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
1、经某些学者考证,《七步诗》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为六句版,到《三国演义》中出现时变成了四句。所以得出结论原版应为六句诗,而四句版是漏掉或者后人精简掉了两句。
2、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3、 曹植,文学家,诗人,曹操的儿子,与曹操、曹丕并称为三曹,是建安七子之诗词歌赋有很高的造诣,被称为“才高八斗”,曹操死后,曹丕继任魏王,排挤曹植,有意杀他,命他七步之内作诗,就有了这首
4、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5、 曹冲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都是非常聪明,曹冲就是7岁就能称大象的那个神童,很可惜,天妒英才,曹冲在十二三岁的时候,生病死了。
6、xiāng相jiān煎hé何tài太jí急??
7、根据诗歌的体裁来划分,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其根本的不同,就在于近体诗讲求格律工整,押韵十分严格,一般只押偶数句的韵,奇数句可押可不押。根据句数的不同,划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中,四句为绝句,八句是律诗,超过八句为排律。而古体诗却没有这种严格的要求,诗歌的创作都很自由化,随诗人的心情来创作,不求格律。
8、《七步诗》是一首由三国时期魏国文人曹植创作的五言六句诗。该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9、曹丕正好如偿所愿,借文武百官之口,决意趁早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假控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曹丕道:“弟弟有所不知,据我朝重臣之意,闻今日事件起谋者你也。是与其于你所作为?“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谋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如此罪行令吾何以担当?望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你在七步内作出一首咏颂吾与你的情分之词,但词内不可见兄弟二字。不矣,休怪吾大义灭亲了!”“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你既言如此,吾们一言为定!”
10、煮zhǔ豆dòu持chí作zuò羹ɡēnɡ,
11、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12、这首诗感情真挚痛切,表达方式婉而多讽,二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同志在《新华日报》的头版挥笔写下了如下的文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里就巧妙地化用了曹植的诗。
13、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14、zhǔ煮dòu豆chí持zuò作gēng羹,,
15、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16、 这首诗的作者叫曹植,是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曹植很有才华,又有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这使他的哥哥曹丕很不安。曹丕做了皇帝以后总想找个理由把他弟弟杀了。一天,曹丕要弟弟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若做不出就赐死。曹植心中十分悲愤,但思绪并不乱,走完七步,这首诗也做成了。《七步诗》就是这样流传开来的。
17、有野史说,曹丕邀曹彰在卞太后那里下棋,一边下一边吃枣,曹丕把毒药弄在枣蒂中,自己只吃没毒的,曹彰不知道结果中毒。
18、běn本shì是tóng同gēn根shēng生,,
19、后来在《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中,这首诗又改为了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于是必然有说长道短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二者各有短长:“繁简二本并佳。多二语,便觉淋漓似乐府;少二语,简切似古诗。”(《采菽堂古诗选》卷六)可谓持平中肯之论;不过如果从文献角度着眼,则自当以六句本为基准。
20、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21、 ①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②漉:过滤。③菽:各种豆的总称。④萁:豆秸。⑤釜:锅子。
22、相xiānɡ煎jiān何hé太tài急jí?
23、萁qí向xiàng釜fǔ下xià燃rán,
24、曹植不见了,关吏不敢怠慢马上报告,曹丕派人沿着来京的路线搜寻,没有找到。太后听说后认为曹植自杀了,在曹丕面前痛哭。
25、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做羹。
26、但对于这首诗的内容和它的艺术性却是从来没有争论的。在封建统治集团内部骨肉相残、人人自危是很常见的现象,往往一方跋扈嚣张、另一方或几方沉郁愤激也就很自然了。这首诗用明白如话的语言,把这样的现实表现得极为生动,又极为贴切,恐怕再也找不到与之媲美的比喻了,因而流传甚广,人人能诵。这首诗的语言不事雕琢,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27、这首诗包含着一个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曹丕即位,是为魏文帝,对其弟曹植非常嫉恨,竟逼迫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不然就“行大法”(杀头)。曹植一步一吟,七步完成。
28、其‘‘煮豆燃豆萁,漓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9、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30、曹彰很不高兴。鄢陵这个地方也不好,属经济落后地区,曹彰想改为中牟,这里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离洛阳不远,曹丕答应了,封他力中牟王,但不久就改封为任城王。曹植奉诏入京的那一次曹彰大概也来了,但他却莫名其妙地暴死在洛阳。
31、有一次曹植奉诏入京,快走到洛阳时突然内心里感到了无名的惊惧,就丢下随行人员骑马微行入京,他偷偷地去见了大姐清河长公主,想让她带着自己到哥哥面前请罪。
32、根据上述的分析,知道了两个版本的《七步诗》体裁不一致,那么到底哪一个版本是真的曹植所创作的呢?我们再来从时间上分析一下。
33、 《七步诗》通过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比喻兄弟,却相互“迫害”,表达了作者对曹丕的不满,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34、zhǔdòurándòuqí煮豆燃豆萁,dòuzàifùzhōngqì豆在釜中泣。
35、原本的《七步诗》呢,有六句话,偶数句的韵脚分别是:“汁”“泣”“急”,可以看出,押韵是不一致的。而且句数也超过了四句,但没有达到八句,因此,可以判断出,原本的《七步诗》不是近体诗,那就应该属于古体诗了。