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复都能读的顺诗句
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把自己的心事嫁接在植物的荣枯上面,反反复复的强调自己并不特殊。
3、原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诗歌讲究押韵,韵是诗歌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最大的特征。任何诗歌都有韵脚,每一首诗也都有它的节奏和声律韵脚,它使诗歌音律和谐,便于记忆。
5、孩子们体会到古诗的韵味美之后,我就进一步提醒孩子们,我们的古诗读起来,听起来,比看起来还要美一些。所以我们古人写诗,都特别讲究押韵。
6、“就句回文”是指一句内完成回复的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
7、我背着生活就像背着踉跄的烟火
8、我不能保证100%的孩子能背诵这两首诗,但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同学,这两首诗是能背诵出来,也可能深深的印在他的心里了。因为这一节课前前后后,孩子们一次一次,一层一层深入的读了七遍以上。
9、融融日暖乍晴天,骏马雕鞍绣辔联。风细落花红衬地,雨微垂柳绿拖烟。茸铺草色春江曲,雪剪花梢玉砌前。同恨此时良会罕,空飞巧燕舞翩翩。
10、俗话说,有情方咏叹,无病不呻吟。诗歌贵在说真话,抒真情。润梅的诗歌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写给她的那个“石头垒起的故乡”时,在写给她故乡的亲人时,其真情如泉般喷涌,然后汩汩流向我们的心田,滋养我们的心跳与呼吸。这样的文字,也像赵少琳老师在给润梅的序言中说的那样“具有纪念的意义”。
11、这个女子怀念的是一个什么人呢?
12、这里仅选择两首从“璇玑图”中整理出来的诗,管窥一斑吧:
13、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14、一点穿联浩动,两仪内、反复阴阳。——元·王处一《满庭芳·心火真香》
15、2读诗:二棍读诗(总1008期)
16、我接着追问,教材编者为什么把这两首诗编在同一篇课文里呢?
17、我愿意和润梅一起努力,让我们一起为诗歌加油,为精神加油!
18、要了解《璇玑图》,就得知道它背后的那段传奇故事。
19、衔一小块镜子,在理想国的发际里飞打破界限,让一个人的白昼与黑夜接住来自乌托邦的隐喻肉身肥美。思想的河水高人一等擅长暗中放冷箭,或者把一只虫子拔高到飞鸟为逼雪地现身,这大地鼻尖上的黑子要做一回证词
20、●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二、顺念倒念都一样的诗句
1、他们不知上天意志,徒然埋怨风不调雨不顺。
2、最后,幼卿只好独自默默地吞咽下这人生的苦果,心中痛楚永远难以消逝。由才,挥笔而就这篇千古离别之词留存于世,这样我们现代人才有机会赏析到这宋代痴女惊世绝伦的送别诗词。
3、南宋吴曾所撰《能改斋漫录》卷一六记载:宋徽宗宣和年间,有题词于陕州府驿壁云:“幼卿少与表兄同砚席,雅有文字之好。未笄,兄欲缔姻。父母以兄未禄,难其请,遂适武弁公。明年,兄登甲科,职教洮房,而良人统兵陕右,相与邂逅于此。兄鞭马,略不相顾,岂前憾未平耶?因作《浪淘沙》以寄情云。”
4、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
5、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6、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7、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8、在清晨遇见他,我们谈起昨夜的急雨,宿命空中一丝震颤。他说“墓地远非如此单纯,活着的人通常自以为是。”“十七年来,每年春天我替一位母亲活,冬天离开。”“在看不见的底部,我们替更多人活。”我注意到他语落之处露水闪闪发亮一些打中我的脚踝,一些遁入空旷
9、释义: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10、你听到鸟声会觉得动听是因为身体空的部分被忽然填补短暂的充盈,如夏夜的一阵凉风扑进空空的房间虽然外表看起来和之前一样潦倒。但我知有些情绪已经来过比方:相握的触感比方:你翻了个身,再次轻轻睡下
11、释义:反反复复的在一些小的技术上,反倒忘记了最初的目的。
12、哪一扇才是去往人生的归处
1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4、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15、好诗点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4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
16、《菩萨蛮·回文秋闺怨》宋代:苏轼
17、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18、古诗为什么要押韵呢?我请孩子们再自由读一读。特别提醒孩子们,把每句诗后面的韵脚的韵味读出来。之后我再请了两三个同学站起来朗读,孩子们很快就品味到了押韵的好处,读起来很顺口,听起来很舒服。
19、寥寥几笔,苍凉之感陡然升腾,“落叶”、“大雁”、“返乡人”本来就让人鼻子发酸,最后再来一句“埋葬死者”,便让人泪水盈眶了。这让我想起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妙就妙在意象的叠加,在不经意间一层层牵引出我们的眼泪。
20、润梅思考光阴,思考人生。这一类的诗歌还有譬如《绝句》“能称得上绝句的唯有生死我站在它们中间像吊在绝壁上。”她的《一生》中只有两句诗:“既是一根铅笔也是一块橡皮。”我们解读一下这“铅笔”与“橡皮”两个意象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啊,我们一面在努力地用“铅笔”书写自己,一面又在不断地用“橡皮”矫正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在“矫正”或“否定”之后,便是继续书写,继续矫正,继续否定。如此,不断前行,又不断超越。
三、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倒着读的诗
1、正正反反,一字不差,竟然成了两首珠联璧合,相互思念的“夫妻诗”!实在是太妙了!
2、这是有趣的发言,也是孩子的一种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课堂古诗的学习氛围一下子弄得活泼起来了。
3、“通体回文”是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新诗。
4、短暂的充盈,如夏夜的一阵凉风
5、读顺诗词,初识大意
6、柔软的事物是崖壁上的天梯
7、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8、释义: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9、怎么样?反过来读这首诗,是不是毫无违和感?其意境和神韵,仍不失为千古绝唱,倒着读就真正从“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是不是很神奇?
10、自制天然果醋,会吃醋是一种幸福|老时光新滋味
11、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
12、古诗: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13、我眼前的灯火失去了光亮
14、Snowpie1314
15、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
16、它们轻。比轻更轻的风抓住它们我正测算的前途被抓走了大阿尔卡那是一辆战车上面的我不见了没有庄周梦蝶。命运之轮空转着小阿尔卡那倾覆了圣杯哦。我忘记爱你,很多年。我也忘记爱自己我生命的真相沦为空谈高高的西城,一个诸葛亮抚琴退兵另一个斩杀马谡
17、品读:品读1品读2品读3品读4品读5品读6品读7品读8品读9品读10品读11品读12品读13品读14
18、随后进入新授课。首先请孩子朗读黑板上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两个孩子,一人读一首,都读得不错。全班孩子像刚才两个同学一样自由的读古诗,每一句读通顺即可。
19、诗人读诗:于“物我同一”中,跳出诗歌的寻常之外(总1134期)
20、精彩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出去,赠人玫瑰手染余香。
四、顺着反着都可以念的古诗词
1、至于文章的叙述是“用逆”(吴闿生的意思是指《葛覃》违反常规,把诗情和“葛覃”的逻辑关系倒过来叙述)或者“用顺”,那其实都无关创作的宏旨。
2、那什么是“不隔”呢?王国维的解释是“语语皆在目前”。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文字的形象感很强,而这个形象又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出作品的感情来。
3、中文,一定、确定、以及肯定
4、而回文诗中,最令人叹为观止,堪称惊天地泣鬼神的一篇,便是大名鼎鼎的《璇玑图》。它的作者,也是一位女子。与创作《盘中诗》的苏伯玉妻一样,这位女子也是身为人妻,也是为情所困,所以寄情于诗!她,就是前秦时期的绝世才女——苏惠。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一个诗人应该把自己隐藏在作品里,如同上帝把自己隐藏在万物中。
7、一个女孩很快就举手说,“琵琶”应该是用来弹的,怎么会是饮的呢?
8、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9、(1)译文季姬感到寂寞,罗集了一些鸡来养,是那种出自荆棘丛中的野鸡。野鸡饿了唧唧叫,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们。鸡吃饱了,跳到季姬的书箱上,季姬怕脏,忙赶鸡,鸡吓急了,就接着跳到桌子上,季姬更着急了,就借竹箕为赶鸡的工具,投击野鸡,竹箕的投速很快,却打中了几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季姬睁眼一瞧,鸡躲在几桌下乱叫,季姬一怒之下,脱下木屐鞋来打鸡,把鸡打死了。想着养鸡的经过,季姬激动起来,就写了这篇《季姬击鸡记》。
10、这是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对逝者的关照,也是润梅悲悯情怀的体现。
11、时下,我们的诗坛是否存在一种流弊,那就是不爱真情表达,以致于扭捏作态,矫揉造作。既没有感情的力度,也没有价值的向度,把语言弄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写了半天,自己也不知道要说什么。我想,我们还是回溯一下我们的诗歌源头,看看古人是如何写诗的。产生于尧时期的《击壤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产生于舜时期的《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当下,习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想,我们的诗歌界是不是也应该乘着这样的东风,让我们的精神,都回到石头垒起的故乡,来实现诗歌复兴呢。
12、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13、看到论坛上有朋友问“幼儿园孩子是否要学习古诗词”,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学,看论坛上大家谈论英语和奥数的人多,但是谈中文学习的很少,所以特地把标题写得比较“狗血”。不过在下还是是新人,孩子也才到学前班,所以经历短见识浅,有不到位的地方请轻拍。如果觉得说得还有点道理,请给予一些支持
14、“本篇回文”是指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15、我并没有马上回答孩子们的问题,而是引导孩子们更精准思考,到底哪一些字词是不明白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大家肯定知道,明亮的月亮。“秦时”,就是秦朝的时候。那么“汉时”,就是汉朝的时候。关键词“关”不明白。因为这首诗,教材编者已经有了5个注释,我请孩子们在“关”的旁边写一个表示这是第6个注释。在旁注中写上:古时边境上险要的关口,城楼。
16、有了全能的姐姐,哪里还需要买绘本?!
17、其实,谜底就是“回文诗。两首诗合起一起说就是一整首诗,我们叫这样的诗为“回文诗”或“回环诗”,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为“回文体”。
18、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19、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天地万物化为虚有:古今中外科学文学的混搭碰撞
20、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
五、读起来很顺口的诗
1、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意象,对于诗来讲是真正的战略要地,它能用少少言,代替千千语。在润梅的心里,每一块石头都是故乡的代名词。譬如她在《贴春联》一诗中写到,“一块石头,坐久了就是亲人。”她在《石头乡的落寞》一诗中写到,“对于时间,这里的人和石头互为参照,而石头往往比人更长久一些。”
3、同样是正读、反读皆可,描述了满怀悲思的人儿,独自坐在空寂的堂上抚琴,琴声时而呜咽如泉,时而激越如风,倾诉着抚琴人翻卷涨落的心声。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古诗有两种常见的韵律节奏,第一种:五言诗为二二七言诗为二二二一。如:
6、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7、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酒定常开。
8、这段话对部分读者来说,可能还略显模糊,我把它翻译得更直白些,大意该是这样的:
9、初夏时节,村里的梅子已经变得金黄,杏子也已长肥了。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一眼望去,映入眼帘的却是雪白的麦花。
1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1、传说,苏伯玉外出做官,久不归家。他的妻子独居长安,就作了这首《盘中诗》倾诉思念之情。她把这首诗写在盘子上,从中央起句,读的时候回环盘旋,所以称为“盘中诗”。
12、如今,我们的中文随着网络化,正在高速演进,许多网络流行语,也非常生动活泼,风靡一时成为大家的口头禅。然而,暮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和古人玩文字的段位比起来,就像一个刚学会撒尿和泥巴玩的小孩,面对一个鬼斧神工的雕刻大师,判若云泥啊!
13、江村即事唐代.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唐代诗僧皎然尤其欣赏这首诗,曾撰文读解其妙,说“钓罢”以“不系船”三字承之,则诗境翻空,出人意外。二句值江村月落之时,眠于船上,任其所之,便有洒然无拘滞之意。……凡做诗,意贵翻陈出新,如此首是。
14、——简评刘发建老师的古诗课堂
15、笤竹在城市嚓嚓行走扫除
16、弱弱的问一句,我是不是有一些潜质可以去读“比较文学”这个专业呢?
17、这就说明,这些即将出征的将士们,他们已经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
18、10月17日,全国语文教育名家同课异构课堂展示暨核心素养与新教材背景下教学改革论坛在我校拉开帷幕,今天是小学语文专场,我们所有语文老师都想方设法跟同事换出来课,来到会场观摩语文教学专家刘发建老师和武凤霞老师的同课异构课堂。两位老师上的都是边塞诗,刘老师上的上《凉州词》、《出塞》,武老师,除了上这两首,再加上《夏日绝句》。
19、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
20、这时候台下就响起了掌声,是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知道押韵的美,也知道有变化的美。孩子们能用这样的感悟能力,的确是超乎我的想象和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