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1、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二十岁时,陶渊明家庭尤其贫困,开始游宦生涯,谋求生路。在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严重,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一直感到苦闷和彷徨。可是因为生计困难的原因,他二十九岁做了江州祭酒,但又不堪吏职,自解归家。不久,州里又招他做主薄,他选择了辞却了事,依旧在家闲居。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的时候从都回家,在规林遇到大风,在此作了一首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于回家的渴望,对园林的眷恋。此后,又出任小官,不仅不能施展抱负,而且受制于官场,精神不得自由,苦闷不堪。公元401年,陶渊明母亲亡故,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希望有所作为,出任刘裕参军。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政治黑暗腐败,尔虞我诈,他又显得有些看不惯。此时,他是非常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又依然眷恋田园。“园田日梦想,安得欠离析”,矛盾于“仕与耕”之间数十年,他已经看透了仕途,也厌倦了这样的官场生活,可是矛盾中挣扎的陶渊明似乎还没有最终放弃自己入世为官的理想。公元405年,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陶渊明被迫要求着官服去见“狐假虎威”的督邮,他觉得自己不能向仗势欺人的小人低头哈腰,献谄媚,遂解印绶,辞官而去。“不为五斗米折腰”,从此传为美谈。归家后作《归去来兮辞》,正式归隐田园,直至终老。表面上,诗词内容表达的都是一些归隐田园后的轻松愉悦,从深层内容,不难看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从某种程度来说,陶渊明的隐逸,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归隐田园,既是心灵自由的召唤,更是政治条件的逼迫。所以,即使面临生活的压力,几次三番的犹豫和纠结之下,最终还是选择归隐田园。
2、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陶舒俨、陶宣俟、陶雍份、陶端佚、陶通佟。陶渊明对这五个儿子的期望都很高,希望他们以后能为才富五车、卓越超群的杰出人才。可是,事与愿违,陶渊明的五个儿子智力都有问题,难成大器,并不能达到陶渊明的期望。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饮酒·结庐在人境》以平淡之语,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理,即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达到了情、景、理的统一。尤其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几句,“清悠淡永,有自然之味”,更具艺术魅力。
5、此后的一辈子就这样度过吧,忙时耕种,闲时饮酒,平和闲静、古朴淡远。
6、当然没有人可以做你生活的老师,因为自己的路必须自己走。任何你尊敬的导师任何你觉得是真理的话都只是仅供参考罢了。
7、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藏在心中。现在的生活太过繁杂,人们在乱世之中,费力去找一种诗意栖居。但很少有人发现,照顾好自己,遵从于自己的内心,才是最好的诗意生活。
8、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本诗中“飞鸟相与还”两句,与《归去来兮辞》中“鸟倦飞而知还”两句,其寓意实为同一。
9、陶渊明喜好饮酒,只要有朋友来访,但凡有酒,无论贵贱与之同饮。他留下了很多关于饮酒个诗文。而他的《饮酒》组诗二十首也很为人们称道,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诗表现的正是隐居生活的情趣,劳动之余,喝点小酒,在夕阳之下,遥望南山,摘采些野菊花,心情格外清爽。诗词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诗歌回归自然,陶渊明的性灵回归自然;后世也多有仿效者。我想陶渊明的回归自然的选择也是自己心灵归宿的必然。《饮酒》诗二十首,往往也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自得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但陶渊明在《述酒》中,以比喻手法隐晦表达了对晋恭帝和晋王朝覆灭无限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经躬耕多年,乱世也看够了,篡权也看惯了。由此,我们也看出陶渊明对世事无法忘怀的精神,他的“隐居”实属无可奈何的选择。虽然诗词中写的都是归家之乐,但是稍加留心,不难看出文章隐藏的诗人内心深处的巨大痛苦。文字背后让人体会到诗人的离世之苦,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深深培植着“入世”愿望的。这种矛盾常常让诗人痛苦,难以自拔。
10、《晋书·隐逸传》:厚秩招累,修名顺欲。确乎群士,超然绝俗。养粹岩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
11、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2、东晋末年,奸臣当道,朝政腐败。与陶渊明品行高洁、不慕虚荣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陶渊明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肯定是个别类,也是个被淘汰的对象。按照当时“九品中正制”推举法,公元393年,29岁陶渊明接受朝廷征召,出任江州(今九江)祭酒(管教育的官员)。由于他不会投机钻营、又不会溜须拍马,所以没有多久就辞官归隐。公元398年,陶渊明又先后在大将军桓玄、建威将军刘敬宜、镇军将军刘裕(刘寄奴)手下做过参军(幕僚官)。尽管他们对陶渊明还算不错,但他们的所作所为,让陶渊明很是不满。所以,他又选择了归隐。后来,桓玄威逼晋安帝禅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桓楚。刘裕建立南朝刘宋,为宋武帝。据说陶渊明听说桓玄篡夺了东晋政权,随口吟诗道:“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刘裕当了皇帝,陶渊明“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借此不愿谈及与他们的关系。
13、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14、“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谢”就是指王家和谢家,那可是中国古代数得上的名门望族。
15、曾祖陶侃的奋勇拼搏和外祖父孟嘉的潇洒淡泊,影响了陶渊明一生,使他拥有“娴静少言”的外表和澎湃激荡的内心,在每次面临选择的时候都会有两种声音在脑海里争吵不休。
16、陶渊明追求仕途之路是受其家族的影响。陶氏一族自陶渊明曾祖父就是东晋威望显赫的开国元老,陶渊明曾祖父陶侃建立军功无数,官职越做越大,后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外祖父和父亲皆担任过太守职位,陶氏一族风光无限。陶渊明自小就受到家世风范的熏陶,又勤奋学习诗书礼仪,小小年纪心中就萌芽了安邦济世的念头。
17、所以当接到江州刺史桓玄的邀请信时,陶渊明没有犹豫,便赴任去了。
18、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19、胡砚池老师说,陶渊明性情洒脱,真实自然,不刻意雕琢,不曲意逢迎,形成超旷的人生态度,达到洒落的生命境界,这才是其诗的高妙所在,这种生命境界,比他的诗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
20、忽然,一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声音哈哈大笑起来:可笑啊,可笑!一个“形”、一个“影”,没有了人的“精神”,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21、尽管这五个儿子性格迥异,但是他们都一致性的不喜欢读书,不求上进,不像陶渊明那样文采飞扬。面对这些不上进的孩子,陶渊明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浇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