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秋天的写景古诗
1、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4、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5、梅子金黃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6、苏轼的《赠刘景文》属于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7、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9、秋色迷人、秋色宜人、果实累累、北雁南飞、满山红叶;
10、诗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忧愁、婉转或是肃杀的。那些细腻柔滑的文字让我们深深的沉醉在那个金黄的季节中。
1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唐.李峤.《风》)
1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词二首》
14、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5、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16、以上四类皆为“悲秋”之作,但“秋”与“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悲”“喜”本似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悲”亦应有“喜”,刘禹锡的《秋词》可谓是喜形于色,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流露出诗人意欲忘绝尘俗、怀慕隐逸的思想。如:
17、小学三年级成语大全及解释,赶紧为孩子收藏!
1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19、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0、■校区查询—→回复“1”
二、描写秋天的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该词中词人思念好友,揣测一路上友人可能的遭遇所写下的以想象为主的怀人词,但是这种想象并不是凭空乱想,而是基于词人对朋友的了解,通过这些了解所作的一系列推断,显示了词人对陈述古真挚的友情和对述古其人的真切了解。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杜牧的《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7、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8、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11、《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4、长安秋望(唐)杜牧
15、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
1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7、(1)秋丛绕舍似陶家,
18、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19、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20、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三、秋天的诗句写景
1、首句点明时间,夜幕初临,月充刚刚从东方升起,秋露虽生,却还微薄稀少,说明天气已经凉爽,但还不觉寒冷,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这与下面一句正好相互呼应,由于天气已凉,所穿的轻盈细软的罗衣,已感到单薄了。但还不觉得寒冷难忍,所以还没更换衣服。字里间隐隐充溢出女主人公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愫。
2、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3、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4、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6、《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初秋》(唐)孟浩然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秋晚江上遣怀》(唐)杜牧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7、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8、五谷丰登、芦花飘扬、金桂飘香、桂子飘香、稻谷飘香、春华秋实;
9、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10、(乡村四月)宋·翁卷
11、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
12、『绝句』中国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13、子夜秋歌(唐)李白
14、秋思赠远(唐·张仲素)
15、漂泊异乡的游子,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如:
1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17、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18、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1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秋夕唐•杜牧
2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四、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
1、从古至今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太多了,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希望朋友们能够喜欢。春日宋•朱喜
2、(4)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4、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5、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
6、他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这首《渔家傲》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他亲身经历的边塞生活。古代把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界地方叫做“塞”或“塞上”、“塞下”。这首词所说的塞下,指的是北宋和西夏交界的陕北一带。
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8、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9、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
11、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12、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1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4、哈哈,前面我就说过了,每个人的审美观不一样。既然让我认为,我只能说出心中的想法。至于正确与否,合不合别人味口,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权当我凑个热闹吧!
1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6、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17、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1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19、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20、(江南春)唐·杜牧
五、关于秋天写景的古诗
1、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4、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5、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有哪些?
6、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7、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8、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0、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11、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12、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13、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1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5、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16、瀚海阑千百万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8、(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
19、“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
20、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