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故事教案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3、同学们很会利用注释,所以讲明白了,很好。这段话你是说明白了,但听起来有点硬邦邦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你只是把注释原封不动地套了进去,显得有点死板。其实你把注释的意思理解了,然后把它变成自己的话,很自然地讲出来就行了。现在大家练习说一下,同桌的两个人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4、苟(gǒu)得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孟子的故事教案)。
5、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6、刘熙载说:“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艺概》)(孟子的故事教案)。
7、对偶。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8、(使)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9、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10、教师:"爱国守法"中的"爱",是一种"情感",这种"爱"的情感来源于"亲情"的"孝"。"孝"乃德之本,在亲情"爱"的基础上,才逐步形成:爱人、爱地、爱天,爱己、爱群,爱家、爱国、爱天下。从个体道德品质形成来看,讲"爱"必先讲"孝"。
11、a读了这句话,有什么体会呢?抓住“一棵一棵、一直、筋疲力尽”等体会“好辛苦”。
12、⑷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13、公孙丑问孟子:“不动心有道乎?”(注:课文第五段)孟子曰:“有。”此下(注:课文第六段)忽接论养勇。从北宫黝养勇,说到孟施舍养勇,又说到曾子的大勇。归结说:“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注:课文第六段末句)
14、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15、对于同学们来说做一个“让爱变得伟大的人”,更多的时候往往只需举手之劳:
16、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17、师:现在就交给你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们愿意接受吗
18、(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 愿与各位一起努力,延续这个中国教育的古风,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信、自学与自食其力的新少年。
20、(出示)字词卡片:苹果、香蕉、柿子、橘子、葡萄、哈蜜瓜(加拼音)
21、 正如此次疫情期间,老师和家长借助契机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孩子知道有多少人患上新冠肺炎疾病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更要引导孩子们知道有多少人因此失去了生命,让孩子们领悟到:因为有同情心,有恻隐之心,在抗疫的过程中,发生了那么多感动天感动地的故事。
22、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3、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24、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25、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26、⑴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7、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8、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29、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30、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31、《尽心》贡献的成语之一是“引而不发”:“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32、由此诸方面看,我们可以断定,此段俱为孟子述告子得不动心的方法的话。“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持其志,无暴其气”,为孟子直引告子的话。“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为孟子于叙述告子的话时,所夹入批评之辞。“夫志,气之帅也,所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及“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是孟子代告子解释之辞,此段述告子得不动心的方法,其方法为“持志”。
33、进入校门不拥挤,要慢走,上下楼梯不拥挤,要互相谦让。
34、当学科老师辛苦,当教研员也挺辛苦,但两个辛苦不一样。
35、孟子此下(注:参见本文第八段)又说到告子的不动心。心孟子说:“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36、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37、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