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忏悔录76句精选

时间:2023-11-2007:21:47 卢梭忏悔录76句精选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卢梭忏悔录

1、《忏悔录》作为一部典型的自传,在再现让-雅克过去的话语时,遵守了自传写作的惯例:直接的话语的出现不仅数量少,而且篇幅短。让-雅克的直接话语像聚光灯一样是自我英雄化的一种手段,是内心的即时、直接的表达,且大多是在一种极度激动、亢奋的情形下发出的,不是传递某一信息,主要是传导某种激情。让-雅克话语的这一特点与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及《论语言的起源》中所描述的人类最初的语言十分契合。卢梭通过再现其“所言”最终落实为其“所是”,这个“所是”就是他在各部著作中反复表达的自然人形象。卢梭在自传中再现让-雅克及其话语时是以自然人为原型的。

2、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3、在阅读的过程中,那种深刻的自我反思能给予你一种发自内省的佩服与震撼。可以说,卢梭尽最大努力还原了自己的一生。书中这个活得战战兢兢的小人物“卢梭”,与我们平时印象中那个提出“人民主权”的伟大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4、他离开枫丹白露的消息一传开,便引起了人们的纷纷议论。大多数人说他此举是前所未闻:国王接见,这是多么光荣,多少人求之不得,而这个平民竟公然拒绝,放弃可以说是已经到手的年金,这难道不是傻透顶了吗?只有少数人说他把受国王的接见看做是一种虚荣,年金是一条束缚人的锁链。他对这两者都表示拒绝,可见他立身高洁,是一位真正的贤哲。(卢梭忏悔录)。

5、在前文提到的折断的梳子一节中,愤怒使让-雅克这个“在平常生活里性情腼腆温顺”的人“在激情奋发的时候”(18)发出了“刽子手”的抗议。当让-雅克和华伦夫人终于在沙尔麦特找到一处称心的房子而第一次过夜的时候,狂喜使让-雅克“拥抱着这位可爱的女友,欣喜若狂,激动得睁着泪汪汪的双眼对她说道:‘呦,妈妈,这真是幸福和纯洁的住所啊,我们要是在这里找不到幸福和纯洁,那就别到其他地方去找了。’”(231)同样在伊甸园般的沙尔麦特,让-雅克和华伦夫人漫步于幽静的山谷,触景生情,感到一种天堂般的喜悦:“在满怀柔情的激动中,我拥抱着这位可爱的女友,热烈地向她说:‘妈妈,妈妈,这个日子是你好久以前就许给我的,除此以外,我什么也不希望了。由于你,我的幸福已达极点,但愿它永不减退!但愿它和我能领会这种幸福的心一样长久!但愿它只能和我自己同时结束。’”(253)晚年的让-雅克和朋友爬山时看到路边一株长春花,不禁想起三十年前与华伦夫人结伴而行的类似情景,过去和现在在让-雅克的头中发生了时间短路:“我突然间高兴地叫了一声:‘啊!长春花!’”(234)当让-雅克在华伦夫人身边的情人的地位被取代后,难过、委屈、不解令他无法抑制内心的痛苦:“‘啊!妈妈,’我以难于压抑的难过心情向她说,‘你怎么竟跟我说这样的话呀?’”(272-273)让-雅克被蒙莫朗西森林内退隐庐的幽静所打动,以至于“我曾在兴奋之中不知不觉地冒出这样一句话:‘啊!夫人,多么美妙的住所啊!这才是为我天造地设的一个退隐地点呢。’”(404)初春生机中的退隐庐令让-雅克仿佛置身于幻境之中,“忽然一阵莺声扣动了我的心弦,我在狂喜中叫道:‘我全部的心愿终于实现了!’”(412)让-雅克在圣路易山,在卢森堡先生的关照和垂青下,引来许多贵族的朝拜,让-雅克对卢森堡先生感激涕零:“正是在这种感激心情的激奋之中,我有一次拥抱着卢森堡先生对他说:‘啊!元帅先生,在认识你之前我通常是恨大人物的,自从你使我这么亲切地感觉到他们是那么容易得到人们的爱戴后,我就更恨他们了。’”(538)让-雅克逃出了法国,来到了安全自由的伯尔尼,激动之情令其“趴下来亲吻大地,并在情感激动中叫道:‘天啊!你是道德的保护者,我赞美你,我踏上自由的土地了!’”(600)在圣皮埃尔岛,他时常泛舟湖上,全身心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有时我心头一阵发软,就叫将起来:‘啊!大自然啊!我的母亲啊!我现在是在你单独的守护之下了,这里绝对没有什么奸诈邪恶的人插在你我之间了。’”(657)(卢梭忏悔录)。

6、   我向来不相信这个时代的大师、专家,对他们的“名人名言”也不屑一顾。对我来说,所谓大师可能只是沽名钓誉的产物,所谓专家见解,可能只是利欲熏心的结果。当然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也许他们之中确有真才实学的。但一方面我能力尚浅无法将这些金子甄别出来,即使有能力去甄别,我也不愿像个筛子辛辛苦苦地将他们筛选出来;另一方面我这人生性倔强,凡是没有经过我思考的一概不接受,与其告诉我大师的思考结果,我更乐意了解大师的思考过程。    但我终究还是需要大师帮我拨开重重迷雾,引导着我向前迈进。一个人闭门造车,只会原地踏步陷入无知的泥淖中。我不愿像只井底的青蛙,守着自己的小天地,以无知以为知。我要爬出来,感受大千世界的无穷,领悟宇宙时空的魅力。

7、年中十大好书|奥祖夫:她们走进了卢梭的世界

8、(25)Essaisurl’originedeslangues,op.cit.,p.3

9、卢梭认为应当从教育入手。他对身患沉疴的人类社会虽然持悲观态度,但他对人是乐观的:社会败坏了,但人是善良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人获得新生。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他撰写了《爱弥儿》。这本书哺育了近代和现代教育学,瑞士的裴斯泰洛奇(1746—1827)、德国的福禄贝尔(1782—1852)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1870—1952)都从这本书中汲取营养,丰富了他们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实践和创新。法国19世纪的夏多布里昂说:“这本书(《爱弥儿》)在现代的欧洲引发了一场彻底的革命。这本书的出版,是欧洲各国民族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自从这本书出版以来,法国的教育完全变了样。谁改变了教育,谁就改变了人。”

10、(28)卢梭区分了“不咬字的声音”(voixinarticulée)和“咬字的声音”(voixarticulée)。不咬字的声音即元音,接近自然,发音轻松,源自激情;咬字的声音及辅音,发音困难和用力,规则较多,理性成分为主(Seeessaissurl’originedeslangues,op.cit.,ChapitresIV,VIII-X)。

11、在上流社会中,则连这种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们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虚荣心的支配。”卢梭自传中强烈的平民精神,使他在文学史上获得了他所独有的特色,法国人自己说得好:“没有一个作家象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卓越不凡。”

12、卢梭曾在《忏悔录》中如是说:我一想到要把孩子交给这样一个乱糟糟的家庭去抚养,我就感到害怕。如果把孩子交给他们去教育,那必然会愈教愈坏。育婴堂的教育,比他对孩子的危害小得多。这就是我决定把孩子送进育婴堂的理由。

13、过了几天,他见到了狄德罗。狄德罗认为:不去见国王,这不算罪过,但不应该不要年金,建议他趁宫中尚未向外宣布他放弃年金,赶快向办理此事的官员表示接受。卢梭没有采纳狄德罗的建议。两人还为此事发生了争执。卢梭对狄德罗热衷年金一事感到惊讶,他说他“没有料到一个哲学家竟对这个问题谈得如此起劲儿”。

14、后来,西比阿、吕居格的著作和共和国的自由的、纯净的道德又使他的心灵更加高尚,你就会对他的自然性形成一种看法。如果你再去思考:没有财产、又没有弄诡计的才能,还在青春年少时便被抛入社会,为了糊口而改变了宗教,被一个凌辱他的堕落的僧侣出卖,处境悲惨,受人愚弄。在他的道德与社会之间,有着多么奇异的矛盾,你就会看到他的社会性格的根源。而我很惊讶他的自然性格能够抗拒那么多的打击。我惊讶家庭教育能给予心灵那么持久和坚强的素质。

15、作者所描绘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实形象及全部真实情况一丝不苟地描绘而成的。”看过不少的自传性质的书,但都觉得很私人,即使很真诚地披露了自己的某些缺点,但引不起我的共鸣、也就是说他(她)的缺点不具有共性;或者书中的真诚是变相的炫耀,令人不舒服;或者根本就没有勇气去真诚,思考也没有深度,只在哗众取宠;或者就是钻进个人的狭小的天地,不注意读者的感受,等等。

16、    可是,真正的大师在哪里,我又该如何向他们学习?我想最近读的一本书可以给些启示,这本书告诉我一个普通钟表匠的孩子,如何成长学习,最终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卓越旗手。这本书是在作者遭受压迫时为表白人格所写的,他在序言中大声疾呼: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书本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的过的,我当时就是这样的人……请您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面前,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就是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书是在他年近六旬时写下的,在此之前,他已经出版了奠定他欧洲思想史上崇高地位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情悲剧小说《新爱洛伊丝》,论述教育的《爱弥儿》等著作。一个著作等身的思想巨擘,他想在回忆录说些什么?一位六旬老者,又将如何回顾他的一生?

17、第三部,也是最重要、最为人传诵的,就是他的《忏悔录》。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独具匠心、无出其右之作,在它之前的旧的文学中不曾有过这样的先例。卢梭不取名《回忆录》,而叫《忏悔录》,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忏悔”一词,据《辞海》所作之解释,“乃佛教名词,‘忏’为梵文‘忏摩’音译之略,‘悔’是它的意译,合称‘忏悔’,原为对人发露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恕之意。按佛教制度规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西方天主教、基督教等教派的善男信女,为求得上帝的饶恕,不时地前去教堂找神甫进行忏悔。卢梭为自己的这部著作取此书名,也正缘于此,他在第一章一开头便道出了自己的初衷:“我在从事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通过全书,作者是在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毫不隐讳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

18、不过,《忏悔录》写作的重点,据卢梭自己说,事实和景物的记述固然力求详尽,但更侧重的是他内心活动的描写。他说,他写这部《忏悔录》的目的,是使人们准确了解他“这一生在种种不同的境遇中的内心感情”。他在全书开篇的篇首题词“披肝沥胆”四字的含义,就在于此。他把他的“本来面目真真实实地展示在他的同胞面前。”既不护短,也不美化自己。他勇于自揭丑行,他对他诬陷女佣玛丽蓉一事便痛悔了一生,到他晚年写《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时还追述了他少年时候所说的那句“坏良心的谎话”。明明自己是贼,偷了主人家的一条丝带,却谎称是那个小姑娘偷来送给他的。他说他每一想起此事,便心乱如麻,彻夜难眠,“似梦非梦地看见那个可怜的姑娘来谴责”他的罪行。

19、我不知道父亲当时是怎样忍受这种丧偶的悲痛的,我只知道他的悲痛一直没有减轻。他觉得在我身上可以重新看到自己妻子的音容相貌,同时他又不能忘记是我害得他失去了她的。每当他拥抱我的时候,我总是在他的叹息中,在他那痉挛的紧紧拥抱中决定和创造的。经验之外的自然只是一种无理性的存在,它,感到他的抚爱夹杂着一种辛酸的遗恨:惟其如此,他的抚爱就更为深挚。每次他对我说:“让-雅克,我们谈谈你妈妈吧”,我便跟他说:“好吧,爸爸,我们又要哭一场了”。这一句话就使他流下泪来。接着他便哽咽着说:“唉!你把她还给我吧!安慰安慰我,让我能够减轻失掉她的痛苦吧!你把她在我心里留下的空虚填补上吧!孩子!若不是因为你是你那死去的妈妈生的孩子,我能这样疼你吗?”母亲逝世四十年后,我父亲死在第二个妻子的怀抱里,但是嘴里却始终叫着前妻的名字,心里留着前妻的形象。

20、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21、18世纪“百科全书派”的内部论战之卢梭与达朗贝尔

22、通过这本书也能让你更深刻的了解18世纪的欧洲,了解东西方文化那种刻骨的差异。书洋洋洒洒五十多万字,虽然枯燥,但值得一读。

23、《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

24、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 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25、启蒙主义者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日常生活里的人。在这一点上,卢梭的《忏悔录》给我们提供了明证。卢梭由于出身贫寒,他周围的人大多是一些男仆女佣、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以及他自己的平民家庭:钟表匠、技师、小资产阶级妇女。他揭示了这些人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人格和性格特点,致力于发掘他们自然淳朴的人性、道德情操、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与此同时,卢梭对他所见到的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鄙夷不屑,大加鞭笞。这些人,在他的笔下,统统成了伪善奸诈、厚颜无耻之徒,一个个道德沦丧、阴险毒辣,与高尚的平民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卢梭也正是这个平民世界的一员。他在功成名就、可以跻身上流社会时,却始终不愿去过贵族们的那种奢侈豪华生活,仍旧企盼着能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一处退隐藏身之地,同他的妻子(或称伴侣)泰蕾兹·勒瓦瑟尔过上一种宁静的、不受纷扰的“世外桃源”的生活。然而,身处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的这种愿望总是难以实现。

26、写到这里,他长长舒了一口气,他说:“感谢上苍,我终于把我第三件难以说出口的丑事坦坦白白地全盘说出来了。”

27、他从自己悲惨的童年写起,事无巨细地罗列所犯下的错,桩桩件件,令人触目惊心。

28、作者那么真实地反观自己的作为,让读者不忍心去指摘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光明和黑暗的特性,都是为了保全自己而生成的,这无可厚非,天性使然。而道德是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在道德的十字架下,任何人都不是圣人。

29、反正,很难有哪一部作品能如此打动我的心,引起我的共鸣,每每有感同身受之感。他所披露的缺点我也大多数是有的,也许他的经历和我不同,这都没关系,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碰到的各种人生问题是大同小异的。

30、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不幸的根源在于失去上帝和自我,幸福的关键在于重新获得上帝和自我,而这又以理解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为前提。记忆和期待之所以能够指向幸福的实现,就是因为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是自我和上帝最为恰当的关系。记忆上帝,意味着承认上帝是先于自我的创造者;期待上帝,意味着认识到上帝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善好。而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人的心灵是上帝的形象,拥有和上帝相似的三位一体,其中,对过去的记忆对应于人的存在,对现在的关注对应于人的理性,对未来的期待对应于人的意志或爱。人的堕落在于其三位一体朝向了错误的方向,而人的得救在于他对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存在、理性和意志并不是心灵具有的三个功能,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心灵的不同描述。犯罪后的人背离上帝的后果既体现为存在于时间中的虚无处境,也体现为理性的孱弱,更体现为意志的错误追求。因为心灵的整体堕落,人的存在是悲惨的在死,人的理性无法把握时间的本质,而人的意志无法朝向真正的善好,反而沉迷于尘世的善好甚至罪的快乐。而人的得救,则在于心灵恢复和上帝的关系,从爱尘世、爱自己转向爱上帝,从理性的骄傲变成真理面前的谦虚,而人的存在也将由时间中的虚无转变为朝向永恒的幸福。

31、(29)JeanStarobinski, Jean-JacquesRousseau,latransparenceetl’obstacle,Gallimard,19p.1

32、卢梭在《忏悔录》中对其童年的大多数回忆都带有粉饰的迹象。诸如他将父母亲的婚姻描述为“爱情的胜利”,他们完全深爱彼此,但是命运阻挠了他们的姻缘,但最终苏珊娜(卢梭母亲)的哥哥加布里埃尔 贝尔纳爱上了伊萨克(卢梭的父亲)的姐姐泰奥多,泰奥多拒绝嫁给加布里埃尔,除非她的哥哥娶了苏珊娜。于是,“爱情成全了一切,同一天举行了两个婚礼”。这种浪漫的故事可能与卢梭本人便是感性中人有关,也可能与其童年阅读的浪漫故事有关。

33、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那时就是那样的人。

34、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35、结果,我迷茫了,作为五个孩子的父亲,不曾扶养过孩子一天,没给过孩子一丝丝的父爱,却想象出一个爱弥儿用来教育,同时向世人展示育儿的理念,大谈自然教育,自然的孩子不应该在父母的身边自然地成长吗?

36、(23)卢梭在《论语言的起源》中说:“手势的语言和声音的语言都是自然的,但前者更加易行,更不依赖于约定。”(Essaisurl’originedeslangues,op.cit.,p.376)

37、既然这部书是产生于一个那样的背景之上,所以,这部书名曰“忏悔”,实际上却是论辩与抗争。只要我们一读了这本书一开头的那几段话,我们也就明白了卢梭当时的心情和他所做的工作的意义所在了。

38、▲ 巴黎高等法院1762年6月9日下达的逮捕令,缉拿《爱弥儿》的作者卢梭

39、在他出世后不几天,母亲便去世了,他随其做钟表匠的父亲生活,由其姑母抚养。10岁时,其父因打伤一贵族而逃亡他乡。16岁起,他便离开日内瓦,漂泊瑞士和法国各地,当过仆人、学徒、家庭教师。由于天资聪颖,特别是经过长期勤奋的自学和个人奋斗,获得了广博的知识,成为音乐教师,抄谱作曲,而且在这方面还小有名气,受到欢迎。

40、卢梭的自传体作品,他死后出版的《忏悔录》(1769),开创了现代自传的先河。

41、现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还是大街小巷的书摊上到处是各种名人的传记。然而,翻开一本本书,从头到尾,通篇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而看不到他(她)走麦城,更有甚者,把自己说成一朵花,把别人说成豆腐渣,借机抬高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总之,不是他(她)实际的那样,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样。其实写自传的不管是自己写还是请别人写,真正写出自己的成长变化,犯过什么过失,倒是对世人有益。

42、19岁那年,我回到了华伦夫人身边。她积极为我寻找出路。那是一段平静的日子,我在她身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我产生了多种兴趣,沉迷于数学、几何、绘画和音乐。

43、1742年,卢梭带着自己编写的音乐《新记谱法》和喜剧《纳尔西斯》到巴黎,试图在巴黎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同年,卢梭结识了之后的好友和敌人狄德罗。1743年,与杜宾夫人相识。担任法国驻威尼斯使馆秘书。在威尼斯期间,发现这个被人夸耀的共和国政府有许多毛病,产生了写一部论政治制度的书的念头,但并未完全实现,只写成一篇短论文,题为《社会契约论》。1744年,卢梭离开威尼斯回到巴黎。

44、                 童年的鱼塘   

45、书中,我也看到,一个人一生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那几步,出走,遇到贵人,自己的成果受到认可,某次大的挫折

46、《忏悔录》是一部别开生面、独具匠心、无出其右之作,小说的问世,开拓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道路,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欧洲思想和文学的发展。

47、1755年,他又应该学院的征文,写了第二篇著名文章《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在这两篇论文里,他谴责了封建暴政和建立在私有制、暴力和不平等基础上的现代文明;论述了天赋人权和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提出了“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人”的口号,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力图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和特权阶层,确立小私有制的要求。

48、(18)Essaisurl’originedeslangues,op.cit.,p.4

49、第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极端悲愤又极端压抑的。这是一个绝望者的呐喊,唯其如此,才能一泄心中之愤;

50、到了一七一九年夏季的末尾,我们读完了所有的那些小说。当年冬天又换了别的。母亲的藏书看完了,我们就拿外祖父留给我母亲的图书来读。真幸运,里面有不少好书;这原是不足为奇的,因为这些图书是一位牧师收藏的,按照当时的风尚,牧师往往是博学之士,而他又是一个有鉴赏力、有才能的人。勒苏厄尔著的《教会与帝国历史》、包许埃的《世界通史讲话》、普鲁塔克的《名人传》、那尼的《威尼斯历史》、奥维德的《变形记》、拉勃吕耶的著作、封得奈尔的《宇宙万象解说》和《死人对话录》,还有莫里哀的几部著作,一齐搬到我父亲的工作室里来了。每天父亲工作的时候,我就读这些书给他听。我对这些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在我这个年纪便有这样一种兴趣,恐怕只我一人。特别是普鲁塔克,他成了我最心爱的作者,我一遍又一遍,手不释卷地读他的作品,其中的乐趣总算稍稍扭转了我对小说的兴趣;不久,我爱阿格西拉斯、布鲁图斯、阿里斯提德便甚于爱欧隆达特、阿泰门和攸巴了。由于这些有趣的读物,由于这些书所引起的我和父亲之间的谈话,我的爱自由爱共和的思想便形成了;倔强高傲以及不肯受束缚和奴役的性格也形成了;在我一生之中,每逢这种性格处在不能发挥的情况下,便使我感到苦恼。我不断想着罗马与雅典,可以说我是同罗马和希腊的伟人在一起生活了。加上我自己生来就是一个共和国的公民,我父亲又是个最热爱祖国的人,我便以他为榜样而热爱起祖国来。我竟自以为是希腊人或罗马人了,每逢读到一位英雄的传记,我就变成传记中的那个人物。读到那些使我深受感动的忠贞不威武不屈的形象,就使我两眼闪光,声高气壮。有一天,我在吃饭时讲起西伏拉的壮烈事迹,为了表演他的行动,我就伸出手放在火盆上,当时可把大家吓坏了。

51、我生下来的时候几乎是个死孩子,能否把我养活,希望很小。我身上还带着一种生来的病根,它随着年岁而加重,现在虽然有时稍微减轻,但那只是为了叫我换一种方式挨受更残酷的痛苦。我父亲有一个妹妹,她是个聪明亲切的姑娘,她对我照拂备至,终于把我救活了。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她还健在,不过已经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她还侍候着比她年轻、但因饮酒过度而损伤了身体的丈夫。亲爱的姑姑,我不怨你把我救转来让我活下去,我痛心的是,你在我年幼时费尽心力照顾我,而我在你的晚年却不能有所报答。还有我那位亲爱的老乳母雅克琳娜,她也健在,精神矍铄,身体壮实。在我出生时给我扒开眼睛的手,很可能还要在我死的时候给我合上眼睛。

52、他处于反动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却具有“倔强豪迈以及不肯受束缚受奴役的性格”,敢于“在巴黎成为专制君主政体的反对者和坚定的共和派”。他眼见“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对压迫他们的人”又充满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鼓吹自由,反对奴役,宣称“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的”。他虽然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并且在这个国家里受到了“政府、法官、作家联合在一起的疯狂攻击”,但他对法兰西的历史文化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对法兰西民族寄予了坚强的信念,深信“有一天他们会把我从苦恼的羁绊中解救出来”。

53、卢梭的为人向来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变,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无人,缺乏自制力。正是这些相互冲突的个性让他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骄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诚但是也有掩饰。在自传里,卢梭忏悔了一个年轻时犯的错误。有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颗贵重的钮扣,把事情赖在一个他喜欢的小女仆身上,因而使那个无辜的女仆蒙受了羞辱。

54、  1749年,卢梭应达朗贝尔之约,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词条。7月,狄德罗因发表《一封关于盲人的书信》被关进巴黎郊外的万森纳监狱。卢梭在去监狱探望狄德罗途中,看到《法兰西信使报》上刊登的第戎科学院《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尚是否有益》的征文启示并计划参加。1750年,卢梭的应征论文获得头等奖,这篇文章后来被学界简称为《论科学与艺术》。论文在署名“一个R内瓦公民”发表后,默默无闻的卢梭由此成名,时年卢梭38岁。

55、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根据小说中叙述者对人物原话的模仿程度,将人物话语按照再现的忠实性从低到高分为讲述话语(discoursnarrativisé)、转换话语(discourstransposé)和转述话语(discoursrapporté)。讲述话语模仿度最低,距离原话最远,话语具体信息基本丧失,几乎变为纯粹的事件叙事;转换话语是叙述者以间接引语形式转述人物的话语,并非一字不差地复述,而是对话语加以凝练,与自己的话融为一体;转述话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直接引语,叙述者佯装把发言权完全让给人物,其模仿力最强。(7) 我们可以把讲述话语和转述话语统称为间接话语,二者只是模仿程度不同,其共同点是叙述者有意磨平人物话语的个性和特点,以自己的语言来过滤人物的话语,在间接传达人物话语的同时也打上了自己的倾向性,不仅造成信息丧失,而且使信息有所失真;转述话语是直接话语,一字不差地直接引用人物的话,其表达性、忠实性最强。

56、另一方面,卢梭又以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追述了他所遇见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中的各种人物,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个不断向贵妇们献殷勤的小猴子”;教会人物几乎都有“伪善或厚颜无耻的丑态”,其中还有不少淫邪的色情狂;贵妇人的习气是轻浮和寡廉鲜耻,有的“名声很坏”;至于巴黎的权贵,无不道德沦丧、性情刁钻、伪善阴险。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来得高尚、优越,他曾说“只有在庄稼人的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廷臣的绣金衣服下面,才能发现有力的身躯。

57、(26)卢梭的语言起源观和中国古代的诗歌起源论如出一辙:“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卢梭的语言之于激情恰如中国古代诗论中的“诗”之于“志”、“言”之于“情”的关系。

58、在卢梭成长的过程中,瓦朗夫人无私地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钱财无怨无悔地支持着卢梭,即使卢梭最不可思议的举动,瓦朗夫人给予的都是宽容。瓦朗夫人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她利用一切关系帮助身份卑微的卢梭,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正是瓦朗夫人无私的爱成就了卢梭。

59、                  我本善良 

60、装饰与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这种对“布衣”的崇尚,对权贵的贬责,在《忏悔录》里又有了再一次的发挥,他这样总结说:“为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多的好人,到我年纪大了的时候,好人就那样少了呢?是好人绝种了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会阶层已经不再是我当年遇到好人的那个社会阶层了。在一般平民中间,虽然只偶尔流露热情,但自然情感却是随时可以见到的。

61、《忏悔录》分两部分,上册和下册。上册(第1卷至第6卷)从他的诞生叙述到1742年他带着他的音乐“数字记谱法”从夏梅特到巴黎;下册(第7卷至第12卷)追忆的是他登上文坛之后的不幸遭遇和被逐出圣皮埃尔岛之后不得不流亡英国的经过。

62、或许通过再读《忏悔录》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扩大视野等意想不到的好处。

63、卢梭在《忏悔录》中遵守了自传的这一默认的成规,在直接引语的使用上惜墨如金:全书出现直接引语的情况总共不到一百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物的话语是以间接形式呈现的,在此背景之上偶尔散落着一些或长或短的直接话语如果把书中间接话语喻为海洋,那么以直接引语出现的直接话语就像星星点点浮出水面的小岛。出自传主让-雅克(6)之口的直接引语更是屈指可数,只有二十余处,每处也不过寥寥数字、数语,成段的独白极为罕见,在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忏悔录》中无足轻重,甚少引起人的注意。即使这为数不多的直接话语也很难称得上让-雅克在过去的真正所言,其作用更多是功能性的,其中隐约闪现着卢梭的语言哲学思想。直接话语虽短虽少,其所蕴含的意义却并不贫乏。我们知道,卢梭在其理论著作中反复回到起源问题,描写了自然人的生存形态,除了借助于假设和想象外,也不时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自然人身上;而他在其自传中为了建构自我的形象,又反过来把自然人的影子投射到自我身上,来再现过去的话语及其形态。

64、《忏悔录》是一部别开生面、独具匠心、无出其右之作,小说的问世,开拓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道路,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欧洲思想和文学的发展。

65、应该指出,卢梭在本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就是同当时封建思想体系相对立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是有着革命的意义的,但他在提倡个性自由时,显然是将它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步了,充满了浓厚的个人主义味道,暴露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这是我们在读《忏悔录》时必须注意的。

66、1791年12月,制宪会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题词“自由的奠基人”。1794年10月,国民公会决议将卢梭的遗骸迁葬于巴黎先贤祠。卢梭一生历尽坎河,儿时的生活成为他快乐的回忆。卢梭早年间的四处流浪,没有正式职业,依靠贵族庇护,直到中年后他才在法国文化界逐渐享有盛名。然而盛名随之而来的却是驱逐与通缉,著述被查禁,卢梭体验了人世间的辛酸与悲苦,也无怪他慢慢形成多疑的性格。卢梭是孤独的,但在他身后却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受到后人的推崇与尊敬。

67、母爱如山,一直让我们依靠;母爱如海,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母爱如诗,一直陪伴着我们走过大大小小的路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母爱的《东京塔》读书笔记,欢迎大家的阅读。

68、你越掩盖自己的问题和暗伤,它们就在抗拒中变得更加茁壮。

69、周六:当代文艺话题、影视小说IP等分析或编辑小记

70、在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薰陶下,他的心慢慢定了方向。他在悠然的平和中度过三十年。步入壮年是时,他开始了个人的写作生涯,著书《爱弥尔》。可由于这本书的思想与当时的政治格格不入,书稿被当局焚烧,自己被迫走上了流亡的生活,其中还遭友人所害。凡此种种,他没有放弃写作,而是坚强的活了下来。忏悔录的下半部就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断断续续写下的。

71、每个女孩子的心中,都曾把自己幻想成童话里的“公主”,怀揣着七彩梦想,等待着那个宿命中的“白马王子”。但,我们往往只能猜中开头,却猜不中那结局……郑微是幸运的,她少女时的梦想最终成为了现实,她期望嫁给的那个人最终成为了她的丈夫。正如她送给林静的那本《安徒生童话》,她真的成了童话世界里那个令人艳羡的公主!但尽管如此,她从十七岁少女怀春到达到自己的心愿,其间所经历的波折也是她不可能猜中的。

72、最开始这么意识到这个理论,是因为我之前产生了这么一种认识,即人人都一样。意思是世界上其实没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聪明的人,一个人每多一个缺点,都会有一个相应的优点作为补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天才也是有的,不过个人认为比例较低,否则就不会被称为天才了。所以说,既然认识到卢梭与我一样,一个几百年前的欧洲人与一个几百年后的中国人一样,那么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认为是的。

73、第这本书的基调就是论辩与抗争;为自己的人品和学说辩护,与不公正的世道和命运抗争;第正如巴金老人所言,这是一本讲真话的书,全书将因此充满一种赤裸裸的坦诚。

74、▲ 《忏悔录》中卢梭试图偷苹果(MauriceLeloir版画)

75、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读他就是读我自己,虽然我不具有他的才华,但我有他的缺点,这无疑对我更具有意义。

点击展开全文
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主张 个性说说

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主张

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主张 1、卢梭写《爱弥儿》源起于回答朋友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通信,不想一写竟然写成了一本书。卢梭以爱弥儿作为一个假设的儿童,从他的出生一直写到结婚生...
君の名は经典台词76句精 个性说说

君の名は经典台词76句精

君の名は经典台词 1、そうやってずーっと糸を巻いとると、じきに人と糸との間に感情が流れ出すで。(君の名は经典台词)。 2、三叶:朝、目が覚めるとなぜか泣いている。そういう...
鲁迅珍惜时间名言76句精 个性说说

鲁迅珍惜时间名言76句精

鲁迅珍惜时间名言 1、拆迁可获2个亿、年入12万是高收入人群……10月的这些谣言,你信了吗? 2、2021年元旦,许多摄影爱好者来到北京居庸关,将镜头对准穿梭在群山峻岭中的高速列车...
关于路的励志文案76句精 个性说说

关于路的励志文案76句精

关于路的励志文案 1、人生在世,成功并非易事,他需要破茧而出的决心,他需要永不放下的信念,他需要水滴石穿的坚持,他需要自强不息的勇气,他需要无畏无惧的凛然。要想成功...
名人说过关于幸福的话 个性说说

名人说过关于幸福的话

名人说过关于幸福的话 1、痛苦的秘密在于有闲功夫担心自己是否幸福。——萧伯纳(名人说过关于幸福的话)。 2、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
老子经典名言76句精选 个性说说

老子经典名言76句精选

老子经典名言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经典名言)。 2、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老子第三十》...
关于等待的名人名言76句 个性说说

关于等待的名人名言76句

关于等待的名人名言 1、几米的《希望井》中有这样一段话:“掉进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