀚宇,何挥巨笔写长歌。
10、明媚阳光映锦台,龙腾虎跃接春来。
11、诗描骏业迎欣景,笔写佳篇伴贺图。
12、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3、远宿家山不舍,近居衣食无求。
14、征程熔帜艳,秀骨铸天涯。
15、这首词,题为梅花。然而,篇中作为主体的梅花始终都不曾正面出现,相反,读者看到的却是意象突出的人物与飞禽,他(它)们占据了全部的画面。
16、常见作家语言风格:屈原雄浑悲壮、曹操豪放磅礴、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清丽俊逸、王维恬淡优美、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贺奇丽瑰秀、柳永缠绵悱恻、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婉约含蓄、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17、(阮郎归)夜寄天涯好友
18、(3)某句放在某位置行不行?为什么?
19、(诗词方舟总1115期)同题诗165期《情思》精选67首
20、“无时”有“随时”之意,表明作者和村民相处融洽,塑造了一位与农民亲密无间的慈祥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乡村美景的喜爱和留恋,也暗含向往田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