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田园诗人
1、陶渊明再次陷入对仕途的反思。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在仕途上蹉跎岁月呢?不就是为了不挨饿,吃饱饭吗?只要进了衙门,马上就能吃得饱饱的,“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饮酒诗·其十》)。可是,为了“营一饱”而终日委屈自己、消磨自己、作践自己、麻醉自己,值吗?这样下去,恐怕还不如回家呢。(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田园诗人)。
2、李白游历并不是为诗,他游的是“志”。李白腰间佩着剑,“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游的是豪气、剑气。
3、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在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田园诗人)。
4、忽然来了个客人,可把陶侃愁怀了:他家本来就穷,加上最近下雪、道上结冰,差不多都要断顿了,拿啥招待这位儒生呢?陶侃为难之际,他母亲走了出来,将自己的一头长发剪了、卖给别人做假发。
5、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6、鲁迅看着眼前的这堆发黄的破书,满纸都是“仁义道德”,看到半夜,在字缝里忽然发现两个字:“吃人!”
7、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陶渊明《四时》
8、话说杂草这么旺盛,陶渊明你该不会是偷懒了吧。结果还真不是。诗又接着写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也就是说,陶渊明天不亮就起来种田了,到了晚上月亮出来了才回家。从早到晚工作了一整天,还种成“草盛豆苗稀”那个鬼样子,只能说陶渊明你是在不适合种田。而且还特意为此写了首诗,陶渊明您心真大。
9、这样一看,嗜酒如命、满脸写着“不想上班”、向往悠闲的陶渊明,倒真不像他那个赫赫有名的曾祖父。
10、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形影神三首》
11、在战乱频仍的时代隐逸与在太平繁华的时代隐逸,也会是完全不同的心态,对吧?所以,在我们正式讲解陶渊明的饮酒诗之前,我们还需要用相当长的篇幅介绍陶渊明这个人和他所处的时代。
12、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田园诗,指的是以描绘田园风光,反映农村生活,展现隐逸情怀的诗歌。说起田园诗,大家很容易便会想到田园诗的开创者陶渊明。
13、陶渊明的辞赋、散文有《归去来兮辞》、《闲情赋》、《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也都是传世的名作。有《陶渊明集》。
14、东晋时期,中国一直处于南北分立的状态。在东晋建国一百年后,被刘裕建立的宋朝取代。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史家称刘裕所建立的宋为“刘宋”,称赵匡胤所建立的宋为“赵宋”。刘宋之后,南方又相继更替为齐、梁、陈三个政权。
15、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上司挺出名,叫王凝之,就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女文学家谢道韫的丈夫。
16、陶渊明在归隐田园之时写了大量的诗篇,这其中有我们非常熟悉的诗句,也有很多我们并不是十分了解的。我们今天所谈到的这些古诗,其中只有十个字,却影响后世长达上千年。但是这样的诗句并非他隐居田园之后就能写出的,而是他隐居田园12年之后。才得出的最美感悟。
17、回来了!我要和世俗断绝交往。这俗世与我相悖,我对它还有什么希求啊!
18、陶渊明长叹了一口气。默默无闻地活着,自古以来就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啊!司马迁之所以宁愿受腐刑,也要活下来写《史记》,不就是为了留名于世吗?倘若当初司马迁在写出《史记》之前被杀了,也就白活了一辈子,那才叫羞耻呢。有了《史记》,司马迁没有白活,得了旷世之誉。而自己呢?如此下去,只能是“没世无闻”了,有何颜面得见亲朋好友呢?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要“遇”,“不遇”就没有施展的空间,就没有展示的舞台。董仲舒、司马迁叹的就是“不遇”,这不是和自己现在的处境一样吗?
19、胡祗遹是元代文化修养比较高的官员,为人豁达开明,心胸开阔。他在创作两首《双调·沉醉东风》中,第一首把贪官暴吏比作狼虎,并表达自己渴望逃离官场,与鸥鹭为盟。第二首则赞美山野中的渔夫、樵夫是不识字的士大夫,表达了自己对没有贪欲,知足常乐的生活的向往。
20、元朝自认为是自尧舜禹汤、秦汉隋唐这一脉相承的中国朝代的延续,它的历史记载在《元史》和《新元史》里。元朝之后是明朝,明朝的历史记载在《明史》里。明朝之后是清朝,清朝的历史记载在《清史稿》里。
21、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为《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和谐美好,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使得桃花源与乌托邦齐名,都代表了一个美好的幻想。
22、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23、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
24、与唐宋相比,元代作家的身份显然更为复杂。唐宋时期,由于严格坚持科举制度,作家多为荣登仕途的官僚、处于入仕求学道路上的文人、脱离了仕途的士大夫这三类人。虽然这三类人的地位和前途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教育、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是基本一致。但是,元代的作家却并非如此。由于科举停办,官员晋升的渠道和方式也有很大的改变。因此引来社会职业的变革,导致社会职业出现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也使人们的职业选择不再单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因此,作家的身份不再局限于官僚集体,而是更加的混杂,他们既有因祖荫而获高官的贵族,也有凭科举而入仕的官吏;既有王恽这样的翰林清贵,也有关汉卿这类依靠杂剧市场谋生的自由撰稿人;既有程度不同汉化了的少数民族,也有功底深厚的理学家或者是宗教僧侣。但是几乎所有人的创作中,都能找到陶渊明的思想影子,每个人的作品都诉说着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离尘世的渴望。
25、现留存134篇诗文,其中名句达一千多条。现举例如下:
26、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7、隋朝之后是唐朝,唐朝灭亡后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为期不长的朝代,合称五代。唐和五代在“二十四史”中各有两部与之相对应,分别是《旧唐书》《新唐书》和《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28、陶渊明回到家里,起先还有亲切感,又拿起熟悉的农具了,又闻到熟悉的土香味儿了,“月是故乡圆”啊!但是没过多久,办公室与田间的落差就显现出来了,与田间比,办公室要舒服得多啊。他为自己的任性而感到后悔,找到一个“公职”多不容易啊,怎么就这么一下子舍弃了呢?子曰“三十而立”,自己怎么立不起来呢?
29、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陶渊明的眼光还是准的,刘裕果然平定了桓玄之乱。但从另一方面说,陶渊明的眼光又是不准的,因为这位刘裕同学立下大功之后,也想捞个皇帝坐坐,并在平定桓玄之乱16年后,自己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大位,成为刘宋政权的开国君主。
30、陶渊明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
3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32、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33、陶渊明对桓玄幕府里的生活充满厌倦。然而,面对一位野心勃勃又骄矜自傲的老板,辞职似乎并不是容易的事。那么,陶渊明要怎样做呢?
34、正在发愁,工作找上门来了。东晋大司马桓温的儿子、大将军桓玄礼聘陶渊明到军中任职。这正好为陶渊明的“无米之炊”带来了“米”,陶渊明欣然接受,前去赴任。
35、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6、回到家后,陶渊明又拿起了锄头、铁锨,翻耕土地,过起了躬耕生活。
37、阮籍的“大人先生”与世俗社会的君子做了彻底的切割。在“大人先生”看来,那些“君子”都是乱世的制造者,是活在社会裤裆里的虱子。
38、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39、王凝之这人挺有才,也挺看重陶渊明,但陶渊明对他却不太感冒。怎么呢?原来,王凝之有个毛病:他是五斗米道的忠实信徒,平日里有点神神叨叨的。
40、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41、No. 72 Chifeng Rd. Heping Tianjin
42、昔日,董仲舒写过《士不遇赋》,后来司马迁也写了《悲士不遇赋》,我在闲暇之时读了他们这两篇赋,感慨哀伤不已。胸怀大志、有济世之才的士人,风华正茂,却被迫隐居了;品行高洁、操守极佳的人,却最终空忙一场。悲哉!贤才没有赶上炎帝、帝魁之世,被埋没了。宁固守贫穷,也不委屈自己。我要坚守自己的品格,决不出卖灵魂。
43、吴敬梓终日生活在贫穷之中,尝尽了贫穷的滋味,他懂得什么是贫穷。但是,他宁愿活在这种贫穷之中,而不愿享受那种富贵。
44、在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建立了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个政权,故在“二十四史”中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与之对应。北方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和隋朝四个政权,故在“二十四史”中有《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与之对应。
45、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写“心远地自偏”的道理作启,接着欣赏自然景色,从而悟出了人生的意趣,不胜欣慰,最后又以道家得意忘言的说法作结。表现了诗人避开了达官贵人的车马喧扰后,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和恬静的心境,突出了抱朴守静,返本归真的人生态度和志趣。诗篇以平淡之语写秋日晚景,斜归隐之乐,首人生哲理,极平淡的形式与极丰富的意蕴高度和谐,富有理趣,情与景水乳交融,物我难分。这首诗历来受到高度称赞。
46、这渔夫就是陶渊明。桃花源是陶渊明的“理想国”。
47、桓玄手握重兵,便起了篡位之心,自己也想当皇帝。为了营造登基的气氛,就派人四处散布说他的辖区有祥瑞之气,将来必是龙袍加身之地。魏晋以来,豪强争霸,已成常态。对此,陶渊明采取旁观的态度。他做官,只是为了一份俸禄,补贴家用,使家人免受饥寒之苦,至于谁当皇上,与自己没什么关系。因此,他对桓玄的行为保持“局外人”的态度,对那些为桓玄张目的人很是不屑,他想逍遥于事外。没想到,桓玄竟派他也去四处散布,充当桓玄篡位的马前卒。这就触碰了陶渊明的精神红线。怎么办?当面拒绝,会招惹麻烦,如不拒绝,则会蒙羞于己。正在这时,陶渊明的母亲去世了,他立刻以此为由,辞掉了官职,离桓玄而去。及至丁忧期满之时,桓玄被刘裕所杀,其同d也被“严肃处理”。因为没有参与桓玄的篡位活动,陶渊明躲过一劫。
48、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49、孟轲对那些“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要把学生教育成“大丈夫”,而不是“王”。那些“王”在他的心里,没有位置。
50、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称帝,建立宋朝。此时,宋朝的主要敌人是在北方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朝。为了对付辽朝,宋朝联合东北方由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灭辽。
51、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和隐逸诗人,不是山水诗人;
52、不过,步入职场的前几年他到底在哪儿任职、做了什么,今天已经难以考证。直到陶渊明29岁那年,他到江州出任祭酒,这才有史可查。
53、关于这个名字的来源,有好几种说法,《后汉书》、《三国志》记载,五斗米道之所以叫这么个名字,是因为这个教派当时需要收取信徒的五斗米作为“入门费”。
54、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生于365年,卒于427年。
55、陶渊明对元代的影响不仅体现时间上的一致,更体现在“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伴随陶渊明的存在”的这种类似说法。除了诗歌、词、曲等传统文学形式外,陶渊明还与杂剧、散曲、话本小说等新的文学艺术形式相伴。以元杂剧为例,现存的就有尚仲贤的《陶渊明归去来兮》,王子一的《刘晨阮肇误入桃花源》。在其他的杂剧中,提到陶渊明,表达陶渊明思想和内涵的唱词比比皆是,枚不胜举。杂剧,作为以市民为主要受众的通俗文学,受众的价值观和审美倾向决定了创作主题的选择和主题的确立。陶渊明的题材有市场,陶渊明的精神也被接受,这说明陶渊明已经被元代广泛的社会阶层完全接受。
56、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57、如果纯粹是死记硬背,要想将这“二十四史”背下来,还是需要花费不少工夫的,而且极其容易记错。可如果你懂得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这“二十四史”根本就不用背。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你理解了这“二十四史”的编排顺序,那么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也就了然于心了。
58、作为陶侃的曾孙,陶渊明的家境刚开始时算得上不错。然而,陶渊明八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家中生活一天不如一天,这会对陶渊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59、《宋书·陶潜传》称:“潜少有高趣”,趣,情趣、志趣,高趣,当是说陶渊明“高于常人的情趣、志趣”。可想而知,陶渊明是一个有学识、有志向、有情趣的人,也应该是有一番作为的人。
60、陶渊明作品中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反对创作的形式主义,所以他的作品显出“真”、“朴”的风格,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陶诗在诗歌题材上、语言锤炼上、表现手法上都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其田园诗继“风骚”,承“三曹”,开创了田园诗歌的先河,如《归园田居》。陶诗中凡俗农事、田园风光以及那恬淡的心境,都是通过浑朴、自然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以少胜多的艺术概括,表现出了韵味的含蓄与隽永。
61、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62、《形影神(并序)》《九日闲居(并序)》《归园田居五首》《游斜川》《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乞食》《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答庞参军(并序)》《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连雨独饮》《移居二首》《和刘柴桑》、《酬刘柴桑》《和郭主簿二首》《于王抚军座送客》《与殷晋安别(并序)》《赠羊长史(并序)》《岁暮和张常侍》《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悲从弟仲德》
63、《史记》,显现着司马迁重于泰山的生命。司马迁死了,不知死于何年,葬在何处。但《史记》不死,“史”气氤氲,飘忽千年。
64、田园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该回去了!悲哀的是,这么多年来,心竟然被躯体役使。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未来一定要把握住,不能再误入迷途了。从现在做起,还不晚,还来得及。每天都在忙,但不知在忙什么;每天都在斗,但不知在斗什么;每天都在走,但不知路在何方。走了“三十年”,终于回来了。此刻,是人生的起点;回家的路,是应走的正途。
65、著名的陶渊明研究专家袁行霈先生,在其《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一文中将陶诗的主题创新归纳总结为四种:第表现归隐;第表现饮酒;第表现固穷安贫;第表现生死。元代文学创作几乎继承了陶渊明创新主题的全部内容。这是元与唐宋的最大不同。唐宋两朝,推崇的都是陶渊明高洁的气节和德操。元代则是全面继承陶渊明的文化主题,并在生死方面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开拓。很多作品除了赞美陶渊明趋利避害的人生智慧之外,还要拿他与屈原等广受历史推崇的圣贤进行对比,他们往往对后者的执着忠君或坚持己见的表现表示极度的不屑,认为他们死于非命的做法是在求死,不值得推崇,缺少人生的智慧。比如张养浩就曾在《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写道“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他们的某些类似的观点甚至走向极端,发展成为对所有功名的一律否定。比如先后担任过元朝监察御史和翰林承旨,并两次辞官的刘敏中,就曾因为弹劾权臣桑哥而差点丧命。他在其作《黑漆弩·村居遣兴》中就写道“便宜教画却凌烟,甚是功名了处?”。他对这种要青史留名的文人理想持否定的态度,而他这种观点在元代绝非特例。
66、陶渊明随性率真,听了这话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于是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顺带说了一句漂亮话“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便快快乐乐过他归隐田园的日子了。
67、陶渊明在《宋书》《晋书》和《南史》中都被列入《隐逸传》,后世也称他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鼻祖”。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隐逸?又为什么要归田园?这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是息息相关的。
68、据统计,陶渊明一生曾五次出来做官,那他每次出来做官是出于什么考量,又为何要辞官归去呢?我们只有彻底搞清楚了出仕和归隐的原因,才能真正读懂这位隐逸诗人的诗。
69、后来,在东晋王朝一次次的动荡中,陶侃逐渐展露头角,替东晋王朝摆平了好几次起义、叛乱,最终一步一步升到太尉这样的高官。
70、在灭辽战争中,金朝看出了宋朝的虚弱,遂在灭辽后南下攻宋,于1127年攻陷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宋朝的徽钦二帝及皇室、大臣三千余人,仅康王赵构得以逃脱,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
71、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72、陶渊明上任两个多月时,上面要来检查工作。来人是个督邮,督邮是太守的代表,专门负责检查指导各地工作,地位不高,权力很大,可以向太守奏本,各地官员都不敢怠慢他。陶渊明整日身穿布衣,行走在田间地头、茶坊酒肆,现场办公,彭泽政通人和,百姓交口称赞。督邮来了,陶渊明习惯性地穿着便装去见。手下人提醒道:“大人,您得穿官服去见督邮。”陶渊明问:“为什么?”手下人说:“这个督邮架子很大,谁要是不好好伺候他,他就要训斥谁,还要到太守那奏本,您不可大意,还是穿上官服吧。”陶渊明说:“督邮是来检查工作,又不是检查衣服,不必了。”就这样他穿着便装见了督邮。督邮一见,果然不悦,对陶渊明的工作百般挑剔,横加指责。陶渊明大怒,拍案而起:“我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官我不做了!”说罢,把官印扔给督邮,拂袖而去。
73、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的这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74、不过,向往归向往,吃饭始终是头等大事。二十岁那年,陶渊明自认为书读得已经不错了,无论是儒家经典还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老子》《庄子》,他都熟稔于心、信手拈来。于是,陶渊明便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路。
75、这是陶渊明想象中的理想空间,而后的语言更是由此直接采用了设问的手法。“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为什么陶渊明能够做到如此呢?就是因为他心存高远,心静自然凉。也正是因为有如此的亲近,他才会在这山水之间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丽意境。
76、洞口很窄,仅能容他一人通过。光线很暗,脚下坑坑洼洼。走着走着,忽然开阔明亮起来。眼前呈现出一大片平坦宽广的土地,整齐的房舍,肥沃的农田,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竹林、各种果树。田间的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处处可闻。田里的人们在耕作,路上的人们在说笑。这里的男男女女和外面的人们穿的一样,没什么不同。老人慢慢悠悠,孩子蹦蹦跳跳,一派无忧无虑的景象。他们看到渔夫,便都围过来,很新奇地看着他,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做什么的,家里有什么人,日子过得好不好。渔夫一一作了回答。有人邀请渔夫到家里作客,杀鸡、做饭、摆酒款待他。村里的人们听说来了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渔夫问他们,这是什么地方,怎么来到这里的?人们告诉他,这地方叫桃花源,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就携妻带子地跑到这里了。这里和外边不通声息,安安静静。自从来到这里,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他们问渔夫现在是什么朝代?渔夫说是魏晋。他们说自己连汉代都没听说过,更别说什么魏晋了。他们为渔夫感到惋惜,说怎么能在那么乱的地方过日子呢?干脆来桃花源吧。这里没有府衙和草房的区别,没有皇上和百姓的区别,大家都一样。人们每天都把渔夫请到自己的家里,拿出酒肉招待他。住了几天后,渔夫要走了。大家为他送行。他说:“桃花源真是个好地方啊!”人们对他说:“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讲啊!”
77、从祭酒到县令,陶渊明的仕途只有10年,而他却说是30年。这“三十年”不是时间的长度,而是心理的长度。把10年说成30年,可见对他来说,仕途是何等漫长,何等难熬。官场对他来说,就是尘网,就是樊笼,它扼杀着他自由的人性,扼杀着他旷达的天性。虽然搬出草房,住进了府衙,却浑身沾满了俗尘;虽然有酒有肉,吃得很饱,但把自己变成了被人喂养的笼中之鸟。这是得不偿失的,是人生的大失败。这“三十年”,府衙多了一个吃闲饭的,世间却少了一个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