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桥的对联诗歌
1、王长城老师点评:采用五四七句式,按古声,“舌”古仄今平。“古文明”与“新学业”形成对比。中国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辉煌灿烂的历史,文物古迹遍及全国各地。娓娓道来,一气呵成,构思独特。
2、偶见养儿缺善,亲情认作仇情,到老成孤,自尝苦果,虽觉凄凉仍可活;
3、文坛文风若春水,画廊画卷之天风。清风流水经桥下,闹市广厦隔岸来。两岸广厦参差林立,一座廊桥独领风姿。昔日南河荒凉无度,今朝万源繁荣有嘉。首首诗词述说山川锦绣,幅幅画卷镶满长廊啫目。
4、语言、对仗、韵律,这三座桥上,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新诗走过桥来,会看到诗词的高妙;诗词走过桥来,会看到新诗的瑰丽。
5、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咏史其二)卢照邻
6、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
7、孙芸香老师简评:上下联工稳简捷无费墨。是唯一一个提到火药配方的联。
8、火车汽车它能载,光载东西不开船。打建筑物一(谜底):桥
9、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长相思)苏颋
10、杨艳评:通过细致铺陈,写来从容有度,词意自然畅达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11、浙江新安白沙桥:姿若虹霓,为湖山争秀色;固如磐石,与水月竞久长。
12、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13、 大云山脚下,甘田河上游,沿河而上,进入峡谷,便是伞把桥村。石龟,龙潭,恐龙潭,仙人石,山间梯田,古樟,晏家岭,伞把桥,汇成八景奇观。众多诗家,联家,摄影家,书画家,留恋忘返。
14、对仗是汉字独有的存在方式,也反映了中国人思维的哲学意义,当然,对仗是对联的灵魂。诗词不以对仗为自己的基本特征,但在格律上离不开对仗:有些词,相邻的五字句、七字句是必须对仗的;律诗,中间两联也是必须对仗的。由于对仗,我们可以感到文字很美。这些都无须解释。
15、半圆拱洞出泥墁,护栏兽首犹能见。游人争上石桥转,饱读文物真容面。下沉广场中,广济桥重现,古城再送参观券。
16、赛跑属谁赢,在此领先,隔我相差十万里;修禅该你败,于今落后,兼程还要九千年。
17、疫情犹似镜,观人间百态,善亦传扬,恶亦昭彰,过眼难藏真面目;
18、赵爱萍老师简评:规则重字的巧妙运用,以汗珠催芽梦醒的想象,都为此联增色不少。
19、杨志峰老师评:立意完整含括,文字简练利落。行文自然畅达之间,见中正清健之态。
20、李青旺老师简评:此联把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巧妙地嵌入其中,增加了此联的针对性和艺术性,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21、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22、赵秀敏老师评:这个更多的从《人民日报》的文章来写,对于国际局势,真不是简单可以说清楚的,个中玄机太多,求同存异是国与国之间的发展趋势,在这场争斗里只有双赢和互利,可能才是最后的结局吧。
23、一桥飞跨,渡船下架,行人车辆通天下。水中鸭,岸边花,眼前一幅美图画,游逛其中闲溜达。舌;不住咂,睛;到处眨。
24、诗词的韵律,比较好理解,简单说,可以理解为格律。这种韵律,是古人长时期的经验总结,形成有科学性的规律。平仄规律,是为了好读、好念、好吟诵,可以吟出高低起伏,可以吟出荡气回肠。律诗要求押平声韵,是为了能把声调拉长。为什么忌孤平,因为不好读。“红军不怕远征难”好读,远征改成长征,就没法吟诵。
25、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大雅.大明》)
26、尺寸无偏,分毫有度,量他先以善,心宽一笑自温馨。
27、8白石洞里架红桥,一头不动一头摇。(猜:打人体器官一)
28、网络连商铺,手动对屏输。购物吃穿带乐乎,不必足出户。无论狂风骤雨,网传尺素,共享星路星途。
29、当新诗与旧诗在“语言桥”上相会,便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30、丁彦兵评:白驹者,时也;沧海者,源也;桑田,本也;功业者,势也;蜗牛者,人也。此诗多见比兴,寓意深远,所见所闻似实而虚,有庄子之风。
31、东风拂过千声啭,听莺歌唱晓,燕语鸣新,更兼蛙鼓助威,惊动山川泉水涌;
32、张永霞评:上阕气势足,把子龙大桥写得壮观。但正因上阕用力猛了,下阕接不上,气势不够,就有了虎头蛇尾之感。
33、方留聚老师简评:主题把握精准,言之有理。整个句式采用先总后分,分后再总的修辞手法,非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难以为之。
34、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
35、古树参天,传千秋美誉;琼楼遍地,喜万户安康。
36、有过犹能改,无声未可鸣。蹲昂身默默,似欲诉前情。
37、民生赖以安,十万字解民难,恤民苦,一部关民彰法力;
38、考一代风华,下一等功夫,初心终不负,自有青衿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