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古诗词群文教学
1、师:大家现在是五年级学生,渐渐有了研究性学习的意识,这真的非常好。建议大家还可以从“醉”这个字出发,深入研究。
2、“一节课里读一组诗词。”预示着老师不可能一讲到底,也意味着老师不可能提太多问题,更意味着老师不能发起太多的讨论。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讨论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此消彼长,这组诗词学生就学不完了,所以“群文阅读”要懂得“让位”。只有“让学”,让学生自我阅读,自我发现,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3、 课后,雏鹰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李晶晶副校长以“得语文者得天下 得阅读者得语文”为主题,对本次群文阅读课进行了点评,李校长肯定了7节课堂都能落实语文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围绕问题细细的、静静的品读。 李校长还针对此次活动引领慧翔教师古诗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引领慧翔教师从“结合内容,横向组合;着眼作者,纵向引领。”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古诗群文阅读的选材。同时,李校长还强调古诗群文阅读可运用比较阅读法、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异中求同,聚焦诗情,促使学生深度阅读的学习方法。
4、再读,学生已学了不少古诗词,当然更会是重要的基础。加上,有些古诗词本身就通俗易懂,如本案的《清平乐·村居》,让学生自读,也没有多少障碍。
5、自选题一:把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和《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对比阅读,你发现了什么?
6、古诗词的群文阅读可运用比较阅读法,异中有同、同中见异,促使学生深度阅读。比较的设置要依体定式,随文而教,即群诗阅读要尊重诗歌的体式,着眼于诗歌的意象、语言、形象、艺术手法、情感等方面探究。马老师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感知诗中的形象之美,梳理诗人的情感倾向和挖掘西施的文化价值。形象、情感、文化都体现诗歌独有的特点。在活动一里,马老师创设“选择诸暨形象代言人”的真实情境,抛出问题“西施到底有什么魅力”,在学生答出“美和爱国”和阅读文本后,及时整理出三个问题“何处写美”“如何写美”“情感倾向”,让学生的思考进一步深入展开。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内容、手法到情感都在依诗歌体式而提问。在活动二中,学生探究到柳永诗句“空照荒台”中的“空”字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得出柳永对西施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持同情态度。诗歌用字精炼,常有陌生化、倒装、字字关情的写作手法,通过炼字体悟情感也是由诗歌体式决定的。
7、师:像这样的古诗词,我们学过不少了,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古诗词的?
8、 “一节课里读一组诗词。”预示着教师不可能深究细嚼,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讲析诗词。原来那种字字理解,句句分析,咀来嚼去的解剖式阅读的典型特点是:28字的《秋思》,要条分缕析30多分钟,热热闹闹的一节课学生学到的东西却少得可怜。在“群文阅读”里,你不能这么上,得懂得提纲接领,抓住一组诗词的异同,引导品味鉴赏,体会群文组诗的学习价值。
9、 韩晓天老师《千古送别情》的群文阅读教学课,在第一篇古诗精读时恰如其份地渗透阅读方法,在后三首古诗的阅读时,马上将学到的方法进行应用。这节以送别诗贯穿的课堂,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在诵读古诗中感悟品味,在吟唱古诗中表达情感,在视频欣赏中加深理解,将课堂推向了高潮,使学生沉浸于中国经典诗词的魅力中。
10、此外还可以按时间段、诗词表达的情感、诗词运用手法等方面去组合文本。
11、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古诗词作品,然而,古诗词大多篇幅较小,在教学时存在教学形式单学生探究不足、教学方式抽象等问题,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连缀法,从若干不同的角度入手将课内外各种诗词作品整合在一起,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到不同作品之间的关联,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12、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
13、师:古人云,书不读熟不开讲;古人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学习古诗词,“读”是多么重要。(板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