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想的成语及解释
1、例句:将来你们姑表兄弟,必是国家栋梁之材,股肱膀臂,同时出在两府,前程真是无可限量呀!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六章。(关于梦想的成语及解释)。
2、(解释):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3、年轻人理当奋发图强,岂可苟且偷安,不思进取。
4、《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5、(梦撒撩丁)比喻没钱应酬。同“梦撒寮丁”。(关于梦想的成语及解释)。
6、这一阵的排练紧锣密鼓得有些透不过气,突然想起上轮自己赢得的万元音乐梦想基金还没用呢,比赛完去趟西藏?——张玮
7、雄心壮志(xióngxīnzhuàngzhì)
8、(解释):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9、成语出处:宋·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10、 (生死不渝) 渝:改变。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不会改变。比喻对理想、信念、友谊、盟约等忠贞不移。
11、雄心勃勃: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
12、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13、(白日梦):白日做梦。比喻不切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幻想(白日作梦):比喻幻想不可能实现。同“白日做梦”。
14、(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15、(白昼做梦):大白天做起梦来。比喻幻想根本不能实现。
16、称心如意 释义: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读音:( chèn xīn rú yì) 例句: 这场拔河比赛,我们一路领先,夺得冠军,一切称心如意,同学们高兴极了。
17、成语解释: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18、看他的冲劲,就连闻鸡起舞的祖逖也都要自叹弗如了!
19、释义:“心想事成”一词为成语,意指“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该词多用于祝福语,是中性词。心想事成一词在正规的词典中并无释义,它是人们为祝对方做事顺利而广为流传的一个祝福语。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多用于祝福语。
20、我们要学习老王自强不息的精神,绝对不能自暴自弃。
21、我梦想我有一天也可以住进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22、释义: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出自于《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23、(出处):《尚书·禹贡》:“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汉书·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24、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25、(解释):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26、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27、致命遂志(zhìmìngsuìzhì):致命,舍弃生命,遂,达到,实现,舍弃生命来实现理想。
28、释义:意思是是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出自于宋·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
29、(白日做梦):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30、(花成蜜就):比喻好事圆满地完成或实现。多指爱情婚姻生活。
31、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如:步月登云,振奋民族精神。
32、栋梁之材(dòngliángzhīcái)
33、释义: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出自于《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34、释义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35、(各如其意):如:达到;愿:意愿。每个人都能达到或实现自己的愿望。
36、(黄梁一梦):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
37、足履实地、兢兢业业、实事求是、安分守己、下马看花、不务空名
38、梦笔生花: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动宾式;作谓语、补语;含褒义。
39、(梦见周公)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40、释义: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41、(皇天不负苦心人):天公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意愿。意谓只要肯下苦功,坚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实现。
42、出处:“志在四方”由“四方之志”衍变而来。“四方之志”出自秦朝孔鲋编撰的《孔丛子》(记述孔子及其后代言行的一部书)。
43、壮志凌云(zhuàngzhìlíngyún):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44、(梦幻泡影)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45、鲁编修飘飘有凌云之志。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46、释义:是汉语成语。意思是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栋:脊檩,正梁。作宾语;指有用之才。出自于“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47、(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安得尽如人意。”
48、梦想颠倒 (mèng xiǎng diān dǎo)
49、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50、略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民族精神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