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1、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背诵一下这则寓言。学生背诵的过程中下课铃声响起。
2、理解寓言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
4、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 。——《荷花》
5、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6、师:同学们读过的寓言故事还真不少。同学们刚刚列举的这些寓言故事,它们的篇幅——
7、启示: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8、过了一年,匈奴大举向边塞发起进攻,青壮年男子都上前方打仗去了,边塞的人十之八九都死在战场上,而塞翁的儿子因为腿跛,父子得以保全。
9、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对立的两个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在看待问题时,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在对待福祸问题上,所谓鸿运当头,要居安思危,遇到灾祸时,要处乱不惊,临危不犋。
10、生: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事物。
11、(同韵词)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丢盔撂甲、抛盔弃甲、附庸风雅、墨守成法、虚舟飘瓦、讲经说法、不及之法、裒多增寡、腹中鳞甲
12、 “此何遽不为福乎?”(读出老人的沉稳与沉着,读出老人面对“失马”淡定而不慌乱。)
13、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赶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14、A.指鹿为马 B.自相矛盾 C.刻舟求剑 D.邯郸学步
15、师:同学们感悟语言的能力真强,读得真有味道,我为你们点赞。请同学们齐读这三句话,注意他的语气。(生读)
16、(5)姐姐一遇到问题就很焦虑,爸爸说:“你要有‘兵来将挡, ’的良好心态。”
17、 寓言故事《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
18、师:我再请个声音洪亮的男生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同学们你们班谁的声音最洪亮?(同学们都同时指向后排的一男生)
19、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20、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21、师:他肯定难过,可他却说:“此何遽不为福乎?”在这句话的背后我看到了一个父亲隐忍的悲痛和对来者的安慰。请同学们读出这老人看似乐观下的一种隐忍,压抑的痛。(生读)
22、师:在古代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这么重要的交通工具丢失了,他却说:“此何遽不能为福乎?”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23、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因为他非常地乐于助人,所以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敬地称呼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也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