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富春山居图为黄子(《富春山居图》黄公望)

时间:2023-08-1507:25:23 世传富春山居图为黄子(《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世传富春山居图为黄子

1、乾隆皇帝不识真品,名作真迹反遭冷遇

2、此后经一段岸汀后峰峦再起,此处不仅以横竖墨点构造树叶,还以单纯墨点点于峰峦顶端,几乎混杂了前卷所用技巧,而这或许正与其后自题“三四载未得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相合。

3、田盤山色,与此卷俱,愈看而不厭者,蓋得熟中生趣耳。乙巳春御識。

4、今春至田盤山中,景物之妙,似有勝於去年者,蓋佳山水每遊得概,日異而嵗不同,譬之展閱名畫,輒有會心,亦与溪山相引無盡,因於子久卷書之,以示兩兩印合耳。乙未暮春御識。

5、世事如云任卷舒,幸哉祸哉?不可说,不可说!

6、解放后,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在浙江博物馆供职。当他得知《剩山图》在吴湖帆手上后,内心颇为不安。怕一旦再遭遇天灾人祸,以个人的能力极难保存下来,只有国家收藏才是万全之策。于是,他多次来往沪杭之间与吴湖帆商洽,又请出钱镜塘、谢稚柳等名家从中周旋。吴湖帆被沙孟海的诚心感动,终于同意割爱。1956年,《剩山图》落户浙江博物馆,成为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7、此画尽描富春江两岸旎丽景色,其间树木苍苍,峰峦叠嶂;村舍、亭台错落有致,渔舟、小桥流水潺潺……

8、“君臣一梦,今古空名。”对于君臣关系,这是一种多么痛的领悟,“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多美的句子,多么好的风景和胸襟。富春江不动神色的流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从这无尽流淌的山水中看见了自己,也体悟着生的美好和不美好,而这不美好里,恰恰有大智慧。

9、在这幅《富春山居图》中,可以看出,黄大师不仅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深远意境,又非常注重绘画本身的笔墨意趣。在黄大师看来,绘画之美并不仅仅在描绘自然景色,更重要的是笔墨本身所体现的美,所传达出的画家的主观感受和意趣。果然是有才!任性!

10、清和既杪,梅雨初霽,一再展玩是卷,覺林巒濕潤,氣象蓊鬱,圖間令人想見朝嵐夕靄,變幻出沒之態,豈筆墨真通造化耶?古人論畫要首,曰氣曰韻,是卷惟氣韻生動,故隨時領略,難竟其趣也。

11、周边项目:中小学:烟台第六中学、烟台上坊小学;综合商场:振华量贩、家家悦、芝水市场;医院:107医院、只楚医院;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局:中国邮政;其他:项目总规划80万平方米,其中包含商业网点、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活动中心,小区内部配套:幼儿园、社区居委会、医疗服务中心、商业街。

12、予南巡四至浙江,富春皆未到也。或眺於山隂道中,或見於雲棲江岸,或寄想於尖塔海亹。今來坐觀潮樓,目送銀濤,遠平春渚,一峰長卷,彷彿遇之,則入山而身立畫中,何如望山而畫在目前耶?茲行既辨浙江濤、廣陵濤疆域之舛,与前此考訂山居真贋事頗相類。予之不欲蓄疑,固不以小大歧視耳。乙酉春御識。

13、■李斯小篆《会稽刻石》高清图及注释

14、畫家貴正不貴奇,大癡此卷三昧知。天地造物非物造,元氣裹合神淋灕。六法上乘我所喜,言之不足長言之。石渠寶笈惜未載,行□出笥常相隨。田盤小憩天成閣,展覺峰巒近列眉。香山岫雲足佳趣,以境覓畫非然疑。乃知逢源任左右,是謂田家合天倪。如入畫禪晤思白,摩詰雪江有所思。我欲壽之以佳作,德潛手筆猶能為,富春大嶺汝有記,吊古寤嘆與嗟咨。試評此畫得所否,更須紙尾揮顏碑。

15、吴湖帆发现换来的画作只是残卷中的残卷,连题跋也没有。后来,由曹友卿再到原卖主处寻找,终于在废纸篓中找到了题跋,恢复了画作原貌。至此,《剩山图》归入吴湖帆的“梅景书屋”。

16、此次新建的位于虞山西麓小石洞景区的黄公望纪念馆,是继2006年王石谷纪念馆、瓶隐庐纪念馆开馆之后,常熟市又一处建成开放的名人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约五百平方米,整个建筑分为前厅和后厅两部分,中间有一庭院,两侧由长廊相连。前厅进门处正中树立一介绍纪念馆概况的屏风。

17、黄公望聪慧过人,不到二十岁便考取功名,但是他四十六岁时(即1315年)却因张闾贪污事被牵连入狱,开释后入了全真教出家,并与张三丰、莫月、冷谦等道友交往,隐居在常熟小山头(今虞山西麓)。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常熟逝世,葬虞山西麓。

18、但是没过多久,宋朝被灭,科举制废除了,汉族人想在元朝当官没有太多办法,基本上只能走后门、拉关系。

19、辛亥春,攜卷至田盤,与名境相印,又一勝事。御筆。

20、董其昌评价《富春山居图》说:“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此画确给人咫尺千里之感,无论布局、笔墨,还是以意使法的运用上,皆使观者不能不叹为观止。正如恽南田所说:“所作平沙秃峰为之,极苍莽之致。”董其昌还曾说,他在长安看这幅画时,竟觉得“心脾俱畅”。

二、《富春山居图》黄公望

1、今春東巡登岱,覽天門日觀之勝,不異往年所見(以下圖版糢糊無法辨認)。

2、由吉林進英峨門抵盛京,山川渾厚,雲樹華滋,惜不令子久妙筆一為寫照,因思造物孕奇毓秀,或鍾之於神聖,或發之於文章,或寄之於翰墨,雖大小殊絕,皆足光宇宙,垂無窮,苟非是其湮沒者可勝道也。九月望日,舊宮繼思齋御識。

3、富春山居图的前半卷是《剩山图》。富春山居图是一幅有名的画卷,分为前半卷和后半卷。前半卷是《剩山图》,后半卷是《无用师卷》。富春山居图是一副用水墨技巧创作的画作。富春山居图在我国浙江博物馆内展览,供大家观赏。富春山居图介绍:该卷轴的纸本和水墨,都是始于1347年,画卷总长三十一厘米,横长五十一厘米,整幅图都是描绘的树木山林景象,真的是雄秀苍茫,变化多端,秀丽美妙,把景色描绘的栩栩如生。在古代画家的各种作品中,《剩山图》是一副受人瞩目的杰作,被世人称作是黄公望的第一神品。同时也是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4、黄公望与西方天才型画者梵高不同,在七十岁前,他从未想当个画家。正如所有宋元明清的中国文人,黄公望幼年书读得好,一心只想参加科举考试进府做官。四十岁之前,他追求的是身份地位,这位了不得的巨人曾一度被摆在难以想象的乏味官职,杭州官府专收田粮赋税小官。

5、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从而保住了一个完整的无用师卷。

6、戊申春巡駐津門,得臺灣生獲莊大田捷報,展卷想見凱旋將士,過桐江富春喜色。御識。

7、想当官,最重要还是结交一群官朋友。比如阎复、徐琰之类的。以上结交的都还是正人君子。

8、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如果帮到你请给好评

9、黄公望很机智,幼年的时候就被称为神童,小小年纪就励志要当官,要改变世界。

10、↑↑↑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关注我,立刻订阅精彩哦!

11、黄公望做学生的时候很勤奋,做老师就非常的严苛。

12、为避战乱辗转飘零,半幅名作落户台湾

13、但后来也许是太想上位了,饥不择食,甚至结交了贪官张闾。

14、;中国邮政1980年发行的第一版生肖猴票,2011年香港邮票专场拍卖会上以149万元成交,三年上涨120万倍,而《富春山居图》大邮票,是中国邮政一百多年来第一次破例发行的全长5米超大规格邮票,全部展开相当于30多个整版猴票,同时又有中国邮政出具的发行证书,现今收藏,未来翻涨数十倍甚至百倍都是很有可能的。相关升值信息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明末邹之麟《临黄子久富春山居图》拍出650万2007年一条富春山居图刺绣拍出100多万。2005年香港佳士得,一幅《富春山居图》民间仿品呗武汉蓝光博物馆以3千万元拍下。

15、乾隆丙寅穀雨日,御題。

16、自富陽至桐廬,勝甲浙右,子陵高風與山水同遠。丙戍秋駐靜寄山莊,偶憶昌黎盤谷序所云盤中耕釣之樂,較嚴瀨想當伯仲。御識。

17、尖塔攬全形,陳園評暫停。佳時逢上巳,隨地可□亭。綠水澄而照,春梅靜以馨。託波杯不泛,□□有芳型。

18、这时候黄公望已经不愿意回到年轻时追求功名的状态了,每次画的画基本都送朋友,这里送一张那里送一张,送了十年之后,已经看破红尘,潇洒得像个神仙,不论是技术还是心态,都达到顶峰了。

19、认识了赵孟頫这些当朝大咖之后,黄公望接受了他们各种各样的批评,比如有人说他画画“古意”不够,他就潜心研究各种古画,已经六七十岁的黄公望还是不断尝试画了各种画风的作品。

20、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画幅较长,称《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官博物院;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而充满了传奇色彩。

三、黄子久富春山居图

1、如今,人们都知道此画被火烧掉了一部分,但究竟烧掉的是什么,有多少,学界依然存疑。相对来说,火前的临摹作品更有参考价值,而在“火前本”有两个,最有意思的或许就是《子明卷》和沈周背临的《富春山居图》。但是,《子明卷》从笔墨功力、艺术水平等各方面都比《无用师卷》要差,而且仿制题跋等漏洞明显,沈周的又是背临本。此外,明代画家张宏也曾临摹过一副《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临摹时原图也是完整的画作,所以张宏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也是研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重要版本之一。

2、《富春山居图》子明卷虽系赝品,但被乾隆误作真迹而宝爱有加,且在画上题跋到几乎填满所有空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同一人在同一画中题跋最多的记录。在书画作品上题跋,是中国才有的一门学问与艺术,很有文化特色和保护价值,如今已渐衰微,虽犹不绝如缕,但若不重视,总将灭亡。

3、嶢峰嶽嶽氣濛濛,繪以松蒼與杏紅。粉本問誰能肖得,春山曾見有王蒙。

4、另外,乾隆皇帝还题跋说道:“六度南巡,所历江山风物气象万千。时展此卷印证,无不契合,自非造化为师者焉能若此?”、“山庄朝霭夕岚,以此图证之,益信神妙。”

5、元朝皇帝跟黄公望闹着玩似的,黄公望刚被抓,科举就恢复了,就在这一年,当年黄公望的好同学杨载考上了进士,名正言顺做了大官。

6、富春江是我国浙江省中部河流,为钱塘江建德市梅城镇下至萧山区闻家堰段的别称。长110公里,流贯浙江省桐庐、富阳两县市。

7、画的命是人的运,人的命是画的运。

8、吴家后人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一度被清初大收藏家王廷宾购得,此后辗转于各藏家之手,再次面世已是两百多年后。1938年秋,上海收藏名家吴湖帆用家中珍藏的商周古铜器换得残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得知《剩山图》在吴湖帆手上,怕一旦再遭遇天灾人祸,画作将毁于无形以个人的能力极难保存下来,于是多次与吴湖帆商洽,又请出钱镜塘、谢稚柳等书画名家从中周旋。吴湖帆被沙孟海的诚意感动,终于同意割爱。1956年,《剩山图》落户浙江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9、虽黄公望晚年定居今富阳市境内,但画卷内容对比宽敞平坦的"富阳江"和山峰峻奇峡谷雄伟的"桐庐江",就可得知,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

10、可见,乾隆皇帝对《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的评价之高。与此同时,乾隆皇帝在画卷上钤有“内府珍藏”、“乾隆宸翰”和“乾隆封外题签”等印。

11、当时道士的地位很高,所以黄公望又结交了一大群道士朋友,甚至结交了武当祖师爷张三丰。

12、山莊朝靄夕嵐,以此圖證之,益信神妙。

13、黄公望性情俊逸,作此画时常兴之所至,率性而作,所以,用了几年才完成。完成之后这幅画为黄公望的师弟郑樗(shu,叔声,大而无着之意,无用师)所有。明末此画为宜兴收藏家吴之矩所有,再传其子吴洪裕(字问卿)。1650年(清顺治七年),吴洪裕病危,竟以此图投火为殉,幸被其侄从炉火中抢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14、至于原画的长度,当代学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富春山居图》原有八纸七缝(《北京》注:指由八张纸拼接而成的画卷),长约848厘米;另一说则是七纸六缝,持此观点的以徐邦达先生为主,主要根据是沈周背临本(《北京》注:“背临”为画师在认真研究原作的情况下,不看原作进行摹写)跟《子明卷》得来,但他以为第一纸“至多也仅80或90厘米,比107厘米(第五段)还要短不少。按常理,第一纸不应当是较短的,这真无奈理解”。

15、吴湖帆捧画品鉴良久,从画风、笔意、火烧痕迹等处反复研究,断定这就是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前一部分,不由得脱口而出:“乱世出奇迹,真没想到300年后又能见到大痴道人的‘火中之宝’。”

16、尺幅:纵8厘米,横4厘米

17、春巡登泰山,曾空盪胸,眾山俯覽,蒼深渾厚之氣,不啻披子久巨幀。迴蹕舟行汶衛間,船窗晴眺,展對此卷,濃青未了,彷彿遇之,書以紀勝。辛卯春御識。

18、新莽(王莽灭西汉后所建政权)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曾与刘秀一同游学的庄子陵便四处招贤纳士,集结军事,助刘秀起事。

19、后来,弥留之际的吴洪裕实在舍不得放弃这两幅书画,决定将《富春山居图》烧掉,为他殉葬。在《富春山居图》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吴洪裕的侄子“疾趋焚所,起红炉而出之”,把画抢了出来。尽管如此,《富春山居图》依然被火烧出几个洞,断成了一大一小两段。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被后人装裱后命名为《剩山图》;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画幅较长,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而进行了裁切,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也被切割下来放在了画首,被称为《无用师 卷》。

20、原身为《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于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权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为《剩山图》,后半卷为:《无用师卷》。

四、富春山居图是元代黄公望

1、明朝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传到“明四家”之首沈周手里。沈周也是文徵明和唐寅的老师。自从得到这件宝贝,沈周就爱不释手,把它挂在墙上,反复欣赏、临摹。当时,收藏家把自己收藏的书画珍品拿去请好友、名人题跋是一种时尚,题跋的越多、越长,书画作品的文化积淀就越深。沈周也把这幅画交给一位朋友去题跋,没想到那位朋友的儿子竟见利忘义,把画偷偷卖掉了。

2、宿雨初晴,瑣窗塵靜,展閱此卷,忻然有會,登萬仞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者,恐不如我坐遊所得多也。

3、乾隆题跋或詩或文,多以行书、行草与草书題寫,字体大小和篇幅长短错落不由于图版清晰度有限,较小的文字有的分辨不出,有的难免辨识有误,还请识者补充纠正。估计台北故宫当有详细的题跋释文,若有机会获得,将再订正。

4、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5、从此严子陵的故事更加以“高风亮节”闻于天下。南宋嘉定年间,陈山严子陵墓旁也建起了高风阁,后来还办了高节书院,今均早已湮没,只剩下一块墓碑,还保存在峙山公园里。

6、田盤富於杏,每花時掩映松間,青紅相錯,天然好景也。甲午仲春,下游至山莊,杏花正開,展卷評量,足傲子久矣。御識。

7、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以水墨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在笔法上取法董源、巨然,但又更简约利落,自出新意,是黄公望水墨山水之巨作。作品浓缩了画家毕生追求,堪称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典范,并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8、識得山居子久傳,雪溪摩詰釣舟扁。畫禪室裏羣仙侶,近日紛來參畫禪。

9、这沈瑞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黄公望,一听要告老师,当时就急了,一手抓住这个同学,大喊“别告老师!”,一手抄出一把锋利的菜刀,说时迟那时快……把自己丁丁切了……

10、简介:在片中,辗转流失的《富春山居图》即将展出,国际黑市开出天价,英伦大盗和日本黑帮闻风而动,江湖各路人马各展其能,在生死的边缘上进行对决;而男女主人公的恩怨情仇也就此展开……其中包含爱情、冒险、谍战、动作等诸多元素预计今年9月开机,明年国庆前上映。详细的剧情肯定不会这么早出来吧

11、《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9厘米,是黄公望晚年的力作。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

12、于是就改名黄公望,字子久。

13、当年这批文物停放在上海期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书画收藏鉴定专家徐邦达在库房里看到了这两幅真假《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经过仔细考证,他发现乾隆御笔批伪的那张实际是真的,而乾隆题了很多字说是真的那张却是假的。于是徐邦达推翻了先人的定论,还《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一个真实的面目。

14、吴家后人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1669年被清初大收藏家王廷宾购得。此后辗转于各藏家之手,长期湮没无闻。再次面世,已是250多年后的1938年。

15、古书画鉴定这门学问,很多人都需要懂得。首先是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因为历代书画作品,博物馆和图书馆收藏最富,并且还将把出土和传世文物尽可能地收藏起来,保护起来,以服务社会。

16、虽黄公望晚年定居今富阳市境内,但画卷内容对比宽敞平坦的"富阳江"和山峰峻奇峡谷雄伟的"桐庐江",就可得知,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82岁时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

17、一个叫危素的年轻人和黄公望关系不错,看到了黄公望花了整整四年画的那20张精品仿古画,喜欢得不得了:

18、水營一律淀池風景,宛如江鄉,惟欠佳山耳。船窗展卷,如對富春。

19、无用师:即无用法师,原来认为是一位和尚,因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他而作所以名扬天下。据台北故宫博物院张光宾先生1975年考证确定无用师与黄公望一样加入全真教,系一名道士,比黄公望小十岁左右,其名为郑樗。

20、两侧墙壁设立斜向展板,介绍黄公望生平和历代对其的评价。后厅正壁摆放黄公望塑像,两侧墙壁展出其经典作品的复制品。

五、富春山居图的流传历史

1、不見富春山色已十五載,今春過雲棲山徑,江光雲影,遠映層嵐,宛如子久筆端神韻,茲偶一展閱,益洽我心矣。庚子冬日,御識。

2、一般对需要鉴定的书画都是年代久远,因此寻找证人比较困难,所以搜集证言也非常重要,当然,更要掌握证言的真实性,更要提防伪证和假证言。

3、时值清康熙年间,皇宫内府偶得黄子久《山居图》,将其深藏于内宫。

4、庚戍春以八旬正壽,展扣岱宗,六登壹天之閣,適行笈中攜是卷,即境印心,覺盪胸抉眥之奇,相與無盡也。御識。

5、《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变化。《富春山居图》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后半卷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修补较多,被称为《无用师卷》,无用师指的是黄公望的同门师友郑樗。

6、《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82岁时为郑樗(无用师)所绘,用四年时间才画成,画面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气度不凡,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是黄公望的代表作。

7、后世的画家对此图评价极高。董其昌题识:“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诚为艺林飞仙,迥出尘埃之外者也。”邹之麟题识谓:“知者论子久画,书中之右军(王羲之)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

8、壬午春迴,觀花海塘(以下圖版糢糊無法辨识)。

9、《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在台湾属于国宝级文物,在台湾每4年展出一次,每年只展出40天。由于真品收藏在戒备森严的库房,媒体只能拍摄复制画,复制画价格也不菲,一幅价值3万新台币。

10、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1、在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先生的建议下,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湾实现历史性的合璧展览。

12、1350年,黄公望将《富春山居图》题款送给无用禅师,4年后,黄公望去世。《富春山居图》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

13、隐居民间长达三十多年。松花江畔一位后代才知晓的伟大画家日日摆摊,干一个一点也不体面的职业,卖卜为生。

14、《剩山图》长4厘米,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无用师卷》长69厘米,藏于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无用师卷》和《剩山图》分隔海峡两岸60余年,让《富春山居图》合璧展示则是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多年的心愿。在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被烧成两段、分隔保存约360年后,2011年《无用师卷》和《剩山图》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的形式在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旷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实现跨越数百年风雨的“合璧”。在展出两个月的时间里,有超过50万人次的观众来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观看,这也创造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展的参观纪录。

15、中年受人牵连入狱,饱尝磨难,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心学习山水画,出名时,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

16、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

17、欢迎来稿参与,形式、题材不限

18、因画上题款为:“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需画山居景,此图赠别,大痴道人公望至元戊寅秋。”,故此卷《富春山居图》为子明卷。此卷是乾隆十年(1746年)入内府。乾隆得此画卷时大喜过望,其兴奋程度,不亚于明末清初《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拥有者吴问卿。何以见得?因为子明卷的画面空白处写满了乾隆皇帝的题跋。其数量之多,用乾隆自己的话说:“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据统计,从乾隆十年到嘉庆四年(乾隆做了四年的太上皇),画卷上共享55处乾隆的题跋,其中画卷之中有53处,另外两则题跋写在了画卷的前后隔水(手卷形制的一个名称)之上。

19、吴均的《与宋元思书》里用短短一百四十四个字,便传神的将富春江两岸的山光水色尽现眼前:“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0、因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在此结庐隐居,创作著名山水国画《富春山居图》而得名。公园面积333公顷,森林覆盖率5%,有云豹、羚羊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9种。境内九垅九湾、竹茂林深,荟萃了竹种园等一批世界一流的亚热带森林景观。

点击展开全文
七律咏富春山居图(有关 个性说说

七律咏富春山居图(有关

一、七律咏富春山居图 1、竭力倾心真惨淡,鞠躬尽瘁岂含糊。 2、桃花春雨的梦中故乡不会远去, 3、风摇竹影吻泥香,梁燕双双噪暖阳。 4、两岸丹霜凌锦树,一行征雁出云幽。 5、雨...
《富春山居图》题跋(富 个性说说

《富春山居图》题跋(富

一、《富春山居图》题跋 1、其“娄江王氏《江山万里图》可盈丈,笔意颓然”。这个时期董其昌与娄江(江苏太仓)王时敏有相当密切的来往。王时敏是黄公望的忠实崇拜者,并且还是董...
莲花山居士网(莲花山居 个性说说

莲花山居士网(莲花山居

一、莲花山居士网 1、始发深山里,蜿蜒古渡头。 2、欲辨唐周风雨后,神鸦巨石逐欢悲。 3、受雷偶叹遊魂苦,无伞始知行路难。 4、我与陈道长和白老师缓步游走在“莲花山”的山间...
山居秋暝赏析(山居秋暝 个性说说

山居秋暝赏析(山居秋暝

一、山居秋暝赏析 1、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jǐshìzhōng)。安禄山攻陷...
山居秋暝古诗(山居秋暝 个性说说

山居秋暝古诗(山居秋暝

一、山居秋暝古诗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