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背景图片
1、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国学,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国学的兴趣,形成了诵读国学的良好氛围。很多学生不满足老师指定背诵篇目,自己找来其它国学背诵。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国学的故事”、“国学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背诵的国学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国学的方法,并能运用与课外自读国学,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国学运用于作文之中。
2、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营造经典文化的学习氛围,我校响应新密市教体局的号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并于10月14日、本周五下午接受了教体局领导的验收。
3、(2)进行国学内容的摘抄、手抄报、板报、橱窗、读书笔记等内容展示。(国学经典诵读背景图片)。
4、学校结合在庆“六一”活动举行经典诵读展示,展示学生风采,丰富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
5、每天保证学生有十分钟的诵读时间。早读课安排6分钟教师领诵,每节语文课前的一两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同时利用每周三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6、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诵读,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
7、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8、诵读经典诗文,品味诗词智慧;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9、(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国学经典诵读背景图片)。
10、首先我代表xx小学对各位领导、家长能够在百忙中来参观、指导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11、学习内容保证:学校将统一订购并下发《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结合我校校本课程《各年级经典诵读指南》及各班自选篇目进行学习。
12、(5)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宣传国学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13、本次活动需要家长共同参与,活动开始前,我们将活动目标和注意事项发给家长,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快乐。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14、以6年为一个周期,分年级指导读书,检测。学校将此读书活动作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长期的开展下去。
15、 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同学用多样形式演绎了经典《论语》。他们以饱满的精神风貌、丰富的肢体语言、高涨的热情将儒家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出国学经典独特的意境,诠释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16、鼓励全校师生以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促进良好的个性和品质的形成。
17、分院的初赛环节主要是参赛选手通过PPT,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来阐述自己的内容;分院的复赛环节则由初赛脱颖而出的22名参赛选手参与复赛,在复赛中评委们通过22位参赛选手的现场朗诵(每组选手展示时间为3至5分钟,在朗诵的环节中,由选手自备背景音乐,PPT等现场环节所需物品。)评选出8名参赛选手参加决赛环节;最后决赛环节是现场展示环节。
18、 二年级的《弟子规》,童声朗朗,甚是动听。《弟子规》作为国学典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稚嫩儿童,使之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自觉遵奉良好的行为准则,从而促其健康茁壮地成长。
19、请幼儿分组来设计自己的《游颜庙计划》,用画画的方式来画出自己的游览计划。
20、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21、现在,家长和老师们都有共同的认识,现在的孩子缺乏文明礼貌,不尊老爱幼;缺乏合作意识,唯我独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抑制力不强;缺乏刻苦学习精神,厌学得多,学习目标不明确。为啥?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疑问。关键是以前我们只重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多年来,学校经过多方面的探究,寻找了一条教育孩子成才必先成人捷径,那就是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博大精深,通过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不但能够增长知识,更重要是能够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提高修养,使孩子们学会做人。
22、我认为孔锦馨画的最好,她的画一拿出来,我看出来画的是小青鸟,好像要飞起来的样子。
23、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24、比赛结果我们并不知道,但是比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国学的美,经典的永恒价值以及诵读的意义。还有一个最直接的结果:我感冒了。
25、郭校长肯定了本次活动取得成效:首先感恩以语文组老师为主的老师们组织了这场盛大、有意义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感恩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其次是感叹。感叹后生可畏,滨中人才辈出;再次是感动。从服装搭配到道具使用再到背景音乐的选择,都体现了师生们的用心与匠心;第四是感想,中华上下五千年,诸子百家灿若星河,文化遗产浩如烟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更要汲取积极的精神力量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用于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过上美好人生。相信滨中的语文成绩将不断提升,相信在座的同学,将对语文学习、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更加热爱。
26、每个学生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的精彩片断,好词佳句、名人名言、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及读书规划书,参加读书活动的作品,奖状等记录下来,参加学校的评比活动。
27、诵读时间:确定每天中午(13:20—13:30)为经典诵读时间。
28、诵读经典,培养心灵,汲取营养,启迪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儒雅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29、女:诵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领悟人生的真谛,
30、回家后,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31、为了诵读d的历史,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开展了第九届国学经典朗诵大赛。
32、我们将在五月初举办一次国学小讲座,中旬进行集体的诵读表演;《三字经》知识竞赛及“学经典、见行动”的图片、征文展。
33、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34、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经典文化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经典名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经典文化“内化”。
35、比赛时间:10月30日上午30地点:多媒体教室
36、工作职责:组长负责评委小组的领导工作,评委小组主要负责现场的评奖工作。
37、坚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启发理性、增长才智、开阔胸襟、陶养性情相结合的原则。
38、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对经典诵读工作的领导,同时副组长配合学校教导处进行检查,主要目的是指导并督促学生做好经典诵读,防止前紧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