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诸葛亮的诗词
1、万象荣华衰与盛,(290)
2、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3、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4、演义第四十三回、四十四回,是张昭鼓吹主降的重头戏,从诸葛亮舌战群儒(历史上不存在这一场景)前后,到张昭急于说服周瑜,已将他的投降意图,瞄绘得淋漓尽致
5、恸哭杨顒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
6、可怜丞相病危笃!(210)
7、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8、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9、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10、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11、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
12、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13、最后我们要说,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却声名远播,且对中国文学和日韩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15、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16、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17、帷帐稍眠卧不安,(15)
18、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19、虽然杜甫诗歌造诣极高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但是杜甫的仕途却非常坎坷,屡试不第,最终为了谋取功名杜甫竟然客居长安十年之久。
20、此时的刘备虽然求贤若渴,对诸葛亮礼遇有加,但若是有朝一日,他真正成为了这片天下的主人,或许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变成另外一副模样。也正因如此,诸葛亮才希望能够在功成之日,得已安然退隐,继续躬耕南阳。“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可见他的出生之前依旧在警醒着自己,不要忘记前人古训,当退则退,切勿贪恋荣华富贵。
二、有关描写诸葛亮的诗句
1、译文:武侯庙的孔明先生的画像早已遗落不知何处,整座山空寂只有草木徒长。站在这里好似还能听到诸葛亮作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再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了啊。
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4、天宝六载(747年),年龄已经到了35岁的杜甫才想到进京城求取功名,然而一件偶然的事件发生却奠定了他一生霉运的基调。
5、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耕。
6、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这样的朋友,华发之际同衰共荣。
7、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8、得到苏轼如此盛赞的正是武侯诸葛亮,连老对手司马懿的晋朝都追封其为武兴王,可见影响之大。对于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自古以来备受推崇,令无数诗家赋诗赞颂。在这无数诗篇中,最感人肺腑、且能写尽诸葛一生的首推杜甫的《蜀相》。
9、心意悠然如梦里。(40)
10、自诸葛亮去世后,历朝历代歌颂他的诗文不乏佳作,我最喜欢的还是杜甫的《蜀相》,因为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凭吊古迹、颂扬先贤的咏史诗,而且是一首启发后人、感人至深的抒情诗 ,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11、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1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3、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14、南阳高卧隐人龙,出处躬耕莘野同。讨贼祁山声大义,于今史册播丹忠。
1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6、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17、斯人超雏凤而上,即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何如亲见使君来。
18、您看直木不可以做车轮,曲木不能够当椽子,这是因为人们不想委屈它们原来的本性,而让它们各得其所。所以士、农、工、商都各有自己的专业,都能以达到自己的志向为快乐,这一点只有通达的人才能理解,它应该是在您意料之中的。不能够因为自己喜爱华丽的帽子,而勉强越地的人也要去戴它;自己嗜好腐烂发臭的食物,而把死了的老鼠来喂养鸳雏。
1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后人对于他的哀悼。可是人们却忘了,他最终的梦想,是继续回到那一座小小的草庐,再过几年悠闲宁静的日子。可怜世间有多少人都是如此,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原本以为这条路的尽头,可以回到最初的原点,但是却未曾料到,这一条路根本没有尽头。
20、色香一逝渺无踪,(285)
三、描写诸葛亮的诗词佳句有
1、身建功勋何许多!(115)
2、——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3、可等到分配官职时,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他又没有得到官职,还是只能等候任用。这一等又是数年,直到44岁时才被授了个八品小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4、事后诸葛亮:〖解释〗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5、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6、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州、益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
7、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8、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9、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
10、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11、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12、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
13、当年在渭地屯兵的诸葛,忽然一颗彗星降落,他的一切的谋划都成了空谈。曹氏大权被司马氏家掌握,司马氏集团如蛟龙之逢云雨,顺顺当当地发展壮大。欣赏出师表这样光彩照人,牛气冲天的作品。等过了数千年之后,我在草庐旁凭吊,看到堂前有一老翁。
14、《岘山怀古》唐代:陈子昂
15、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16、后句写出诗人所观景象,那是诸葛武侯祠的外景,为全诗渲染了静谧、肃穆的气氛。
17、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
18、——刘忠诚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19、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20、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四、描写诸葛亮的诗词名句
1、——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2、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3、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龙蟠虎踞;龙盘虎踞;力排众议;苟全性命;盖世无双;肝心若裂;汉贼不两立;
6、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7、在朋友的资助下,诗人杜甫总算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这一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高潮,不到两年里,竟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
8、《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
9、沔阳渡口月澄清。(130)
1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1、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
12、当年在渭地屯兵的诸葛,忽然一颗彗星降落,他的一切的谋划都成了空谈。曹氏大权被司马氏家掌握,司马氏集团如蛟龙之逢云雨,顺顺当当地发展壮大。欣赏出师表这样光彩照人,牛气冲天的作品。等过了数千年之后,我在草庐旁凭吊,看到堂前有一老翁。读诸葛武侯传书李白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蜀相》——唐代杜甫
13、俭以养德妄自菲薄任重才轻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
14、救乱世兮平乱世,(80)
15、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6、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17、正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自从那一日之后,他的生命就已经不再属于自己,而是注定要和蜀汉共存亡。直到那一年秋天,他挥师北上六出祁山,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心力交瘁的他,终于倒在了安扎在五丈原的军营当中,从此世间再无卧龙。
18、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父,可有遗音。
19、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20、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五、描写诸葛亮的诗句有什么
1、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
2、正色朝端肃,华巅国务劳。
3、知遇深情今复现,(160)
4、风云激荡旌旗猎,(185)
5、《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唐代杜甫
6、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7、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8、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9、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10、树皮洁白润滑树干有四十围,青黑色朝天耸立足有二千尺。
11、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12、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13、曹操若逢诸葛亮,暮年当作汉征西。
14、——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词
15、慆(tāo)慢:漫不经心。慢:懈怠,懒惰。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16、《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代李白
17、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18、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19、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足下见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盖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
20、梁父吟成高士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