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茶壶的诗词
1、器,气也;文形即正形!文以载道,器亦然!此壶是吾师,我是此壶友!理法兼通,做人做事做器:严谨有法度。
2、据统计,现存乾隆诗作共计43584首,几乎抵得上一部《全唐诗》。
3、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壁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正值求珪瓒,提携共饮冰。
4、明天就能倒出如茶的日子来。
5、如果是外山泥(商品壶几乎都用外山泥),烧出来的卖相很好看,但不会养的光润,发出的光是贼光,高光有玻璃相。而黄龙山原矿的正山泥料养好后发出的是亚光,光线稳重,越养越干净。
6、此壶名为“汉瓦”,本身就古朴大方。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把壶,琢磨此诗文,颇费了些时日。其实可由两首诗组成。一首就是壶盖上的“清茶静心,茶静心清;静心清茶,心清茶静。”回文诗,另外一首就是“一壶冲古意”四句。唯如此,方能饮得茶,赏得壶。是为记,定名为清茶静心壶。
7、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灺一灯。
8、汉瓦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仿制此种款型,而之前杨彭年的一款汉瓦壶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圆筒形壶体,上侈下教,短流势较直。盖平略见弧,桥式钮,钮面阴刻海棠纹样。泥质坚结,砂色暗红。壶盖子口制作圆而不规,转捻即紧,拈钮可以翕起全壶。
9、传炉壶,式度端庄,风格雅致,隐隐然有古风韵,堪称佳品。老子曰“大象无形,大巧不工”。制壶赏壶,到了极致就是看其气度,观其神韵。至于细节的处理到显得不过尔尔。传炉壶的特点正是如此!传炉壶有着青铜器般的威严与稳重,它古朴典雅,曲线强劲有力,浑厚端正。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典范,要想做得比例恰当、珠圆玉润,骨肉廷均实属不易。
10、回到陈三五娘和益春身上,陈三和益春有一腿就一点都不奇怪了。问题是,这是个一点担当都没有的男人,小姐未上,丫鬟先行,把人家肚子搞大以后,又把人家抛弃了。所以,不管他是咋样瓜老儭的,一点不值得可怜,活该!中国就只会出这种不能让人说出口的尴尬事,连个悲剧也不能让人荡气回肠的。就不说人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了,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11、水许束自注,昨来龙井边。
12、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13、听得到泉的清音,可以清心也。
14、就会倒出丰富的人生来。
15、汉君壶是六十年代初,紫砂陶趋于低谷时所制,为大众服务之茗壶,至今比较珍贵。汉君壶曾以商品大量涌现,现一壶款,由于壶艺家学养不同,所制器物差别甚大,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之感。汉君壶原似曼生扁石壶之式,清末民初为平盖汉君壶,基本定型。
16、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17、妹妹今年十岁,读小学三年级。她那红扑扑的脸蛋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透着聪明伶俐的神色。乌黑的头发下,两条弯弯的眉毛,像那月牙儿。她那一排雪白的牙齿当中,缺了颗门牙,一笑起来,就成了个豁牙巴,十分逗人喜欢。
18、玉壶冰始结,循吏政初成。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瑶池惭洞澈,金镜让澄明。气若朝霜动,形随夜月盈。临人能不蔽,待物本无情。怯对圆光里,妍蚩自此呈。
19、回复关键字即可查看使用
20、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二、描写茶壶的诗句
1、其实,现在丁山几乎家家户户做壶,芸芸众壶,区别在哪里?
2、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3、其实,一开始接触紫砂壶的人,几乎都是从关注泥料开始的。
4、定此壶时,实为品茶而写,依壶型,定名为一壶神思。
5、据《阳羡砂壶图考》记载,潘仕成字德畲,为清道光广东番禺人。由于潘氏家传素嗜饮茶,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砂壶,一则自用,一则往还馈赠。潘氏订制的砂壶形制固定,且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字“潘”印。由于潘氏声名远播,世人乃将此一形制称为“潘壶”。壶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为“高潘”。
6、近水楼台先得月,芳香茶叶最清心。
7、进得女真千户妹,十三娇小唤茶茶。
8、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9、设与水仙作春服,天边风月傲清华”。
10、原名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
11、荔枝FM:FM3281592
12、茶壶在苍穹下噗嗤——噗嗤
13、喜一愚天禀,一闲天赋,
14、汉朝大臣汲黯,因其刚正不阿,被后人称为“汲直”。今见曼生款“汲直”壶,壶把如大耳,壶身直而深,依其型,而做此诗,刻于曼生款背面。世间多少名利、是非、恩怨、福祸,一耳闻尽深藏于心。
15、他年逾六旬,军帽下露出了花白的鬓发,在帽徽领章的衬托下,显出一种不言而喻的身份。虽然公共汽车上喧闹拥挤,但他依然挺直身坐着,两只手放在膝盖上,保持着军人特有的一种风度。在他的眼皮下藏着一双炭火似的光点,在默默地燃烧着……
16、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
17、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18、华发些些似不公,辰申龊龊有何庸。力抛羁绁片时适,谈谑槃筵一笑烘。山刹汲壶茶可点,匠人礲斲事方丛。麦秋梅润霖淫剧,旅泛殊谙干越风。
19、哥哥只有二十多岁,一头黑发,中等个子,身材匀称。他说不上很英俊,但是五官端正,从他眼睛里可以看出他是个聪明而有精力的年轻人。他给人安静与和善的感觉,而且脸上还带着孩子般的稚气。
20、见说焙前人,时时炙花脯。满江红·紫砂壶胡秉言紫玉风骚,显神韵,端庄无限。千姿态,玲珑方寸,秀清魔幻。荆邑僧人出富贵,天工巧弄奇思绽。看大师、书画土丸中,怡情鉴。名久盛,古今羡。文人客,抛书卷。愿舍三餐美,度壶心暖。手握金砂享自在,气清骨雅存德善。梦牵魂、陶醉乐悠然,终生恋。《汉宫春·行李溪头》年代:宋作者:辛弃疾
三、关于茶壶的诗
1、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一胃知足壶日日把玩知足壶,绿茗香菡一胃舒;弱水三千非吾饮,君子恬啜石瓢露.清茶静心壶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常论是非者,不作饮茶人.归隐壶倦鸟归深林,清泉入壶中;茶饮有仙趣,南山自在翁.三养壶茶养壶,壶养茶;砂养人,人养砂.清茶静心壶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常论是非者,不作饮茶人.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欧阳修-北宋-《和梅公仪尝茶》
2、第三故乡论坛:http://www.aomaya.com
3、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4、早期的思亭壶,壶嘴曲度较小,流口简练,以竹刀落款于盖口墙沿,笔致尚称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壶,风格柔美,曲线明显,流口较尖,署款则各式皆备,有竹刀写刻,也有钢刀双钩刻,罕见钤印者。思亭壶式以其俊秀高雅,留名于朱泥陶史。闽南俗谚:「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思亭排名优于孟臣,有可能是思亭壶式俊挺,伫立茶船之中,有若蟜龙昂首,气韵出众。
5、心也可以清,琴弦颤响,
6、茄段壶,造型灵感来自枝头成熟的茄子,若要达到较高的艺术表现力,最佳须使用特级紫茄泥。以茄蒂为壶纽,生动有趣;气度饱满,将张力处理在欲破不破之间;流、把的呼应自然顺畅,静动如一。壶面充分表现出紫砂的种种优越属性,色泽暗淡沉朴,如紫水晶深邃,如古玉温润。
7、一进门,就有个男孩子粘上我了。他大约十一二岁,穿着红背心、蓝短裤,腰带耷拉着一截;浑身是土,像个小土地爷。毛茸茸的小平头,衬着一张白皙的小圆脸儿,使我联想到蒲公英。他像飞蛾见了火似的,在我身前身后转悠,伸着脖子看我的镁光灯。
8、⬆︎若是看不懂这张图,没关系,能看到用心处就可以了。
9、千姿态,玲珑方寸,秀清魔幻。
10、配“可以清心”四字草书
11、荆邑僧人出富贵,天工巧弄奇思绽。
12、每天放学时,走进宿舍小广场,我总能看到王爷爷在那间小板房前忙碌着。王爷爷个儿不高,背有点驼,满头银发,胡子、眉毛都花白了。他常穿一身褪了色的蓝色工作服,看上去七十多了,可还是挺精神的。
1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14、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15、萧长春三十岁左右,中等个子,穿着一条蓝布便裤,腰间扎着一条很宽的牛皮带;上身光着,发达的肌肉,在肩膀和两臂棱棱地突起;肩头上被粗麻绳勒了几道红印子,更凸显了他那强悍的气魄;没有留头发,发茬又粗又黑;圆脸盘上,宽宽的浓眉下边,闪动着一对精明、深沉的眼睛;特别在他说话的时候,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很引人注目——整体看来,他是个健壮、英俊庄稼人。
16、里面曾经装满琼浆般的母爱
17、紫砂矿是紫砂壶的根,如今正山矿已经封藏,真正正宗的好泥料都被做壶人珍藏起来。随着配套工业的兴起,复合泥料,安徽泥料,浙江泥料,化工泥料等“外山泥”大行其市,有时候连当地人都会被“打眼”。或问,你手中的壶,是什么泥?
18、流水桃花西塞隐,茂林修竹山阴路。
19、腹部两面长方形委角开光内一面堆绘乾隆帝御题诗《惠山听松庵用竹炉煎茶因和明人题者韵即书王绂画卷中》节选,另一面堆绘烹茶图。
20、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四、关于赞美茶壶的诗句
1、玉壶四榻静无尘,琴上无徵笔有神。诗债已还休骨瘦,酒冤今醒但眉颦。清风吹鹤梧桐晓,明月啼猿杨柳春。见说玉楼新架就,紫皇有诏日来频。
2、肖伯伯是我们区二轻局的离休干部。他中等身材,身体很硬朗。和蔼可亲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夏天,上穿白衬衣,下穿一条西装短裤,显得朴素大方。肖伯伯虽然年过六旬,但还是那么青春焕发,好像在他那强健的体内,蕴藏着用不完的劲儿。别人都说,退休后无聊,他却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追求盆景艺术的强者,是酷爱生活的典范。
3、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4、释义: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5、现在,可怜的茶壶只能配一个茶杯,于是,茶壶们千方百计,偷偷摸摸到处去找烂茶杯了,因为想再找一只完整的茶杯他是找不到的。
6、供春壶造型古朴精工。温雅天然,质纯薄坚实。负有盛名。供春之壶,胜于金玉。周澍《台阳百咏》:“最重供春小壶,一具用数十年,则值金一笏。”传世的供春壶极少。1928年,储南强在苏州搜集到一把供春壶,壶把的款识“供春”二字,缺盖,后由裴石民配做。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供春所制砂壶,款式不相传他制作过“树瘿”、“龙蛋”、“印方”等壶式。其中以“树瘿壶”最名贵。清末民初,仿制品甚多。供春树瘿壶简称供春壶。
7、回复“语文”:即可查看(初中语文)学习资料。
8、都篮携具上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
9、白天你把太阳装进了茶壶,
10、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11、譬如:乐天派掌门人白居易,称其“天生丽质、肤若凝脂;浪漫主义诗人杜牧,即便见惯了风月场面,但翻开了杨玉环“个人空间里的老照片,也不禁惊呼“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就连苦情派诗人杜甫同志,也直叹“明眸皓齿
12、长命女·春日宴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13、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獅的情景。
14、到了现代,涌现出了更多的紫砂壶工艺大师,而他们将形态各异的紫砂壶做出来之后,配上诗词,是不是更有韵味呢?“秋月茶香万古吟,紫砂竹林情意深”配上一把“月下竹影”壶,怎能不让人遐想这月下的竹林美景,心中不由生出“京闻醇香飘万里,韵远流长紫砂器”的诗句,将紫砂壶的纷繁多样寓于诗词之中,而又从诗词中体现出来,诗词与紫砂完美结合,也正传承着中国千年的茶文化。
15、墨水瓶——茶壶作者:佚名写两种人,平凡的外表,难以捉摸的脾气,没人愿意亲近。人们遵循着近墨者黑的古训,墨水是他的心血,知识是他的结晶。直到有一天呕尽,才无声无息的逝去,羊脂白玉般的相貌更兼没有一丝棱角,赢得了人们的赞赏。从此青云直上,装贿赂这种饺子的时候,他心里有数,为别人服务的时候,总是难得糊涂。似乎满肚子水平,嘴边经常挂着,水一样大量的普通的真理。
16、哪里来这般澄澈。清心也可以,
17、田田诗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18、线圆壶是一款经典器型,作为圆壶中的经典,被不断的效仿和演绎,圆壶一直是紫砂艺人所忠情的一种器型,而圆器又是由不同方向不同曲度的曲线组成,讲究的是珠圆玉润,比例协调,隽永耐看。
19、二十年、历历旧经行,空怀古。
20、美人肩紫砂壶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带点宫廷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大家闺秀般的妖娆。造型饱满,大方得体,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用手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温暖。美人肩作为传统器型是由清代的老作品演化而来,是一款经典器型,同一种器型在不同的工艺师手里能够表现出不同的神韵与气韵来,以古代美人的肩线及丰腴美妙的曲线,幻化出动人心弦的壶形。
五、写茶壶的古诗词
1、常论是非者,不作饮茶人。
2、⬆︎窑神有灵,为匠心祭奠。
3、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4、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5、紫砂洋桶壶是紫砂茗壶名种里较为常见的一种款式,亦是一种茶壶款式的专用名称。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于提携,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并为大多数茗壶爱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为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俞国良、汪宝根、储铭、顾景舟、何道洪等等艺人,无不为紫砂洋桶壶的流行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6、一粒珠造型古朴,古韵盎然,庄重又不乏新意,典雅大气又不失阳刚之气,造型惹人喜爱。一粒珠如西瓜的壶型,可以使人清心安静,来洗涤尘间烦躁的心情,原因在于有句话如是说:若瓜时,辄偃卧以瓜镇心。但一粒的造型又如同一颗珍珠般珠圆玉润,饱满而剔透,壶身一大珠,壶钮一小珠,如同“母子珠”般形影不离。然无论型如哪种造型,一粒珠大度豁达的造型以及其细腻精致都是一样的。
7、《九日齐安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为安抚友人张祜的失意情绪而作,诗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来排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落后、消极的一面。
8、茗茶紫瓯,诗词人间,清香飘远,历史铭记;,带着灵气,悠悠然,飘向你的心境间,记下一首诗,一段词,书写着紫砂壶的文人气质。
9、爸爸长着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闪着严厉的目光。可能是因为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原因,额头上那深深的皱纹和他不到四十岁的年龄很不相称。
10、此壶造之不易,恳请有缘拿到这把壶的书院同学,请好好善待她。
11、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12、笔床荼具老空山,未妨肆志。
13、十载许句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14、我们院里来了两个乡下小孩。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的头发,就像扣了个茶壶盖。
15、——茶醉了而已!一胃知足壶日日把玩知足壶,绿茗香菡一胃舒;弱水三千非吾饮,君子恬啜石瓢露。清茶静心壶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常论是非者,不作饮茶人。归隐壶倦鸟归深林,清泉入壶中;茶饮有仙趣,南山自在翁。三养壶茶养壶,壶养茶;砂养人,人养砂。清茶静心壶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常论是非者,不作饮茶人。欧阳修-北宋-《和梅公仪尝茶》
16、说起诗词,自然少不了东坡居士,《寄伯强知县求惠山泉》,诗曰:兹山定中空,乳水满其腹。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深浅各有值,方圆随所蓄。或为云汹涌,或为线断续。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或鸣深洞中,杂佩间琴筑。瓶罂走千里,真伪半相渎。贵人高宴罢,醉眼乱红绿。赤泥开方印,紫瓶截团玉。倾瓯共叹赏,窃语笑僮仆。岂笑泉下僧,盥洒自挹掬。故人怜我病,箬笼寄新馥。欠伸北窗下,尽睡美方熟。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东坡游玩了惠山,还不忘派人持此诗要一斛惠山泉,一定是用紫砂煮了鲜茶,一品这人间仙水。东坡不仅会品,还富有创新精神,“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会不同凡响,更加清醇清远。
17、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18、妹妹刚上小学一年级,既聪明又懂事,能歌善舞,可爱得很。她的小辫子向上翘着,两只黑亮的眼睛荡漾着微波,两个脸蛋红红的,两条眉毛又弯又细。她唱起歌来,细黑眉毛一挑一挑的,黑黑的眼睛深情地望着远方,张开的两只小手,仿佛一双翅膀,欲飞上九霄云外。
19、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倚栏感慨展双眸,离离烟树如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