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4个10字
1、在最终完成了对“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后,怀尔斯这样感慨:“再没有别的问题像费马大定理一样对我有同样的意义。我拥有如此少的特权,在我的成年时期实现我童年的梦想,那段特殊漫长的探索已经结束了,我的心归于平静。”
2、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
3、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4、1978年,盖尔范德和德国数学家卡尔·西格尔(CarlL.Siegel,1896-1981)分享了以色列沃尔夫(Wolf)基金会设立的第一届沃尔夫数学奖。可是,由于他在1968年参与苏联99个数学家联名的一封公开信,要求政府释放因不同政见而被关进精神病院的数学家亚历山大·叶赛宁-沃尔平(AlexanderEsenin-Volpin,1924-2016),加上苏联和以色列早前已经断绝了外交关系,盖尔范德被禁止出席当年的颁奖典礼,让沃尔夫奖第一次颁发就遭遇尴尬。直到1988年,盖尔范德才得以前往以色列补领十年前荣获的奖章。
5、不说话的学术报告 1903年10月,在美国纽约的一次数学学术会议上,请科尔教授作学术报告。他走到黑板前,没说话,用粉笔写出2^67-这个数是合数而不是质数。接着他又写出两组数字,用竖式连乘,两种计算结果相同。回到座位上,全体会员以暴风雨般的掌声表示祝贺。证明了2的67次方再减去这个数是合数,而不是两百年一直被人怀疑的质数。有人问他论证这个问题,用了多长时间,他说:“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请你很快回答出他至少用了多少天?
6、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地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7、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写了这样的数:50他惊奇起来,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答案呢?
8、牛顿61岁那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此后年年连任直至逝世。作为举世公认的、最卓越的科学巨匠,他仍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1727年3月20日,84岁的牛顿逝世了。作为有功于国家的伟人,他被葬在了英国国家公墓,受到世人的瞻仰。
9、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10、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讲学时,因突发心肌梗塞而去世,终年75岁。一生以“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自勉的华罗庚,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11、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12、(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
13、1989年,76岁的盖尔范德移居美国。他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访问了一段时间之后,被罗格斯大学(RutgersUniversity)聘为终身杰出访问教授。
14、1910年秋天,胡明复从上海乘船赴美,入康乃尔大学文理学院学习,与后来成为语言学家的赵元任为同班同学。他们两人时常切磋学业,相互鼓励,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1912年胡适也由该校农学院转到文理学院,与他们同班学习,三人成绩皆佳。
15、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
16、安德烈·怀尔斯从小就机敏聪慧,并着迷于数学。他在后来的回忆中写到:“在学校里我喜欢做题目,我把它们带回家,编写成我自己的新题目。不过,我以前找到的最好的题目是在我们社区的图书馆里发现的。”
17、小欧拉是这所大学,也是整个瑞士大学校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在大学里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微积分权威约翰·伯努利(JohannBernoulli,1667-1748年)的精心指导,并逐渐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8、 塞乐斯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精明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19、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是二百多年前德国的数学家。他发现:每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简称“1+1”)。如:10=3+16=5+11等等。他检验了很多偶数,都表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他无法从理论上证明这个结论是对的。1748年他写信给当时很有名望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指导,欧拉回信说,他相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也无法证明。因为没有从理论上得到证明只是一种猜想,所以就把哥德巴赫提出的这个问题称为哥德巴赫猜想。世界上许多数学家为证明这个猜想作了很大努力,他们由“1+4”→“1+3”到1966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数的和,其中一个是素数,另一个或者是素数,或者是两个素数的积。你能把下面各偶数,写成两个素数的和吗? (1)100= (2)50= (3)20=
20、(1)欧几里得(英文:Euclid;希腊文:Ευκλειδης,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古希腊人,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
21、方米。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
22、刁藩都的墓志铭 刁藩都是公元后三世纪的数学家,他的墓志铭上写到:“这里埋着刁藩都,墓碑铭告诉你,他的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十二分之一度过了愉快的青年时代,他结了婚,还不曾有孩子,这样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过五年他得了儿子;可是不幸儿子只活了父亲寿命的一半,比父亲早死四年,刁藩都到底寿命有多长?
23、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 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24、盖尔范德的数学研究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经常给低年级本科生上课,1944年起又为年轻老师和研究生开办泛函分析讨论班,之后又开办理论物理讨论班。盖尔范德组织和指导的讨论班一直持续到他晚年,成为苏联发展泛函分析和培训数学新秀的一个主要基地。盖尔范德素来幽默风趣,他多次戏说:“本讨论班面向一般的高中生,良好的本科生,优秀的研究生和杰出的教授”。和他合作的一批年轻人都先后来自他的讨论班,其中许多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包括数学界熟识的F.Berezin、J.Bernstein、E.Dynkin、A.Goncharov、D.Kazhdan、A.Kirillov、M.Kontsevich、A.Zelevinsky等,特别是1990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伊利亚·皮亚捷茨基-沙皮罗(LlyaPiatetski-Shapiro,1929-2009)。皮亚捷茨基-沙皮罗认为,当时的苏联数学界有三位泰斗,就是师徒三代的柯尔莫哥洛夫、盖尔范德和伊戈尔·沙法列维奇(IgorR.Shafarevich,1923-2017)。他说:“盖尔范德是最卓越的。他既有沙法列维奇那样深刻的数学造诣,又有柯尔莫哥洛夫那样广博的知识。此外,盖尔范德还有一个特别的才能:他能够同时从事几个基本领域的研究而不感到吃力……在这方面,盖尔范德是无与伦比的。”
25、柯西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路易·弗朗索瓦·柯西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官员。在大革命时期,老柯西带着全家逃到了乡下的一个小村庄,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隐居生活。
26、1 母系遗传关系是怎样鉴定的?|DNA亲子鉴定的科学原理
27、叙拉古的亥厄洛国王委托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但是怀疑里面掺了银子,于是请阿基米德鉴定。一次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阿基米德高兴得跳起来,赤身奔回家中,口中大呼:“尤里卡!尤里卡!”(我发现了),于是便开始在大街上裸奔起来了,一直跑到家里。
28、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29、华罗庚的父亲是经营杂货店的小业主,由于经营惨淡,家境每况愈下,致使上中学不久的华罗庚辍学,当了杂货店的记账员。在繁琐、单调的劳作中,他并没有放弃最大的嗜好---数学研究。正在他发奋自学时,灾难从天而降---他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症,被医生判了“死刑”。然而,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但左腿却落下了终生残疾。他常挂在嘴边的是这样一句话:“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数学家,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自学,于1930年,以《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而使中国数学界刮目相看。后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在这里,他得益于熊庆来、杨武之的指导,学术上得以长足进步,并逐渐树立起他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1948年应美国一所大学骋请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携妻儿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后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十分重视和倡导把数学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亲自组织和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使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他一生勤奋耕耘,共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作为数学教育家,他培养出陈景润、王元、陆启铿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并形成了中国数学学派,有的人已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30、小欧拉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
31、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32、在青年时代,他便对刘歆、张衡、王蕃、刘徽等人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曾将自古代到他生活年代为止所有可以搜罗到的文献资料,全部整理了一遍,并且通过亲自观测和推算,做了深切的验证.他指出当时所流行的何承天(公元370-447年)编定的历法有许多严重的错误.因此他便开始编制另一种新的历法。
33、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34、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35、我国着名数学家王元先生那时就曾拿着苏步青和陈建功教授的推荐信来找华罗庚先生,希望能拜他为师。王元从小喜爱数学,一直非常仰慕华罗庚先生,立志要拜华罗庚先生为师。华罗庚先生看了推荐信后,并没有表示立即收他为徒,而是把他叫到黑板前给他出了个题目。王元一时发懵,思索半天没有想出答案。华罗庚先生严厉批评了他,并且罚他在黑板前站了两个小时。当天晚上,王元用心演算,第二天把结果报告给华罗庚先生。华罗庚先生听了十分高兴,后来又出了几道题。王元都顺利做出,华罗庚先生这才答应收下这个学生。
36、阿基米德把皇冠和与它相同的真皇冠各放进一盆水里,测量溢出来的水,得知此皇冠比真皇冠轻,说明掺了金属。
37、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d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38、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39、高斯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40、数学家陈景润边思考问题边走路,撞到一棵树干上,头也不抬说:“对不起、对不起。”继续思
41、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42、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43、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童年趣事、糗事、壮举!
44、这一看起来挺简单的命题却难倒了无数数学家,而有关它的工作极大地丰富了数论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证明它的过程就是一部数学史,而在这之中自然也有许多有趣的事。
45、数学家雅谷伯努利,对螺线有研究,他死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先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46、盖尔范德初中毕业后进入了一间职业技术学校受训当化学实验员,未结业便失学了。1930年初,16岁的他从家乡孤身来到莫斯科投靠远亲自寻生计。他在莫斯科四处做临时工,但经常失业。后来他在列宁图书馆找到一份外借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自学那些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他结识了几个大学生,便常常安排时间跟随他们去莫斯科大学听课。他最有收获的是旁听了数学家米哈伊尔·拉夫连季耶夫(MikhailA.Lavrentyev,1900-1980)组织的复变函数讨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