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全诗
1、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全诗)。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是苏轼对暂时离别的伤伤感,表达的是对人生与人生际遇的感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全诗)。
3、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苏轼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表现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4、仔细想想时间这个话题,总是让人悲伤。虽然行至中年,终不似,少年游,但愿我们还是有载酒买花的年少憧憬。
5、华世杰.《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5页
6、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座旅店,我只是匆匆过客。
7、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8、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9、他是“禁欲系”诗人,终身没有娶妻,却写了一首最美的爱情诗
10、▲年少时以为自己懂得了人生的愁苦,侃侃而谈生活的不如意,仿佛自己是一个洞穿世事的智者,能够看清楚生活的真相,面对生活的苦难。
11、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苏轼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5月1日:65-66页
12、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13、苏轼在送别词中还赞誉了钱穆父为官以来的高风亮节和为人处事的操守。这不是苏轼的过誉之词,而是他真实情感的表达,因为真正的友情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14、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15、▲有人说,到了中年,就开始有危机感。难道,这不是一个人在给自己找的借口吗?想想,人生的哪个阶段,没有忧伤、没有烦恼?
16、这是一首赠别词。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17、蒋勋:辛弃疾用一生诠释了“绝处逢生”这四个字
18、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以形象语言表达了人生如寄、人人都只不过是天地间的过客这一深刻的人生哲理,以此为朋友解忧,希望他以旷达的胸怀来对待自己仕途上的坎坷遭遇:既然人人都是匆匆来往于人间的过客,哪又何必去计较仕途升沉、东西南北呢?
19、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20、“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
21、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22、(2)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23、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旅程?每一个人何尝不是这场旅途中的过客呢,苏轼带着真挚感情的口吻向好友说这句话的时候,无非就是告诉钱穆父:你和我一样,我们都是人生旅途上的过客,所以我们都不必介怀人生中那些伤心的过往,在人生低潮的时候,更不应该去感伤,而应豁达处事,这样才不会徒增烦恼。
24、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5、此词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
26、钱穆父即钱勰(xié),字穆父(一说字“穆”),是苏轼的至交好友。两人年纪相仿,气类相善,宦海相接,常诗酒唱和,甚至相互戏谑。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春天,苏轼在杭州任知州,而钱穆父则从越州任上调往瀛洲,途径杭州时,二人有短暂的相聚。临行前,苏轼作此词为钱穆父送行。
27、钱穆父有苏轼这样的知心朋友、这样的知己,何尝不是快慰人心的事情呢?在这三年里,虽然两人在两地各自忙碌于自己的工作,未曾谋面,但两人依旧保持着书信往来,诗词作为他们共同的爱好,也频繁见诸于书信中。
28、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9、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30、此词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在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31、12岁女生用文言文“说二胎”,作文刷爆朋友圈!
32、词的上片两位老友一别多年,钱兄辗转天涯,在红尘中奔波,却仍能在相逢时淡然一笑,让词人如沐春风。上片的最后两句用古井水和和秋竹来赞扬对方,形象生动。苏轼用灵动的妙笔,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读来朗朗上口。
33、那么,在你的心中,哪一句诗让你念念不忘,不忍再读呢?
34、(1)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
35、哲人说的好: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都是闲事?为了不确定性而担忧,不如开心过好每一天。
36、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37、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38、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 、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 ,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39、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