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原写了哪些爱国诗
1、答案:汨罗江快乐积累:据记载,诗人屈原被坏人诬陷而遭流放,后来怀抱着楚国的泥土,于农历五月初五那天自沉于汨罗江。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3、屈子生楚国,七雄知其材。
4、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5、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宋)林升《题临安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8、《招魂》也是一篇奇文,是屈放逐于江南时期根据民间招魂词的写法而创作的。全文以中间巫阳招魂词为主体,前有叙文,后有乱辞。招魂辞最突出的特点是每隔一句用一个“些”字作语尾。“些”和“兮”都是楚国的方言,而用“些”字又是楚国禁咒语的旧习。诗人正是把民间流行的习惯语言引入自己的创作中。招魂本是楚国当时的巫风。诗人采用民间招魂的形式,极力描写四方上下的险恶和故乡居室.饮食.音乐之美,不仅赖以坚定自己不肯离开祖国的意志,寄托他对故乡的热爱,甚至流露了重返故都再得进用的愿望。这与“离骚”的上下求索,眷恋故乡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招魂》在艺术上的特色是铺叙丰富,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它的铺写手法对后来汉赋的创作有直接影响。
9、王和尚揭秘律诗写作的章法要点:如何做到圆融照应?
10、屈原之所以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圣贤和爱国主义诗人,其圣贤之处,首先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挚烈的爱国情怀。在他身上,体现着至高无上的国家意志,凝聚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着力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斯丘聊得暂婆娑,正是原头夕照过。
1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3、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因此,屈原亲自到各国去联络,要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怀王十一年,屈原的外交成功了。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的扩张。屈原更加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14、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15、何事葬江水,空使后人哀。
16、据《汉书·艺文志》记共25篇,它的具体篇目据王逸《楚辞章句》记分为《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等。《大招》的作者王逸不能明断。《招魂》一篇司马迁认为是屈原原作,而王逸却认为是宋玉。可见屈原的作品汉代人的看法就不一致。后人为了加入《招魂》、《大招》等篇,而把《九歌》任意删并,以求合于25篇,那是很不妥的。屈原的诗歌在历代伟大诗人中,虽作品不是太多,可篇篇奇趣无比,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贞的高洁人格,是诗人美政思想和高尚情怀的集中体现,是诗人灵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灿若星光的不朽诗篇。
17、意思是: 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要上下追求去探索!
18、天阔水云连黯淡,日间鸥鹭自飞鸣。
19、诗人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20、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滩声依旧来反衬人间万事万物的变迁,从而联想到楚城的荒芜,表达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楚城荒废的状况有所感伤的情怀,许多不便于细说、说不尽的地方,都蕴蓄在慨叹和停顿当中。
二、屈原写了哪些爱国的诗句
1、屈原虽壮怀激烈,投江殉道,可留下了极其经典的光辉诗篇。
2、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怀沙》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3、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4、当楚使提到交割土地时,张仪赖得一干二净。他说:"我说献给楚王的,是自己的六里俸地。秦国的土地怎么能够献给人呢?"楚使有口难言,只得空手回来报告楚王。这一来,可把怀王气昏了。他仗着这几年养精蓄锐,兵粮充足,就派了大将屈,带领十万大军,进攻秦国。
5、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
6、屈原的代表作有《九歌》、《九章》、《天问》、《离骚》。
7、屈原爬起来,一边追,一边叫。靳尚只怕怀王心里动摇,加快一鞭,那车飞一般去了。屈原喘着气站住了,眼睁睁望着向西而去的人马,等到不见了影子,还呆呆立在那儿。不到半个月,靳尚只剩下一人一马逃回郢都。果不出屈原所料,怀王和五百人马一到武关,就被秦国扣留,已经送往咸阳。
8、这首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
9、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10、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被宋孝宗从抗金前线召还东归,顺长江而下到达归州时,面对楚国诗人屈原的祠堂,感慨自己的报国壮志不能实现,写下了这首诗。
11、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12、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13、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4、今年的端午节,我要同您讲的是另一小段公案,即将发生在明天——
15、泽畔行吟还忆昨,庭前谏草已成灰。
16、白玉徒为洁,幽兰未谓芳。
17、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8、他就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屈原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忧虑,在乱世中毅然选择投江殉国,表达对祖国的爱。可幸的是在今天,他依然能被历史所铭记,不管佳作亦或是他的事迹、精神气节。
19、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20、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音“期”)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三、屈原写的爱国诗
1、鸿砺教育冬令营由于疫情原因同步转为线上授课啦!!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3、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4、风声落日心逾壮,鱼腹终天恨未消。
5、◆潜山这些人可获得5000元补助金
6、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招魂》
7、第三联由历史的回顾转为对眼前景象的描写,凄凉败落,它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又是当年楚国衰亡的象征。末联是诗人对楚之衰亡所作的结论,也是全诗主旨之所在。
8、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9、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10、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九歌》
11、提示:点击↑上方"潜山微生活"关注潜山事
12、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13、郑孝胥是晚清闽派诗的首领,也是“同光体”的倡导者之一。其诗意度简穆,韵味淡远,,造语生峭,往往清言见骨。
14、过三闾庙(唐·戴叔伦)
15、其实,在历史上远远不止以上三首纪念屈原的诗歌,我在这里仅仅是列举出了几首我觉得写到我心坎里的诗歌。
16、也是因为你有"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
17、这首诗叙述屈原故事,拈屈原离骚诗中意象,用字饱含同情和感慨,表达忠而见疑,洁而被弃的悲愤之情。
18、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19、每天清晨太阳还没升起,屈原已经起床,坐在窗前,对着大山河流高声朗读《诗经》,《论语》等诗文,他的朗读声几乎与公鸡的报晓时间同时在广阔的天空下响起回荡,屈原更喜欢山歌,渔歌,以及祭祀用的歌曲,每得一首都如获至宝,从中汲取营养,为他后面的诗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全国订购艺术欣赏热线:
四、关于屈原的爱国诗有哪些
1、这首诗立意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2、国亡身殒今何有,只有离骚在世间。
3、李白写诗有何妙招?为何其胸怀博大,其文思壮阔?
4、九日过屈子祠(清·释敬安)
5、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6、他到了楚国云梦地方,看见当地百姓正在追悼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屈原十分感动,停下车进去参拜。他立在神位面前诵读他所做的《国殇》诗,悼念为国牺牲的战士。念到沉痛的地方,百姓都流下泪来,屈原也放声痛哭。屈原走了几天,忽听传说:张仪又到郢都来了。他不禁连连跺脚,日夜兼程,向郢都赶去。
7、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8、他的马悲哀地嘶叫着,马夫也回头望着楚国叹气。屈原不禁激动地说:"对,我们是楚国人、楚国马,死也要死在楚国的土地上!"他回到陵阳住了九年,既没有回郢都的希望,又听到楚国的局面越来越坏。每个传来的消息都使他坐立不安。他想起怀王是因为拒绝割让黔中才死在秦国的,决意到这块地方去看看,来到黔中郡溆浦地方住了下来。爱国的火焰在他心里燃烧,可自己又无能为力。他只能每天在山边湖旁踱着。
9、屈原离开家乡,来到楚国郢都,以楚国王姓的身份晋见楚怀王,由于他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品行高尚,因此受到了楚怀王的赏识,任命他为兰台宫文学侍臣,后来又做过左徒,是国君左右的近臣,可以参与政法的设立与修改。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在此期间他做了很多变法改革。他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之心已经像种子一样悄然播撒在楚国大地。
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1、半路上,他接到了怀王的命令,派他出使齐国,恢复联盟。屈原高兴地想:"大王到底回心了!"就立刻奔赴齐国。怀王违背联盟,齐国十分愤恨。但是屈原是齐王敬重的人,经过一番谈判,就答应撤回助秦攻楚的齐兵。屈原还未返国,就得到了秦楚议和的消息。他怕怀王再受欺骗,连忙辞了齐王,赶回楚国去。
12、既是因为你有“香草美人”的浪漫才华,
13、◆安庆警方通报!5死15伤!
14、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15、译文:世界上的人都是污浊的,惟独我干净、清白;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这是一个比喻,比喻说在乱世中,大家都沉沦里面不明是非,只有我一个人看的清现在的局势。
16、却借微香荐蘋藻,海门何处问渔樵?
17、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是为了捍卫滋生自己生命的土地、文化和政权形式,当然合情合理,但是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我们不应该混淆概念。在后世看来,当时真正与“国家”贴得比较近的,反倒是秦国,因为正是它将统一中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形成梁启超所说的“中国之中国”。我们怎么可以把中国在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对峙性诉求,反而说成是“爱国”呢?这是原文,余秋雨认为屈原所捍卫的楚国不能代表中国。
18、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19、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不满起来。秦国的间谍把这一情况,报告秦王,秦王早想进攻齐国,只碍着六国联盟,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20、作此诗时,作者已年老,故而虽逢佳节,但是却平添许多感慨。作者不愿意趋俗,只祈求国事安泰,表现出萧索低沉的感情。虽然年年榴花开放,但是头发却渐渐斑白,经过岁月的磨练,作者已看透人生,认为人不论贤与愚,都是过眼云烟,都不可依恃。
五、屈原写过的爱国诗歌有哪些
1、《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具有异常神奇丰富的想象力。诗人一连向上苍提出170多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即敬天尊神法道,又借天问道、借古喻今、叩问现实,充满诗人思想的博大和探索真理的精神。《天问》仍用四言诗,通篇全用诘问语气,且参次错落,灵活多变;大胆泼辣,荡气回肠,丝毫不觉的单调,颇具诗人的仰天气势的探索精神。
2、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
3、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4、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5、意思是: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6、渔父不来湘水阔,重华一去楚云深。
7、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8、屈原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光飞逝、美人迟暮的时间紧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识。面对大自然的四季变换,能引发人类共通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人迟暮之感的抒发,代不乏人,历久弥新。但是还没有谁像屈原那样面对时间飞逝而产生紧迫甚至恐惧的感受。
9、冤骨消寒渚,忠魂失旧乡。
10、西园端午(清末·郑孝胥)
11、开头四句以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示江上之游的即景画面,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前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后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结尾四句,承前发挥,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活画出诗人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又从反面说明功名富贵不会长在,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12、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给后世作家作出了示范。在《离骚》中有许多表现屈原拳拳爱国之心的诗句。
13、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14、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15、他正在沈思,靳尚站出来狠狠地对屈原说:"今天是大王出门的好日子,三闾大夫说这些丧气话什么意思?"屈原气得嘴唇发抖,颤声说道:"上官大夫!你是楚国人,也该替楚国想想,不能把大王送进虎口啊!"靳尚大怒,迭声叫让开。屈原攀住了车辕不肯放手。靳尚令人把屈原推倒在地,扬鞭催马,簇拥着怀王走了。
16、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17、屈氏家族虽然与楚国同姓,但与楚国的王公贵族相比只能属于远离王族的疏族,屈原的父亲伯庸一生不得志,他身居僻壤,靠着世袭的食邑过日子,虽家道中落,但也在一般人之上,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他对屈原也抱有极大的期望,可能是自己是儒家弟子的缘故,他不喜欢屈原迷恋那些民间的东西,以免荒废学业,只让屈原读私塾里的书,但久而久之,私塾里的书也远远满足不了他了,于是他便到处收集各种书来读。
18、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19、随着时间的推移,屈原也慢慢的长大,他眉清目秀,身材飘逸,环境的熏陶让他养成了高洁的品质,同时也越来越博学多才,渐渐的他对故乡的乐平里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他想走出三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姐姐女须,并将一首诗呈给姐姐指点,那便是有名的《橘颂》,女须把这首诗呈给了父亲,父亲读完十分感慨,决定让他振翅高飞。
20、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