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故事小学生
1、他个性坚强,永不服输,永不言弃,著述等身,得奖无数。这些也带给他许许多多的误解。因为少年得志,20几岁就功成名就,有人说他目中无人、傲慢至极。当然,有这样的成就也让他有傲慢的资本。我把他跟陈省身一比。陈省身先生,大家跟他相处久了就知道也傲慢,只是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傲慢,丘成桐是直截了当,数学和为人是他衡量你的标准,他看你的话,你数学不好,他不愿意跟你多谈,你做事情不入他的眼,他不愿意搭理你。
2、从上面的时间表来看,17世纪上半叶笛卡尔带入的代数几何和变数对数学的影响最大,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20年代由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的微积分使得近代数学走向成熟,18世纪20年代至19世纪欧拉完成了源自微积分的分析学,创立了解析数论、微分方程、变分法,而拉格朗日主要的贡献是数学分析,18世纪、19世纪之交的高斯将微分几何应用在实际中,他开创了内蕴几何学、代数数论、复整数算术理论,对纯数学作出了意义深远的贡献,高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现代数学,19世纪上半叶的柯西走完了微积分的最后一步,结束了微积分200年的混乱局面,而爱因斯坦主要是物理方面的贡献,爱因斯坦也正是吸收了前面几人的成果才完成了相对论,他的质能方程又是20世纪核军备的理论基础,所以爱因斯坦完成的是20世纪上半叶的军备理论基础,使得人类进入核武器时代。(数学家的故事小学生)。
3、再来谈谈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这是我很早就在想的问题,到后来也越来越坚定了哲学和科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就数学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来罗列一下其中规律,阿基米德是哲学家,笛卡尔是哲学家,莱布尼茨是哲学家,爱因斯坦也是哲学家,或许用在这里并不恰当,但我还是想作为论证来加强观点,近代影响世界最深的当属马克思,2005年英国BBC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进行统计,马克思93%排第休谟6%排第而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所用的武器正是哲学,他是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来改变人类宇宙观、世界观的,有趣的是,如果你看过马克思的故事,你会发现这里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爱因斯坦一样,他是犹太裔德国人,他同笛卡尔、莱布尼茨都曾经是律师,笛卡尔在大学毕业后就到巴黎做了律师,莱布尼茨20岁拿到博士学位后就任职于美茵茨选帝侯大主教的高等法庭,后来莱布尼茨做过公爵的法律顾问,直到他逝世,他还留有著名哲学书籍《单子论》,他还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和笛卡尔、斯宾诺莎被认为是十七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还预见了现代逻辑学和分析哲学的诞生,我们最熟知的恐怕不是这些,而是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符号的设计,莱布尼茨被认为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符号学者之设计的微积分符号对微积分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这些都得力于他独有的哲学思想,在他的哲学观里,他认为要发明,就要选最恰当的符号,这些符号一定要够简洁,同时又能刻画出事物本质,他认为,简洁的符号能减少人类的思维劳动,他对于简洁的观点或许和苹果乔布斯一样。而爱因斯坦,他在1905年也就是他人生的奇迹年就获得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7年爱因斯坦38岁,这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列宁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爱因斯坦极力支持这个伟大的革命,赞扬这是一次对全世界将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的社会实践,并表示:“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我并不认为他的方法是切合实际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像他这种类型的人,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爱因斯坦的哲学观也表现在对战争的看法上,他一生坚持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战争,爱因斯坦的反战并不停在嘴上而已,在一战后,爱因斯坦为他世界和平的梦想战斗着,他开始公开和平演讲,很自然的他成为了德国右翼分子,希特勒悬赏追杀他,爱因斯坦因此才离开的意大利,后改国籍美国。他曾说“我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他还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可囊括世界。”这句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也是由于他的哲学观,按照爱因斯坦的遗嘱,他死后并没有举行任何丧礼,也没有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保密的地方,他的哲学观使他不愿看到自己埋葬的地方成为圣地。爱因斯坦喜欢阅读哲学著作并从哲学中学习先进思想,他相信世界的统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休谟对因果律的普遍有效性的怀疑也曾对爱因斯坦产生影响,那时,相对性原理已经在力学中被广泛证明,但无法解释电动力学,他认为,相对论原理是宇宙的普遍原理,爱因斯坦认为宇宙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空间和绝对同一的时间,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的物质密不可分,但他不能解释光速问题,这时,爱因斯坦迫切需要解决光速可变不可变的问题,以支持他的相对论,受牛顿绝对空间影响,当时的物理学家一般都相信以太,他们相信宇宙存在着绝对参照系,19世纪末,马赫《发展中的力学》中,批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爱因斯坦受此影响,也加快了相对论的建立,1905年爱因斯坦总算认识到时间没有绝对的定义,时间与光速有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自此他彻底抛弃了绝对空间的概念,经过五个星期的整理,爱因斯坦在1905年得以完成了狭义相对论,而这年,爱因斯坦还提出了关于光子的假设,光子假设为相对论提供了理论依据,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这也为建立广义相对论奠定了基础。爱因斯坦因时空观建立相对论力学,他的论著指出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趋于无穷大,他还给出了质能方程E=mc^质能方程奠定了原子能发展的理论基础。不仅如此,质能方程还成功的解释了物质能量守恒定律,但他们属于两种独立的领域,质能方程说明质量不灭,而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能量守恒,爱因斯坦再一次以清晰的逻辑阐明了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又指出了他们的不同和关系,物理和化学以各自领域最终走到了一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关于自然规律,它之所以是定律,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最终都会得出相同的结果,就像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从运动力学与曲线切线、面积着手创立微积分一样,这或许能给科学道路上的人一些灵感。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他的相对论被普朗克发现,普朗克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很感兴趣,对相对论评价也很高,由于普朗克的推广,相对论才引起学术界的注意。1913年,应普朗克之邀爱因斯坦担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这段时间,爱因斯坦开始思考如何推广他的相对论,有两个问题是他亟待解决的,第一个是引力问题,第二个是非惯性系问题,狭义相对论只适用于惯性系,1907年,爱因斯坦第一次引进等效原理来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成正比是他等效原理的依据,1915年11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初步建立并在1916年完成了长篇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这是相对论成熟的标志,他明确给出了清晰的细分,他把相对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狭义相对论,二是广义相对论,只适应惯性系的相对论称为狭义相对论,适合非惯性系的称为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提出了时空弯曲的概念,前面我们讲过,他的时空弯曲的概念的哲学观点是来源于高斯以及高斯学生黎曼的非欧几何,相对论真正被认可是因为相对论被后来的事实一个个验证,这也是检验科学的唯一标准。爱因斯坦的引力使空间弯曲的理论成功的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进动中一直无法解释的43秒现象,广义相对论还成功的预言了在强引力场中光谱向红端移动的现象,后来的天文学家在天文观测中观察得到的结果与之吻合,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时空弯曲还成功的预言了光掠过太阳会发生一点七秒偏转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在1919年被英国天文学家证实,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真正被确认为宇宙定律,爱因斯坦也被公认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认为是人类思想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关于爱因斯坦的哲学观,还有一个故事,1952年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逝世,以色列正式发出邀请爱因斯坦为总统候选人,爱因斯坦自认为自己做不了总统,他另一句话“方程对我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可能也赢得了后来学子对这位科学巨匠的掌声和激励,好一句方程是永恒的东西,在他的哲学观中,兴许只有自然规律才是他人生的追求,毫不掩饰的说,作为一个哲学家,爱因斯坦的哲学观对他相对论的建立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在爱因斯坦的科学道路上,哲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 哥德巴赫是一个德国数学家,生于1690年,从1725年起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在彼得堡,哥德巴赫结识了大数学家欧拉,两人书信交往达30多年。他有一个著名的猜想,就是在和欧拉的通信中提出来的。这成为数学史上一则脍炙人口的佳话。
5、 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保持一致",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他想,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独裁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他又想,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父亲着急了,说:"那怎么成呢?那怎么成呢?这个羊圈太小了,太小了。"小欧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然后,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现在,篱笆也够了,面积也够了。"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孩子比自己聪明,真会动脑筋,将来一定大有出息。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6、上帝向23岁的牛顿扔下了一粒苹果,牛顿痛并快乐着。
7、在阿基米德的老年岁月里,他的祖国与罗马发生战争,当他住的城市遭劫掠时,阿基米德还专心地研究他在沙地上画的几何图形,凶残的罗马士兵刺倒了这位75岁的老人,伟大的科学家扑倒在鲜血染红了的几何图形上……
8、牛顿的幼年充满了辛酸,在他出生前3个月父亲便去世了,之后母亲改嫁,他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23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后留校工作。后因逃避伦敦流行的鼠疫来到母亲的农场里。在这里,他被一个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吸引住了。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在地上,便开始思索为什么苹果会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一定是有一种力在拉它,那么这种将苹果往下拉的力会不会控制月球?他就是通过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的巨大作用,很快就显示了出来。它解释了当时所知道的天体的一切运动。同时,牛顿又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光学实验,从而证明了白光是由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的合成光。
9、学生简介:李秋辰,女,10岁,就读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中心小学。座右铭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爱好是唱歌、跳舞和主持,喜欢的科目是数学和英语,在学校中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个人”“进步之星”等荣誉,还被评为“数学小状元”,在数学学习中她懂得了举一反日积月累的重要性,体会到了数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每次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数学趣味知识时都乐在其中,数学家们的故事对她鼓舞至深,数学这颗种子在她小小的心里便已生根发芽了。
10、在数学历史上,伽罗瓦毫无疑问是最富传奇色彩与浪漫色彩的数学家,没有“之一”。18岁时,伽罗瓦漂亮地解决了当时数学界的顶级难题:为什么五次及五次以上的多项式方程没有一般的解。他把这一研究成果提交给了法国科学院,由大数学家柯西(Augustin-LouisCauchy)负责审稿;然而,柯西建议他回去仔细润色一下(此前一直认为柯西把论文弄丢了或者私藏起来,最近的法国科学院档案研究才让柯西平反昭雪)。后来伽罗瓦又把论文交给了科学院秘书傅立叶(JosephFourier),但没过几天傅立叶就去世了,于是论文被搞丢了。1831年伽罗瓦第三次投稿,当时的审稿人是泊松,他认为伽罗瓦的论文很难理解,于是拒绝发表。
11、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12、伽罗瓦(varisteGalois),19世纪最伟大的法国数学家之唯一被我称为“天才数学家”的人。他16岁时就参加了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结果面试时因为解题步骤跳跃太大,搞得考官们不知所云,最后没能通过考试。
13、对于陈景润的成就,一位著名的外国数学家曾敬佩和感慨地誉:他移动了群山!
14、1642年,上帝说:降生牛顿,于是世界充满光明。
15、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在理发店发生的小故事,被郑浩然同学讲述得抑扬顿挫,妙趣横生。
16、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子与。他共发表专著与学术论文近三百篇。
17、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18、丘先生绝对不是一个完人,但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你可以不喜欢这个人,但你不可能不喜欢他的数学,他证明了许多妙不可言的定理。大家如果学数学,读到研究生的话你就会知道他的定理非常美妙,他的卡拉比猜想毫无疑问是数学中最深刻的定理之尤其是在超弦理论中应用之广不可思议,我想当年丘教授自己都没有想到。
19、华罗庚小时候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了一跳。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数学家陈景润边思考问题边走路,撞到一棵树干上,头也不抬说:“对不起、对不起。”继续思考。
20、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21、数学的世界是多姿多彩,奥妙神奇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视野,丰富我校初中部的数学文化,12月1日我们七八年级数学组开展了“我来讲数学家的故事”比赛。以此鼓励学生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和探索精神;感受数学的趣味与神奇、丰富内涵与文化底蕴;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莱布尼茨1646-1716年德国律师、哲学家、数学家
23、再谈高斯,1807年在高斯面临公爵阵亡失去资助,生活处于崩溃的边缘时,圣彼得堡向他发出邀请,但德国科学界通过努力硬是留下了这位天才,高斯一生没在圣彼得堡效力,他的一生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无论是不是偶然,德国对天才的渴望必定对它在二战前的霸权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24、 英军船队在大西洋里航行时,经常受到德军潜艇的攻击。
25、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26、在阿基米德的老年岁月里,他的祖国与罗马发生战争,当他住的城市遭劫掠时,阿基米德还专心地研究他在沙地上画的几何图形,凶残的罗马士兵刺倒了这位75岁的老人,伟大的科学家扑倒在鲜血染红了的几何图形上……
27、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28、不同于前三人,欧拉的一生很特殊,20岁时欧拉就离开祖国瑞士效力于俄圣彼得堡科学院,这之后,欧拉再也没回到瑞士,但他终身保留了瑞士国籍。在1740年,也就是37岁那年,因为俄局势混乱,欧拉在柏林科学院效力了25年,一直到1765年才回到圣彼得堡,这之后欧拉一直效力于俄圣彼得堡,直到逝世。严格来说,欧拉一生主要贡献给了俄国和德国,而不是他的祖国瑞士,他的主要成就是在圣彼得堡完成的,这样看来,欧拉应该主要是贡献给了俄国,其次是德国。
29、很有意思的是,欧拉的数学生涯开始于牛顿去世的那一年,对于欧拉这样一个天才人物,欧拉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此时解析几何已经应用了90年,微积分大约50年,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已有40年,在每一个领域之中,前人都已解决了大量孤立的问题,但是还没有像后来做的那样,对整个数学,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进行任何系统的研究,又特别是分析方法还没有被充分运用,牛顿、莱布尼茨创始的微积分基础不稳,欧拉的出现改变了源自微积分分析领域的局面。而作为一个算法学家,欧拉从没有被任何人超越。公式定理方面,几乎每一个数学领域都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面体的欧拉定理、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数论的欧拉函数、变分法的欧拉方程、复变函数的欧拉公式。最有意思的是,欧拉是最流行的智力游戏之一数独的开发者,数独是欧拉发明的拉丁方块的概念,在当时并不流行,直到20世纪被一位名叫戈尔德的新西兰人推广,立刻风靡全球。很多人说阿基米德有撬动地球的故事,牛顿有苹果,高斯少年便有天才般的计算能力,欧拉没有戏剧性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无论是七桥问题,还是彗星轨道的故事,还是数独的发明,或者他13岁就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大学生并被世界著名数学家伯努利独立关照,亦或是他古稀之年靠心算就停止了他两个学生的争执的故事,还有他双目失明口述完成一半著作的传奇,哪一个不令人印象深刻?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还是因为世人对欧拉的了解过少,对他的故事传播太少罢了。
30、1661年牛顿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那年他19岁,那时学校的教学是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但牛顿更喜欢阅读一些笛卡尔等现代哲学家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开普勒等天文学家更先进的思想。1665年,22岁的牛顿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并开始了微积分的创建工作。同年,牛顿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那一年为了预防伦敦大瘟疫大学关闭。之后两年是牛顿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具创造力的两年,这两年牛顿在家中继续研究微积分学、光学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在这两年完成了最核心的工作,他最重要的成就包括万有引力定律、三棱镜分解光、微积分都是在这两年完成的。牛顿最著名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在1687年出版的,而这本书包括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中,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宏观运动规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统牛顿的这本巨著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飞跃,而此书也让牛顿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从此无数人开始拥立这位改变人类宇宙观的伟人。这之后牛顿的人生道路无人能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后两年,牛顿当选为国会议员,1689年到1690年和1701年牛顿成为是皇家科学院的成员,到了1703年牛顿就被坐上了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交椅,并任职24年之久,他同时也是法国科学院的会员,到了1696年,牛顿通过财政大臣的提携迁到了伦敦作皇家铸币厂当监管,一直到他去世。牛顿一生获得的最高荣耀是在他53岁那年,在1705那年牛顿被安妮女王封为爵士,对那个时代的英国人来说,这是无上的荣耀,他是第一位升至爵士的科学家,这也是牛顿一生最辉煌的时刻。牛顿的一生,是关于科学的传奇,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牛顿名第仅次于穆罕默德,而据2003年英国BBC一次全球性评选最伟大的英国人活动中,牛顿更当之无愧的被评为最伟大的英国人之首。牛顿传奇的一生最后刻进了他的墓碑,他的墓碑上永远留着“上帝说,降生牛顿,于是世界充满光明”,或许,牛顿的传奇再无人超越。
31、(天天手抄报原创手抄报模板素材,未授权请勿转载)
32、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