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后面两句
1、按“常理”来说,孔子的弟子们是没有资格在《论语》中“加入”自己的观点与言论的,只能表现为作为“学生”身份的“问话者角色”。但是,大概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客观需要”,《论语》中才出现了“有孔子弟子言论”的现象。(言必信行必果后面两句)。
2、这就意味着,如果能做到“惟义所在”,那么,每个“人”就都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了!那么,孟子为什么还要单独提出只有“大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呢?
3、于是,孔子这句名言出来了,什么名言,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4、对于不真正熟悉孔子与《论语》的大多数人而言,这实实在在是一个颠覆“三观”的论点,难道“信守诺言而且做事要有结果”这样的做人做事原则反而是小人行径吗?反过来讲,难道做人做事可以不讲信用不管结果吗?
5、不过,即使是已经答应他人的事情,如果事后发现这样做不符合我更重视的伦理价值,也完全可能以不履行承诺的代价来避免更大的恶,例如柏拉图很爱用的,「如果朋友精神不正常,你还把他的武器还给他吗?」的例子。
6、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
7、居善地,如果直接解释,善是吉,居善地,就是在好的地方,也有人解为善于,最善于选择地方,其实无论怎么解释,大意都是一个极好之处所,那么这个极好之地在那里?之前说了,若水,水所处是众人之所恶,但这个恶,老子却告诉你,这个众人之所恶的地方就是善地,为何这么说呢?后面老子说,功成身退,这里要注意,老子不是说让每个人都不要有所作为,如果让人没有作为,就失去了其社会的意义,所以老子说,要功成,水不是天生就在低处的,是从高到低的,这个高就是功成,功成难不难?功成很难,想要做好一件事,不容易,但更难的是身退。若是有一天,你身居高处,俯视一切的时候,是否还有一点清醒?是否还知道自己的初心几何?人终究是在变的,人的心也是不知满足的,人是喜好出头的,在这些热络下,往往就是祸患的开始。古人讲,乐极生悲,人这一辈子,最不容易做到的事有两桩:在一片热闹中,保持一份冷静;或者,在万马齐喑中,还拥有一份热忱。居善地,真正的善地不是风水宝地,天地有轮转,山河有变迁,真正绝对的吉利是不存在的,唯谦和而常能下,不为天下之先,才能长久存在,如百川归海一般。
8、这种人思想境界不高,是眼中只有自己的小人,是最低一等士人,与那些心中有羞耻之心,不辱使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不是一个档次的。
9、至于「言必信」中的言,指的不仅是对他人的承诺,也包括自己说过的任何话(莽撞的气话、吹牛的大话、违心的假话也属于「言」)。总之,只要我说过我要做,我就会做。这里要指出的是,发言人也是在同样的意义上用「言必信」这个说法的:我国要制裁相关美国企业,这件事不需要别国配合,也不是向别国做的任何承诺,纯粹是我们自己对自己未来行动的宣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必」字。「必」使得「言」成为了对于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只要说过的,100%都要做;去做的,100%要做成。显然,这已经不再关乎是否讲信用的问题,而变成了「人的行动取决于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而不是取决于别的原则」。
10、⊙中国人离经叛道,背宗忘祖,信仰变质的原因所在
11、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12、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3、那么,在中国思想中,以正面称赞意义使用「言必信,行必果」的到底是谁呢?也许是司马迁,但他用这句话描写的,乃是「游侠」群体。
14、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5、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16、·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17、二傻子们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终于学到一个知识。我要记住喽,有空向别人炫耀。
18、子西说:“我听说,胜这个人诚实而勇敢,不做没有利的事情。把他安置在边境上,让他保卫边疆。”
19、·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0、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21、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
22、有一次,孔子与他的得意弟子子贡有一场精彩对话,对答中,孔子说出这句话。
23、很多老年人,总喜欢说自己老来多健忘。而这句话出自白居易的《偶作寄朗之》
24、“道德”是“仁义”最高原则,“信”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用“道德”来衡量这件事情应不应该去承诺守信。
25、其实,对于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说,“信”是有前提条件的,并非一味地固执守信。
26、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27、《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指出:“君子贞而不谅。”
28、所以,尽管孔子为《易》作了七种传,而且,周易64卦本身就是谈论阴阳五行的,但是,孔子连“五行”二字都没有提及!可见,孔子根本就不承认“五行学说”的“合法(此“法”为“天地之道”)性”。换言之,孔子认为“五行”根本就不是什么“常”,更与“信”没有什么“本质的”联系。
29、我不是个吹毛求疵的人,我并不是想用一个字、一句话的误用去说明我们已经不再是中国人。我只是想用这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帮助大家看到背后更大的问题。对于被中国人奉为精神导师的孔子、孟子来说,如果我们有一天强大到能用武力实现统他们会为我们鼓掌喝彩吗?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许是:是,因为中华民族历来都追求国家统一。只要是我们的地方,我们就要拿回来。只要「主权」(这是一个伴随着帝国主义传来的西方概念)属于我们,我们就要统治。
30、孟子所犯的一个最低级错误,就是没有精确地确认谈话的对象和范围(孔子这里的“士”的含义,类似于今“公务员”群体)问题,所以最终才稀里糊涂地扯上了毫不相干的“大人”和“义”的问题。简单来说,“做人”和“人际交往”中的“信(诚实无欺)”与履行政策和完成使命时的“信(墨守陈规)”是“两码事”。
31、我们揣测,《论语》中之所以收入了孔子一些弟子的言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是语录体文献,而孔子又没有完整地就某一个命题展开论述,所以,孔子的一些“高徒”就根据自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巧妙而不失分寸”地进行了“补充式”阐释,以使阅读《论语》的人不至于产生太大的无解式疑问和永久性疑惑。
32、季文子遇事都要考虑三次才去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想两次就可以了。”
33、大道“不”行,天下和个人会怎样、怎么办?孔子如此回答实践!
34、孔子认为,说了话,按照自己意思,无论如何要做到,是极端之人,是过于绝对化的人,是不分黑白是非之人。
35、通行的解释是: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一言)可以终身行之呢?孔子答道,这个字恐怕只能是“恕”了吧。自己不愿意要的,莫将其施之于别人。
36、很多人把这个成语认为是给一些小三建一个幽会地点。
37、不过,也要正确理解,更要具体分析,不要把这作为自己说谎和食言的借口哦!
38、不失却德性和纯粹善良之心的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只要符合义的要求即可(或者:只要做到“合义”即可)。
39、这种译法是一种接近于“公认”的大众化的通行译文,不同的《论语》释经者仅仅在部分词语的遣词用字方面略有差异,因而并不影响我们的问题讨论。
40、我们先来看孟子的第二段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1、相对应社会地位较高之人,小人就是指地位不高的普通人,后世,小人才演化成多种含义。
42、孔子弟子对信的理解如下(均出自《论语》相关篇章):
43、于是,孔子和他们订下盟约,蒲人就从东门放走了孔子。
44、子贡问:“现在从政的那些人呢?”孔子说:“唉!都是些器量狭小之辈,何足挂齿呀!”
45、·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6、第孟子这里所说的“大人”,是不是与“小人”相对称的大人。如果是,为什么孟子要在孔子“君子与小人”对举的概念语境中节外生枝而搞出一个“大人”与“小人”的对举呢?这有什么意义吗?换言之,大人、君子与小人三者是什么关系,尤其是大人与君子是什么关系?
47、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48、所以,在孔子那里,做为人所做出的各种诺言(包括政治上的和朋友间的等所有方面),都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问题——义。
49、《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
50、明德,是我得之于天,而方寸中光明底物事。统而言之,仁义礼智。以其发见而言之,如恻隐、羞恶之类。”(《朱子语类》卷十四)
51、其实,这也是凡是不能绝对化的哲学思想的体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52、后世的人,往往只引用前面两句,而最重要的话,还在后面。
53、当然,这种小人主要是指人格层次、社会地位较低的人。
54、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55、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56、这句话,一直被翻译为: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句话被认为是孔子提倡愚民的理论根据。
57、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d们称他尊敬兄长。”
58、其实在《悲惨世界》里结合上下文,大文豪雨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心的神秘,深邃和可怕。
59、我们认为,在孟子、董子、朱子和王子几个儒家“重量级”人物中,对孔子思想体系和精髓理解得最为“偏离”的,应该首推孟子。所以,我们的讨论就自然会围绕孟子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