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牧童有关的诗
1、”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
2、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
3、草满池塘水满陂。时复往来吹一曲,官司家截尔头上角!
4、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
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6、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
7、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8、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9、 羃羃黄云麦垅秋,牧童横笛倒骑牛。——宋 王志道
10、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11、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12、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13、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14、释义: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15、牧童这首诗写了(草原、黄昏、月亮)景物;还有(牧童)和(笛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供参考。
16、翻译: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17、归来饱饭⑤黄昏后,不脱蓑衣⑥卧月明⑦。
18、展开全部牧童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注释:横野:辽阔的原野。笛弄:吹笛弄:相合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卧月明:睡在月光下。
19、平原雨多烟草浮,牧童驱牛如挽舟。
20、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二、与牧童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牧童歌笑牛羊下,太古淳风尽属他。——《秋日山行》
2、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3、牧童避雨归来晚,一笛春风草满川。
4、“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5、《村晚》雷震〔宋代〕
6、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7、翻译: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8、牧童寒哨笛,渔艇静鸣榔。
9、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唐代吕洞宾《牧童词》
10、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11、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12、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13、牧童牧犊畏虎欺,挽弓逻之不敢离。
14、 皷腹台前成现句,牧童也解倒骑牛。——宋 释心月《钱泉都庄偈》
15、牧童来往如平地,骑得吴牛入水行。
16、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7、吕岩(713~741),字洞宾(即吕洞宾),河中永乐(一云蒲坂)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咸通初中第,两调县令。黄巢之乱爆发后,携全家到终南山,放迹江湖间,转而学道,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相传他后来在长安酒肆,遇到仙人钟离权,遂得道,不知所终。这就是民间盛传的“黄粱梦”故事,许多小说家戏曲家,都取这个故事为小说、戏曲的题材。吕岩所作的诗,流传很多,全唐诗辑为四卷,流行于世。
18、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19、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0、翻译:牧童见到客人,赶紧弯腰下拜,怀中的山果掉了出来。为何白天把牛赶了回来?原来前溪正刮着大风,下着大雨。
三、牧童的诗句
1、翻译:春风吹拂,活泼可爱的小牧童赶着牛儿,爬上长长的山坡。抓蚂蚱,捕蜻蜓,春天的田野里,乐趣多多。
2、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
3、翻译: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6、千万考生的语文高效提分平台
7、牧童这首诗里面的夫可以理解为草铺横野六七里,”的意思是:草像被谁铺开了似的,方圆六七里全是草原。“笛弄晚风三四声。”的意思是:晚风中传来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的意思是:牧童回家吃饱饭后已是黄昏时分。“不脱蓑衣卧月明。”的意思是:连蓑衣都不脱就就躺在草地上看那明月了
8、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9、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10、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11、翻译:落日的残霞落在岳山顶,牧童骑着黄牛回去了。
12、《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13、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14、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15、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袁枚《题画》
16、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17、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第四句,急转直下。“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
18、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19、——宋 李弥逊《访雪峰真歇禅师》 翻译:分别后再次相逢着重着谈话,牧童骑在黄牛上吹着横笛。舟子斜荡桨,牧童倒骑牛。
20、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四、牧童相关的诗
1、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2、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3、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4、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
5、这是一首咏志抒怀诗,描绘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并借牧童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之情。
6、黄庭坚《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7、牧童歌上前山去,愁杀江天行路人。
8、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9、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10、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11、牧童若向青帘见,应认枝头作杏花。
12、他没脱蓑衣,就躺下来观赏高空中的明月。
13、翻译: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5、 落日断霞连岳顶,牧童归去倒骑牛。——宋 释慧远《子湖有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16、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7、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18、提胡卢,提胡卢,借问牧童何处沽。
19、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悠扬的笛声。
20、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五、关于牧童的诗有什么
1、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
2、《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3、“新课标大语文”用心做教育
4、《清明》杜牧〔唐代〕
5、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6、翻译: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7、③弄:逗弄,逗引。三四声:不多,表示笛声断断续续地传来。
8、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9、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10、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11、青草铺开在原野上,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12、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3、陇(lǒng):通“垄”,田垄。长安:唐代京城。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14、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15、④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16、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17、芳草自生宫殿处,牧童谁识帝王城。
18、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19、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20、词。《牧童》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牧童在草原上吹笛嬉戏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同学满意采纳打赏吧追问:谢谢老师o(^o^)o,不过您可不可以把您的QQ给我,我想在问几题,然后发红包给您~追答:你现在采纳打赏我,你打赏我,在关注里问我就行追问:老师?追答:你现在采纳我,打赏我,然后我在关注里给你解答你的问题追问:可我没有学豆了,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