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嫦娥古诗课堂笔记
1、在2021年的12月9日下午15:“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啦。神舟13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要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这不仅代表着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更先进了,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前进了一步。
2、诗中有景,景中含情。抓住关键语句,透过文字,看见并体会诗中所写景致,是读懂这一类“借景抒情(言志)”诗歌的前提。因此,课后习题三对应着单元阅读要素,分别提出了“读读《浪淘沙》(其一),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想想《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的学习要求。
3、可以写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或发生的事。如,春节贴春联、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敬老……运用发散思维勾画出自己的习作导图吧。
4、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5、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6、意思是: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原文: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燕京:北京的旧称,燕国都城所在地。
8、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0、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11、我对薛老师的课并不陌生,但这却是我第一次认真研读薛老师的古诗文教学课例。教学环节的设计,是薛氏一如既往的简洁。六十分钟的课,由扶到放地教学《浪淘沙(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和《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两首古诗,所有的环节似乎都可以浓缩为板书中所呈现的“读——讲——想”:先要“读”好古诗,通过对三字结构、韵脚和平长仄短的关注,读出古诗所特有的节奏;接着,要“讲”清楚诗中所写的内容,讲清楚诗中具体写了什么以及所写之物是什么样的;最后,通过“想”,思考诗歌前两句的写景与后两句的言志(感怀)有何不同、有何关联。用更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先读好,再读懂,最后赏析品鉴,感悟诗情。
12、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13、第一名学生朗读完,教师结合学生的朗读指出,朗读古诗,除了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感,而对于节奏感的落实,主要在于对“沙”“涯”“家”等押韵处的韵脚进行重音处理(板书:韵脚);
14、嫦娥作者:李商隐(唐代)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15、在前几天,我的奶奶和邻居就开始忙碌了,打扫卫生,布置厅堂……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每一个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里摆上了供品,然后毕恭毕敬地等侯着。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响,游神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了,有威武的古代衙役,可爱的金童玉女,还有恐怖的黑白无常,最后才是微笑地俯视着人们的“娘娘”……。我们跟在队伍的后面,走街串户,放鞭炮,吃供品,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日子是我们的日子,因为有着娘娘的庇佑,我们就是犯了错,大人也不会责罚小孩的。
16、部编版语数英下册电子课本
17、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18、又用桂影、冷光、娥影、蟾光,月华,代指月光。
19、这首诗基本认定是为宋华阳姊妹所作,这首诗的首句中的“偷桃”是指东方朔三偷王母禁桃的典故,而至于“窃药”明显的是指嫦娥的故事了。而诗人与宋华阳彼此之间有些不愉快的摩擦,因故离开了玉阳山放弃了修道之途,最终渐行渐远、分道扬镳。
20、英语课本▍教学视频▍教案课件
二、嫦娥奔月的课堂笔记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此外,尚有半壁、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玄度……等等雅号别称,古人奇思妙想,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赋予月亮以皎洁、孤寂、高冷、柔和各种品性,不胜枚举。
3、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作外乡的客人。每当遇到节日就倍加思念亲人。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5、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6、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7、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的交代。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8、爸爸点燃了自己买来的烟花,“砰!”震耳欲聋的响声震得我耳朵都聋了,我往天上一看,“哇!”我们的烟花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美丽,它又像是“烟花之王”,在“烟花居民”中大显神威。
9、☞课本课件☞语文全册☞PEP英语
10、(古诗词课堂)天净沙·春
11、爷爷奶奶还给我讲了中秋节的来历,给我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以及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我听得津津有味……
12、(yàn)鸟类。体小,翅长,尾为剪刀状。在中国春向北来,秋返南方。捕食昆虫,是益鸟。安乐:~安。
13、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二》评道:“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算是一句最恰当的方家之论。大意是说诗人都喜欢李商隐的诗都说好,但是没有人作出唯一正确的解读。
14、对着碧海青天夜夜孤寂,即使是成仙的嫦娥,只怕也有些后悔当初独自偷了灵药。
15、深:暗淡。长河:银河。
16、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17、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18、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19、备注:年级+家长/学生/老师
20、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三、嫦娥古诗教学实录
1、《嫦娥》 唐·李商隐
2、获取更多小学语数外资料
3、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4、同理,对此诗的解读历来也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有讽刺、怀人、悼亡、自伤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的说法,恰如一句歌词所唱的那样:“是谁出的题目怎么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5、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6、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7、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符号记关键字、词,这样既浓缩了课堂内容,方便记忆,又保证了上课记笔记的速度,等课下再扩充。笔记要提纲化,做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标出重点和难点,以及老师格外强调的问题。最后,记笔记的时候在笔记本的上、下、左、右要留下一定的空白,以便在日后添加学习心得。
8、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当过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
9、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10、获取更多教育理念、初中各年级学习资料和方法
11、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十二侵”部的七绝,平仄正确,格律严谨。
12、全诗将叙事与写景结合。通过对“爆竹声”“屠苏酒”“换桃符”以及开春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春节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流露出诗人在除旧迎新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13、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14、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
15、嫦娥奔月,是我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传说她是后羿的妻子,后羿曾在西王母处讨请了常生不老的仙药,被她偷偷地吃了,飞升到月宫里去,成为了一个快乐的"仙人”。(其祥细故事可见《淮南子》。
16、部编语文三(下):第7课《鹿角和鹿腿》
17、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18、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19、课本练习答案▍全套试卷
20、测试卷及答案试卷及答案一测试卷及答案二
四、嫦娥古诗的笔记
1、范文七: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2、第二名学生朗读完,教师又结合学生的朗读,一边肯定学生把每句诗的停顿都读得很准确,一边用横线在板书中标出“二二三”的朗读节奏(板书:三字结构);
3、不用我们的呼唤,月亮就早早的高挂在空中,远远望去月亮光芒四射,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白玉。皎洁的月光笼罩着大地,像给大地披上一层透明的银装,夜色迷人极了。随着时间的转移,月亮的周围布满了云海,云烟缕缕另有一番景色。这时对面大厦的楼顶升起了一盏又大又亮的孔明灯,它从圆圆的月亮飘过为月亮增添了光芒,我静静的看着月亮,仿佛看到了美丽而孤独的嫦娥和玉兔。
4、课本练习答案▍口算题卡
5、何hé(何时、何地、何苦)
6、♬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7、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8、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9、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表
10、第4课《昆虫备忘录》类文阅读同步练习
11、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又称广寒、清虚。
12、点评:这篇记叙文讲述了作者过中秋节吃月饼的整个过程,叙事条理清楚,构思巧妙,语言欢快、流畅、自然,给读者呈现出了一幅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过中秋节的场景,很好。
13、哪个小组展示得最好?好在哪儿?从今天的活动中你知道了什么?老师总结:对整个学习过程表现的评价,特别要肯定优点;对今后学习的期望,侧重过程的评价;对所有学生学习成果的收集保存。
1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15、到了晚上,爷爷奶奶也来欢聚,我们大家坐在阳台赏月吃饼,我再看着那圆圆的月亮……我把月饼吃了,就以为把月亮也吃了,大家都说我傻的可爱……
16、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17、考点清单、知识梳理填空
18、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19、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20、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五、古诗学堂嫦娥
1、(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2、期中试卷▍生字课件▍拼音视频
3、第24课《火烧云》同步练习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
5、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重点课堂笔记,预习必看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台阶》重点课堂笔记,预习必看
6、音标课程▍语法详解(高版)▍青少版
7、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8、《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
9、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10、第1课《古诗三首》类文阅读同步练习
11、澄:(chéng)(水)很清:~澈。使清明;使清楚:~清。
12、测试卷及答案一测试卷及答案二
13、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14、我赶忙坐下来,顾不得担心冒着热气的粽子烫到手,匆匆地剥开一个粽子碧绿的“外衣”,香味儿扑鼻而来,只见一个黄灿灿的饭团就像一个吃饱了的小猫肚子一样滚圆,把粽子掰成两半,露出了里面鲜美诱人的肉馅,我再也受不了种诱惑,大喊一声“吃粽子喽!”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鲜肉粽,我感觉还没解到馋,又剥开了一个我最爱吃的白粽,轻轻沾上一点糖,然后大口咬进嘴里,哇!那甜蜜的感觉直浸肺腑,真是绝世精品呀!
15、第二条学习伙伴语:“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如,读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带着这样的想象读,让我们体会到了诗歌的美。”
16、月亮冰清玉洁,故称月为玉壶。
17、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骆驼祥子》热点题型,月考、期中用得上
18、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19、宋华阳原是宫内侍候公主的宫女,后来因随公主入道做了女道士,而青年时期的李商隐也在玉阳山修习道术,据说与之发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当终于不了了之。这段故事可是有诗为证的,他写了《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这样两首诗作,甚至有人认为他写的许多《无题》之作也与之有关。兹将《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一诗摘录如下:
20、单元复习练习及答案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